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九四五年四月分,有想法的不僅是顧祝同,還有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
當然,關鍵仍然在美國政府。
英國投降,對美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讓很多美國人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因此美國當局首先要做的就是獲取一場勝利,而且必須是一場足夠重大的勝利,從而讓軍民相信勝利必然屬於美國。
顯然,大西洋上沒有什麼文章可做。
雖然中國海軍的遠征艦隊就在卡薩布蘭卡,但是中**隊已經加強了防禦,部署在摩洛哥的作戰飛機多達數百架,而且中國遠征艦隊一直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活動,不會給美軍偷襲機會。
至於德意海軍的聯合艦隊,就更加不用想了。
當然,反攻歐洲,更是紙上談兵。雖然在英國正式投降的次日,羅斯福就向所有美國人宣稱,美軍將反攻歐洲,趕走佔領英國的侵略者,為歐洲民眾帶去民主與自由,但是在具體問題上,羅斯福隻字不提。事實上,在當時,美國根本沒有反攻歐洲的作戰計劃,即便到戰爭結束的時候,美軍也沒有制訂出相關的作戰計劃。當然,美國高層領導人更加清醒,就算美國不會戰敗,也不可能反攻歐洲,最多只能在守住本土之後,跟同盟國集團談判,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
這樣一來,美國的當務之急就是扭轉不利的戰爭態勢。
也就是說,美軍只能在太平洋上做文章。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首先在太平洋上擊敗中國海軍,穩住已經搖搖欲墜的夏威夷群島防線,確保本土西部地區不會受到威脅,然後才能在其他方向上想辦法削弱同盟國集團的戰略進攻能力,迫使其坐下來談判。
顯然,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太平洋艦隊身上。
四月初,尼米茲就收到了羅斯福直接下達的命令。在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恢復之後,首要任務就是奪回制海權。
為此,就得策劃進行一嘗隊決戰。
可以說,此時進行艦隊決戰的條件都已成熟。美國海軍恢復了元氣,六艘艦隊航母加上八艘小型航母,足夠打一場大規模海戰,也有足夠大的機會打贏海戰。中國海軍也在向太平洋增兵,同樣擁有六艘艦隊航母與八艘小型航母。而且中國海軍為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已經準備了大半年,肯定不會避而不戰。
問題是,這嘗隊決戰怎麼打?
如果由尼米茲來選,他肯定會做出防守的決定,即利用中國海軍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來擊敗中國艦隊。
可惜的是,這次不是由尼米茲做決定。
羅斯福在命令中說得非常清楚,必須盡快獲得一場重大勝利,而且說明了原因,即美國需要一次重大勝利。
至於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尼米茲也非常清楚。
年初的時候。尼米茲回到本土休息了一個多月,對英國戰敗造成的影響深有感觸。非常清楚美**民的心態。
顯然,如果拖下去,恐怕美**民會越發感到絕望。
此外,還有軍事上的因素。
這就是,如果拖到一九四五年底,美國海軍就將喪失現有的微弱優勢,失去在艦隊決戰中取勝的機會。原因很簡單。到年底的時候,中國海軍至少還能夠獲得四艘「白起」級艦隊航母,加上已有的十五艘。艦隊航母總量將達到十九艘。更重要的是,到時候,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作戰行動肯定結束了,如果不向大西洋派遣艦隊航母的話,即便把那些需要進行維修的航母排除在外,中國海軍也有多達十二艘艦隊航母可用,而這十二艘艦隊航母很有可能都被派往中太平洋。
到年底,美國海軍依然只有六艘艦隊航母,「埃塞克斯」級的第三批,也就是「倫道夫」號、「列剋星敦」號與「邦克山」山號要到一九四六年初才能建服役,而「黃蜂」號、「漢科克」號與「本寧頓」號肯定要到一九四六年中期才能建成,因此在一九四五年底,雙方的艦隊規模將再次拉開。
在擁有兩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基本上不可能在艦隊決戰中敗下陣來。
要知道,在官兵素質上,中國海軍的優勢更加明顯,而且中國海軍還擁有眾多才華突出的艦隊指揮官。
除了艦隊航母,雙方在其他兵力上的差距也將在一九四五年底拉開。
比如,到一九四五年底,中國海軍能在太平洋上投入四十艘以上的小型航母,即便其中半數以上都只有美軍護航航母的戰鬥力,但是其數量依然十分驚人,因此其作戰能力也足夠強大。到一九四五年底,美國海軍可用的小型航母依然只有八艘,主要是美國海軍沒有繼續建造小型航母。
主力艦方面,美軍最多只有四艘快速戰列艦,而中國海軍肯定有五艘可用。
即便在巡洋艦的數量上,中國海軍到一九四五年底的時候,也將全面超越美軍,而且擁有足夠大的優勢。
可以說,只要到了一九四五年底,就算美軍死守夏威夷群島,而且太平洋艦隊充分利用了地理優勢,還得到了岸基航空兵的全力掩護與支援,也不可能擊敗中國海軍,而中國海軍則能強攻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
到了四月中旬,在得知中國海軍只向第三艦隊增派了三艘艦隊航母之後,尼米茲更加相信,中國海軍不會急於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而會等到年底,在擁有了絕對的兵力優勢之後再發起進攻。
原因很簡單,當時中國海軍完全可以向第三艦隊增派更多的艦隊航母。
主要就是,中國海軍派往大西洋的遠征艦隊裡沒有艦隊航母,而印度洋上的戰鬥已經隨著英軍投降而結束了。此時,中國海軍有足足十五艘艦隊航母,除掉需要進行大修的四艘與正常維護的兩艘之外,中國海軍有九艘艦隊航母可用。如果中國海軍打算立即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就會把另外三艘艦隊航母也派給第三艦隊。這樣一來,第三艦隊就能獲得有限的兵力優勢。
中國海軍沒有這麼做,表明並不急於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型島嶼。
當然,這也與正在英國上演的好戲有關。
尼米茲已經收到確切情報,中德意三國在佔領英國本土的問題上發生了嚴重分歧,因此中**方暫時不會盯住太平洋。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想在大西洋上站穩腳跟,壓制住德意志第二帝國,那麼就很有可能在近期增強駐紮在卡薩布蘭卡的第六艦隊,使其成為同盟國集團在大西洋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中國海軍沒有立即向第六艦隊增兵,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即蘇伊士運河的掃雷工作還沒有完成,如果中國海軍讓艦隊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的話,還不如等到運河通航後再讓艦隊出發。
當然,主要還是政治上的因素在做怪。
這就是,如果中國加強第六艦隊,就必然會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發生衝突,而在大戰結束之前,這麼做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由此可見,中國海軍有理由保留三艘艦隊航母。
這也讓尼米茲相信,在歐洲的問題扯清楚之前,中國海軍未必會把保留下來的三艘艦隊航母派遣給第三艦隊。
顯然,這就是美國海軍的機會。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美國海軍至少有一半的勝算。如果等到年底,在中國海軍的實力大幅度增強之後,美國海軍連一點勝算都沒有。
顯然,此時急於進攻的不是中國海軍,而是美國海軍。
四月底,尼米茲對第七艦隊的人事做了一番調動,斯普魯恩斯繼續擔任參謀長,同時兼任第72艦隊司令官,第71艦隊則由霍克少將擔任司令官,第73艦隊的司令官則是來自大西洋艦隊的愛德華少將。
尼米茲沒有給第七艦隊任命司令官,而是由他自己兼任。
這樣一來,第七艦隊的指揮權等於落在了斯普魯恩斯的手上,而另外兩位艦隊指揮官都是資歷較淺的少將,也跟容易指揮。
此時,尼米茲能夠相信的,也就只有斯普魯恩斯了。
完成人事調動之後,尼米茲單獨找過斯普魯恩斯。
雖然在發動進攻的問題上,斯普魯恩斯也持同樣的觀點,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是美軍所能獲得的最好時機,拖到年底戰局就會發生重大轉變,美軍也將因此失去發動戰略反擊的機會。但是在細節問題上,斯普魯恩斯卻有不同的觀點,即認為此時發動反擊依然對美軍不太有利。
關鍵就是,沒有合適的反擊機會。
說白了,在戰術上,可供美軍選擇的太少了。
中**隊已經在夏威夷群島西部的小型島嶼上站穩腳跟,建立起了完善的基地群,有足夠的能力阻擋美軍發起的反擊。相反,美軍現有的兵力,只夠用於爭奪制海權,根本沒有能力發起兩棲登陸作戰.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