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號遭到打擊後不久,在其後方的「勝利」號也遭到了轟炸。
攻擊「勝利」號的機群來自「唐高宗」號,領隊飛行員牛四平少校在發現「光輝」號已經遭到重創之後,就沒有引領機群飛往「光輝」號,而是朝著第二印度洋艦隊後方飛去,很快就發現了已經轉為向南航行,正準備逃跑的「勝利」號艦隊航母,以及為其提供直接掩護的「約克公爵」號戰列艦。
只是,攻擊「勝利」號的行動並不順利。
首先,第二印度洋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已經部署到位,正好擋在了攻擊機群前方,而掩護攻擊機群的護航戰鬥機則在「光輝」號附近活動,沒有跟上攻擊機群的前進步伐,等於讓攻擊機群單獨突防。
所幸的是,直接掩護「勝利」號的防空戰鬥機並不多,總共只有六架。
問題是,攻擊機群還要面對一個更加難以對付的敵人,即「約克公爵」號戰列艦。
當時,「約克公爵」號與「勝利」號的距離不到三公里,而且就在「勝利」號後方,其密集的高射炮火力封鎖了周圍的天空,堵住了攻擊機群的所有進入航線。即便攻擊機群設法繞到「勝利」號的前方,「約克公爵」號也有足夠的時間趕過來,繼續用其兇猛的高射炮攔截企圖靠近「勝利」號的敵機。
「約克公爵」號與「勝利」號靠得如此近,本身就很危險。
要知道,航速在三十節左右的戰艦。航行三公里不過就是三分種左右的事情,而大型戰艦的舵效都不是很高,也就是轉向的時候不夠靈活,因此只要有一艘戰艦操作不當,就很容易相互碰撞。
實戰中,沒有任何人希望兩艘大型戰艦靠得如此近。
中國海軍就對此做了明確規定,即便是在防空作戰的時候。防空巡洋艦與航母的距離都不得低於五公里。
戰艦靠得太近,還會產生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戰艦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這就意味著,戰艦在規避打擊的時候,缺乏靈活性。
當然,靠得足夠近,也有好處。這就是。「約克公爵」號上的大口徑與中等口徑高射炮都能掩護「勝利」號,讓攻擊機群無法直接突破。
結果就是,牛四平不得不讓機群首先攻擊「約克公爵」號。
以二戰時的標準來說,攻擊戰列艦要比攻擊航母困難得多,一是戰列艦的水平投影面積比艦隊航母小,而是戰列艦擁有更加厚實的裝甲。戰後,中國海軍就用繳獲與俘獲的戰列艦做了測試,發現所有在一九四三年之前製造的五百公斤級航空穿甲彈,都難以擊穿快速戰列艦的水平裝甲,而所有在一九四四年之前製造的航空魚雷。也都難以破壞快速戰列艦的防魚雷隔艙。
此外,快速戰列艦還擁有更加兇猛的防空火力。
攻擊「約克公爵」號,幾乎耗光了「唐高宗」號出動的第一支攻擊機群的全部戰鬥力。
雖然在攻擊結束的時候,「約克公爵」號至少挨了兩枚炸彈與兩條魚雷,但是損傷情況並不嚴重,航速依然能夠超過二十四節。且防空火力並沒減弱。三座主炮炮塔也沒有受到嚴重損傷。
在攻擊「約克公爵」號的戰鬥中,至少有七架艦載機被擊落,還有兩架被擊傷。
所幸的是,牛四平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此之前。他參加過七場海戰,執行過上百次作戰任務。在第二次硫黃島海戰中。他還駕駛俯衝轟炸機攻擊了日本海軍的最後一艘艦隊航母。
攻擊「約克公爵」號之前,牛四平就發回了報告,要求立即發動第二輪攻擊。
也就是說,牛四平自己都知道,就算他率領的機群幹掉了「約克公爵」號,也無法重創「勝利」號。
李向龍收到報告的時候,已經讓航空部門準備第二支攻擊機群了。
當時,李向龍還收到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消息,即「光輝」號已經遭到重創,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而且為第一支攻擊機群提供掩護的戰鬥機還有足夠的燃油,因此沒有必要為第二支攻擊機群安排護航戰鬥機。最重要的是,第二印度洋艦隊在遭到攻擊之前,並沒有出動攻擊機群。
也就是說,第21艦隊不用安排戰鬥機升空。
這樣一來,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做好準備之後就能立即起飛,而且不需要等待戰鬥機提供掩護。
問題是,李向龍一時之間,根本派不出足夠多的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
不是第21艦隊的兩艘航母上沒有戰機了,當時,兩艘航母上至少還有二十架俯衝轟炸機與二十四架魚雷攻擊機。此外,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能出動十多架艦載戰鬥機執行轟炸任務。
關鍵是,這些戰機都沒有做好攻擊準備。
前面已經提到,李向龍原本打算在偵察機返航之後,再讓這些戰機進行攻擊準備,而偵察機大概要在九點左右才會返回,而在收到牛四平的報告時,才八點半,因此偵察機要到半個小時之後才能返回。
即便在發現了第二印度洋艦隊之後,航空部門就開始為剩下的戰機做起飛準備,但是考慮到有可能遭到第二印度洋艦隊攻擊,所以李向龍沒有讓航空部們為這些戰機補充燃油與掛載彈藥。
現在,敵情已經明瞭,而且「勝利」號還沒有遭到打擊,李向龍肯定顧不了那麼多了。
八點四十分,「唐太宗」號率先派出了第一架俯衝轟炸機。為了節省時間,所有的戰機都只裝載了一半的燃油,而且是在送上飛行甲板之後掛載彈藥。然後就彈射起飛,不在航母上多停一秒鐘。按照李向龍的安排,攻擊機群以小隊為單位活動,即每個小隊的四架戰機全部升空之後就立即飛往第二印度洋艦隊,攻擊正在逃跑的「勝利」號艦隊航母,不用在艦隊附近等待其他戰機。
如此一來,「唐太宗」號每兩分鐘就能出動一個小隊的俯衝轟炸機。
「唐高宗」號也沒閒著。以同樣的方式開始出動攻擊機群。
這個時候,李向龍還給第一支攻擊機群下達了一道直接命令,即所有完成了攻擊任務的戰機只要沒有受到嚴重損傷,在燃油允許的情況下,必須呆在第二印度洋艦隊上空,哪怕沒有可以擊沉戰艦的炸彈與魚雷,也要用自衛機槍掃射敵艦。阻止敵艦出動艦載機,並且消耗敵艦的防空火力。
可以說,這是一道非常關鍵的命令。
當時,「勝利」號上還有大約二十架艦載機,而且都是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如果沒有遭到壓制,「勝利」號完全有能力出動這些艦載機。此外,第二印度洋艦隊上空的戰局依然非常混亂,加上兩支艦隊離得又非常近,所以從「勝利」號上起飛的戰機完全有可能避開第21艦隊的戰鬥機,繞到第21艦隊附近。然後趁第21艦隊出動第二支攻擊機群的時候發起突襲。
事實上,在轉向撤退的時候,「勝利」號的艦長就讓航空部門做好反擊準備。
只是,斯科特一直沒有下達反擊命令,因此「勝利」號的艦長也就沒有讓剩下的艦載機出動。
當時,「勝利」號的艦長並不清楚「光輝」號的情況。只知道「光輝」號遭到打擊。卻不知道損傷情況有多嚴重。如果「勝利」號的艦長知道「光輝」號已經喪失戰鬥力,而且即將沉沒,他肯定不會等待斯科特下達反擊命令。
可惜的是,「勝利」號的艦長浪費了最為寶貴的時間。
八點四十分左右。斯科特登上了「威爾士親王」號,並且立即給已經避開了第一輪打擊的「勝利」號下達了反擊命令。
問題是。中國戰機沒有撤走,而是繼續在「勝利」號上空活動。
結果就是,在收到了命令之後,「勝利」號的艦長根本無法讓艦載機起飛,那麼時不時俯衝下來掃射的中國戰機,讓任何送上飛行甲板的英軍戰機都成了靶子,也就根本無法冒險起飛。
當時,有數架英軍戰機強行起飛,但是在升空後不久都被中國海軍的戰鬥機擊落。
這一耽擱,第二印度洋艦隊就錯過了唯一可以重創第21艦隊的機會。
九點十分不到,第二支攻擊機群裡的第一個俯衝轟炸機小隊趕到,並且立即攻擊了正在試圖讓艦載機升空的「勝利」號。
其他的小隊接踵而至,每隔兩到三分鐘就發動一次攻擊。
九點十五分左右,「勝利」號首次中彈。
收到「勝利」號中彈的消息,斯科特徹底絕望了。此時,「光輝」號已經發生爆炸,而且火勢失去了控制。雖然「光輝」號的艦長沒有下令棄艦,上千名官兵正在盡一切可能搶救這艘航母,但是要不了多久,「光輝」號就將走到末路。即便不在大爆炸中沉沒,也會被中國艦隊擊沉。
失去了兩艘艦隊航母,斯科特還剩下些什麼?
有趣的是,當時竟然有人建議讓「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對中國艦隊發起反擊,用戰列艦上的重炮轟沉中國航母。
所幸的是,斯科特沒有頭腦發熱。
暫且不說能否轟沉中國航母,就算能夠逼近中國艦隊,兩艘快速戰列艦首先面對的也是中國艦隊裡的快速戰列艦。除非中國艦隊指揮官的腦子進了水,不然他肯定不會把兩艘艦隊航母擺到戰列艦的炮口前。
顯然,斯科特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保存手裡的戰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