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騷重生傳

正文 第三千四百八三章 環境污染? 文 / 橘子奏鳴曲

    讓平板開始大規模生產之後,這賈鴻漸卻不得不暫時把手裡的活兒交給手下的人來做,而他自己則是暫時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另外一個事兒上。什麼事兒?一個華夏衛視準備做的專題節目的事兒。華夏衛視這麼十年來一直在做著輿論監督的事兒,這麼一個身份基本上已經被高層所許可了。而華夏高科呢也基本上做的也比較到位,到了這2006年,華夏高科上半年一直沒有什麼輿論監督的節目出來,而到了這夏天的時候,他們終於要出手了。原來在這夏天,很多家長帶著學生到了太湖來旅遊,結果發現太湖上的不少區域水面上覆蓋著一層綠膜!

    甚至最厚的地方像覆蓋了一層綠油漆,有的地方漂浮大片死魚。專家解釋,這是藍藻暴發。藍藻是一種原始而古老的藻類原核生物,常於夏季大量繁殖,**死亡後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本來每年太湖上都會有一點綠膜的,但是今年這事兒就有點那啥了受藍藻暴發影響,有錫市大批城區居民家中自來水水質驟然惡化,氣味難聞,無法正常飲用,超市中純淨水被搶購一空。這事兒發生了之後,那真心有一種突然的危機來臨的感覺啊!整個城區裡面所有人都在搶購礦泉水,超市裡面礦泉水貨架上全都空了!這讓人看到了絕對會覺得震驚!

    華夏衛視就準備做一個專題節目來報道藍藻氾濫。可以說經過了一段調查發現,這藍藻氾濫可以說完全是工業污染所致!太湖沿岸化工企業林立。污水排放沒有監控,造成太湖水呈現嚴重的富營養化,平均氮、磷含量均高於標準10倍以上。近兩年,太湖流域工業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達53億噸,而污水處理率僅為30%左右,污染物總量已遠遠超過流域水環境承載能力。《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宜心市村鎮採訪時看到,一個總面積僅有73.2平方公里的小鎮,最多時有30多家化工企業。

    而記者在太湖邊看到的景像是:湖邊大約一二百平方米的範圍內,都被藍、綠、黑、灰等顏色覆蓋,湖面散發著一股惡臭。有些地方看不到水面。都已經凝固成塊,如同糞坑一般,上面停留著不少蒼蠅。三艘漁船停靠在岸邊,但很顯然早已派不上用場。湖邊倒也有不少蘆葦。但蘆葦的莖部已經被藍綠色的污染物染上顏色。偶爾有幾隻水鳥從湖面飛過。卻始終找不到落腳點。不得不飛向遠處。太湖之禍僅僅是中國水體污染的一個縮影,按照調查,目前水污染已經逼近危險臨界點。全國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質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幾乎全部壞死。國家曾經花費10年時間、巨額投資的努力和成果已被後來流域內的重新污染所抵消!

    可以說在之前,全國人民並沒有怎麼感覺到環境污染的問題。就像是在以前首都主要的問題是秋冬的沙塵暴,是漫天的黃風帶著沙子吹過來,但是到了08年甚至10年之後,突然就有了一個叫做霧霾的東西出來了!而沙塵暴倒是少見了!在這霧霾之前,有多少人意識到了有一種東西叫霧霾的?有多少人在以前見識到了那種空氣差到了空中像是有霧,但是出去的時候一呼吸就想要咳嗽就覺得不舒服的玩意兒?估計以前也就是晉西省的人才能見到吧?可是過幾年突然之間全國都能見到了!

    水體污染又是環境惡化的一個縮影。在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高污染與高能耗成為大國崛起中兩個令人尷尬的伴生物。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稱,在全球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占16個。伴隨著經濟的成功,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已經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甚至有國際組織直言不諱地說:「沒有哪個國家曾在垃圾製造方面經歷過如此大規模、高速度的增長。」去年,英國《**報》記者查爾斯沃克在一篇題為《醒來吧,聞一下碳化物的味道》的報道中稱,中國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整個歐洲排放的還要多。如果從太空中看,首都和上滬的位置是大片的含硫雲層。在華南地區,嶺南省的工業污染已經影響到了港港。在過去3年裡,港港的能見度下降的天數多了兩倍,由於這個因素,40%的企業難招募外籍人士。

    當然了,這麼一個事兒在賈鴻漸看來,那純粹是英國人扯淡因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並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英國人怎麼不衝著美國人喊一下,讓他們減少碳排放呢?怎麼在美國人沒有簽署減少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的時候,英國人就沒有對美國人開噴呢?但是話說回來,二氧化碳排放這麼一個問題上,英國人噴的沒道理,但是在其他污染物比如說什麼含硫雲層方面的批評,那還是有道理的。甚至像是美國《新聞週刊》則是正好在前幾天登出了一篇題為《中國製造污染》的章。記者寫道,「幾年來,中國首都的空氣開始像一碗渾濁的蛋花湯……在西方,『中國製造』是廉價貨物的同義詞,但是現在這個國家正在製造更為昂貴的產品:環境惡化。

    酸雨和其他污染物正在毒害中國近1/4的耕地,甚至日本和韓國部分地區的農作物也因受到中國酸雨的侵襲而枯萎。過度伐木和草場退化造成的沙塵暴在北方肆虐,甚至吹到了美國西海岸,如今27%的中國國土正在沙漠化。美國排放的溫室氣體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國緊隨其後,已經是全球第二大污染源」。中國高能耗的經濟增長模式也面臨極限挑戰。根據專家計算,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5.5%,但為此消耗的資源量卻十分驚人,我們消耗了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8%、原煤的40%、粗鋼的32%、氧化鋁的25%、水泥的48%、玻璃的33%、化肥的30%。由於資源消耗增長過快,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50%以上,並且這種趨勢還在發展。

    中國的高能耗成了全球能源緊張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出現了「中國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的怪現象。與高能耗並存的則是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中國火電供電煤耗每千瓦時為379克標準煤,比國際先進水平高67克;大中型企業噸鋼可比能耗為705千克標準煤,比國際先進水平高95千克;電解鋁交流電耗為每噸15080千瓦時,比國際先進水平高980千瓦時;單位建築面積采暖能耗相當於氣候相近發達國家的23倍;載貨汽車百噸公里油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1倍以上;我國現有各類電動機總功率約4.2億千瓦,運行效率比國際先進

    水平低10個百分點以上,相當於每年多消耗電能約1500億千瓦時……

    這些都是華夏衛視記者們準備的材料,不過做這麼一個專題節目呢,在之前並沒有什麼人做過,甚至最多央視也就是在04年的時候去了晉西省做過一個關於環境污染的專題報道,但那也只是晉西省而已。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人做過如此全國範圍的一個環境污染的專題報道。下面的人有點怕把握不住邊界,於是反應上來讓賈鴻漸看看,給把把關,給拍個板。對於此賈鴻漸覺得還是可以做的,環境保護這麼一個事兒肯定不是什麼錯事兒。只要不是極端的綠黨,只要不是什麼讓人都不能吃動物的極端分子,只要不是什麼摧毀一切工業設施,什麼讓核電站滾蛋,然後讓平常污染更大的火電站進來的極端人士,那賈鴻漸覺得環保是沒什麼錯的。就算是要發展經濟,但是也不能真的毀了環境不是?

    是,當年英國那邊是有霧都之稱的,甚至英國當年壓搾工人之重,到達了童工進入工廠平均活不過3個月!但是畢竟時代不同了,畢竟當年沒有人意識到環境保護的問題,而現在的人意識到了。至少賈鴻漸不想讓自己未來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整天需要帶著口罩的環境裡,所以他怎麼都要管一下這中國的環境啊!而且環境這麼一個事兒肯定不會是什麼上綱上線的事兒,所以為什麼不能做呢?於是,在賈鴻漸這邊拍板了之後,華夏衛視的記者們那就開始全面出動了。要做這麼一個專題節目,顯然不是跑去一個省做一個專訪就完了的。先以這太湖為引子,那就要跑一個地方,接著還有晉西省,還有我國幾大河流流域的污染狀況調查,還有各地的環境污染問題,這都是要拍要調查要訪談的啊!真的說起來,做這麼一個專題節目,實際上並不比拍一個紀錄片來的省心!估計要全部做好,怎麼都要一兩個月之多!(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