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九日,天氣良好。
天色還沒放亮,五支登陸艦隊上的十個陸戰師的近二十萬名官兵就開始做登陸前的最後準備工作。按照計劃,當天至少要讓五個陸戰師上岸,如果條件允許,另外五個陸戰師也得在天黑之前上岸。
第一批登陸的五個陸戰師的官兵都在五點三十分吃了早飯。
陸戰隊的老兵都知道,在登陸之前不應該吃得太飽,因為即便是執行過上百次登陸任務的老兵,在顛簸的登陸艇內也會把胃裡的食物全都吐出來,至於新兵,那就更不用說了。此外,應該在登艇前兩個小時用餐,而且最好是易於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比如牛奶、豆漿與濃粥。這樣一來,在搭上登陸艇出發的時候,大部分食物都已進入腸道,也就不用擔心嘔吐出來了。當然,老兵還會帶上一些零食,最好是高熱量的巧克力,也可以是一些有刺激作用的東西,比如檳榔。一些軍士還會帶上嚼煙,在一些老兵看來,這種有濃烈氣味的東西在嚼爛之後,還可以用來止血。
當然,最主要的在準備工作不是吃飯,而是檢查隨身攜帶的武器裝備。
登陸的時候,陸戰隊官兵的輕武器都要裝到一個防水的帆布背包裡面,一些細心的老兵會在步槍的槍口上套上一隻安全套,或者是用膠布纏緊的塑料口袋,以免在登陸的時候讓海水進入槍管。雖然當時陸戰隊的步槍在進水之後依然可以使用,但是誰也不能保證用這樣的步槍打中一百米外的敵人。打不中目標的步槍,還算是步槍嗎?除了槍支,手榴彈也要小心處理,主要就是得固定好安全栓,避免在沖灘的時候發生意外。通信兵攜帶的電台更需要妥善保管,當時沒有任何一種電台在被海水浸泡之後還能使用,而陸戰隊上岸之後。就得靠這些電台呼叫火力支援。只不過,基層軍官最關心的,還是軍醫攜帶的急救箱。在海灘上,不要指望得到後方的及時救助,而受傷的陸戰隊官兵唯一能夠依靠的,就只有那些背著急救箱跟隨他們沖灘的軍醫了。在陸戰隊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即在任何適合。都要不惜代價的保護好軍醫。很多時候,基層軍官寧願用十名步兵去換一名軍醫。因為一名軍醫往往能夠救治更多的傷員。當然,軍醫不是醫生,或者說算不上是真正的醫生,更像是護士,只能簡單的處理創傷。軍醫要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就得靠急救箱。在這個箱子裡,有用於急救的所有器材與藥品。
當然。大部分陸戰隊官兵在出發之前,都會仔細擦拭自己的武器。
在這個時候,班長會檢查每一名士兵的槍支,很多時候還得幫新兵正確的組裝拆散清洗後的槍支。
老兵不需要操心,真正的老兵都把步槍當成自己的第二生命。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最低級的基層軍官,即排長會視察每一個班、甚至親自檢查每一名官兵的武器裝備,順帶鼓舞一下士氣,讓那些還沒有搭上登陸艇就已經害怕得手忙腳亂的新兵平靜下來。
當然,鼓舞士氣不是連長的事情。
在陸戰隊中。連長算得上是中級基層軍官了。
登陸開始前,連長都要到營部報道,聽取任務簡報,明確本連的作戰範圍,有的時候還會領到一些較為特殊的任務。比如在海灘上遇到敵人的堅固防禦工事的時候,某些連就會被派去開闢進攻通道,因此就得攜帶上足夠多的爆破器材,特別是爆破筒。因此就需要安排專門的官兵來執行這些任務。
事實上,在沖灘成功之後,連就是最小的戰鬥單位。
大戰初期。陸戰隊的連長一般是中尉,只是到了現在。幾乎所有連長都是上尉,而且都是貨真價實的老兵。
領到任務之後,各個連長才會返回自己的連隊。
如果他手下有一批精明能幹的排長與班長,在他回到連隊的時候,全連一百多名官兵已經為登陸做好了準備。如果這個時候還有一些空閒時間,連長會花一些精力向手下的官兵介紹這次登陸作戰行動的要點,特別是本連的主要任務,讓所有排長與班長知道,他們在衝上海灘之後可能遇到哪些麻煩。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登陸部隊會在出發前半小時到船塢甲板上集合。
隨後,陸戰隊官兵就將陸續進入如同一個放大了幾百倍的、沒有蓋子的長方形罐頭盒子般的登陸艇裡。
當然,這只是步兵。
如果登陸的有裝甲兵,那麼就會把坦克、突擊炮、裝甲車等裝備裝上專門用來運送這些裝備的大型登陸艇。
只不過,絕大部分時候,步兵都是真正的主力。
運送步兵的登陸艇根本算不上大,嚴格說來是最小的登陸艇。這種安裝了一台柴油發動機、用兩部小型螺旋槳驅動的登陸艇,最多只能以十節的速度航行。其前部是一塊用裝甲板加強了的登陸跳板。如果順利的話,即那些海軍官兵駕駛登陸艇到了正確的地點,那麼在登陸跳板放下之後,陸戰隊官兵就能直接衝上海灘,某些時候甚至不會被海水浸濕鞋子。如果運氣不好,搞錯了登陸地點,或者是在登陸地點遇到了障礙物,那麼等待陸戰隊官兵的很有可能就是數米深的海水。
事實上,在登陸跳板放下之前,登陸艇裡的官兵並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原因很簡單,跳板有兩米多高,遮擋住了陸戰隊官兵的視線。
當然,如果哪個陸戰隊官兵的膽子夠大,在彈雨如注的時候爬到側舷的欄杆上,把腦袋探出去看看外面的情況。只不過,所有老兵都不會這麼做,因為這意味著隨時可能有一顆零點五英吋的機槍子彈與頭顱發生親密接觸,而質量最好的鋼盔,也擋不住從一千米外打來的重機槍子彈。
在離開登陸艇到衝上海灘之間,老兵都會保持安靜,做一些不影響戰鬥的事情。比如給後方的親人寫一封家屬,比如與戰友聊天,有宗教信仰的還可以祈禱。也就是說,老兵會耐心的等待著登陸跳板放下的那一刻。
當然,在登陸跳板放下之前,登陸艇上的海軍官兵會給出提示,往往會提前五分鐘。
在這最後的五分鐘裡,登陸艇上的三十多名官兵將列隊,以班為單位排成三排,因為跳板的寬度正好可以容納三排士兵通過。
這個時候,排長會站在跳板的左側或者右側,最後一次鼓舞士氣。
當然,對老兵來說,這都是多餘的。
要知道,在登陸跳板放下的那一刻,所有的平靜都將成為過去,陸戰隊官兵要面對的是烽火連天的戰場。
事實上,老兵都知道,能夠等到跳板放下的那一刻,他們已經是幸運兒了。因為很多登陸艇在衝向海灘的時候,會被敵人的炮火擊中,而擁擠在登陸艙裡的陸戰隊官兵將像屠宰場裡的豬牛一樣,被飛散的彈片切成碎片。如果沒有當場被炸死,接踵而來的大火將帶來最後的痛苦。
登陸跳板放下之前,登陸艇會撞上海灘,也就會猛震一下。
老兵顯然會在這個時候抓緊身邊的東西,防止跌倒,但是新兵就沒有這麼聰明了,大部分新兵都會在撞擊中東倒西歪。
事實上,這也是老兵不願意跟新兵站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在撞擊之後,也許三秒、也許五秒、最多不過十秒,登陸跳板就會放下,而要想活著踏上敵國的海灘,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衝出去。要知道,有經驗的防禦部隊,會在這個時候把機槍的槍口掉轉過來,用密集的彈雨封鎖登陸艇的艙門,屠殺那些沒有來得及離開登陸艇的陸戰隊官兵。
顯然,如果陸戰隊官兵在跳板落下前跌倒,等他站起來的時候,就將成為敵人的靶子。
在一些戰況激烈的登陸作戰中,首次執行登陸作戰任務的新兵,有三分之一會在這個時候陣亡。
對陸戰隊官兵來說,在登陸跳板放下的那一刻,登陸艇就不再是他們的庇護所,而是一舉與死亡相伴的鐵棺材。
順利衝上海灘之後,老兵不會臥倒,而會迅速向兩側散開。
原因很簡單,敵人擁有的不僅僅是機槍,還有火炮,而且在海灘上擱淺的登陸艇是非常理想的靶子。要命的是,並非所有炮彈都能擊中登陸艇,因此在登陸艇附近臥倒,等於是自尋死路。此外,敵人所在的位置一般比海灘高一些,是居高臨下向沖談的陸戰隊開火,因此臥倒並不能減少中彈概率。還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即登陸艇沒有衝上海灘,而是在離海灘較遠的地方擱淺,那麼臥倒就更是找死了。
要想活下去,就必須散開。
老兵都知道,機槍手不會向單獨活動的敵人開火,只會向聚集在一起的敵人開火,因此單獨活動的生存概率高得多。
到此,陸戰隊官兵踏上了敵人的海灘。
當然,這只是登陸的第一步,事實上也是最輕鬆的一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