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傲氣凜然

龍騰世紀 第十七章 一怒之下 文 / 天子

    小茶壺的雅安之行可以說碩果纍纍,吳三和他二哥吳仲卿的引見下,不但順利拜訪到雅安洪門總舵主、「仁」字輩高人王雨堂,還與王雨堂的三兒子王謙建立起生意夥伴關係,成功達成包括煤油、工業品內的多種經營合作。

    諸事協商完畢,小茶壺被熱情的王家父子和徒子徒孫熱情挽留,連續兩天的宴席,把小茶壺喝得天昏地暗,苦不堪言。

    小茶壺的誠懇與禮貌,迥異於尋常人的言行舉止和不凡眼界,自然而然洋溢出的一種難以言喻的獨特氣質,深得王雨堂老爺子的喜歡。

    臨走前那天晚宴上,王謙懇切地提出要與小茶壺結拜兄弟,小茶壺對這位武功高強、五歲起讀書練武的牛人非常尊敬,自然滿口答應,當場高呼大哥。

    王老爺子大喜之下,親自主持隆重的結拜儀式,王謙和小茶壺往關二爺坐像前一跪,磕完頭喝完血酒,就成了拜把兄弟,讓一旁代表成都哥老會南堂觀禮的吳家兄弟和麻桿,羨慕不已。

    次日上午,臨別前又是一頓酒宴,酒足飯飽之後,王老爺子命小茶壺的結義大哥率一群師兄弟送出十里,臨別時牽來四匹剛剛馴服的好馬,送給小茶壺三人代步,弄得小茶壺感激得話都說不出來。

    雅安至成都的官道三里長,一路要經過名山、浦江、津和雙流四縣,小茶壺一行緊趕慢趕,太陽落山時才到津縣城,好津城裡有個熟悉的煤油經銷商佘掌櫃,四人拿出一些雅安帶回的禮物,前往拜訪,熱情的主人盛情招待下,吃好喝好,要不是小茶壺堅決婉拒,恐怕佘掌櫃會把他收養的水靈靈的養女推進他的房間。

    第二天上午,小茶壺一行謝過主人,急忙趕路。

    畢竟離家已經天,很多事情需要小茶壺和他的兄弟去操心,仗著馬力,他們走得很快,路過雙流縣城只是歇了一會兒馬,讓馬匹吃飽喝足,立即趕路,因此八十里的路程,僅用四個多小時就走完了。

    午剛過,成都南門外的萬里橋,歷歷目,由於吳家的堂口就南門外熱鬧的染靛街,吳三和他二哥急著向大哥和一群師兄弟們炫耀自己的馬匹和此次雅安之行的收穫,沒到橋頭就與小茶壺分手。

    小茶壺和麻桿來到橋頭下馬,牽著馬並肩走過擁擠熱鬧的萬里橋,可進城門的時候,意外地被守城官兵攔了下來。

    麻桿看到官兵棚目打量自己兩匹馬時的貪婪眼神,立刻意識到不妙,連忙靠向小茶壺,低聲提醒。

    體形健壯、滿臉鬍子的棚目卻這時吆喝起來,手按刀把,盛氣凌人:「你們兩個龜兒子是什麼人?哪裡偷來的馬?老實坦白!」

    小茶壺連忙露出笑臉:「軍爺說笑了,我們倆是捷達車行的,剛到鄉下辦事回來,還請軍爺行個方便。」

    「捷達車行?」

    棚目似乎有些猶豫,可還是抵不住兩匹健馬的誘惑,腦袋一歪,吐出口濃痰,指著渾身塵土、衣衫皺巴巴的小茶壺呵斥起來:

    「老子不管你是什麼行的,老子的地盤,你就得守老子的規矩,我懷疑這兩匹馬是你們偷來的……來人!把這兩個孫子給我銬起來!」

    一群守兵同聲吆喝,彷彿訓練了無數遍一樣,轉眼間四個兵丁分別按倒小茶壺和麻桿,兩人牽過馬就眉開眼笑趕往城門洞裡走去。

    小茶壺惱火不已,一面掙扎,一面大聲辯解,周圍行人嚇得匆匆躲避,遠遠圍觀。

    棚目見小茶壺口齒伶俐,格外倔強,要是再讓他說下去,定會招來民眾的非議,於是搶前一步,掄起巴掌,連煽小茶壺兩記耳光。

    兩個兵丁默契地鬆手,棚目緊接著飛起一腳,踹向小茶壺肚子,瞬間將小茶壺踢飛兩米開外,連滾幾個滾,身體蜷縮成一團,拚命喘氣。

    兩個鬆手的兵丁卻圍了上去,對著地上的小茶壺一陣猛踢。

    麻桿猛然掙脫,撲到棚目面前,抱著他的腿大聲哀嚎:「求官爺別打我大哥了……別打了,官爺,我們什麼也不要了,只求官爺給條活路,求你了,官爺,小的給你磕頭了……」

    麻桿的腦袋「咚咚」不停地撞青石板上,兩下就撞破腦門,鮮血飛濺,嚇得數圍觀姓驚呼起來。

    心地善良、不忍目睹慘狀的老人和婦女,也上前連聲代為求情,棚目這才從鼻子裡哼出兩聲,喝住手下,把人事不省的小茶壺和滿臉是血的麻桿拖進城內,威脅說要把人鎖門邊的崗哨外面木樁上,沒有保人拿錢來贖,就扔進班房。

    巧的是,巡警局北正分署一名老警察正好出城,晃眼看到似乎是熟悉的小茶壺,嚇了一大跳,連忙上前捧起小茶壺的腦袋,又捏人又潑水,終於把小茶壺弄醒,可小茶壺被打得神志不清,面目浮腫,腦袋仍然無力地耷拉著。

    老警察連忙跑去和守城棚目交涉,很快跑回來叫住路過的一輛馬車,與麻桿一起,把小茶壺搬到車上,急奔醫館。

    入夜,小茶壺悠悠醒來,看到床邊站著急得流淚的易姐、鄧掌櫃、羅老四和吳家兄弟等一群人,還有包著腦袋神色憂傷的麻桿,忍不住痛哼一聲,咬著牙吐出句話:「老三,等我好了,和你一起練武……」

    易姐失聲痛哭:「龜兒子的,別說了,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的,讓姐姐和一大群人靠誰去啊……」

    屋裡頓時抽泣聲一片。

    鄧掌櫃長歎一聲:「沒辦法啊,這世道,連秀才見到那些官兵都得繞著走,我們有什麼辦法呢?只怨我們命不好,命活該有這個劫數,想躲也躲不掉啊!」

    吳老二憤怒不已:「蕭老弟,你好好養傷,等過些日子事情平淡了,老子帶上幾個兄弟做了南城那個姓江的棚目,老子就不信,講理沒地方去,我們就沒法子報仇了?」

    小茶壺艱難地露出一絲慘笑:「二哥,不值得拿命換他一命,這仇我們記著,來日方長。」

    「唉……」

    吳三狠狠地跺跺腳,轉向自己二哥,大聲求道:「二哥,你明天陪我去求求劉伯爺他老人家,求他收我和我大哥為徒,我們一定好好孝敬他老人家,好好練武,再也不讓人欺負了!」

    吳老二為難地搖搖頭:「難啊!劉伯爺連我們老爹的面子都不給,我們能請得動他老人家嗎?自從他兒子媳婦一家沉船遇難之後,他都有五年沒走出那間院子了,不如,請剛退休的護法譚師傅?」

    吳三一口拒絕:「譚師傅只會耍嘴皮子,沒得啥子真功夫,不行!」

    「好了,別爭了,夜深了,大家都回去,我沒事……真的沒事,大家別擔心,有我姐陪我就行。」

    小茶壺反而勸起大家來。

    大家聽他這麼一說,也只好擔憂地提出告辭。

    鄧掌櫃上前握著小茶壺的手,低聲問道:「要不,明早我去求一下那個羅柏亭先生?別的我們不敢奢望,至少也得有個說法,把那兩匹好馬要回來才是。」

    小茶壺心裡已有計較,嚥了咽喉嚨:

    「不用了,老叔,要是羅柏亭真的出面了,你想整個城裡的老姓會怎麼看我們?別的不說,狗仗人勢這句話怎麼也逃不掉,別看洋人有面子,官府都怕他們,可老姓心裡對洋人怎麼樣,您老心裡也清楚,所以啊,哪怕傷得再重,也不能走挾洋自重的路子!

    「我們做生意怕的是什麼?怕的就是壞了名聲啊!我們好不容易有今天,雖然不少地方和洋人合作,可街坊鄰居和貧苦姓心裡,我們還是有點兒好名聲的,這就得慎重了,起碼大事上我們不能犯糊塗!」

    「唉!還是你比我有見識,算我沒說你好好休息,車行和店裡別操心,還有我呢。」鄧掌櫃黯然離去,其他弟兄也先後告辭。

    易姐再次拿來放涼的鹽水,浸濕毛巾,小心給小茶壺擦拭傷處。

    小茶壺等她擦完,輕輕抓住姐姐的手,握手心:「姐,我又給你惹事了。」

    「這不怪你,我都聽說了,要怪就怪那個殺千刀的官兵,怪這個鬼世道真的,姐不怪你,疼你還來不及呢……」

    易姐心酸的淚水再次淌下。

    「姐,別哭,都是些皮肉傷,養幾天就好了……我跟你商量件事,你辭了『翠樓』那邊教人彈琴的活計,好嗎?搬過來一起住,有你身邊,我心裡安穩些,家裡一群小的也有人管著,有人教他們識字。」小茶壺低聲哀求道。

    易姐沉默良久,還是搖了搖頭:

    「不是說好再等幾個月,到年底再提這事嗎?現就走太突然了,這麼多年來,熊老闆和陸媽媽對我都很好,要不是有他們關照,年前姐姐就不願活下去了當時姐姐得罪了道台公子,雖然被他用開水潑了一臉,就此毀了容,但他也差點兒被姐姐一剪刀扎死,唉……不說這些傷心事了,姐這輩子毫無所求,只求你平平安安的,早點兒娶個好婆娘,早點生幾個孩子,繼承你蕭家的香火,等我們死了,也有人上墳燒紙……」

    「姐、姐,別哭好嗎,千萬別這樣……」

    易姐捂著臉跑出去,掙扎起來的小茶壺頹然倒下,拳頭已經握得白,再也無法忍耐的兩行熱淚,噴薄而出,緊咬的嘴裡,溢出殷紅的熱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