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150 【毅軍突擊】 文 / 過河老卒

    楊格帶著一群軍官、幕僚登上雙龍山,看到2營官兵們豐氣高昂,正打掃戰場、準備戰鬥,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對第一梯隊的三個營來說,攻佔雙龍山是很輕鬆,可是應對日軍的必然反撲和接下來的進攻城垣之戰,還是很吃重的。部隊如此表現,足以證明拿下雙龍山的這一場戰鬥,已經給武毅先鋒軍以及配屬作戰的各軍、各營樹立了勝利的信心!

    楊格頗為滿意,心情大好之下向身後的安田信雄說:「大尉,施心雄大尉,此戰你的功勞不小。戰後,楊格一定為你向大清國朝廷請功。」「哈伊!多謝楊大人栽培。」施心雄漢語學的認真,進步很快,卻習慣ing的會「哈伊」一聲,而且鞠躬。

    「呵呵。」楊格微笑擺手,說:「這是應得的。」確實,故意歡喜山、唐王山大量暴u偵察行動,以掩蓋全線偵察以及雙龍山的重點偵察行動,誤導日軍指揮官以為清軍會以淮軍、鎮邊軍、武毅軍從兵力容易集結的唐王山、晾甲山一線進攻,或者以沒有炮火直接支持的歡喜山進攻。本來,前三次反攻海城的重點就是以上三處嘛!提出建議的施心雄有功,他的功勞不止於此,還於十三天之內培養出了一批堪堪能用的炮長、炮隊哨長,方纔,還協助王傳義指揮了炮擊作戰,功勞大大的!

    炮兵大尉大房身戰役打昏了聯隊長武田秀山,導致部隊失去指揮而被殲滅,這個功勞也足以讓他擺脫戰俘的待遇,可以看做是起義人員了。可以想見,戰後遣返俘虜,施心雄肯定不遣返之列,回去日本,武田秀山一旦說起此事,他還能活嗎?

    如今的施心雄只能死心塌地的為大清國的武毅先鋒軍統領大人效命了,其忠誠無需懷疑。這不,就算楊格身邊,施心雄也獲得了佩戴轉輪手槍的資格,成為「起義、投誠」人員的標桿人物。

    「大尉,接下來指揮12門日制野炮對海城的轟擊作戰,由你負責。」施心雄喜出望外,深深鞠躬道:「哈伊!」楊格正e道:「你少哈伊,少鞠躬,給那些湘軍弟兄看出來,還不把你撕了!?」

    「是!」這一次,施心雄總算有點武毅先鋒軍的味道了。

    楊格看了看懷表,說:「去,十點鐘準時打響。玉瑞,你幫他吆喝吆喝。」見楊格設想周到,施心雄放下「自己能否指揮得動湘軍」的擔心,跟玉瑞身後快步離去。

    山頭上的12門日制野炮經受住了霰彈的打擊,卻只是炮群作戰計劃

    「意外增加、改變」的部分。為此,沒有多餘炮手的楊格不得不捨棄37炮,也不得不利用熟悉日制火炮的施心雄指揮湘軍炮勇操縱那12門野炮作戰。當然了,主力還是由30門75炮組成的強大炮群,因為遠山下,無法直射目標,必須雙龍山頭設置前觀,以旗號指揮炮群的作戰。

    沒有多少人才可用的楊格只能親自擔任前觀員了。

    「前觀就位,旗號兵就位!」

    沒有完善的炮隊鏡時代,軍事測地用的經緯儀、炮兵羅盤和單筒望遠鏡,加上繳獲的日軍地圖,也可以指揮曲射炮擊作戰。蹲經緯儀後測取東城門的方位、距離數值後,楊格地圖上作了標注、記錄,繼續測取城據說是縣衙的那個大院子的方位、距離。

    炮擊不是對縣城的狂轟濫炸,清軍也沒那麼多價格昂貴的炮彈拿來消耗,不願意拿海城姓為日軍陪葬。

    居高臨下的觀察,精密的計算可以造就精確而猛烈的炮火打擊,先要火力覆蓋東門,直接支援宋占標率第一梯隊攻破東門:其次要打掉日軍指揮部,癱瘓其指揮系統:再次要嚴密監視日軍炮兵動向,那些狗東西失去制高點屏障之後,至今沒有u頭,可以想像的到,日軍炮兵會關鍵的時候來一下猛的。

    觀測過後就是地圖作業和計算作業,看著地圖和地圖上剛剛標出的數據,參照羅盤,定出目標、炮群相對方位,繪製炮位圖上,以炮位圖的標兵炮為基準「刷」的拉一條直線到目標基準點,然後計算。這些事兒對楊格來說是駕輕就熟,看似複雜卻有清晰的邏輯可循。

    「令,大窪炮群。地圖目標,東城門,相對方位24—33,距離4570,高差10,風向北,修正密位到24—34,標兵炮1試射。」過了大約分鐘,大窪炮群指揮李學堯算出了對應的射擊諸元,

    下令炮。

    「咻咻……」

    一炮彈掠過雙龍山頭,落海城東門外大約二十米處爆炸。

    「旗號,方位修正24—35,距離4520,各炮裝定諸元,按時急速射!」搞定了大窪炮群,還得搞定三堆土炮群和推進至蕎麥山下預是陣地的的王傳義炮群。

    海城西南方的太平山下,看著又一次進攻潰散下來,馬玉昆急得直跳腳,卻偏偏沒有辦法,只能寄希望於嚴沖指揮的、型號口徑駁雜的炮群掩護己方步隊營撤下來。

    東北方向,猛烈的炮擊已經變成稀稀拉拉的炮擊和偶爾響起的排子槍,聽槍聲遠近,似乎武毅先鋒軍、鎮邊軍和湘軍已經攻取雙龍山,那麼,按照作戰計劃,十點整將起對海城城垣的進攻了。

    雖然作戰計劃沒有硬ing要求淮軍各部拿下太平山,可馬玉昆心始終憋著一口氣,希望能夠楊格面前為毅軍、為宋帥爭一口氣!

    宋慶策馬而來,看到部隊潰退,不禁皺了眉頭,遠遠就招呼道:「荊山,荊山吶,咋還攻不上去?」「宋帥,標下這就親自領軍上去。,…馬玉昆一橫心,明知山頭上是乃木旅團的主力隱岐重節聯隊,戰力強橫,善於頻頻起白刃反突擊,親自領軍去攻,一個不好就可以深陷敵陣。此時,顧不得這麼多了!堂大人赴日和談前,將淮軍主力一分為二,一是聶士成麾下的武毅軍和武毅先鋒軍,二是宋慶麾下的毅軍,而銘軍、拱衛軍等部的後歸屬,恐怕還要看此戰的結果而定。這不是為個人爭氣,而是為毅軍爭氣!

    看到麾下虎將如此,宋慶微微點頭,喝令左右道:「親衛營,務必護住馬統領,不得有任何閃失!」立時,幾名戈什哈立即向後方開來的親衛營傳令。

    馬玉昆深覺老帥對自己的倚重和愛護,不禁回潮澎湃,士為知己者死!

    「左翼前營、右營,左列陣!右翼營、右營,右列陣!親軍哨、督標親軍營,隨吾列陣!」

    旌旗揮舞,八左翼官兵左列隊,八右翼官兵右列隊,四五十多名督標、鎮標親軍馬玉昆身後列隊。

    「傳令炮隊,抵近炮擊!」傳令兵快馬離去,不多時,一臉無奈之e的嚴沖帶著由26門各型火炮組成的炮隊推進到馬玉昆身後。縱使嚴沖武備學堂,楊格、楊駱源身邊學了不少東西,可拿著這些炮咋用?咋打出威風來?無計啊,只能力而為。如今,馬玉昆要拚命了,自己和炮隊就要跟著去拚命。哎還是武毅軍,武毅先鋒軍裡好啊,楊大人總會有辦法利用手的武器打出意來。此戰,嚴某人若不死,定然好生跟楊大人後面拜師學藝,什麼管帶、幫帶的……咱不當了!

    馬玉昆見各部列陣完畢,策馬隊列前來回稜巡,高聲道:「弟兄們,武毅軍已經拿下雙龍山,銘軍太平山西南起進攻,拱衛軍警戒蓋平方向,嵩武軍即將長帥指揮下攻責唐王山!咱們大清國的軍隊,這一戰是下了狠心要拿下海城,拿下太平山!馬某此立誓,此番衝擊,不拿下太平山誓不回頭,死,也要死太平山上,為皇上,為老佛爺,為大清國萬萬黎民姓打出太平來!」「殺!殺!殺!」不能不說,馬玉昆這番話起了一些作用,前一b攻擊潰退帶來的影響被消除了矢半。

    馬玉昆翻身下馬,順手從鞍橋後摘下馬槍,拿過子彈袋套身上,一邊走向親軍隊列一邊裝彈,手法倒也嫻熟。裝彈完畢,他掏出懷表看了看,時五十分了!

    「跟我殺!」

    「殺!」

    兩千多官兵蜂擁而上,沒有緊湊整齊的火力線,也不是疏散而有規矩的散兵衝擊線,就是一窩蜂的跟馬玉昆以及營哨官弁身後向前猛衝,以吶喊聲激戰意,以左右袍澤弟兄的身影壯膽。

    「打!」嚴沖揮舞令旗,直射的火炮群轟然作響,太平山西麓炸出一朵朵火花,卻只有少數的幾炮彈落點嚴沖理想的位置上,對日軍造成了一些威脅。「推進,分哨作戰,狠狠的打!」

    沒辦法,技術的差距必須用距離來彌補。

    山頭上火光頻閃「光光光!」日軍的炮彈衝擊的人群連連炸開,掀飛一片軀體,擊碎一片血肉,瀰散的硝煙掩蓋了一片身影。

    嚴沖見狀離開向前推進的炮隊,大步衝到督戰壓陣的宋慶馬頭前,單膝跪地道:「宋帥啊,戰不能這麼打下去啊!還是撤退,撤退固守!」「拉下去!」宋慶不為所動,手一揮,兩名戈什哈上前拖了嚴沖就走。

    直督易人,淮系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宋慶又何嘗不是呢?此生死存亡之際,毅軍再不打出點威風來,今後何以立足?

    楊格的戰役計劃規定淮系諸軍是以攻勢作戰鉗制乃木旅團,實則要隨時準備後撤固守。而宋慶也好,馬玉昆也罷,卻從自身的立場、利益出,不得不傾全力打好這一仗,拿下太平山,以實際的戰績證明宋某人、馬某人以及毅軍存的價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