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初到貴地為異客 64章邯定計設伏兵,人心思變望太平。 文 / 絕冷無淚

    章邯認真的將這份楚境山川圖觀看數遍之後,才抬起頭對呂布輕笑道:「呂將軍原先在決定進行平頂坡一戰的時候,想著的是利用鄢陵楚軍其自身必須防範我軍保證平輿楚軍主力側翼的職責而將這些藏在城池內的楚軍調出來,再通過行軍速度的優勢來對得知消息的鄢陵楚軍進行一場以逸待勞的突襲。

    而這次交戰我們也的確如呂將軍所預料的那樣,用騎兵突襲打了那些鄢陵楚軍一個措手不及,並從西北到東南硬生生的鑿穿了楚軍在平頂坡所佈置的營地,前後更是至少斬殺了數萬之眾。按理說這次呂將軍的謀劃也算是順利的實現了預期目標,但是在如今我們這些大秦的黑甲騎兵,在鑿穿了楚軍營地來到通往平輿的道路之後,卻又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出現了,若是安排的巧妙說不定可以以少量的傷亡重創乃至殲滅這股鄢陵方面的楚軍!!」章邯語出驚人,一下子就將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到他身上。

    「這是真的嗎?」

    「章邯將軍,快說說你的計劃。」

    章邯看了一眼坐在上首位置的呂布,待看到呂布投來鼓勵神色的一記微笑後,章邯才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其實這個計劃說穿了,還是利用了呂將軍為我們所爭取到的優勢。大家看,如今我們按照呂將軍的指揮鑿穿了楚軍軍陣從而來打通了前往平輿的道路。而此時那些鄢陵楚軍他們會怎麼想?那些鄢陵楚軍一定會根據之前我們繞道避開他們這件事推斷出,我們並不具備從正面與他們抗衡的能力,就算這次交戰之時我們的騎兵表現出極大的威力,但是他們也會認為我們是趁著他們疲憊之時突襲所導致,畢竟我們這一路兵力數量遠不如這些鄢陵楚軍的數量這是不爭的事實。

    且不說他們的主將這次在我們大秦的騎兵部隊的攻擊下受創是否心腹,但是就算只是為了將功贖罪,他們的統軍將領也絕對不可能就這麼著帶上大軍回鄢陵坐以待斃。

    所以我推斷,他們最大的可能就是帶上剩下的軍士沿著我們騎兵留下的足跡追趕過來。而我們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在前方尋找出一個從平頂坡通往平輿之間的一個必經之所設下埋伏。與之前我們突襲平頂坡之上的楚軍營地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的兵力與那些楚軍的兵力相差會更少,而且還可以尋找一個有利於我們的地形提前設下埋伏等著他們過來,所以只要操作得當,就完全可以利用地形和伏擊來一舉重創甚至是殲滅這股士氣低落的楚軍!!」章邯指著中央的地圖神采飛揚的將他心中的謀劃全部說了出來,這個在歷史上那個曾經在大秦帝國最後的那幾年裡展現出『耀眼光芒』的一代名將,卻因為呂布這個穿越者的緣故,開始提前在這個時空施展起他身上所學的才華。

    「那我們要在什麼地方伏擊他們呢?要知道這裡畢竟是楚國境內,若是大軍被那些楚人發現,很可能這次的伏擊就會失敗。」一名長著絡腮大胡的秦軍將領開口詢問道。

    「就選這裡吧,左方是平原,右方是樹林。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樹木的遮掩將士卒藏在其中,這樣也可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呂布指著地圖一個點說道。

    「可是這裡已經很靠近平輿那邊了,萬一」那名秦軍將領還是有些不放心。

    呂布笑了笑道:「除此之外已經沒有什麼好的地方了,既然想要斬獲奇功,那就必須有甘冒風險的覺悟。而且就算平輿那邊得到了消息在我方交戰之際派兵前來支援,我們這些騎兵打不過難道還怕跑不掉嗎?」

    分割線

    鍾離平看了一眼自己身後那些楚軍士卒垂頭喪氣的樣子,再看了一眼自己前方那個騎跨在一匹黃驃馬背上熊秉的背影,也只能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一旁的一名楚軍將領看到鍾離平那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湊過來問道:「鍾離平,在想什麼呢?」

    「是季文兄啊,哎,你看看,這些士卒原本就是久疏戰陣,經過剛剛那一場與秦軍的大戰之後已經是士氣盡喪,偏偏熊秉將軍還急著率軍去平輿援助項燕將軍,根本沒有將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我擔心若是繼續放任軍心不顧,就算到了平輿之後,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情緒低落的鍾離平面對好友季文的詢問苦笑著回答道。

    季文拍了拍鍾離平的肩膀勸道:「你我不過是軍中沒有什麼權責的無名小將,像這些事情根本不是你我二人可以左右的,你又何必為此事而多心呢?」

    鍾離平勉強擠出一絲微笑:「季文兄說的不錯,我們二人不過是兩個無名小將,這些事情確實不是我們需要來操心的。只是因為這場大戰關係到我楚國的生死利害,所以我才常常為此而憂慮。」

    季文哈哈一笑:「哈哈哈,鍾離老弟,為兄要說句你可能不愛聽的話,不管這片天下最後究竟是落在楚國手裡或者是落到秦國手裡,底下的百姓至少都要比諸國紛爭年年亂戰時過的要歡樂吧?所以說只要最終獲得執掌天下的那些人能夠讓底下的百姓有食吃有衣穿,天下盡快一統反而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鍾離平瞪大了眼睛看著季文,彷彿是第一次認識自己身邊的這個長得很平凡的中年男子:「你,你,你怎麼能」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