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騷重生傳

龍騰世紀 第一千三百四九章 悖論與安置 文 / 橘子奏鳴曲

    朱老總一陣愕然,的確,很多時候是這樣,上面的人想的再好,到了下面那不可能一點漏洞都不被發現,到了最後還是有本事的人更吃香。這就像是一個悖論一樣,好像富人不是因為他們富而富,而是因為他們有本事才富。就像是在當年剛建國的時候,本來黨和政府是按照諾言把土地平均分配給了農民們,結果為什麼過了幾年又開始大搞人民公社,又把土地收了回來?左傾激進主義肯定是有,但是更大的問題是中央發現了一個問題——以前的中農和富農們,在跟貧農們一起獲得了同樣的土地之後,短短幾年之間,土地又開始往他們手頭集中!也就是說,在平均了土地之後,短短幾年之間,又開始了新一輪自然而然的造地主運動。

    這是怎麼回事兒?難道是當地政府管理不利,是有人徇私舞弊,是那些富農們走通了門路,強行買了或者租用了貧農的土地?中央非常重視這個事情,結果下去一調查,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那些富農門就是靠著正規的做法,就是跟貧農們在一個起跑線起跑,還就是跑了幾圈就超出對方一大截!

    這中央調查組一看不行啊?本來大家都說是土豪劣紳才導致農民受苦的,是因為土地集中導致農民受苦的,怎麼這轉眼才到新中國沒幾年了,土地又開始慢慢集中了?這不科學啊!

    這玩意兒調查到了最後,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就是調動資源的區別——最開始的時候地主是怎麼來的?還不是因為比別人更會種田更會調動資源,讓自己積累的比別人更多?然後積累了下來就可以去買田,最後積累一輩子就成為了地主,然後他的孩子也就是地主。而第一代的地主對後面孩子的教育。又讓地主們的孩子比貧民的孩子更擅長調動資源!

    這事兒放到任何領域都是這樣,為什麼每個國有廠子裡面都有能人?為什麼這些能人就是認識人多,跟誰都能說上話,碰到什麼事情打個招呼就行?為什麼有的人就是善於交際?為什麼有的人就是比別人計算成本的更快?一樣米養百樣人。人本來就是不同的,有些人就是在跟人打交道方面特別有天賦,於是他們認識的人多,他們見到的機會更多。他們更善於調動自己身邊的資源。這個朋友想租個店面,而那個朋友手裡正好有個店面,他在中間一牽線,兩邊都很開心。兩邊都欠他人情。未來他要做什麼生意,找到那兩邊了,那兩邊也必須幫忙。

    於是乎。這樣一個人那積累資源的速度必然比普通國企員工快的多。到了一定程度了,有機遇了,這樣一個人跳出來自己幹,再憑藉著自己的資源和人脈,那比老百姓富的快,不是肯定的麼?同時他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那不是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善於跟人打交道?那不是未來比普通人更容易在這個領域成功?這只是說更容易成功。而不是說肯定更成功。要讓最普通的老百姓能跟這種這種人並駕齊驅,那相關的教育必然要跟得上,但是這種人教會自己的孩子當然天經地義,可為什麼要去教別人的孩子?別人都會了他壓箱底的功夫,他怎麼混飯吃?

    不過這樣的家族也不一定會長久昌盛下去,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很多時候人忙了就會疏忽子女的教育,或者子女因為生活條件優異,結果喪失了上進心和學習的心,整天就想著混吃等死。那麼這個家族倒掉就是可以預見的,接下來又會有人來頂替他們家族的位置。

    從這點上來說,國企改革也是這樣,國企要脫困,不能少了能人,但是想要絕對平均主義,那能人也能找到漏洞——不找到額外的好處,他們憑什麼做動作?光想著讓馬兒跑,還不想讓馬兒吃草,全天下哪兒有什麼多好事兒?全天下有幾個人跟賈鴻漸一樣名氣在外的聖人一般?

    這樣的一個悖論非常的困擾朱老總——如果想要平均主義,那結果自然是相當不平均的。只要上有政策,下面一定會有對策,不管是誰弄出來的政策,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一點漏洞都沒有的!想到了這裡,朱老總一聲歎息,「那這個事情還是再討論討論看看吧……」

    「老總,你辛苦了。」賈鴻漸此時也歎了一口氣,塞了最後一個甜棗。「沒辦法,誰讓前面的人不幹事兒,只能我來唄,不然誰來?要是我不來,那大家就是眼睜睜的看著咱們國家往長長的下坡路加速滑行。總要有人踩一腳剎車,但是踩剎車肯定要有人的臉撞到前面的座椅上。撞疼了他們肯定罵娘,不踩剎車他們肯定不罵,但是最後結果會怎麼樣?」朱老總歎了一口氣,非常罕見的開始跟別人訴說他的苦惱。他是個國家主義者,只要對國家好,不管對誰壞,逼急了他都能下手去砍。他也不在乎罵名,就像是他說的,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他都要往前走。

    「其實本來我只是想讓國企有一個現代的企業制度,想讓他們能夠現代化而已,誰知道現在現實到了這種地步,必須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鴻漸,你知道麼,我上台之前去做調研的時候,結果發現很多地方的國有工廠的廠長,作為一把手,不知道自己的庫存有多少,不知道自己企業的流動資金有多少,不知道自己企業的純利潤多少……你能相信這是即將邁入21世紀門檻的中國國企麼?」朱老總此時開始回憶過去,回想起來他90年代初調研時候的事情。說著說著,他都笑了起來了。

    這笑聲讓賈鴻漸聽著,那可是能體會其中的悲哀的。怪不得94年的時候要開始實行《公司法》,原來是朱老總想要讓國企能變得現代一點,能讓一灘爛泥的國企們能有點現代企業的樣子,能讓他們稍微知道怎麼做生意——起碼要知道自己廠子的流動資金有多少以及庫存有多少吧?

    但是,這些個國企,也就是在9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時候,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顯得好像紅紅火火的——這邊100萬進的原材料,剛生產到一半的時候原材料已經120萬了,等到生產好了,原材料都已經140萬了,然後賣出去的價格不是原來市場上的90萬,而是變成了126萬,這樣一來那就比他們進貨的價格多了26萬的利潤啊!可是當通貨膨脹被抑制了之後呢?瞬間全都賣不出去了!

    「哎……」賈鴻漸歎了一口氣,「不過老總,咱們這個事兒主要還是得保護下崗職工們的權益啊,不能說未來要是企業賣了,國家推出競爭性行業了,就不管工人了。」

    「這個你放心,我們最近正在研究一個方案,就是說如果國企破產,我們傾向於採用政策性破產。現在全國國企能公司化的相當少,而且所有權改造也不到位,沒辦法按照《公司法》進行破產,必要的時候政策性破產了,他們的土地使用權以及廠房之類的賣掉了以後,首先就是規定要滿足補償群眾的要求,要用來給下崗職工建立醫療以及養老基金,還要妥善安置這些下崗職工們。具體的,也是在北方能盡量採取你們南方的做法,分批下崗吧……」

    聽到了這裡,賈鴻漸真想鼓掌了。不錯,這就比前世好了很多不是?前世不是說北方很多地區那老百姓下崗了,都根本沒收入了麼,更不要說是醫療一起養老之類的東西了!這樣的情況下,在他賈鴻漸未來能帶著無數南方的企業一起到北方去招工的話,那麼北方的工人們下崗了之後,顯然應該能夠度過這個難關吧?特別是東北那些老工業基地裡面,一家三代人都是國企裡面的,要是沒有這些提前設計的安置措施的話,那他們得悲慘成什麼樣?

    又跟朱老總聊了一陣之後,賈鴻漸掛了電話。掛完電話之後,他歎了一聲氣,後世很多人罵朱老總,說什麼只衝著老百姓動手不動公務員什麼的,這朱老總之前不是說了中央都要裁掉2萬的公務員麼?的確是全面削減機構人手了啊。別人在網上說老總怎麼怎麼拍腦袋,那說的像模像樣的,但是真回到了這個時代,真到了這個位置一看,那各種數據各種現實一對比,明顯就根本不是那樣。就別說朱老總怎麼殫精竭慮了,就是賈鴻漸為了全國老百姓的未來,特別是北方老百姓的未來,他都做了多少准別,他都死了多少腦細胞呢?結果現在有人知道麼?全國範圍內,除了朱老總他們中央的一幫領導以外,有誰還知道賈鴻漸在試圖拯救幾百萬人的命運的?沒有!

    賈鴻漸那基本就跟蜘蛛俠什麼的一樣,在外面當著超級英雄,結果還沒人知道其實是他本人做的,還都以為是個「超級英雄」做的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