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龍騰虎嘯滅蒼穹 弩 文 / 絕冷無淚

    弩是一種致命的武器,之所以被普遍使用,是因為不需要太多的訓練就可以操作,即使是新兵也能夠弩的結構

    很快地成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殺死一個花了一輩子時間來接受戰鬥訓練的裝甲騎士。某些時候(尤其是以騎士為對像),弩弓被認為是一種不正當的武器,因為它只需要很少的技巧即可操作。英國的理查一世(獅心王理查)就曾經兩次被弩箭射中,並在第二次傷重不治。如此一個偉大人物竟然死在一個普通或低等的士兵之手,對於貴族來說簡直駭人,為此,在十二世紀時,教皇就曾嘗試以殘忍為理由禁止弩的使用。漢·劉熙《釋名·釋兵》:弩,怒也,有執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者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為牙之規郭也。下曰縣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戶之樞機開闔有節也。[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兵器類型

    戰國時期有四弩:夾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夾弩、瘦弩較輕便,發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壘;唐弩、大弩是強弩,射程雖遠,但發射速度較慢,多用於車戰和野戰。《戰國策·韓策一》: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外。許慎諸葛連弩

    《武經典要》載有雙弓的雙弓床弩、大合蟬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漸衰落,清朝軍隊已經不用為戰鬥武器了。幾種著名的弩:一、漢代的大黃弩,漢代的弩強度按石來計算,分一石至十石,(大約引滿一石弩需27-30公斤的力量)其中十石弩最強又被稱為黃肩弩,大黃力弩。只有十分強壯的人才能使用。

    史記中「李廣列傳」中就有李廣持大黃弩射敵將的記載。據後世的考證估算,它的射程能達到四百米左右。二、諸葛連弩:三國時諸葛亮製作了一種連弩,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並且與當時的強弩相比這種連弩射程較短,殺傷力較低作戰時一般與蹶張弩配合使用。

    後來大發明家馬鈞對其進行了改進,改成了一種五矢連弩,使其體積、重量大大減輕,成為一種單兵武器,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沒大量生產,後失傳。

    三、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四十多步;威力強大,矢可入榆木半桿。號稱威力強於漢代大黃,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四、豆+寸子弩,這是一種強力的連弩,是宋代三弓床弩的一種。一次可以發射十餘支箭(古代火箭炮?)射到千步遠。(射程最大的冷兵器)張開弦需用七十五至一百餘人用繩索絞動借用機械的力量,是一種威力極大的武器。

    五、連弩車,戰國時就有連弩車,該弩屬於弩炮的一種,置於車上,可進可退。車上駕十二石大弩,每弩一發七矢,中矢為主矢略大,兩邊各三矢略小,可射七百步,中處牆倒城摧,勢不可擋。大概可以算古代的火箭炮。

    六、最大的弩-秦弩,秦代弩的種類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秦俑坑發現的弩弓遺跡多達數百處。從完整的弩弓遺跡判斷至少應有三種不同形制的弩,弩弓為木質均已腐朽,朽木殘長130至140厘米,弩臂也已腐朽,末端安有青銅弩機,弩機通高16.5厘米,望山高5.5厘米。這是秦俑坑發現數量較多的一種弩。同時在一號俑坑還發現一種形制特殊的弩,它是在殘長64厘米的弩臂上重疊了一根木條,在弩臂上還夾有銅飾件。顯然這些裝置都是為了增強弩臂的承受強度,說明它是一種張力更強,射程更遠的禁弩。在二號俑坑還發現一處特大型號的銅鏃,每支重量達100克。較其它銅鏃一倍。這不僅是秦俑坑也是兵器史上發現型號最大的銅鏃。使用這種銅鏃的必然是一種張力更大,殺傷力更強的弩。弩出土時裝在用麻布製作的弩衣內,木質部分雖已腐朽,但青銅弩機出土後仍然活動自如,表明秦代弩機的製作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兵器結構

    弩的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臂、弓、機。「臂」一般為木製;「弓」橫於臂前部;「機」裝在臂偏後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機」,弩機一般為銅製,裝在弩「郭」(匣狀)內,前方是用於掛弦的「牙」(掛鉤),「牙」後連有「望山」(用於瞄準的準星);西漢開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當於現代槍械上的表尺,便於按目標距離調整弩發射的角度,提高射擊的命中率。在銅郭的下方有『懸刀『(即扳機),用於發射箭矢。當弩發射時先張開弦,將其持於弩機的『牙『上,將箭矢裝於『臂『上的箭槽內,通過『望山『進行瞄準後,扳動『懸刀『使『牙『下縮,弦脫鉤,利用張開的弓弦急速回彈形成的動能,高速將箭射出。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製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

    它的前部有一橫貫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會左右移動,木臂正面有一個放置箭簇的溝形矢道,使發射的箭能直線前進。木臂的後部有一個匣,稱為弩機;匣內前面有掛弦的鉤,鉤的後面裝有瞄準器,稱為「望山」;

    匣的下面裝有「懸刀」(扳機)。發射時,先將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後拉,掛在鉤上,瞄準目標後,一扣扳機,就將箭射出。在弩上的弓是橫置的,藉由扣動板機將繃緊的弓弦放開來射出弩箭。重新拉緊弓弦時,須將弩弓的前端置於地面再用腳踩住,然後用雙手或藉曲柄的輔助把弓弦往後拉緊。由弩所發射出的方鏃箭或弩箭,射程比一般的箭來得短。

    方鏃箭可以在飛行時保持平穩,並且帶有一個尖銳的金屬箭頭。西方弩兵通常會攜帶一塊大盾牌上戰場,好在拉弩弓時有所防護,這種盾牌十分高大,並附有木製的支撐物。

    一隊弩兵可以用盾牌設立出一道盾牆,讓他們可以俯身在盾牌後面拉緊弩弓弦,在射擊時,便只有弩和頭盔會露出盾牆。由於西方的弩機結構相比中國的效用差,弩的射程近,上弦時間長,威力甚至不及弓箭。如果他們在開放的地區遇上比較具威力的長弓兵,通常會被迫撤退。

    中國古代裝有張弦機構(弩臂和弩機),可以延時發射的弓。射手使用時,將張弦裝箭和縱弦發射分解為兩個單獨動作,無須在用力張弦的同時瞄準,比弓的命中率顯著提高;還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動力(如足踏)張弦,能達到比弓更遠的射程(圖1戰國弩復原示意圖)。弩的關鍵部件是弩機,從為數眾多的出土銅製弩機可以看出其結構:弩機銅郭內的機件有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鉤心和兩個將各部件組合成為整體的鍵。

    張弦裝箭時,手拉望山,牙上升,鉤心被帶起,其下齒卡住懸刀刻口,這樣,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將箭置於弩臂上方的箭槽內,使箭栝頂在兩牙之間的弦上,通過望山瞄準目標往後扳動懸刀,牙下縮,箭即隨弦的回彈而射出。

    制弩工序在明《武備志》中有詳細的記載:「弩身用棗木紅赤者為上,棠梨木紅赤者次之弩身長一尺六寸三分」「弩弦用皮膠者一遇雨露則膠溶皮軟小棕索不怕雨鼠且耐久」

    兵器特點

    一是射程遠。「弩」張開弦時需要的力比弓大,所以它比弓射程更遠。二是可以瞄準目標,命中率高。「弩」其實就是強化的弓箭,可以瞄準目標等到需要時再發射,有利於捕捉射擊時機,命中率比弓高。三是可以同時發射幾枝甚至幾十支箭,戰鬥威力強。所以,弩比弓更實用。「弩」的缺點是弩機很笨重,所以適合由步兵攜帶或製成弩車。古代的車兵都裝備有「弓」和「弩」,是步兵主力,有利於攻堅、設伏、厄守、突圍、相持等戰法。

    兵器歷史

    弩亦弓屬,相傳為黃帝所造,亦名窩弓、其發矢不仗人力,而用機括,力強而及遠,較弓為烈,獵人恆設置叢莽閶,使虎豹等誤踐其機而中矢,於此可見其力之強也。惟弩之形式,與弓略異,弓背之中,橫置一臂,發矢之機,即置於是,發時先架弦於機,此處名弩牙,然後捩其弩鼻,牙與此處本一木,不過方向相異,此上則彼下,此下則彼上,有如捕鼠器之機括然,故一捩弩鼻,牙與此處本一本,牙即脫弦,而弦激矢出矣。

    弩之大小不同,名亦各異,小者以手攀捩,其大者須用足踏,蓋非手之力足以勝任也。其名則有神臂弩,花裝弩,穿鐙弩等,大概皆以其用法不同而異名。至弩之搆造,依然如是也,大概此等名目,皆出於唐宋之間,固非古代所定之名稱也。弩之功用較弓箭為巨,及火器興,弓弩之位置遂一落千丈,以至今日,非但習此者少,並其名稱及形式而忘之矣。惟北方多山林,毒蛇猛獸時出為民害,山居者猶多設窩弓以自衛。獵戶以獵獸為生,火燒之外,亦借窩弓以設伏,一旦火燒失效,亦有以弩殺獸者。

    故弩箭雖不見用於戰爭,而山陝口外之人,尤多習此者,自衛謀生,兩利之道也;至若南方之人,孱弱素蓍,今雖稍注意武事,而此道則無復能之者矣。弩的出現應不晚於商周時期,春秋時期弩成為一種常見的兵器在使用。《孫子兵法.作戰》中即已將弩和甲盾等一起列為重要的作戰物資。到戰國時期弩更是廣泛的運用於軍事之中也從戰國早期的擘張弩(即用臂力開的弩,),《孫臏兵法》中稱這種弩「發於肩膺之間,殺人百步之外」;發展到戰國晚期出現的蹶張弩:如韓魏的十二石弩(射六百步)等,這些弩因為必須使用更強的力量才能張開,就要求「弩機」更堅固,開始在「弩機」外加裝「銅郭」強化機糟。這一時期弩在戰爭中運用的更普遍,如韓國的精兵就被稱為「披堅甲,持勁督」(弩的一種叫法);魏選武卒,考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夠挽十二石弩。

    基本史料

    《宋史兵志》

    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夢溪筆談》

    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黨項羌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

    其餘如《宋會要輯稿》《文獻通考》《曲洧舊聞》《容齋三筆》等史料中,神臂弓的射程作「二百四十步」,如《容齋三筆》卷十六《神臂弓》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齡,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粘。

    由於宋史是元人根據宋代的文獻、檔案編纂的,因此,現在人多數認為宋史中的「三百四十步」是「二百四十步」之訛。問題在於,沈括曾親自參與武器製作的管理,他的記載,份量非同一般。我們後面還會見到,後期的神臂弓,拉力大大縮小,而沈括接觸的是早期的神臂弓,洪邁卻是南宋人士,對神臂弓的變化並未提及,因此,對早期的神臂弓,他未必明瞭。那麼,神臂弓的射程到底是三百四十步還是二百四十步呢?

    根據這些史料,毫無疑問,神臂弓的尺寸非常緊湊,同時性能極為強悍。按宋制,二百四十步合三百七十米,三百四十步合五百二十米。人們經常拿它和西方五百年後出現的長弓相比,長弓什麼性能?拉力範圍大約35~80kgf,70kgf拉力,0.58米的做功距離,已經接近長弓的極限了,大仰角射擊,使用60g的箭,最大射程不過240米,在西方,長弓的威名經久不衰,但和神臂弓相比,就差距太大。神臂弓的製作工藝早已失傳,難免讓人們著迷、疑惑、懷疑,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它有如此強勁,又如此小巧,認為這些記載「看上去象神話」,因為弩的射擊仰角很小,所以240步的射程也根本不信。那麼,按當時的技術水平,神臂弓能夠達到這樣的性能水平嗎?它大概是個什麼樣子的?

    馬可·波羅考察說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達中國旅行考察後則說,在1227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攻西夏的城池(今寧夏海原縣西夏南牟會行都城池)時,被西夏將領用帶毒的箭頭射中而亡。後來這支西夏的鐵箭頭被蒙古皇帝忽必烈確定為「蘇勒錠」(即成吉思汗靈魂吸附物之一)並保存了下來。至清代(公元1634年),元代(「北元」)最後一個皇帝林丹汗,也是最後一個保存「成吉思汗蘇勒錠」的皇帝。在滿清的重兵壓力之下,率眾從察哈爾土篾本土西遷至青海,途經「海喇都」(今寧夏海原縣城),將「蘇勒錠」藏匿到「海喇都」附近的蒙古堡廟內。不料林丹汗於公元1634年在青海西拉他拉因病去世,「蘇勒錠」的藏匿處,又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謎」。

    弩弓的製作材料

    根據它的弦

    弓比,就可以斷定它是複合材料製成的。單體木弩的弓的形狀類似一段圓弧,弦

    弓比大於0.9,而神臂弓的弦

    弓比小於0.8,如果是單體木弩,只有在快拉滿的時候,才能達到這樣的弦

    弓比。神父卡茨提到過這一點,但是,他先假定神臂弓是木弩,因此判斷弓長的記錄有誤,這是不正確的。

    另一方面,神臂弓的弓長100cm,單體木弩在尺寸如此小巧的前提下,不可能這般強勁。因為單位質量山桑木的儲能,不過複合材料的三分之一。神臂弓這樣輕巧,又如此強勁,弩弓材料一定非同一般,而在中國,復合弓、弩的製作從商晚期代就開始了,在中國古代一直大行其道,用在神臂弓上是很正常的事情。

    任何一種弓、弩,當然都能45度左右的初仰角射擊,以獲得最大射程,但弓弩的實際使用方式並非如此。因此,要討論射程,必須在限定初仰角的前提下進行。

    從前面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二百四十步」,「三百四十步」,「三百步」這些測試的記錄,都有相同點:結果不同,但都很遠;但最關鍵的是,目標尺寸都不大。二百四十步合三百七十米,已經非常遙遠了,要命中「榆木」、「重札」,非瞄準不可,不可能大仰角射擊,除非這些目標有十米以上的高度,以及相近級別的寬度。

    神臂弓的瞄準方式和前代的弩有所不同。更早的弩,箭比較長,就位後箭頭伸出弩臂,弩手根據目標的距離,以及自身的經驗,在望山上選擇適當高度的位置,和簇尖、目標成三點一線。神臂弓的弩箭很短,僅數寸長,按6~8寸計算,就是19~25cm,不可能伸出弩臂,因此必然用箭槽前端口代替簇尖瞄準。這肯定是一個進步,因為同一種箭的長度也會有微小的差別。這樣,最大仰角就由望山高度和望山到弩臂前端的距離確定。

    從戰國到秦代的弩,望山高度較小,但一直在逐步增加,從最低的3.5cm到兵馬俑出土弩機的6cm。進入漢代以後,望山高度大幅度增加,根據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達到9~13cm。三國、兩晉時代也保持著這樣的尺寸。這樣,我們可以推測,神臂弓的望山高度大約10cm多一點。

    編輯本段神臂弓的做功距離

    踏張弩的規格多樣,但有一點比較穩定,就是開弩時的最終提拉高度,合理的範圍大約80~85cm,這樣的高度能夠比較充分地發揮人的潛能。模擬一下開弩的動作就能發現這一點。

    起始高度呢?腳蹬(踏環)大約20cm,弩弓的縱向尺寸也大致相當或略大一點,考慮兩者的尺寸有重疊部分,因此,開弩時的起始高度可以降低到40cm甚至35cm。

    這樣,神臂弓的做功距離大約40~45cm,最多可以達到50cm,我相信克敵弓就接近50cm。根據《容齋三筆》,克敵弓是神臂弓的改進型,增加了尺寸,更加強勁。

    我們可以大致估算,40~45cm左右的做功距離的構成。弦的張角變化大約提供一半多,弦長80cm,一半為40cm,開弩過程結束,假定兩側弦的張角為90度,則縱向移動距離28cm。其餘的部分由弓的變形獲得。

    80~85的總距離,扣除腳蹬的大約20cm,望山到弩臂前端的距離大致為60~65cm。因此,最大初仰角大約為10度,對應10.6~11.5cm的望山高度,這正是典型的望山高度。

    編輯本段神臂弓的拉力

    這是爭議比較大的地方。按宋史記載(政和)三年,詔:「馬甲曩用黑髹漆,今易以朱。」是歲,姚古奏更定軍器,曩時甲二副,今拆造三副;曩時手刀太重,今皆令輕便易用;曩時神臂弓硾二石三斗,今硾一石四斗。從之,悉下諸路改造。

    二石三斗是拉力?我們看看宋代弩的考核標準。wdg2000匯總了宋史中的有關記錄;

    康定元年,帝御便殿閱諸軍陣法。議者謂諸軍止教坐作進退,雖整肅可觀,然臨敵難用,請自今遣官閱陣畢,令解鐙以弓弩射。營置弓三等,自一石至八斗;弩四等,自二石八斗至二石五斗,以次閱習。詔行之陝西、河東、河北路。『

    (慶歷)六年,詔諸軍夏三月毋教弓弩,止習短兵。又詔:「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四斗、弩擴三石八斗、槍刀手勝三人者,立為武藝出眾格。中者,本營闕階級即以次補。」『

    至和元年,詔:「諸軍選將校,武藝鈞,以射親為上。」韓琦又言:「奉詔,軍士弩擴四石二斗並弓箭、槍手應舊規選中者,即給挺補守闕押官,然則排連舊制為虛文矣。請三路兵遇春秋大教,武技出眾者優給賞物,免本營他役,候階級闕,如舊制選補。」奏可。『

    乾道中,詔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兩石七斗力升加八斗,進秩推賞有差。『

    淳熙間,立槍手及射鐵簾格。...詔中垛簾弓箭手一石二鬥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進兩秩,各賜錢百緡;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進兩秩。『

    (紹熙)二年,樞密院言:「殿、步司諸軍弓箭手,帶甲六十步射,一石二鬥力,箭十二,六箭中垛為本等。弩手,帶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為本等。

    再看《夢溪筆談》中的記載

    鈞石之石,五權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後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鈞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計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當二人有餘;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鈞,比顏高之弓,人當五人有餘。此皆近歲教養所成。以至擊刺馳射,皆盡夷夏之術;器仗鎧冑,極今古之工巧。武備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可見宋代弩的拉力非常驚人,考核標準很高,多數在4石左右。1宋斤為633g,按《夢溪筆談》中的記載,測試弓弩拉力,1石按92.5宋斤計。王增瑜先生在《宋朝兵制初探》中討論過這個問題。韓琦曾說「今之試武藝,弓弩惟務鬥力多,而不求所射疏密,…,乃軍中之戲」,批評開弩只求力大,不求準確,訓練不求實藝;《夢溪筆談》中的記載也說明宋代弓弩的拉力驚人,蹶弩記錄達到9石(沈括這裡換算可能出了錯誤,『乃漢稱三百四十一斤也』,只能是120宋斤的『石』,後面的幾個『石』,都應為120宋斤,這裡不多討論),沈括自己也很自豪。看來還真是如此,並非史料誇大。

    神臂弓素以強勁著稱,不可能只有2石3斗拉力,尤其是後期降到1石4鬥,更不可能。1石4斗才82公斤,以踏張弩的標準衡量,實在太弱,按臨敵不過三發考慮,我們這些泡網的人當中,年齡小一點的,相當一部分都拉得動。

    那麼,結論只有一個,測試拉力時,用2個硾。如果按常規,重物掛在弦上,則2硾並列或硾上下設鉤,上鉤掛弦,下鉤掛另一硾,這樣,拉力為4石6鬥,約合269公斤。這確實太強,後期降低到二石八斗(g)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直到由於抗金作戰的需要,出現更加強勁的神勁弓和克敵弓,但拉力恐怕也就是大致恢復到早期神臂弓的水平。

    為什麼要兩個硾?強壯的弩兵可以開4石6斗的強弩,但兩個測試者未必能挑得動270公斤的重硾,分成兩個,就比較容易操作,這是我的看法。

    兩個硾還可以有另外的作用。箭上有木羽,所以弩臂上的箭槽是很淺的,深度必定小於箭桿半徑,箭槽有一點導向作用,但不強。神臂弓很精確,為此,弩弓兩端的平衡非常重要,在弓的雙耳上掛硾,可以確定弩弓兩側是否平衡。

    神臂弓的箭

    神臂弓的箭很短,數寸而已,1宋寸為3.12cm,按6~8寸計算,就是19~25cm。

    根據這樣的長度,截面積也必定相應減小,箭的長

    截面直徑比和普通的箭相當或略粗壯一點是合理的,如果和普通的箭一樣粗,則空氣阻力太大,速度衰減很快,射程也會大大縮短。因此,神臂弓的箭一定比較輕。

    4石6斗拉力,40cm的做功距離,這樣的復合弓,大約可以使20g

    22g

    24g的箭分別獲得140~150m

    s的初速度。我計算過16~26g的箭的各種情況,不考慮更輕的箭是因為弩的能量轉換效率太低,不考慮更重的箭是因為初速度低,又要減少迎風面積以減少阻力,要達到預定的重量,箭需要幾乎全部由金屬組成,再增加重量就達不到了,因為箭的長度應在6~8寸,不應超過9寸。後面我們會看到計算的例子。

    神臂弓的弓弦

    4石6鬥,這麼大的拉力,麻繩製作的弦直徑應達到1cm左右。那麼,箭這麼細,怎麼配合呢?可以增加木製尾部的直徑,但這樣會大大增加飛行阻力,不行。個人認為,垂直尾羽是關鍵,弦是推動尾羽而推動箭的。從弩臂上端面計,垂直尾羽的高度只要達到8、9mm,弦釋放後,就可以順利推動箭飛出。

    回頭看來,「箭木羽長數寸」,簡短的幾個字,內涵卻實在太豐富了。

    箭的飛行過程分析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根據箭的質量、初速度、仰角,和假定的空氣阻力係數,可以得到箭的速度和行程與時間的關係,就可以判斷能否達到預定的射程。我們來看一下,神臂弓是否能達到520米的射程,需要什麼條件。

    空氣阻力依據通常的模型計算,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由於初仰角只有10度,因此可以對問題進行簡化。在飛行的前半段重力有微小的減速作用,而在後半段有微小的加速作用,從分析射程的角度,兩者作用都很小,大小相近,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因此可以忽略。這樣,問題就大大簡化了。

    總行程呢?初仰角10度,射程520米,那麼,總行程必定略小於520

    cos(10°)=528米。我們就保守一點,讓箭飛行528米。

    箭的飛行可以理解成有空氣阻力的仰角為10度的直線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組合。自由落體的行程為520*tan(10°)=91.4米。保守地考慮,則飛行過程需要在4.32秒內完成,否則沒達到520米的射程箭就掉到地上了(實際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因為這裡箭的落體過程中沒有考慮空氣阻力,也沒有考慮水平尾羽的滑翔作用,雖然這些作用都很微弱)。

    剩下的計算就很容易了,通過一個最簡單的微分方程,就可以得到需要的結果,下表是一個例子。

    箭重20g,初速度150m

    s,阻力係數1.50e-5,則速度和時間的關係為

    時間

    速度150135122112103101

    4.32秒後的行程528.1米。阻力係數要通過二分法一類的方法,反覆試算得到,幾次就可以了。

    假定弩箭頭部冠的尺寸和箭桿直徑的比例與普通箭相同,根據阻力係數,可以知道箭的直徑大約4.9mm,木製的尾部至少應有5cm長,則箭長大約18cm或略多一點。

    因為箭比較細,我個人傾向於簇尖沒有這樣的冠,而是類似於卷筆刀削過的鉛筆。這樣,箭桿比上面的結果還要粗一點。

    末速度100.9m

    s!,有這樣的速度,末動能與前面提到的長弓相比,大了近一倍,『入榆木半笴』當然沒有問題,穿甲能力強多了!

    再看一個例子

    箭重22g,初速度145m

    s,阻力係數1.39e-5,則速度和時間的關係為

    時間

    速度145133123114106104

    4.32秒後的行程527.8米。箭的直徑4.7mm,箭的總長約20mm。

    例子3

    箭重24g,初速度140m

    s,阻力係數1.21e-5,則結果為

    時間

    速度140131123116109107

    4.32秒後的行程527.9米。箭的直徑4.4mm,箭的總長約24mm。

    因此,箭輕一點,細一點,20~24g,直徑4.4~4.7mm(頭部無冠的話,還要粗一些,大約5mm吧),就可以達到520米的射程。這樣的比例正常嗎?我們把長度放大兩倍,54~72cm,直徑也相應放大,則為14.7~13.2mm,是很粗壯的。這麼細的箭,有殺傷力嗎?根據其動能,300步洞重札沒有問題,而且,為了追求使用效率,神臂弓的實際使用距離不超過200米,末速度很快,命中目標就是洞穿,鎧甲根本沒用,殺傷力還是很大。由於計算有些保守,做功距離又考慮40cm,如果是45cm,則初速度更高一點,考慮這些因素,箭的直徑還可以略微大一點。

    如果射程是240步,那麼,要達到300步,22g的箭,仰角要15度,根本沒法瞄準,而且末速度不過66m

    s,這樣的動能,不能「洞重札」。即使考慮望山高度只支持9.5度的最大初仰角,射程240步,那麼,達到300步,仰角也需要14.4度,末速度小於70m

    s,動能仍然不夠。前面提到,沈括管理過武器的生產,他親眼見證過早期的神臂弓,他的描述當然份量極重。因此我相信,340步的射程是早期神臂弓的最大射程。

    編輯本段240步的推測

    (政和)三年,詔:「馬甲曩用黑髹漆,今易以朱。」是歲,姚古奏更定軍器,曩時甲二副,今拆造三副;曩時手刀太重,今皆令輕便易用;曩時神臂弓硾二石三斗,今硾一石四斗。從之,悉下諸路改造。

    可見,神臂弓在後期經過改動,拉力大大減小。這和神臂弓拉力太大不無關係,作為軍隊中配備相當數量的武器,4石6斗拉力確實太強,不便使用。我們可以猜測,240步是拉力減少以後神臂弓的射程。那麼,就驗算一下。

    2石8斗拉力,22g的箭,弩弓變輕,能量轉換效率有所提高,初速度應在110~120m

    s之間,取115m

    s,10度仰角,阻力係數1.39e-5,則射程就在240步左右!反過來,射程240步,則可計算出初速度為116m

    s。吻合得相當好。

    編輯本段設計評價

    這樣輕的箭,悲觀的看法是弩的能量轉換效率太低,不可能獲得假定的性能,但看看長弓和韃靼弓,那麼大尺寸,箭重不過60g左右,神臂弓要緊湊得多,不僅弓長較短,從弓

    弦比看,弓的彎曲程度比較大,不可能是非常粗壯的,弓的斷面尺寸較小,因此,完全可以使用較輕的箭而不至於效率下降過多。

    從儲能的角度看,4.6石

    0.40米做功距離,和700n

    0.58米做功距離相比,做功幾乎大了2倍,但由於弓的儲能密度差距很大,兩者的質量應大體相當;弩弦更粗,但長弓的弦很長,拉滿後張角較大,弦需要有所增強,因此,兩者質量差別也不是特別大。綜合評價,由於箭重得多,長弓的能量轉換效率高一些,但神臂弓的設計,技術含量還是高得多。用輕而細的箭,弩的能量轉換效率低一些,但箭的飛行效率高,動能損失慢,軌跡也更穩定,擊中目標後雖然創口較小,但考慮洞穿目標,殺傷力還是很大。這是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的傑出設計。

    編輯本段最後的疑團

    神臂弓的弩弓,到底是什麼結構?現在人們依然能看到聚元號製作的復合弓,但尺寸較大,是竹片作胎,拉力一般不超過百磅。神臂弓的弓長才1米,實在太緊湊了。難道是多層桑木疊合,相鄰的兩層間都粘有牛筋?已經不得而知了。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複製的、參數和性能符合史料記載的神臂弓……

    早期射程340步,拉力4石6鬥,後期射程240步,拉力2石8斗;做功距離40cm或略大一點,箭輕而細,大約22g,箭桿直徑5mm或略大一點…這些就是我對神臂弓的看法。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內容都是猜測,歡迎拍磚。這裡要感謝laminin、wdg2000、羽陵,當然還有神甫卡茨,很多的想法都來源於他們或他們提供的資料。

    編輯本段三國的弩箭部隊

    先登死士

    「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界橋之戰,這八百「先登」在袁紹大將麴義(不要看不起被演義忽視的他,他在前期的表現比所謂的「河間四將」還搶眼,後來因為居功自傲,被袁紹殺死)率領下竟然擊敗公孫瓚的「萬餘」騎,其中還包括精銳的「白馬義從」!「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陷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史書中寫很明白,這八百人「曉習羌斗」,也就是熟悉「騎斗」,在公孫瓚騎兵衝來時他們躲在「楯下」,「未至數十步」時一起衝出,用千張「強弩」射垮了公孫瓚縱橫北地的「控弦」。漢武帝時,李廣之孫李陵率部卒五千,「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深入匈奴腹地,與相當於自己十六倍的匈奴主力騎兵相遇,結果他們硬生生堅持了十天,轉戰千里,殺敵數萬!但最後李陵箭盡被擒,被俘前他曾說:給我的士兵每人三支箭,我們就可以堅持到漢朝邊境。可惜他們一隻箭也沒有了!據說他們一共射出五十萬支箭!從中可見「強弩」對缺少重甲的「控弦」的殺傷力可以用「恐怖」來形容。附帶說一下曾經被袁紹寄予厚望的張郃「大戟士」面對被麴義擊敗的2千騎兵時,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最後還是麴義來救了袁紹。麴義先登——輕騎兵的剋星。

    編輯本段古代弩弓

    大約在3萬年以前,我國就發明了弓箭,這是機械方面最早的一項發明;說明人類開始使用復合工具,弓是利用人在拉弦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力量,以瞬間爆發的形式將箭彈射出去,這說明人類已經具備了機械儲存力量的知識。正如恩格斯所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弓和箭是使用時間最長的古老兵器,弓箭可以遠射,原始人有了弓箭,就比較容易獲得獵物,也可以制服那些兇猛的野獸了。後來,部落之間發生戰爭,弓箭就成了重要的兵器。最早的弓是用單片的木頭或者竹子做的弓背,用動物的筋製成弓弦;箭是一頭削尖了的木棍或竹竿。

    春秋時期出現弩,控制射擊的弩機已是比較靈巧的機械裝置。弩弓的發射原理是相同的,比弓箭射得遠,殺傷力強,並克服了拉弓時體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得弱點。到漢代,弩機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潔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漢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種規格,這些規格的形成表明機械製造標準在漢代已初步確立。弩機上留下了作工、鍛工、磨工等的名字。宋應星(1587∼1644(?))的《天工開物》在卷十五《佳兵篇》中記述了測試弓弦彈力大小的方法:「凡試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秤鉤搭掛弓腰,弦滿之時,推移秤錘所壓,則知多少」,方法十分巧妙。該書在我國失傳300年,於1926年才由日本找回翻印本。

    商代的銅箭頭已頗陰毒,凸脊、三角形扁翼,當箭頭刺入身體後,兩翼的倒刺會牢牢鉤住合攏的傷口難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敵人的血液。時至戰國,新興的三稜翼樣式更使箭即便拔出傷口也更難癒合,並且相應的血槽增至六個。

    秦代箭頭則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鉛含量,同時與某些秦劍一樣,飛越時代的表面氧化鉻技術也使某些箭頭歷久常鋒。但銅材較難得,秦代已經嘗試用鐵製作箭頭鋌部,而隨著西漢煉鋼業的發達,全鐵製的箭頭也問世了。早期鐵箭頭採用鑄造,顯然是捨不得銅箭頭樣式的慘毒,不過隨即就發覺其鋒利尚不及後者,於是只得改用鍛制。鍛制的缺點是澆鑄而成的複雜造型必須捨棄,改為如鐵劍的四稜劍身那般易於打造,但優點更為顯著,鍛制將使其比前輩堅韌得多。銅箭退出舞台,其開始與結束都在東漢。第一種鍛制鐵箭樹立了宋代以前鐵箭的基本特徵—扁平四稜形,這是利於鍛制的樣式。從魏晉到隋唐,鐵箭的分類很簡單,發展路線也就是使箭頭更硬更長,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鐵甲,撕裂敵人的肌肉和骨骼。

    對鐵箭種類的細化又是始於宋代,這真是個頗有意思的時代,軍政軟弱的同時,軍事技術卻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宋代有值得欽佩的耐性對每種武器精雕細琢,而箭的樣式也因之精細化,像鐵脊箭、錐箭等,造型都已脫離扁平四稜形的單調,變得更為專業。南宋拉開了火器時代的帷幕,對金、元的連綿戰爭迅速使火器走向成熟,成為主宰戰場命運的力量。不過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還只適合火力覆蓋的情況下,箭之序列的壯大會持續到明代,並繼續創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種類和造型。

    射是周代時的『六藝』之一,也是古代最強大的攻擊手段之一。早時的貴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見其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東周時期複合技術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儲存的勢能,使人在生理結構容許的拉程內,能將更多力量轉化給弓身,射出更快更遠之箭。

    古人超常的膂力令人驚詫,精銳射手竟能拉開70公斤的強弓,估計有效射程應在50-70米之間,最遠射程更是數倍之多。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始於商代的扳指的功勞。扳指這項不起眼的發明,卻令拉動強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傷手指。扳指對射手的意義如此重大,以至騎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貴族們,竟最終使其異化成為一種首飾。弓是以輕便、快速為特點的,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終佔據著騎兵遠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當火器的發展淘汰了強弩時,弓也仍能揚己所長與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年。

    弩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得益於復合弓和銅弩機的發明,否則憑其較短的拉程,是無法與弓的殺傷力較長短的。強弩的特點是又遠又准,有時間從容瞄準,但上弦比較費力耗時。根據這些特點,強弩通常被用於防禦和伏擊,射擊的連續性則依*幾組射手的輪番。不過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騎兵的車輪討敵戰術。戰國時強弩成了戰車的心腹大患,遠程打擊的強大殺傷力令戰車堅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強並不是當時弩的唯一發展方向,足夠輕巧的弩在簡化射擊步驟以提高射速方面另有優勢,於是出現了帶有箭匣和活動臂的迷你連弩,這可視為諸葛弩的前身。

    西漢對強弩的發展影響深遠。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礎上,又添刻度,使弩擁有了穩定的彈道參照,且隨著銅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對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強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達370公斤,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有效射程超過500米,可惜由於實用性不如臂張和踏張,漢代以後就很少使用了。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對抗魏國的強大騎兵,便製成了俗稱諸葛弩的元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時一種主將戰車,後代指將軍之意。元戎最誘人之處在於機巧而非實用,雖曇花一現,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設計,卻成了被當代人津津樂道的古代傳奇。

    剽悍的草原之風,終於為南北朝召喚出巨大的強弩之王—床弩。這種弩戰國亦出現過,當時稱為『連弩』,應是取多張弩聯合一體之意,可惜後代一度失傳。此時的床弩用多頭牛力絞軸上弦,威力已大大強於戰國人力絞軸的連弩,發射以皮或鐵葉為羽的巨大標槍,主要用於攻守城時撞毀樓台、攻城器、城牆等,其宋代極者的最遠射程超過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遠的冷兵器。

    賦予床弩以機動性的是唐代,用牛牽拉的車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靈活性和生存機會,更錦上添花的將絞繩與車軸鉤連,行進就可上弦,大為提高了效率。車弩裝置1張拉力860公斤的巨弩,有7個發射槽,最遠射程超過1公里,中間槽所用的箭有1米多長。

    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張弩,採用三組輪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發明,使宋軍的有效射程可至370米。床弩則從兩弩至四弩,從小型至巨型,種類繁多,兩床和三床弓還能在弦上綁一個裝有數十支普通箭的鐵兜子,使床弩擁有了殺傷人馬的功能。許是善於騎射的元朝過於武斷,竟乾淨利落的手起刀落,將弩留在了前朝,於是弩從宋代的極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極衰,隨著火器的繼續發展,也就再沒機會翻身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