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滅頂之災
為這場突然襲擊,中國海軍準備了半年之久。
在青海湖進行秘密訓練的時候,中國海軍不但圈定了一塊面積與琉球島軍港相差不大的水域,還花費很大的力氣,搭建了臨時碼頭等港口基礎設施的模型,甚至搭建了幾艘日本主力戰艦的等比例模型。當時,為了搭肩「長門」號的等比例模型,中國海軍就向青海湖運送了數千噸木材。
事實上,「長門」號非常好辨認。
雖然「長門」級有兩艘,「長門」號與姊妹艦「陸奧」號的技術數據完全相同,但是這兩艘戰艦依然有著較為明顯的外觀差別。主要就是,「長門」號從一開始就做為聯合艦隊的旗艦設計與建造,而日本海軍為了節約建造經費,並沒有讓「陸奧」號也具備旗艦功能,因此「長門」號上的天線明顯多於「陸奧」號,而且司令艦橋更加高大,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一眼就能辨認出來。
當然,中國海軍的高強度訓練,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半年的訓練中,每一名飛行員都要求在最短的時間、也就是到達目標附近就做出準確判斷,以便一次性進入攻擊航道,而不是從目標上空掠過之後,再返回來進入攻擊航道,大大縮短了攻擊時間。
首先攻擊「陸奧」號的是魚雷攻擊機群。
按照李向龍的安排,攜帶炸彈的俯衝轟炸機首先攻擊機場與高射炮陣地,然後才去轟炸日本戰艦,而攜帶魚雷的攻擊機顯然不會去轟炸地面目標,它們唯一的任務就是讓魚雷擊中日艦。
帶頭發起攻擊的是鍾興臣少校。
與李向龍不同,鍾興臣是第一批「國產」飛行員,也是中國海軍航空學院培訓的第一批飛行員中的佼佼者。在朝鮮半島戰爭時期,鍾興臣還只是一名「海歐」魚雷攻擊機上的少尉飛行員。大戰爆發前,鍾興臣剛剛晉陞為海軍航空兵少校,並且成為第一艦載航空聯隊的攻擊機群中隊長。在青海湖集訓期間,鍾興臣的訓練成績排名第一,在最後考核中,他的投雷命中率為百分之百。
這次,鍾興臣的表現絲毫不失水準。
在離「長門」號不到五百米處,鍾興臣駕駛的「蜻蜓」式魚雷攻擊機投下了四百五十毫米航空魚雷。在他把戰機拉起來的時候,機腹幾乎撞上了「長門」號的桅桿。等到他駕駛攻擊機開始爬升的時候,魚雷已經擊中了「長門」號戰列艦。命中點在戰艦左舷中部,幾乎是正中的位置。
「蜻蜓」是中國海軍在一九三八年研製、一九三九年投產的新式魚雷攻擊機。
這也是中國海軍第一種單翼魚雷攻擊機。與「海鷗」相比,「蜻蜓」式魚雷攻擊機不但大得多,而且飛行速度、航程、載彈量都高得多。在海平面高度上,「蜻蜓」的最大速度為每小時四百八十公里,而在五千米高空能達到每小時五百二十公里。在最大載油時,航程為一千八百公里,而最大載彈量時為一千一百公里。更重要的是,「蜻蜓」能掛載重達七百公斤的新式航空魚雷,而「海鷗」受載彈能力限制,即便放空油箱、拆除所有不必要的設備都無法使用這種魚雷。
這種編號hy-2的新式航空魚雷,正是中國海軍為這場戰爭設計的。
雖然在中日戰爭中,中國海軍航空兵表現得極為出色,擊沉了「鳳翔」號航母、重創了多艘戰列艦,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彈藥的威力不足,對大型戰艦的損傷效果不是太好。隨後,中國海軍就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技術援助下,開始研製包括航空魚雷在內的新式航空彈藥。
事實上,正是hy-2的基本數據,決定了「蜻蜓」的基本飛行性能。
說得簡單一些,中國海軍在研製「蜻蜓」式魚雷攻擊機的時候就提出,必須在攜帶一枚質量不低於七百五十公斤的航空魚雷的情況下,航程不低於一千公里、海平面最快飛行速度不低於每小時四百五十公里。
當然,在具體研製的時候,沈飛公司肯定留有餘量。
「蜻蜓」式魚雷攻擊機項目拖到一九三八年才啟動,主要就是缺乏合適的發動機,即中國生產不出功率足夠高的發動機。如果不是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了發動機技術,特別是在引進bf-109e戰鬥機的時候,順帶引進了發動機生產專利,恐怕「蜻蜓」式魚雷攻擊機根本不可能在一九三九年研製成功。或者說,為了得到能夠掛載新式航空魚雷的攻擊機,海軍必須降低性能指標。
與日本海軍一樣,中國海軍的魚雷攻擊機也可以做為水平轟炸機使用。
只是,在絕大部分時候,「蜻蜓」都是專業的魚雷轟炸機,畢竟在海戰中,水平轟炸機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長門」號被魚雷擊中,爆炸產生的火球與濃煙,引來了更多的魚雷攻擊機。
接下來的兩分鐘內,又有七架魚雷攻擊機向「長門」號投下了魚雷,除了一條引引信出問題沒有爆炸之外,另外六條都在「長門」號的左舷爆炸,而且命中點全部集中在戰艦的中部。
被七條魚雷擊中,「長門」號遭受了滅頂之災。
七點三十二分,「長門」號就帶著七百多名沒有來得及撤離的官兵翻覆了,並且在翻覆的過程中,龍骨從中央折斷。
後來,日本海軍試圖打撈起「長門」號,但是最終工程過於浩大而放棄。
中**隊在佔領了硫黃島之後,也企圖把「長門」號打撈起來,但是在綜合評估了「長門」號受到的損傷後,也放棄了打撈計劃。
主要就是,即便打撈起來,「長門」號也沒有修復價值,只能以做為廢鋼鐵處理掉。
戰後,硫黃島被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且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產,「長門」號的殘骸被拖到港外,成為人造礁石。
在「長門」號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陸奧」號也遭到了攻擊。
只是,攻擊「陸奧」號的不是魚雷攻擊機,而是俯衝轟炸機。
因為硫黃島軍港是一座人造港口,水域面積非常狹窄,所以聯合艦隊的八艘戰列艦都是並排停靠。
「陸奧」號就停在「長門」號的右側。
正是如此,「長門」號替「陸奧」號擋住了所有魚雷,而且魚雷攻擊機也無法攻擊「陸奧」號。
帶頭攻擊「陸奧」號的是章學洋少校。
與鍾興臣不同,章學洋是留德飛行員,現在是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即「漢高祖」號航母上的俯衝轟炸機中隊長。
因為甄振國轟炸機場的行動非常順利,所以章學洋就沒有去機場,而是跟在魚雷攻擊機群後面來到了軍港上空。
按照要求,他們的首要攻擊目標是日本航母。
可惜的是,章學洋帶著機群在軍港上空飛了兩圈,都沒有發現那些目標特徵極為明顯的航母。
要知道,在空中俯瞰,航母與主力艦的差別非常明顯。
找不到航母,章學洋自然選擇了次要目標,即噸位最大的主力艦。
問題是,等他盯上「長門」號的時候,鍾興臣率領的魚雷攻擊機群已經攻擊得手,「長門」號即將翻覆。
顯然,沒有必要在「長門」號上浪費寶貴的炸彈。
結果就是,章學洋盯上了停在「長門」號內側,還沒有遭到轟炸的「陸奧」號。
事實上,「長門」級戰列艦與日本海軍的其他戰列艦有很明顯的區別,即「長門」級只有四座雙聯裝十六英吋主炮炮塔,而且兩座尾部炮塔是背負式,而同樣只有四座主炮炮塔的「金剛」級的兩座尾部炮塔是分開的。至於其他日本戰艦,則都有六座雙聯裝主炮炮塔,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此外,「長門」級的艦長、艦寬都比「金剛」級大得多,而且司令塔也更加雄偉。
在對「長門」級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時候,日本海軍特意加大了司令塔。
也許,日本海軍認為,高大的司令塔,讓主力艦看上去更加雄偉。誰能想到,高大的司令塔也是極為明顯的目標特徵。
要知道,從空中俯瞰,「長門」級與「金剛」級最大的區別,就是司令塔。
七點二十八分,章學洋率先投下炸彈。
與鍾興臣一樣,章學洋也是中國海軍飛行員中的佼佼者,只不過他擅長的是高空俯衝轟炸,而不是低空水平轟炸。
命中點在「陸奧」號的b炮塔頂部,而且五百公斤航空穿甲彈肯定擊穿了炮塔裝甲。
結果可想而知。
與加大航空魚雷一樣,在中日戰爭之後,中國海軍認識到,二百五十公斤航空穿甲彈太小了,對付航母還算可以,但是要對付擁有厚實裝甲的主力艦,就非常勉強,因此在一九三四年就提出研製五百公斤級航空穿甲彈。
為此,中國海軍專門研製了「雪雕」式俯衝轟炸機。
有趣的是,中國海軍最初希望用一種機型發展出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以此節約研製經費,降低生產成本與簡化後勤保障。可惜的是,這兩種用途既然不同的戰機根本就不可能糅合到一起,至少在一九三零年代辦不到。也正是分開發展,才有了在大戰初期性能超群的兩種艦載飛機,也才因此成就了「雪雕」的威名。
可以說,「雪雕」是當時世界上性能最突出的俯衝轟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