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初到貴地為異客 133心有不甘欲相隨,負芻悲喜相交加。 文 / 絕冷無淚

    「兄長!我們要和你一起去壽春城!!」

    「兄長!這次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和你一起去!!」

    聽到呂布向蒙恬開口說要讓蒙恬代為他照顧自己兄弟二人,呂澤和呂釋之頓時就不樂意了。雖然知道這是呂布兄長出於對自己兄弟二人的好意而為之,但呂澤和呂釋之並不願意一直被呂布藏在最安全的地方,他們想要跟在呂布身後去經歷危險的戰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起來。

    呂布用十分嚴厲的眼神盯著呂澤、呂釋之二人:「你們朝著要跟隨我是無非是想多歷練一下身手,但是這次我去壽春並不只是上陣殺敵那麼簡單,你們若硬是要跟著來不僅無法幫助我反而可能會害了你們自己的性命!你們要歷練身手的唯一前提就是要保證自己的性命,若是連性命都沒有了,那一切也就是一場空。」

    呂澤和呂釋之見呂布之意已定,只好悶悶不樂的退了回去。

    蒙恬拍了拍呂布的肩膀認真的說道:「呂布將軍只管放心去,這兩個人就交給我來代你照顧,等你大功建成之日,我會將他們兩個原原本本的交與你。」

    心有不甘的分割線

    楚國壽春城楚王宮內。

    「消息準確嗎?秦軍統帥李信,真的在刺殺中身亡了?」得到李信身死消息的楚王負芻從王座上一下子蹦了起來,快步走到前來給他匯報的壽春城統兵大將於澤身前,一把抓住於澤的雙臂興奮的大聲問道。

    因為楚王負芻得到消息後太過激動,結果手上力氣用的十成十的足,把捏的於澤齜牙咧嘴卻偏偏不敢埋怨半句:「消息目前還未得到確認,只是城外的秦國大軍已經開始向西北方向撤退,並且大軍全部都掛起了白旗還有許多招魂幡,營中更是有無數秦軍士卒大聲嚎哭,秦軍原先佈置在大軍周圍的斥候也都全部收攏回軍陣中,據我們派出去的斥候回報秦軍正在為他們的主帥李信身死而哭泣。」

    「昨夜派出去的刺客中不還有幾人活了下來嗎?全部都將他們從牢中放出來,去詢問他們那一夜的細節,再給本王多派幾名斥候湊近秦軍大軍查看一下,看看這次秦軍統帥李信是不是真的死了。」楚王負芻在大殿中來回走了幾步後立刻下達了新的命令。

    為什麼說是從大牢內將那些冒著危險行刺秦軍將領的黑衣刺客放出來?原來昨夜那些僥倖從秦軍大營逃脫的黑衣刺客,除了虞卿之外大多只是殺了一兩個秦軍校尉級別的人物,而負責刺殺李信的『主力』又全部死於秦軍大營裡。當楚王負芻得到他們這群人只獲得這點『成績』的時候,自然是暴跳如雷沒有將這剩下的幾個黑衣刺客當場殺了已經算是他們命大了,原本許諾的賞賜卻半分也沒有兌現。(虞卿是秘密潛入壽春城,楚王負芻以為他已經和肖伯一樣,死在秦軍大營了。)

    過了半日後,於澤又再次前來楚王宮中面見楚王負芻並為他帶了的最新的消息:「大王,據那些刺客們說負責對付那些有大量侍衛把守的營帳,是虞卿還有肖伯他們那些人,而他們只是負責對付那些侍衛較少的秦軍將領,所以對於虞卿還有肖伯那些人到底有沒有成功並不清楚。而據我們派去緊盯秦軍的斥候回報,秦軍只怕是真的死了主帥,所有秦軍根本全部都面帶悲色,並且撤退的時候也退的很快很乾脆,絕對不像是故意引誘我們出城的樣子。」

    「負責刺殺李信的是肖伯還有虞卿那個老傢伙麼?嗯,以他們兩個人的本事,李信這個傢伙絕對是難逃一死。呵呵呵,這麼說來李信真的是死在本王派出去的刺客手裡了?哈哈哈哈哈,項燕、項梁這些廢物徒耗我大楚數十萬將士的性命都未曾將李信擊敗,本王只派了區區數十人就將李信斬殺當場!哈哈哈哈」楚王負芻笑彎了腰,笑到最後卻已經是淚流滿面。

    「大王,天祐我大楚,得以將李信這秦狗殺與城下。但我大楚經過平輿、鄢陵這幾場大戰之後元氣已經大傷,雖然將秦軍逼退一時,卻還要為日後早做謀劃啊。」於澤見楚王負芻情緒有些激動,只得小心翼翼的出言給楚王負芻潑潑冷水。

    「早,早做謀劃?哈哈哈哈,本王已經將手段用盡了,還能做什麼謀劃?開戰之初本王就將統兵大權交與項氏之手,期望項氏一族能為本王拒秦軍於國境之外。卻不曾想項燕這廝徒有虛名,連李信二十萬秦軍都抵擋不住,最後不僅自己身首異處還連累本王數十萬大軍喪命於平輿。可就是如此本王任然沒有放棄,既然項燕之子項梁站出來收攏敗軍重新對上秦軍,本王便再次決定相信項氏一次。

    但是,但是項梁這廢物竟然對本王的徵召不聞不顧,只是自顧自的在前線與秦軍硬撼,最終在鄢陵兵敗,將大楚最後一支主力軍隊盡喪於秦人之手!到了這個份上本王還能有什麼辦法?等到秦軍兵臨城下後本王除了派出刺客之外還能有什麼辦法?所幸天祐我大楚,李信這狗賊在壽春城下命喪於此。可這一切都是用本王將供奉府內幾乎全部的供奉劍客換來的結果!若是日後秦軍再來相犯,本王除了據城死守之外,還能做什麼謀劃?」楚王負芻臉上掛著怪異的笑容,看的於澤心中有些發毛。

    而就在楚王負芻滿腹牢騷的在楚王宮中嘀嘀咕咕的時候,在秦軍退往一個山道的時候,百餘名脫去了秦軍制式甲冑的秦軍士卒在呂布的帶來下悄悄的從山路脫離了大部隊,重新繞道前往壽春方向。而這一切都在秦軍大部隊的掩護下,並沒有被遠遠吊在秦軍隊伍後面的楚軍斥候發現。

    一切都還只是一個開始!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無淚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