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一百五十一章 箭已離弦 文 / 閃爍

.    第一百五十一章箭已離弦

    最後出發的,依然是起飛重量最大,也最笨重的魚雷攻擊機。

    在「唐太宗」級服役之前,這種起飛順序就沒有改變過。主要是,沒有彈射器,艦載機只能滑行升空,也就得讓最笨重的、滑行距離最遠的戰機留在最後面,讓滑行距離短一些的戰機首先升空。

    此時,中國海軍的主力魚雷攻擊機也換成了同樣由沈飛研製的「塘鵝」式。

    顯然,這也是一個非常醜陋的名字,只不過非常貼切。

    最初的時候,中國海軍提出在共同的框架下研製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以降低研製經費,並且增強規模生產效應。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海軍的經費相對有限,還得重點建造戰艦,能夠用於海軍航空兵的經費就更加有限了。此外,海軍的艦載航空兵規模非常小,就算有六艘艦隊航母,各種艦載機的需求量也只有兩百到三百架,也就很難在生產中發揮出規模效應。

    問題是,這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至少以一九四零年代的技術水平,根本不可能在相似的氣動結構下,開發出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

    要到大戰末期,才能具備必須的技術基礎。

    結果就是,海軍最終向現實低頭,讓沈飛單獨開發魚雷攻擊機。

    與「翠鳥」相比,「塘鵝」大得多,正常起飛重量達到了四點二噸,最大起飛重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四點六噸。

    可以說,這已經是在不借助彈射器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極限起飛重量了。

    如此巨大的起飛重量,與海軍的戰術與性能要求有很大的關係。

    事實上,在最初的時候,海軍並沒有對魚雷攻擊機的性能提出太高的要求,而是在戰爭爆發之後,海軍更改了性能指標。

    主要就是,與日本海軍的戰鬥,暴露出了魚雷攻擊機的不足。

    最大的問題就是,魚雷攻擊機的作戰環境極為惡劣,得在敵艦多層防空火力的攔截下發起攻擊。

    實戰也已證明,魚雷攻擊機的戰損率遠高於俯衝轟炸機。

    更要命的是,「翠鳥」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因此在戰鬥中的損失極為慘重。在第一次硫黃島海戰中,「翠鳥」的戰損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四,幾乎每一次出擊都意味著有去無回。

    受此影響,海軍大幅度提高了魚雷攻擊機的防護水準。

    雖然海軍的要求並不變態,即機身關鍵部位必須能夠擋住零點五英吋強大,次要部位也要能夠經受住七點六二毫米口徑槍彈、以及炮彈破片的直接攻擊,只有飛行員座艙的裝甲盒必須能夠擋住二十毫米高射炮的炮彈。但是即便如此,也意味著需要在戰機上安裝數百公斤的裝甲。

    事實上,僅僅是裝甲,就讓「塘鵝」增重了近六百公斤。

    除此之外,海軍還提高了魚雷攻擊機的作戰半徑,即要求在正常起飛重量,也就是執行魚雷攻擊任務的時候得超過六百公里,最好能達到七百五十公里,而在最大起飛重量,即執行水平轟炸任務的時候,要達到五百公里,最好能達到六百公里,且兩種情況下都得保有十五分鐘的余油。

    所幸的是,海軍對速度指標的要求並不高,甚至降低了速度要求。

    這也與實戰有關。

    在與日本海軍的戰鬥中,中國海軍就發現,不管是戰鬥機、還是魚雷攻擊機,低空速度都快不到哪裡去。更重要的是,防空戰鬥機在對付魚雷攻擊機的時候,很少尾追攻擊,大部分時候都是俯衝攻擊。顯然,速度快不快並不重要,關鍵是得有足夠的敏捷性,以及較高的抗打擊能力。

    可以說,如果海軍沒有降低速度指標,以當時的技術水準,根本無法設計出能夠滿足海軍全部要求的魚雷攻擊機。

    在海軍的眾多要求中,最獨特、也是最奇怪的,就是採用內置式彈艙。

    說得直接一些,就是必須把魚雷掛在彈艙裡面,而不是像「翠鳥」那樣,直接掛在機腹下面。

    海軍在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主要是考慮魚雷的安全性。

    當然,這麼做也能降低飛行阻力。

    問題是,當時海軍已經在研製五百五十毫米航空魚雷,因此魚雷攻擊機的內部彈艙就要做得足夠大。

    受此影響,「塘鵝」成了一種非常難看的戰機。

    從側面看,「塘鵝」的機身又短又粗,就像是一隻大肥鵝。也許正是如此,海軍才為其取了這麼個不雅的名字吧。

    嚴格說來,「塘鵝」不是一種優秀的魚雷攻擊機。

    主要就是太笨重了,基本上沒有靈活性可言。如果不是有厚實的裝甲保護,「塘鵝」的戰損率肯定會高得嚇人。根據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曾經有一架「塘鵝」在被打掉了半截機翼,被二十毫米以下口徑的高射機槍擊中了一百多次之後,依然返回艦隊,成功降落到了航母上。要是換成其他任何一種戰機,哪怕是中國空軍的攻擊機,在類似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僥倖返航。

    「塘鵝」在中國海軍中的服役時間非常短暫,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交付之後,僅在一線部隊服役到一九四二年四月,總共只有九個月。只是,「塘鵝」在整個大戰期間的產量高達一千四百架。也就是說,大部分「塘鵝」不是在航母上服役,而是做為岸基飛機使用。有趣的是,「塘鵝」最主要的戰場不在海洋上,準確的說不是參加艦隊作戰,而是作為戰術支援飛機使用。主要就是,「塘鵝」的彈艙足夠大,而且載彈量驚人,還能在翼下掛架上攜帶數枚小型炸彈,在執行水平轟炸任務的時候,不比當時的雙發中型轟炸機差,因此被廣泛的用於對地轟炸行動。

    與「翠鳥」相比,「塘鵝」最大的特點就是抗打擊能力強,載彈能力強。

    可惜的是,當時中國海軍還沒有獲得五百五十毫米航空魚雷,因此「塘鵝」依然只能使用四百五十毫米航空魚雷。

    這樣一來,「塘鵝」的起飛重量能夠減輕近兩百公斤。

    事實上,這也讓「塘鵝」從「秦始皇」級航母上起飛變得極為困難。要到「唐太宗」級航母服役,像「塘鵝」這麼笨重的艦載機才能以標準起飛重量升空,沒有彈射器,都得減輕起飛重量。

    九點不到,最後一批「塘鵝」離開了航母。

    在吸取了對日作戰的經驗教訓之後,中國海軍修改了攻擊戰術,即放棄了之前被廣泛採用的小機群攻擊戰術。說得直接一點,就是一艘航母派出的全部戰機、至少是轟炸機與攻擊機必須在飛行途中會合,然後一同發起攻擊。只有這樣,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才能最有效的配合。如果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分別進入,那麼敵艦隊就有足夠的時間組織防空攔截。

    只是,在一九四一年,這套戰術的使用受到了嚴格限制。

    主要就是,首先升空的是速度較快的俯衝轟炸機,而速度較慢的魚雷攻擊機被安排在最後起飛。如此一來,要麼是俯衝轟炸機在升空後降低飛行速度,等待魚雷攻擊機,要麼就是魚雷攻擊機以更高的速度飛行,追上俯衝轟炸機。不管採用哪種辦法,都會縮短攻擊機群的作戰半徑。

    也就是說,只有當作戰半徑較低的時候,才能採用大機群攻擊戰術。

    所幸的是,這次的攻擊距離在三百公里左右,僅相當於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最大作戰半徑的百分之五十。

    顯然,兩種戰機都有足夠的燃油在組成大編隊之後去攻擊美軍艦隊。

    為了趕時間,這次採用的是後一種辦法,即先起飛的俯衝轟炸機以巡航速度飛行,而後起飛的魚雷攻擊機以全速飛行。

    等到攻擊機群離開艦隊上空,李向龍並沒感到輕鬆,六艘航母上的勤務人員也沒停歇。

    現在,每艘航母上還有四架戰鬥機,而且還各有一架備用戰鬥機。

    因為新式艦載機的尺寸都增大了不少,所以「秦始皇」級的總載機量有所減少。實戰也已經證明,航母以最大限度搭載戰機,如果不能讓戰機達到最大使用效率,也根本沒有多少意義。受此影響,李向龍調整了艦載航空兵聯隊的編成方式,在保留了四個中隊之後,每個中隊的戰機減少到二十架。

    事實上,在艦載機的性能提升之後,減少載機數量,並沒有降低航母的打擊能力。

    考慮到美軍艦隊就在附近,而且肯定派出了偵察機,所以在攻擊機群出發後,李向龍立即命令剩下的戰鬥機全部升空。

    這樣一來,防空戰鬥機的數量提高到了四十八架。

    為了應付不測,六艘航母還把備用戰鬥機放在了飛行甲板上,並且讓飛行員在座艙內待命。

    這一部署,馬上就收到了效果。

    九點過五分,在西南方向上,大約一百公里外巡邏的一架「海鷹」發現了從北面飛來的美軍偵察機。

    空戰毫無懸念,那架美軍偵察機甚至還沒有發現「海鷹」,就被擊落了。

    只是,西南太平洋艦隊裡的氣氛也立即緊張了起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