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四百零一章 將才 文 / 閃爍

    離開樸茨茅斯港之後。本土艦隊直接奔向柔佛海峽。

    在地理屬性上。柔佛海峽屬於英吉利海峽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狹窄的部分。最窄處只有三十公里左右。

    為了阻止德軍渡過海峽。英國皇家海軍在海峽裡布設了數萬枚水雷。大戰結束後。僅清除這些水雷就花了十五年的時間。動用了上百艘掃雷艦。在掃雷的時候。還有數艘掃雷艦觸雷沉沒。

    事實上。對本土艦隊來說。安全通過柔佛海峽也是個大問題。

    當時。海峽裡只有兩條安全航道。一條靠近歐洲大陸。另外一條靠近英國本土。前者主要供中小型戰艦通過。航道的寬度在兩百米以內。而且航道的平均水深不到十米。基本上不可能讓大型戰艦通過。後者主要供大型戰艦通過。說得簡單點就是專門留給本土艦隊。航道寬度在五百米左右。平均水深超過了三十米。更重要的是。這條航道上。有數百浮標。標明了航道的主要位置。此外。布設在航道附近的都是錨雷與沉底雷。並沒有漂雷。因此航道的安全性非常高。

    關鍵就在這裡。

    這條航道。英國皇家海軍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也清楚。雖然帝國海軍並不清楚航道的主要位置。更不知道幾個關鍵轉向點。更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會經常變更航道附近的雷場。從而使航道發生改變。因此就算帝國海軍曾經獲得了這條航道的關鍵情報。也早就過時了。但是帝國海軍知道這條航道的大概位置。也知道航道的出口在哪。因此有能力封鎖航道。

    顯然。坎寧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坎寧安根本想不到。公海艦隊會積極出擊。要知道。公海艦隊裡有四艘補給艦。這一點。讓坎寧安相信。公海艦隊的主要任務是去接應意大利艦隊。在必要的時候為意大利艦隊提供燃油補給。

    至於公海艦隊主動攔截本土艦隊。在坎寧安看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顯然。最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要知道。當時指揮公海艦隊的已經不是斯佩了。也不是雷德爾。而是希恩斯海軍少將。

    有趣的是。希恩斯少將的祖籍在英國。其祖父在一八七四年來到德意志第二帝國。經營了一家手工作坊。年輕的時候。希恩斯曾經去英國學習了四年。隨後又以武官的身份前往中國任職。正是在中國的這幾年。讓希恩斯獲益匪淺。在帝國海軍中。希恩斯少將是非常有名的航空派。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並不是很重視航空作戰。直到大戰結束。僅建造了三艘艦隊航母。而且沒有一艘是真正意義上的攻擊型航母。也就是說。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中。根本沒有讓希恩斯發揮才能的基礎。所幸的是。希恩斯同樣也是一名能力出眾的傳統型海軍將領。

    設得蘭海戰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出現了一場危機。

    主要就是。誰來頂替斯佩。出任公海艦隊司令官。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中。公海艦隊司令官的地位非同一般。主要就是。公海艦隊並不僅僅是一支艦隊。幾乎是帝國海軍的全部。與中國海軍相比。公海艦隊司令官的權力非常大。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具有帝國海軍司令的影響力。因此任命公海艦隊司令官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在此之前。問題還不是很嚴重。

    帝國海軍中。斯佩的聲望僅次於雷德爾。在雷德爾出任海軍司令之後。自然由斯佩出任公海艦隊司令。

    問題是。在斯佩之後。有資格出任公海艦隊司令的人就不算少了。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希恩斯脫穎而出。被雷德爾任命為公海艦隊司令。

    這個任命。在帝國海軍中掀起了悍然大波。

    要知道。希恩斯只是海軍少將。而且在海軍中的資歷非常淺。在被任命為公海艦隊司令之前。甚至不怎麼出名!

    希恩斯獲得重視。與中國海軍司令。即馮承乾有很大的關係。

    當時。雷德爾向馮承乾徵求了意見。而馮承乾只提到。應該盡量降低艦隊司令官的影響力。從而使艦隊更容易控制。顯然。這是馮承乾的經驗之談。正是在完成編製改革後。中國海軍的戰鬥力才爆發了出來。

    有趣的是。馮承乾並沒有向雷德爾推薦希恩斯。

    要知道。馮承乾與希恩斯有個數面之緣。而且有著不錯的私人關係。希恩斯在擔任駐華武官的時候。就多次應邀去中國海軍司令部參觀。並且與馮承乾進行過深入交談。也從馮承乾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顯然。雷德爾知道希恩斯與馮承乾的關係。

    結果就是。雷德爾誤解了馮承乾的意思。認為馮承乾是在暗示他。可以啟用一名不知名的將領。而最佳人選就是希恩斯。

    可以說。這是一個起到了積極作用的誤解。

    很快。希恩斯就用行動證明。他是一名有才華的艦隊指揮官。

    雖然在他剛剛擔任公海艦隊司令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甚至連很多高級軍官都不買他的賬。來自海軍高層的阻力就更大了。別的不說。在人事調動上。希恩斯就遇到了非常多的麻煩。有的時候。調動一名校官。都需要向帝國海軍司令部請示。在得到了雷德爾的准許之後才能下達命令。但是到了一九四四年底。在雷德爾厭煩了鉤心鬥角的鬥爭。把大權下放給希恩斯之後。情況立即出現了變化。僅在一九四四年七月。希恩斯就解除了上百名軍官的職務。還把十三名藉機生事的軍官送上了軍事法庭。他的這一系列行動得到了雷德爾的全力支持。連德皇都表示默許。結果就是。僅僅用了兩個月。希恩斯就在公海艦隊裡樹立起了威信。

    在他率領公海艦隊出港的時候。這支艦隊已經煥然一新了。

    當然。管理艦隊。只是一名司令官的基本才能。如果連這點都辦不到。就別提率領艦隊出征了。

    到十月份。希恩斯獲得了第一次表現機會。

    當時。帝國海軍已經明確了作戰重點。即確保意大利艦隊能夠順利到達威廉港。編入公海艦隊。

    正是在這個時候。希恩斯向雷德爾提交了一份作戰計劃。

    這份計劃的核心不是被動作戰。而是積極主動的去創造機會。最重要的就是。把意大利艦隊的缺點變成優勢。

    接下來。希恩斯完善了這份作戰計劃。

    可以說。這是非常大膽的作戰計劃。不過風險有多大。收穫就有多大。

    在全面審核之後。雷德爾決定讓希恩斯放手一搏。

    說白了。就算希恩斯的計劃失敗了。結果也不會比採用其他作戰方案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結果更差。更重要的是。如果採用保守的傳統戰術。那麼意大利艦隊安全到達威廉港的機會極為渺茫。至於要讓意大利艦隊毫髮無損的編入本土艦隊。那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肯定會有所損失。

    如果希恩斯的計劃成功了。那麼收穫將是巨大的。到時候。不但能夠確保意大利艦隊安全到達威廉港。還有可能重創本土艦隊。讓英國皇家海軍徹底丟掉北海制海權、乃至是爭奪制海權的能力。

    只是。希恩斯的計劃要想取得成功。關鍵還得看對手是否上當。

    這就是。坎寧安會不會把矛頭對準公海艦隊。以及他會不會率領本土艦隊從柔佛海岬進入北海。

    道理非常簡單。公海艦隊離開威廉港之後。只在北海活動了兩天。隨後就轉向前往荷蘭外海。按照希恩斯的計劃。公海艦隊將在柔佛海峽北口等待機會。伏擊從海峽裡面出來的本土艦隊。

    為了保證艦隊不暴露行蹤。希恩斯甚至讓艦隊靠近荷蘭海岸線航行。

    要知道。荷蘭近海的平均水深在十米以內。而且淺灘密佈。那些排水量超過兩萬噸的大型戰艦隨時都有可能擱淺。

    所幸的是。帝國海軍對荷蘭近海海域十分瞭解。

    主要就是。荷蘭是帝國的盟友。在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就花了不少的力氣勘探荷蘭近海的海底地形。雖然當初的主要目的是考慮在戰爭期間往荷蘭的港口部署潛艇。從而縮短潛艇的作戰半徑。但是這對公海艦隊也有很大幫助。畢竟在淺灘密佈的海域裡。總會有幾條供大型戰艦通行的深水航道。

    十一月九日。希恩斯渡過了最為艱險的一天。

    當天清晨。一架英國的偵察機差一點就發現了公海艦隊。關鍵時刻。那架偵察機沒有把飛行高度降低到雲層下方。結果從公海艦隊上空飛過的時候。北海在冬季經常出現的濃密雲層擋住了飛行員的視線。

    日落之後。公海艦隊離開了潛伏區域。

    按照希恩斯的判斷。本土艦隊在八日夜間離港之後。只要他的猜測沒有錯。就會在九日夜間通過柔佛海峽。在十日凌晨進入北海。

    戰鬥。也將十日凌晨打響。(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