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承乾與施利芬的堅持下,德皇最終答應建立國家戰略儲備機制。
只是,卡普裡維依然堅決反對,認為沒有必要耗費巨資在和平時期採購根本就用不上的物資,而且還得耗費資金來保管這些物資。由此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卡普裡維在六月份向德皇提交了辭呈,而腓特烈三世也非常爽快的收下了,隨後任命伯爾哈特-馮-比洛為帝國首相。
卡普裡維反對建立戰略儲備機制,只是其辭職的導火索。
在處理摩洛哥危機的時候,卡普裡維的立場較為軟弱,在外交談判上也沒有完全貫徹德皇的旨意,因此德皇早就有讓他下野的想法,只是一直找不到適當的借口,因此才借用軍隊之手,讓卡普裡維下野。
問題是,比洛並非當時最佳選擇。
從資歷與能力上講,霍亨洛厄更適合擔任帝國首相。德皇沒有選擇他,主要是比洛更容易實現皇帝的意志。
只是,在建立戰略儲備機制上,德皇也有所保留。
不是德皇不信任馮承乾,而是帝國的國力非常有限,而且經濟狀況不太理想,一時之間根本拿不出足夠的資金採購戰略物資。按照德皇的受益,帝國海軍與陸軍各自根據自身需求建立戰略儲備系統,海軍在一九零五年將獲得八億帝國馬克的專項撥款,陸軍將獲得三十二億帝國馬克。
因為是軍方的戰略儲備體系,所以完全由軍方自主決定。
對馮承乾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一九零四年底,馮承乾向德皇提交了戰略儲備規劃報告,把石油放在了第一位,此外還有橡膠、有色金屬、棉織品、硝酸等化工產品等等。按照馮承乾的規劃,在接下來的十年之內,帝國海軍將按計劃、分批次採購這些物資,並且在威廉港、基爾港等海軍基地附近建立儲備基地。如果計劃得到落實,十年之後帝國海軍儲備的石油,可以滿足四十艘主力艦滿載出海十次、以及二百八十艘輔助戰艦滿載出海二十次的作戰需求,如果算上戰時生產,基本能滿足五年的作戰需求。
到此,馮承乾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在主力戰艦上採用燃油鍋爐了。
一九零五年初,馮承乾批准了「赫爾戈蘭」級戰列艦的建造方案,並且取消了「波森」級第二艘的建造訂單。
如此一來,馮承乾在一九零二年提交的五年造艦規劃中計劃建造的八艘戰列艦,實際上只建成了四艘,即「拿騷」號、「威斯特法蘭」號、「萊茵蘭」號與「波森」號。雖然這四艘戰列艦分成三個級別,但是差別並不明顯,所以在很多時候,這四艘戰艦都歸為一級,後兩艦可以看成是「拿騷」級的改進型。
計劃建造的「赫爾戈蘭」級就是一種全新的戰艦了。
與「拿騷」級相比,「赫爾戈蘭」級在動力系統上的變化最大,即採用了燃油鍋爐與蒸汽輪機,僅此就節約了大約一千噸的排水量,而且主機輸出功率達到三萬二千軸馬力,在二萬七千噸的滿載排水量時,最高航速達到了二十節,標準排水量時能達到二十一點五節,比「拿騷」級快了將近兩節。
外觀上,最大的變化在炮塔佈置上。
設計的時候就已確定,將在「赫爾戈蘭」級上採用三百五十毫米主炮,以前後各兩座雙聯裝炮塔的方式佈置在戰艦縱軸上。只是在開工建造的時候,四十五倍徑的三百五十毫米艦炮並沒研製成功,而且有情報表明,英國正在研製十五英吋艦炮,因此三百五十毫米艦炮即便研製成功,也面臨著落後的風險。結果就是,「赫爾戈蘭」級的前兩艘在建造的時候修改了設計,採用了五十倍徑的三百毫米艦炮。受建造資金、以及生產能力限制,兩艘戰艦上配備的是四座雙聯裝炮塔,而不是計劃中的三聯裝炮塔。到後兩艘,即「圖格林根」號與「奧騰堡」號,才配備了三聯裝炮塔。所幸的是,「赫爾戈蘭」級在設計的時候就留有餘量,均在後期改進的時候,用雙聯裝三百八十毫米艦炮取代了三百毫米艦炮,把主炮投射火力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
「赫爾戈蘭」級也是帝國海軍中,第一種在規劃時就計劃建造四艘的戰列艦。
此外,「赫爾戈蘭」級還有很多個第一。
雖然其建造與服役的時間都晚於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戰列艦,甚至比「柏羅勒豐」級的首艦還要晚一點,沒能成為第一種採用蒸汽輪機的戰列艦,但是卻開創性的使用了燃油鍋爐,成為第一種採用新式動力系統的戰列艦。
可以說,「赫爾戈蘭」級首次在動力系統上超過了同期的英國戰艦。
有趣的是,在設計方案確定下來之後,仍然有不少海軍將領提出了反對意見,而且這些意見看上去都比較合理。
比如,燃油鍋爐降低了戰艦的防禦能力。
在採用燃煤鍋爐的戰艦上,煤艙一般設置在主裝甲帶後方,為戰艦的要害部位、特別是鍋爐艙與輪機艙提供了一些額外防護,而採用燃油鍋爐的戰艦,油艙不可能設置在主裝甲帶後方,燃油也無法提供額外防護,所以一些海軍將領認為,採用燃油鍋爐會降低戰艦的綜合防禦能力。
對此,馮承乾甚至難得反駁。
實戰會證明,煤艙提供的那點額外防護根本頂不上新式動力系統減重帶來的好處,因為動力系統減掉的重量,完全可以轉移到裝甲防護上,從而增強戰艦的綜合防禦性能,提高戰艦的生存能力。
當然,「赫爾戈蘭」級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戰艦。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建造的時候沒有採用三百五十毫米艦炮,前兩艘甚至使用了雙聯裝炮塔之外,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缺點,即水平防護嚴重不足,其關鍵部位的水平裝甲厚度還不到五十毫米,僅具有防彈片的能力,次要部位則沒有水平裝甲。雖然馮承乾知道增強水平裝甲防護的重要性,在未來海戰中,炮戰會越來越遠,因此主炮炮彈末端彈道的傾角將大大提高,沒有厚實的水平裝甲,就難以在遠距離炮戰中抵擋住敵艦打來的穿甲彈,但是在二十世紀初,主力艦的觀瞄系統還不過硬,炮戰距離仍然較為有限,而且嚴格的經費控制限制了戰列艦的排水量,在保證了主裝甲帶的厚度之後,就很難增強水平防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後期改進上。
「赫爾戈蘭」級造成的最大影響,在英國皇家海軍身上。
受經濟不景氣影響,英國國會在批准了「無畏」號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之後,僅批准建造一艘「柏羅勒豐」級戰列艦,以此可以節約大約一點五億英鎊的財政開支。在得知德意志第二帝國一口氣批准了四艘「赫爾戈蘭」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而且在一九零八年之前將建造十艘戰列艦之後,吝嗇的英國國會議員終於覺醒了,在一九零四年初,追加了兩艘「柏羅勒豐」級戰列艦,並且授權英國皇家海軍在一九零五年設計四艘主力艦,在一九零七年之前開工建造。這四艘戰艦,就是後來的三艘「聖文森特」級戰列艦,以及大名鼎鼎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
英國皇家海軍的原則很簡單,即主力艦的數量得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兩倍。
問題是,這種政策能夠堅持下去嗎?
進入一九零五年,在第二批兩艘「赫爾戈蘭」級的經費到位之後,馮承乾著手規劃下一級戰列艦,以及帝國海軍第一中真正意義上的戰列巡洋艦的設計與建造工作,按部就班的執行著五年造艦計劃。
從根本上講,馮承乾並不打算建造戰列巡洋艦。
嚴格說來,戰列巡洋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為了維持全球海權的產物,其主要價值是在遠洋航線上擊敗敵國的重巡洋艦,保護戰略航線。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這樣的需求,因為帝國沒有多少需要保護的遠洋航線。再說了,就算有,在沒有奪得制海權之前,帝國海軍的巡洋艦也難以有所作為。由此可見,從戰略需求的角度出發,帝國海軍完全沒有必要建造比戰列艦還要昂貴的戰列巡洋艦。
問題是,戰列巡洋艦不僅僅可以在遠洋對付裝甲巡洋艦,還能在前沿偵察中發揮作用。
當時,建造戰列巡洋艦的主要支持者是負責管理海軍預算的威廉皇儲。
有趣的是,威廉皇儲並不清楚戰列巡洋艦的價值,只是覺得既然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這種重火力的快速戰艦,為什麼帝國海軍不能建造?
皇儲堅持,馮承乾也就不好反對。
只是這樣一來,計劃在一九零六年建造的兩艘主力艦中,就只有一艘戰列艦,而且一九零七年的造艦計劃也要變更。
當然,這不是一九零五年最重要的事情。
四月份,馮承乾還在考慮如何向皇儲交差的時候,一封由提爾皮茨海軍中將從遠東發來的電報打破了他的寧靜生活。
積怨已久的日本與俄國終於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