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一篇無關推薦上架的感言 文 / 過河老卒

    倏忽間,《鐵漢子》從5月28日上傳至今快兩個月時間了,書友們的熱心幫助和大力支持下,《鐵漢子》同比《鐵腕》,進步顯著。感言之前,先行謝過各位書友,汗,本想書友前面加「親愛的」三字,又怕咱大老爺們兒惡寒,懷疑老卒的啥取性有問題。

    此,老卒要特別感謝三位書友。他們是本書掌門「70369」,書評區小紅人「大雪無痕6663」,還有經常打賞和提出建議的「天下縱有我」。近五十萬字的寫作和上傳,老卒每每有疑惑、有懶惰之念時,總能從他們的書評得到鼓勵、有所感悟,從而茅塞頓開,精神振奮,碼字如有神,日萬字頓成家常便飯。

    前面,感過;下面,開言。

    第一卷和第二卷總計四十七萬多字,從開場到卷尾,豬腳楊格都打仗,從單兵作戰到斥候小隊作戰,從賽馬集打到岫巖、海城。仗是越打越大,從暴露出來的滿清國政治、軍事問題也是越來越多,豬腳今後要面對、要鬥爭、要改變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

    晚清國並非沒有能人,只是每個人那個時代的約束下,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第二卷的後章節,恭親王奕訢出現了,老卒以為,這位被稱為同光時代「賢王」的人物,著實有些穿越者的嫌疑。

    道光愛子,與咸豐並為帝位繼承的候選人;咸豐死後的辛酉政變,正是奕訢、奕譞兄弟拿下顧命大臣,推動慈禧、慈安垂簾聽政;太平天國、捻軍起義,正是奕訢以輔政親王的名義朝廷主持大局,經營籌劃,使得清廷得以撲滅、捻;洋務運動,沒有奕訢推薦、支持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出任要職、興辦洋務,所謂的同治興就不存。另外,奕訢還是晚清外交的開創者,他提出的外交政策與日本明治維時提出的外交政策幾乎相同,即:對西洋保持誠信和友好,對內加強央集權、推動洋務運動,自強禦辱。應該說,這是一個明智的、符合國情和國際環境的外交綱略。

    研究晚清的史學界曾經有一句話: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這句話,地位重要的不是恭王府前身和府的主人和珅,而是恭親王奕訢。從現代人的眼光、國家歷史觀和民族情感來看,奕訢就是一個力圖維護滿族統治地位,同時想方設法積蓄、強大國力,以期咄咄逼人的西洋強國面前站直腰桿的「滿清皇室親王」,換個角來看,站滿清統治者的立場上來看,奕訢得到「賢王」之稱也就正常之極了。

    一句話,奕訢是滿清高統治階層第一個開眼看世界、低頭思強國的人。沒有他,曾、左、李出不了頭,洋務運動無法推進,清朝少早亡二十年!

    奕訢是個悲劇人物,太悲劇了。他竭力維護滿族皇室的統治地位,力輔佐兩宮太后、同治、光緒,卻因為始終堅持「垂簾聽政」只是權宜之計,歸還大政於成年後的皇帝才是正道,所以與慈禧的政治蜜月很短暫,屢屢被慈禧假皇命、引地方督撫的力量打壓,又屢屢滿清危難之時被啟用,用後,再一腳踹進旮旯裡,一生起起伏伏,幾番跌宕。

    從奕訢的遭遇可以看出,慈禧真的沒有政略只有權術,只有極強的權力**,她的權力**之下,同治可以死於「梅毒大瘡」、慈安可以離奇暴斃、光緒可以困處瀛台,連死也要死慈禧之前。

    有的人抱持一種說法,正是慈禧利用超群的權術手腕延續了晚清的壽元。錯了,大錯特錯了,他們無視了洋務運動才是晚清的救命稻草,輕視了千年的儒家思想培養出的諸如奕訢、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之類具有極重皇權至上意識、奴性頗重的英才,沒有這些人,清早亡於太平天國、亡於列強之手了。慈禧的才能和手腕,全部建立他們的「愚忠」之上。

    說了這麼多,各位書友肯定看出來了,第三卷裡,奕訢和李鴻章將有重要的戲份。第三卷的年代也是從1895年到1898年奕訢去世之後,戊戌變法之前。這一期間,滿清國高層的政治鬥爭之激烈,完全不下於所謂的龍奪嫡,而且,國際環境複雜程非昔日可比。

    漢族開明官僚和守舊官僚之爭,滿族開明官僚和守舊官僚之爭,滿族統治階層和漢族督撫實力派之爭,帝黨親政和後黨垂簾之爭、湘系和淮系時而相鬥時而同盟、奕訢李鴻章對個人命運和政治生命的抗爭幾乎,晚清國的政治人物們都具有幾張以上的臉譜,因應事情不同,時間不同,局面不同改變著。

    老卒把這段時間作為一個整捲來寫,就是想向各位書友展示出那幾年的國政治,闡述出一個觀點——只有勢均力敵的時候還有激烈的爭鬥,慈禧並非一手遮天,豬腳大有可為。

    不要豬腳標籤,千萬不要。他可能是帝黨、可能是淮系接班人、可能是滿族統治者的「忠實奴才」、可能是維運動的積極分子,也可能是誰也不鳥,我行我素的霸王級人物。實力對比、時局、政局隨時生變化,豬腳的態隨之而生變化,唯有豬腳內心保持著鐵漢子的本色和既定策略即可。

    第一卷和第二卷,豬腳已經與延山結拜,與依克唐阿建立了戰場上的依存關係,與宋慶取得了諒解下的合作和競爭,與李鴻章也達成了一種「心知肚明」的默契,這一些難道不是政治戲嗎?呵呵鋪墊,政治戲的鋪墊而已。確實,從稍微嚴謹的yy角來看,豬腳無根無底,依靠軍功出身的武人,要今後插足政治,何其難也!所以,鋪墊多了一些,政治大戲開鑼的時間晚了一些,只為本書經看一些。

    奕訢壽元1898年,依克唐阿、李鴻章壽元1901年。從馬關條約到俄密約,從李鴻章解職到軍機行走坐冷板凳到榮祿組建武衛軍,從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哎喲,好複雜,老卒會力寫好這一卷,讓軍事燒友們看到一下場戰爭豬腳大殺四方的希望,讓種田派們看到北洋實業的興旺達,讓政斗迷們看到國、舊政治勢力決戰的大戲

    請各位書友大力支持!票票,票票,票票就是老卒的命根子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