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126 【甘泉堡軍議 下】 文 / 過河老卒

    《鐵漢子》居然就上架了?去卒真有措手不及之感,上架感含特會兒補上,先求月票!各位讀者大大行行好,月票、推薦票啥的,多多投給《鐵漢子》啊,老卒無以為報,只有努力碼字,多多!

    「好!來得好!」

    眾位將帥驚懼議論間,楊格的這一聲喊著實有些突兀,令眾人的嘩然變成愕然,少頃,又是動靜大的嘩然。

    依帥一提起攻擊海城的事兒,眾人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想自己說話之前,聽一聽似乎把握大的楊某人說幾句,便於先行印證,然後再出言建議,免得萬一出錯,眾人跟前丟了顏面,如此而已。當真以為這軍議上少了楊某人,這策子就定不來啦?絕對不是!

    如今壞消息來了,日軍第師團開到湯池堡,海城、大石橋、析木城一線的日軍總數不再是日第三師團和第一師團之乃木混成旅團了,而是兩個師團加一個旅團,大約有三萬五千到四萬之眾。面對如此巨量的日軍重兵集團,眾將帥本能的意識到,攻守或將易勢,恐怕今兒的議題要改了,不是反攻海城,而是海城以北、以西鞏固防線,抵禦日軍的出擊。

    那年輕人犯糊塗了,遇上這麼個倒霉的車兒還連聲說好?看看,就算聶軍門、馮鎮台二人都一臉訝e,看著楊格微微搖頭呢!

    眾將帥,湘軍初到並未與日軍交手的他們只能從戰報和此時淮軍將領的臉e看出不妙來。試想一想,日軍第三師團以孤軍深入佔了海城,吉林、黑龍江兩軍和淮軍一部屢次反攻都告失敗,可見日軍戰力之強!湘軍乃是匆忙擴軍北上參戰,裝備遠不如淮軍,訓練也很馬虎,遇到四萬日軍,怎麼打?!

    依克唐阿曾聽過楊格的北撤遼陽戰略,此時的想法又與眾人不同。難道楊格連聲稱好,是要借日軍第師團開到的事實,建議各軍撤退整頓到鞍山、遼陽,拉長日軍戰線後再行決戰?呃,很有可能。

    楊格不是剛剛接手了奉軍整編的事兒嗎?他也需要時間整編奉軍啊!

    「諸位大人。」楊格走到堂,向主座上的依克唐阿、宋慶、吳大澄、裕祿、長順五人抱拳作禮後,朗奐道:「日軍第師團既然來到海城戰線就不會有第二個第師團去準備渡海作戰了是這個道理?」眾人的思維都為如何應對這個第師團的到來而糾結、犯愁,哪知楊格這麼一說,聽起來還真有幾分道道。大清國的軍力有限,倭國的軍力同樣有限,他的個鎮台已經來了五個,留一個駐防本土乃是必須,故而,日軍能用的兵力全遼東了!如今倭寇只有第二師團旅順沒有動靜,可能登陸直隸、山東。然而,以一個師團登陸山東或者直隸,山東、直隸的駐軍再不濟,擋住他一午師團該沒問題?

    「楊大人。」裕祿座位上抱拳還禮說:「按你的說法,山東、直隸可以無憂了,但咱們的遼東戰局,卻是大大的堪憂嘍!」「未必,裕帥無需過於憂慮。」楊格趨前兩步,走到五位統帥面前左右看看,會意的依克唐阿一擺手,立時有人鋪開地圖楊格看了看地圖,乾脆拿起來讓兩旁的將領們過目以後又把地圖放回原位,才說:「如今,日軍第一師團所屬乃木旅團大石橋與毅軍、銘軍相持,西寬旅團岫巖,隔著青苔峪堡之武毅軍:第二師團所屬兩個旅團四個聯隊旅順口待機:第三師團全部海城被吉林、黑龍江兩軍鉗制:第五師團屢受重創,保障鳳凰城、連城尚且吃力,多只能抽調一個聯隊參與海城戰事:第師團到底有多少部隊北上湯池堡?日軍還準備登陸直隸或者山東嗎?以標下看來,第師團如果全部北上湯池堡,就證明日軍放棄登陸作戰,第二師團大部隨即也會北上,我軍就必須調整戰略思路:第師團如果只有部分北上湯池堡,就說明日軍還登陸與否之間猶豫,第二師團就不會動。那麼,我們海城面對的敵軍就只有第三師團全部、乃木旅團和第師團一部。故而,不管如何,我們都要打一打,探清日軍虛實再說。」

    日軍第師團來了,就畏戰不打?那不行!日軍第師團加入海城戰局的意圖是什麼?與英國人謠傳的日軍登陸計劃有何關聯?不打不足以澄清日軍意圖,不打不足以將日軍第師團拖海城一線。

    不管怎麼說,從遼東全局來看,前番的作戰無論是攻擊海城失利還是武毅軍的大捷,遼東各軍已經把第師團引出來了,堪稱是戰略上的勝利。

    依克唐阿起身,繞過長長的案台走到楊格身邊,卻向各軍將領高聲說道:「諸位,楊大人言之有理吶!既然第師團來都來了,咱們就只能接招,打一場試探他的虛實、目的,之後,再想辦法對付它!楊大人,你還有什麼想法沒有?」「有!」楊格再次抓起地圖向眾將展示,說:「第師團為何出現湯池堡而非大石橋太平山?顯然,他是衝著青苔峪堡向析木城取攻勢的武毅軍來的,因此,第師團的投入並未改變海城、太平山的敵我形勢,反之,湘軍增援之後,我軍戰力還有所增加,可以起一場的攻勢,無論成敗,以攻勢作戰牽制住敵軍第三師團和乃木旅團就是成功。至於湯池堡的第師團嘛,我想,武毅軍能夠對付它!」

    「楊格!」馮義和起身,面帶擔心和關切之e,指點岫巖和黃花甸兩處說:「咱們武毅軍的背後還有岫巖之西寬旅團、黃花甸之大島旅團一個聯隊第師團要從湯池堡進擊青苔峪堡,兩部敵軍必然配合之,前後夾擊我軍,我軍孤處海城戰線之外,三面受敵,難以應對吶!」得,武毅軍的統領和幫統這對準翁婿卯上了!其他人加無話,只把眼神從馮義和臉上轉到楊格臉上。

    「老大人,請看自王家堡開始,到青苔峪堡析木城一線,山高林密、道路崎嶇、地形逼仄,大兵團很難展開,炮兵機動也極為不便。前番,我軍第一營以1個步兵哨不足如兵力,青苔峪堡山脊以西陣地上成功阻擊日軍半個聯隊足見善用地利不下於增兵一萬之效果。敵軍要兩面夾攻我軍,好,我就以青苔峪堡為心,前後阻擊,

    尤其對投入海城戰線,未曾與我軍作戰的第師團,集精銳,狠狠打擊之令其不得不投入全力。即便他還想去參加什麼登陸作戰,也被咱們拖住而不得脫身。如此,即便我軍付出相當代價,也頗為劃

    算。」馮義和見楊格信心滿滿,雖然還有些擔心可仔細一想又釋然了。

    1營青苔峪堡阻擊戰的戰例放那裡,劉松節組織防禦戰比進攻戰拿手得多,嗯……看起來,有門兒!

    依克唐阿回到主座上,與宋慶低聲嘀咕了一陣子後,兩人相視點頭依克唐阿道:「諸位,請歸位就座。」待馮義和、楊格回座後,他說:「方纔楊大人所言確乎符合軍略和大勢看來,弄清楚第師團的目的之前會攻海城之計劃只能緩議。本帥和宋帥計議,決定以黑軍、吉軍、湘軍前鋒軍及拱衛軍,於舊日起對海城的攻擊作戰,牽制第三師團:淮軍之銘軍、毅軍、嵩武軍、仁字軍各部向太平山下集結,相機起對太平山之敵的進攻。如此,可牽制倭軍大多兵力,第師團如若進取青苔峪堡,就很難得到海城一帶倭軍支持,形若一支孤軍。」

    這一席話,把整個戰局的三個戰場的主次分清楚了。

    反攻海城乃是牽制作戰,配合淮軍向太平山集結:淮軍攻擊太平山,也是為了牽制日軍乃木旅團,阻斷第三師團和乃木旅團、第師團的聯繫,說白了,就是配合武毅軍打第師團的主意,探出其婁實來。

    青苔峪堡第一、太平山次之、海城末,重心明確下來,接下來的各軍的任務也就清晰明瞭啦。

    「楊格,你即返回青苔峪堡坐鎮指揮迎敵。馮鎮台留甘泉堡,著手奉軍整編之準備。如何?」

    也只能這樣了,從日前的形勢來看,楊格沒工夫去整編奉軍,只能勞馮老大人親自出馬,先看著那四千餘據說「人心惶惶」的奉軍官兵們了。不過,以馮義和一人,恐怕難以壓服四千奉軍官兵,必須對此作一些安排才行。

    牧有了!

    「啟稟依帥,標下可立即返回青苔峪堡,但奉軍這邊還需以得力之人襄助於老大人彈壓。為此,標下有二事相求。」

    「說,管說,各軍將帥此,有何為難說出來大傢伙幫助想辦法嘛,這一戰,可是以你為婁的!」

    「第一,二等藍翎hi衛玉瑞可留甘泉堡協助整軍,請依帥、宋帥暫授玉瑞一個名義。」

    宋慶感覺到依克唐阿向自己投來詢問的目光,卻一時之間尚未想好定計。玉瑞是旗人,奉軍是淮軍,由跟淮軍毫無瓜葛的旗人協助整理奉軍,合適嗎?不合適!那,還需反客為主,由遼東淮軍統帥給楊格推薦幾個人選,協助馮義和整軍!

    「依帥,諸位大人。」宋慶說著,目光卻轉到楊格臉上,略停頓了一下,才說:「楊致之身擔重責,青苔峪堡尤其關要,身邊應該多留得力之人。玉瑞乃二等藍翎hi衛,想必如當初的永山大人一般,正好協助楊致之指揮武毅軍迎戰第師團。甘泉堡這邊嘛,我倒有兩個人選提出,供依帥、馮鎮台和楊大人挑選。其一,營務處案師爺曹翰:其二,營務處提調草振聲。二人都是頗得力之幹才,想必不會有負職守。馮鎮台,你意下如何?」

    後一句,宋慶轉問馮義和,乃是看彼此都是老淮軍將領,又是多年上下級關係,平時相處尚可。只要馮義和顧慮到宋宮保的身份答應下來,楊格無話可說,依克唐阿不好插手淮軍的家務事了。

    馮義和的眼角餘光迅速瞟過楊格後,抱辜道:「標下多謝宋帥舉薦賢才,曹、草二位,必當大用!」

    依克唐阿微微有些失望,再問楊格:「第二事為何?」「請聶軍門從奉軍抽調一哨,為奉軍親軍哨。」

    「可以。」聶士成不等別人詢問,一揮手就答應下來。

    嘿嘿,這事兒好啊,武毅軍隸屬蘆榆防軍,楊格是幫辦蘆榆防軍軍務,武毅軍編了奉軍,蘆榆防軍還有奉軍,這些原本就是直隸提督名下所屬部伍,今兒算是徹底的回到聶某人手了!

    諸事議定,楊格立即告辭,帶著玉瑞和十一騎官兵兼程趕回青苔峪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