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一百零九章 充分準備 文 / 閃爍

.    第一百零九章充分準備

    十一月初,攻打日本本土的作戰行動正式啟動。

    雖然吳鐵生希望在一九四零年內登上日本本土,但是馮承乾認為,把登陸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一年初更加合理。主要就是,海軍需要足夠的時間完成準備工作,而且陸軍也需要時間進行訓練。

    最終,馮承乾的意見佔了上風。

    按照訂下的計劃,登陸作戰行動將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上旬開始,登陸地點在九州島南部地區。到時候,海軍的西太平洋艦隊將負責奪取與掌握制海權,空軍將在朝鮮半島南部與琉球群島部署二千四百架作戰飛機,陸戰隊投入兩個師奪取登陸場,陸軍將在第一階段投入三十萬地面部隊。

    可以說,兵力調動與部署是最簡單的事情。

    在十月底,陸戰隊就已集中了兩個師與兩個獨立旅,而空軍的作戰飛機總量增加到了四千六百架,海軍艦隊也處於最佳狀態,陸軍集中的兵力超過了七十萬。真正的難題,在於後勤保障。

    為了支持三十多萬官兵登陸日本本土,需要動用的海運力量十分龐大。

    按照陸軍提交的統計數據,在戰役開始後的第一個月內,至少需要向前線運送一百二十萬噸物資,而且百分之九十五得依靠海運,空運的幫助並不大,這就要求在戰前調集上百艘船隻,而且所有物資都得在此之前送到港口,甚至得裝上貨輪。如果物資不能及時送達,就算登陸成功,也無法擴大戰果。

    登陸時間大體確定下來後,轟炸日本本土的作戰方案也加緊落實。

    十一月十一日,釜山的最後一股日軍投降,朝鮮半島上的戰鬥宣告結束,登陸朝鮮的近八十萬日軍中,僅有不到兩萬人逃走,日軍在這裡付出了戰死近三十萬,傷俘近五十萬官兵的巨大代價。

    事實上,經過朝鮮一戰,日本陸軍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大戰爆發之前,日本陸軍一直主張北上,即攻打朝鮮,然後向中國進軍,並且以此做為與海軍抗衡的資本。雖然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之後,日本陸軍的地位大大降低,但是在軍國主義集團中,包括東條英機等人都是陸軍將領,因此日本陸軍依然有很強的影響力。

    結果就是,在海軍的南下方針得到支持的同時,陸軍的北上計劃也得到了支持。

    日軍登陸朝鮮半島之後,日本國內一度對勝利充滿希望,似乎強大的日本陸軍能在一夜之間掃蕩整個朝鮮半島,把戰線推進到鴨綠江與圖們江,甚至能夠攻入中國東北,重現日俄戰爭後的輝煌歷史。

    雖然在此之後,日軍在朝鮮半島上的作戰行動並不順利,但是日本陸軍、乃至日本當局都沒有認識到朝鮮是個無底洞,而且日軍在沒有制海權、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在朝鮮戰場上取勝。

    接下來的幾個月,日本陸軍為了鹹魚翻身,一直在向朝鮮半島增兵。

    到九月底,也就是「第二次硫黃島海戰」之前,日本陸軍已經向朝鮮運送了近八十萬官兵,十四個主力師團中的十二個被派往朝鮮,二十八個預備役師團中的二十個也被陸續送往朝鮮。

    也就是說,日本陸軍有七成主力部隊被用在了朝鮮。

    在釜山被中國陸軍攻克之後,日本陸軍的主力部隊幾乎蕩然無存。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為,如果能夠堅持海軍的南下方針,日本陸軍把主力部隊用到南洋戰場上,攻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那麼西太平洋戰爭絕對不會是這麼個結局,日本至少不會這麼快戰敗。

    暫且不說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至少在一九四零年底,日本本土根本沒有可守之兵。

    雖然到一九四零年底,日本提前完成了第二階段戰爭動員,總兵力擴充到六百萬,其中陸軍就獨佔了五百二十萬,但是此時的日本陸軍根本算上不是一支正規軍,跟治安部隊相差不大。

    別的不說,在五百二十萬日軍的手裡,總共只有不到三百萬支步槍。

    為了武裝徵召的軍人,日本陸軍甚至從倉庫裡翻出了在日清戰爭時使用過的步槍,在翻新後重新使用。

    可以說,日本陸軍用的僅僅是強大的兵力。

    根據戰後公佈的統計數據,到一九四零年底,日本陸軍總共只有不到一千輛坦克、而且全都是輕型坦克,此外口徑在三十七毫米以上的火炮為三千四百餘門、迫擊炮與擲彈筒總共有兩萬三千餘具、重機槍為一萬七千挺、輕機槍為三萬二千挺,此外還有大約兩千支從美國進口的衝鋒鎗。

    這算什麼呢?

    當時,中國陸軍的一個包含一個裝甲師、兩個步兵師與兩個獨立旅的正規軍中,有坦克四百餘輛(主要是中型坦克)、火炮八百餘門、迫擊炮四百餘門、重機槍一千二百餘挺、輕機槍超過三千挺。

    也就是說,日本陸軍的裝備總量,相當於五到七個中國陸軍正規軍。

    到一九四零年底,中國陸軍正規軍的數量已經超過了三十個,而且其中至少有十個是加強的主力軍。

    如果從裝備總量上講,中國陸軍的規模相當於日本陸軍的十倍。

    日軍有能力守住本土嗎?

    顯然,當時最值得懷疑的,還是日軍有沒有能力阻止中**隊登陸。說直接點,只要中**隊成功登陸,日軍戰敗的可能性就為百分之百。日軍唯一的希望,就是把中**隊擋在國門之外。

    可惜的是,日軍連這點能力也沒有。

    要知道,抗登陸作戰是一項規模浩大的系統工程,日本又是一個島國,且由四個主要島嶼組成,海岸線極為漫長,有很多適合登陸的地點,比如在九州島,就有長達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線需要守衛,其中有上千公里的海岸線較為平坦,適合陸戰隊上岸,也就需要日軍重點守衛。

    構築海岸防禦工事,絕對是在考驗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

    比如,修建碉堡等火力點需要大量的鋼材與混凝土,修建塹壕不但需要巨大的人力,還需要動用大量物資。

    雖然在戰爭爆發前,日本已經實現了工業化,而且其鋼鐵與水泥產量在世界範圍內排名前十,但是日本嚴重缺乏資源,和平時期還能進口,戰爭時期遭到封鎖之後,就沒有辦法進口原料了。

    大戰爆發後,日本國內就發起了一項捐助鋼鐵的運動,各家各戶都把鐵器捐了出來,甚至每十戶人才能保留一把做飯用的菜刀。在「第二次硫黃島海戰」之後,日本當局甚至下令拆毀了一些偏遠地區的基礎設施,以此回收鋼鐵,供煉鋼廠回爐。

    問題是,這些舉動對於戰爭消耗來說,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車薪。

    以大戰時期的標準衡量,即便日軍只需要防衛九州島,而且重點守衛大約一千二百公里長的海岸線,那麼修建完善的海岸防禦工事,也需要消耗三千多萬噸鋼材與大約一點五億噸水泥。

    這是個什麼概念?

    直到戰敗,日本在整個大戰期間的鋼鐵產量不到八百萬噸,水泥產量不到三千萬噸。

    不可否認,日本有著可觀的人力資源。在大戰爆發前,日本的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英國(算上了印度等殖民地的人口)、美國、紅俄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居全球第六的位置,人口總量接近八千萬。問題是,早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用鮮血證明,人口並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第一要素。在鋼鐵與烈火的戰爭中,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才是決定全面戰爭勝敗的基本要素。

    可惜的是,日本的工業實力在戰爭期間根本發揮不出來。

    這一點,與英國極為相似。

    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英國在一戰的第二年就會戰敗。雖然在這次的世界大戰中,美國也是日本的堅定支持者,但是交戰對手已經吸取了一戰的經驗教訓,從一開始就對日本實施戰略封鎖,讓美國的援助顯得微不足道。

    要知道,受中國海軍遠洋潛艇威脅,美國的對日出口量已經銳減了百分之七十。

    隨著中國海軍全面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美國的對日出口將全面癱瘓。除非美國立即參戰,不然日本別想得到美國的援助。

    當時,吳鐵生主張在一九四零年攻打日本本土,就是看清楚了日本的處境。

    吳鐵生有個最大的擔憂,即美國在一九四一年參戰之後,海軍將無法全力支援陸軍攻打日本本土。

    到時候,陸軍必然會在日本經歷一場殘酷、血腥的戰爭,才能取得勝利。

    早一天登上日本本土,為勝利付出的代價就少一分。

    事實上,馮承乾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全盤否決吳鐵生提出的作戰方案,只是把登陸時間推遲了一個月左右。

    顯然,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有了這一個月,中**隊就能做好充分準備。

    只是,這一個月過得並不平靜。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