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三百二十八章 傳統精神 文 / 閃爍

    第三百二十八章

    傳統精神

    在這場被稱為卡爾迪瓦海戰的戰鬥之後,斯科特被追授了最高級別的榮譽勳章

    可以說,在這場海戰中,從斯科特往下,英國皇家海軍的官兵表現得極為勇猛,完美體現出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傳統精神。

    大英帝國能夠憑一島之力稱霸全球數百年,擊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等眾多對手,一度在海洋上所向披靡,靠的並不是強大的戰艦與先進的技術,而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事實上,在英國稱霸的大部分時期,英國皇家海軍在海軍技術上、乃至在戰艦的性能上都沒有優勢。比如在挑戰西班牙王國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在噸位、火力等方面均弱於西班牙戰艦。又比如在英法爭霸時期,英國皇家海軍在技術領域並不領先,法國戰艦在速度上有很明顯的優勢。即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戰艦在生存能力上也明顯優於英國戰艦。

    英國皇家海軍能夠擊敗眾多敵人,靠的就是永不言敗的戰鬥精神。

    別忘了,被英國海軍視為精神象徵的納爾遜,就是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陣亡的,而在屢次戰爭中陣亡的英國皇家海軍將領並不在少數。

    這種精神,在其他國家的海軍中並不多見。

    可以說,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傳統。

    在遭遇強敵時,英軍往往會越打越猛。

    這次也不例外。

    雖然「約克公爵」號的兩座首部主炮炮塔均被摧毀,「威爾士親王」號的a炮塔也被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敲掉了天靈蓋,但是在五點左右,兩艘英艦沒有轉向撤退,而是以接近九十度的航向夾角,以二十節以上的速度衝向兩艘中國戰艦,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縮短交戰距離。

    顯然,這是非常冒險的打法。

    雖然直接衝過去,大幅度降低了英艦的被彈面積,也就降低了中彈概率,但是隨著交戰距離縮短,中國戰艦的命中率開始直線上升,而且英艦的中彈部位都在艦首方向上,最容易被擊中的就是高大的艦橋。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威爾士親王」號的艦橋被多次命中,包括斯科特在內的上百名官兵陣亡。

    斯科特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但是最終依然失敗了。

    在距離縮短到一萬二千米左右的時候,「威爾士親王」號的

    炮塔被直接命中,如果不是損管人員反應及時,關閉了通往彈藥庫的提彈通道,而且彈藥庫的通海閥門在第一道防火防爆水密門被炸開後就自動打開,海水在第三道防火防爆閥門被衝開之前就已經灌滿了彈藥庫,恐怕「威爾士親王」號的路就走到盡頭了。

    當然,「威爾士親王」號剩下的路也沒有多遠了。

    交戰距離縮短到一萬米左右的時候,兩艘英艦幾乎同時轉向。

    可以說,這是英艦唯一的機會。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轉過來,用尾部的主炮開火,就有希望重創中國戰艦。

    可惜的是,這個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威爾士親王」號還沒有完成轉向機動,「河北」號打出的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就擊中了其後部艦橋。在此之前,「威爾士親王」號的主艦橋已被擊毀,因此該艦已經喪失了火控指揮能力。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威爾士親王」號尾部炮塔裡還能用的三門主炮打出了二十多枚穿甲彈,但是沒有一枚擊中中國戰艦,甚至沒有一枚炮彈的落點離中國戰艦低於五百米。

    對戰列艦上的主炮來說,一萬米已經算得上是非常近的距離了。

    在這個距離上,即便是十四英吋穿甲彈也能打穿「河北」號的主裝甲帶,以及除司令塔之外的其他任何部位的裝甲。

    問題是,對於炮手來說,一萬米不算短。

    更重要的是,在沒有合適的觀瞄設備的情況下,炮手靠目視瞄準,對戰列艦類型的大型戰艦的最大瞄準距離在七千米左右。更何況,此時還是夜間,兩艘中國戰艦都沒有受到嚴重損傷,英艦上的炮手根本看不清目標,只能根據中國戰艦開火時產生的炮口閃光,大致確定中國戰艦的位置。

    在沒有統一火控指揮的情況下,這種間接瞄準方式根本沒有意義。

    五點半左右,「河北」號用一輪精準的齊射,不但打掉了「威爾士親王」號的最後一座主炮炮塔,還在該艦的艦體上留下了兩個直接超過十米的大窟窿,造成「威爾士親王」號左側艦體嚴重進水。

    此時,「威爾士親王」號左舷的副炮也都成了啞巴。

    也就是說,「威爾士親王」號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在艦體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威爾士親王」號的航行速度降低到了十四節,而且已經向左傾斜了好幾度。

    相對而言,「威爾士親王」號的情況還算好的了。

    因為首部的兩座主炮炮塔早就被摧毀,所以「約克公爵」號在向中國艦隊衝擊的時候根本無法進行還擊。

    在此情況下,「河南」號從容不迫的打了十多輪齊射。

    根據「河南」號的作戰記錄,在此期間,總共擊中「約克公爵」號十四次,而且命中部位都在艦首方向上,其中擊中艦體的炮塔就有六枚之多。

    結果就是,「約克公爵」號轉向的時候,已經嚴重首傾。

    與「威爾士親王」號一樣,「約克公爵」號在轉向之後,曾經用尾部炮塔向「河南」號打出了幾十枚炮彈,但是沒有擊中「河南」號,反而在轉向後不久,就被「河南」號打掉了最後一座主炮炮塔。

    更重要的是,「河南」號的主炮並沒有刻意瞄準「約克公爵」號的尾部炮塔。

    當時,「河南」號的八門主炮都瞄準了「約克公爵」號的艦體中間部位,而且槍炮長特意讓炮手降低了主炮的開火仰角。也就是說,槍炮長刻意壓低了彈著點,刻意打擊「約克公爵」號的艦體。

    結果就是,到五點半左右,「約克公爵」號的艦體左側水線部位至少挨了二十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

    當時,「約克公爵」號的左傾角度已經超過十二度。

    這就意味著,該艦左側艦體的進水量超過了四千噸,而「喬治五世」級的干舷高度本來就偏低,儲備浮力還不到四千噸。說得簡單一些,在滿載排水量的情況下,「喬治五世」級在進水量超過四千噸之後就會沉沒。即便當時「約克公爵」號不是滿載狀態,在進水四千噸之後也別想逃走了。

    五點四十分左右,卓宇凡下達了停火命令。

    此時,「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還沒有沉沒,但是離沉沒已經不遠了。

    卓宇凡下達停火命令,不是憐憫英軍官兵,更不是發揚軍事人道主義,而是兩艘主力艦的主炮彈藥已經所剩無幾了。準確的說,是專門用來對付主力艦的穿甲彈用得差不多了,高爆彈與半穿甲彈反而還有不少。

    當然,也沒有必須繼續消耗昂貴的大口徑穿甲彈。

    「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已經徹底癱瘓,還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因此只需要一艘滿載魚雷的驅逐艦就能把這兩艘英艦送到海底。

    也正是如此,在下令停火後,卓宇凡就派出了兩艘驅逐艦。

    只是,他的動作慢了半拍。

    兩艘驅逐艦還沒有啟動,「威爾士親王」號就發生了大爆炸,連遠在十公里之外的「河北」號上的官兵都能聽到巨大的爆炸聲。緊接著,「約克公爵」號也發生了大爆炸,火光照亮了半邊夜空。

    卓宇凡等人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在卓宇凡看來,肯定是英軍官兵自行炸毀了戰艦,以免戰艦落入中國海軍手中。

    問題是,當時兩艘英艦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官兵疏散,又如何會炸沉戰艦呢?

    此外,兩艘英艦的大爆炸都發生在戰艦的右側,如果英軍官兵想炸沉戰艦,那麼就應該在左側安放定時炸彈。這樣一來,就算沒有炸沉戰艦,也會導致戰艦翻覆,從而無法被中國海軍所用。

    當然,此時落水的英軍官兵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海戰中,炸沉己方受損嚴重的戰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的時候,即便是海戰的獲勝方也會這麼做。主要就是,如果戰艦在遭到重創後沒有沉沒,那就有可能落入敵人手裡,從而為敵人所用。

    別忘了,就在這場戰爭中,日本海軍的「霧島」號戰列艦就被中國海軍繳獲。

    結果就是,卓宇凡讓兩艘驅逐艦留了下來,沒有畫蛇添足。

    天亮前,「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相繼沉沒。卓宇凡只呆到八點左右,在得知艦載航空兵已經轟炸了法迪福盧環礁之後,就離開了卡爾迪瓦海峽,因此第21艦隊只救起了部分英軍官兵。

    直到回到新加坡港,卓宇凡才知道,不是英軍炸沉了那兩艘戰列艦。

    當時,是一艘潛艇擊沉了這兩艘戰列艦。

    結果,還因此引發了一場戰果糾紛,即到底應該把擊沉兩艘英艦的戰果記在哪支部隊的賬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