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作品相關 呂不韋人物卡 文 / 絕冷無淚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期衛國著名商人,後為秦國丞相,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莊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國相邦十三年,其門客有三千人。呂不韋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生平簡介

    呂不韋出生於衛國濮陽,在韓國陽翟經商,因「販賤賣貴」而「家累千金」。

    呂不韋在趙國邯鄲經商時,偶然結識秦國宗室,質於邯鄲的秦王孫異人(後改名楚),認為「奇貨可居」,遂予重金資助,並西入咸陽,遊說秦國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嫡嗣。後子楚與呂不韋逃歸秦國。前251年,秦昭襄王薨,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三年後秦莊襄王病故,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

    呂不韋任秦相期間,組織其門客編纂著名的《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即成語「一字千金」的出處。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恐誅,乃飲鴆而死。(譯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原文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安國君有所甚愛姬,立以為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為秦質子於趙。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子楚曰:「然。為之柰何?」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遊,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為適嗣。」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賓客;而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曰:「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今子楚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誠以此時拔以為適,夫人則竟世有寵於秦矣。」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間,從容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不幸無子,願得子楚立以為適嗣,以托妾身。」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饋遺子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於諸侯。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為太子。趙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歸秦。秦王立一年,薨,謚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為莊襄王。莊襄王所母華陽後為華陽太后,真母夏姬尊以為夏太后。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

    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不韋家僮萬人。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太后聞,果欲私得之。呂不韋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韋又陰謂太后曰:「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卜當避時,徙宮居雍。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與孝文王會葬壽陵。夏太后子莊襄王葬芷陽,故夏太后獨別葬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於雍。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王欲誅相國,為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為遊說者眾,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及齊人茅焦說秦王,秦王乃迎太后於雍,歸復咸陽,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謚為帝太后,與莊襄王會葬茞陽。

    太史公曰: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聞之。秦王驗左右,未發。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黨謀,矯太后璽發卒以反蘄年宮。發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畤,遂滅其宗。而呂不韋由此絀矣。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

    譯文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悼死在魏國,運回國葬在芷陽。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子楚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子楚,對他遊說道:「我能光大你的門庭。」子楚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你不懂啊,我的門庭要等待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談。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現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諸侯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啦。」子楚說:「是這樣,但該怎麼辦呢?」呂不韋說:「你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遊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子楚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

    呂不韋於是拿出五百金送給子楚,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遊說,先拜見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和姐姐,把帶來的東西統統獻給華陽夫人。順便談及子楚聰明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常常說「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非常高興。呂不韋乘機又讓華陽夫人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道:「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現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麼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後,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後,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麼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啦。」華陽夫人聽了認為是這樣,就趁太子方便的時候,委婉地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非常有才能,來往的人都稱讚他。接著就哭著說:「我有幸能填充**,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子楚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安國君答應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都送好多禮物給子楚,而請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因此子楚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

    呂不韋選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於跳舞的邯鄲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懷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呂不韋一起飲酒,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為子楚破費了大量家產,為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此女隱瞞了自己懷孕在身,到十二個月之後,生下兒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派王齮圍攻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子楚。子楚就和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這才得以順利回國。趙國又想殺子楚的妻子和兒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隱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為太子。趙國也護送子楚的夫人和兒子趙政回到秦國。

    安國君繼秦王位,守孝一年後,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謚號為孝文王。子楚繼位,他就是秦莊襄王。莊襄王尊奉為母的華陽王后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后。莊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

    莊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趙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后常常和呂不韋私通。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在那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並將之刊布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秦王政越來越大了,但太后一直**不止。呂不韋唯恐事情敗露,災禍降臨在自己頭上,就暗地尋求了一個**特別大的人嫪毐(laoǎi,烙矮)作為門客,不時讓演員歌舞取樂,命嫪毐用他的**穿在桐木車輪上,使之轉動而行,並想法讓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誘她。太后聽說之後,真的想在暗中佔有他。呂不韋就進獻嫪毐,假裝讓人告發他犯下了該受宮刑的罪。呂不韋又暗中對太后說:「你可以讓嫪毐假裝受了宮刑,就可以在供職宮中的人員中得到他。」太后就偷偷地送給主持宮刑的官吏許多東西,假裝處罰嫪毐,拔掉了他的鬍鬚假充宦官,這就得以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姦,特別喜愛他。後來太后懷孕在身,恐怕別人知道,假稱算卦不吉,需要換一個環境來躲避一下,就遷移到雍地的宮殿中居住。嫪毐一直跟著太后,得到的賞賜非常豐厚,而太后凡事也都由嫪毐決定。嫪毐的僕人有數千人,希望做官而自願成為嫪毐門客的,也有上千人。

    秦王政七年(前240年),莊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華陽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壽陵。夏太后的兒子莊襄王葬在芷陽,所以夏太后另外單獨埋葬在杜原之東,稱「向東可以看到我的兒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後,旁邊定會有個萬戶的城邑」。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后密謀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王命法官嚴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牽連到相國呂不韋。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后遷到雍地居住。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十月,免去了呂不韋的相邦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歸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呂不韋、嫪毐都已死去,就讓遷徙到蜀地的嫪毐門客都回到京城。

    秦王政十九年(前229年),太后去世,謚號為帝太后。與莊襄王合葬在芷陽。

    太史公說:呂不韋帶及嫪毐貴顯,呂不韋封號文信侯。有人告發嫪毐,嫪毐聽到此事。秦始皇查訊左右,事情還未敗露。秦王到雍地祭天,嫪毐害怕大禍臨頭,就和親信同黨密謀,盜用太后的大印調集士兵在蘄年宮造反。秦王調動官兵攻打嫪毐,嫪毐失敗逃走,追到好畤將其斬首,就把他滿門抄斬。而呂不韋也由此被貶斥。孔子所說的「聞」,指的正是呂不韋這樣的人吧。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在中國歷史上,呂不韋論名氣,比不上那些功名顯赫的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也比不上一代賢相諸葛亮。在人們心目中,呂不韋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甚至用一兩句話都很難把他說清楚。但是,如果把呂不韋放到他生活的戰國時代去考察,就會發現,呂不韋其實是一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貢獻的人。他的一生,有閃光點,也有陰暗面,有功,也有過。

    呂不韋的功績主要表現在:第一,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異人的爺爺秦昭王是一個執政50多年的老國王,父親安國君是一個50多歲的老太子,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卻遲遲沒有確立嫡嗣,王室的此種狀況潛伏著極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兒子們為爭奪王位發生爭鬥,將會導致秦國內亂,甚至使秦國形勢發生逆轉。呂不韋通過遊說秦國,打通關節,說動了華陽夫人並由她說服了安國君,確立異人為嫡嗣。呂不韋此舉雖然具有政治投機的目的,但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後王室沒有發生內亂,加之呂不韋以丞相職位輔佐異人,把握朝政,使秦國在秦昭王、安國君死後沒有停步,繼續發展,維持了對東方六國的高壓態勢,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從這個角度看,呂不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第二,對外戰爭講究計謀,避免硬仗、惡戰。一部戰國史,從始至終戰爭不絕,一場大戰傷亡的人數往往在數十萬以上。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國戰俘竟有40萬人被坑殺!此戰是古往今來最慘烈的戰爭之一。當時呂不韋正在邯鄲,親歷了戰爭給趙國造成的創傷。他在秦國執政後反對在戰爭中大規模屠殺。他提出了興「義兵」的思想,所謂義兵,就是「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都國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應該說,呂不韋的戰爭觀是進步的,他在執政中盡量避免硬碰硬的戰爭,以減少損失。前247年,東方五國聯合抗秦,呂不韋設計將聯軍首領信陵君和魏王的關係搞壞,信陵君被撤職,聯軍遂告瓦解。

    呂不韋修建洛陽南宮

    戰國末期,「河南」和「洛陽」的範圍包括以王城、成周城為兩個基本點的黃河、洛河、伊河三川之地。東周滅亡後,秦在成周城設洛陽縣治,在王城設河南縣治。這裡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均為呂不韋的封地。他在這裡大建宮室,以東周成周城為基礎進行修復並向南擴展,從而形成了該城「東西六里,南北九里」的形制和規模。而這一修復、擴展應該就是在秦置三川郡、郡治洛陽,以及呂不韋就封洛陽時進行的。秦洛陽城奠定了漢魏晉洛陽城的基礎。

    編輯本段呂不韋墓呂不韋墓

    呂不韋墓,位於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塚頭村東。

    呂不韋死後,他的門客害怕秦王,當時叫呂母墓,所以當時秦王派人尋找呂不韋墳墓而一無所獲。

    編輯本段千古奇人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物是需要大寫特寫的,他就是戰國末期,出身為商人的呂不韋。作為一個商人,他開創了商人從政的歷史先河,甚至說他改變了中國歷史也不過分。作為有史以來的最大投機家,雖然幾千年過去了,但他的一生經歷,對後人的影響很大;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他的權術、公關手段、自我炒作的廣告宣傳等做法,仍然是比較前衛的,是夢想成功的人士學習的楷模。把呂不韋稱為蓋世英雄雖然會有人反對,但他絕對是一個千古奇人。

    商人之鼻祖經商成功

    陶朱公范蠡雖然經商有道,被看作是富人的象徵,一直被後人視為是商人的老祖宗,但范蠡在經商之前,是越王勾踐的大將軍,隱退後一定會有相當可觀的金銀作為經商的資本,因此,范蠡經商的成功,是有客觀條件的。反觀呂不韋,卻是白手起家,小小的年紀,就成了趙國首都邯鄲的首富,相比而言,把呂不韋作為商人的鼻祖竊以為更加合適。

    白手起家的呂不韋,第一桶金是如何挖到的,至今尚無法考證,但在尚未婚取的年齡就成為一國首富,絕對不是靠販賣青菜,賣幾個肉包子就能實現的。結合歷史及當時趙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呂不韋的生財之道,就是對當代的人也很有啟示,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經商的天才,也不愧商人之鼻祖的稱號。

    奇貨可居理論

    呂不韋擅長賤進貴出,這是商業上的最起碼理論,單純靠這一點是難以發家的。他的奇貨可居理論,才是他發家的關鍵。他能把一個人(安國君的兒子,即後來的秦莊襄王。當時作為人質被送往趙國,被稱為質子異人。)作為貨物囤積,還什麼樣的事情幹不出來?這裡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呂不韋的原始資本積累,一定是靠見不得人的買賣來積累的。是否有過非法融資尚待考證,但相信那些販賣私鹽、走私珠寶的買賣少不了他,因為在當時的趙國,這都是奇貨。

    國際貿易第一人

    呂不韋是戰國末期的衛國人,但衛國是小國,經濟不發達,於是他把商品貿易發展到了趙國,並且把公司總部也建在趙國。當時趙國是各諸侯國的交通要道,各國的名人雲集,經濟比較發達;走出國門的呂不韋選擇趙國作為自己的出口貿易國家,不但使呂不韋成為了歷史上開拓國際貿易的第一人,也足以看出他獨到的經濟眼光。

    官商勾結的開創者

    善於包裝自己的呂不韋,為了把自己的商業達到頂峰,與達官貴族聯繫密切,呂府迎來送往的大多數是趙國的高官貴人,各國的外交使節也是呂府的常客,這就使他的商業與官場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的同時,也使自己的商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良機。他開創的商人與官場合作的經商之道,至今仍然被很多成功商人視為成功的首選之道。

    從以上三點,我們不難看出,呂不韋的確應該是商人的鼻祖。

    開創商人從政的歷史先河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比較低的。無論商人有多少金銀財寶,那些高官貴族、文人學者也對他不屑一顧,是難登大雅之堂的。為了改變自己的地位,呂不韋決定棄商從政,以達到成為貴族的目的。在當時的環境下,作為一個商人,想達到這一步是很難的,但對於呂不韋來說,卻很容易取得了成功,開創了商人從政的先河。

    作為一個商人的呂不韋,如果想在從政上取得成功,單純靠拉關係,賄賂官員是很難取得重大成功的。因此,他決定把奇貨可居的經商理論應用與政治權謀,直接從高層入手,孤注一擲,把秦國的質子異人作為自己進入上層的階梯。在花費巨資包裝質子的同時,還大演美人計,把自己心愛的女人送質子異人為妻,以博得質子異人的歡心。這種直接走上層路線,大搞金錢美女攻勢的攻關手段,至今仍然被眾人效仿。

    把秦國質子異人拉入懷抱後,呂不韋憑借其巨大的財力,來到秦國都城咸陽,四處結交上層關係,大力宣傳炒作質子異人的能力;而且深知枕頭風的重要性,大筆的金銀財寶賄賂秦王寵愛的華陽夫人,成功的使質子異人登上了秦王的寶座,當年幼的秦始皇登位後,呂不韋也達到了混入上層社會的目的,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宰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為一個商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代那些在商業上成功人士,都有從政的嗜好,也不能否定呂不韋對他們的影響。

    最成功的文化傳播經紀人做了宰相的呂不韋,要權有權,要金銀有金銀,但他仍然不滿足,因為自己的學問太淺,雖然身為宰相,仍然怕被以後的文人學者瞧不起,毀掉自己的一世英名,這可是他最不願看到的事。對於墨水不深的呂不韋,想靠自己著書立說成為文化人很不容易,但這難不到呂不韋。為了進入文化圈,成為文人學士,呂不韋高薪聘請了上千個滿腹經綸的文人學者,成立了呂氏文學院,專門撰寫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呂氏春秋》,這本以後流芳百世、千金難改一字的經典之作,也使呂不韋的事業達到了頂峰。

    廣告業的老祖宗商人出身的呂不韋,不但明白宣傳作用的重要性,而且深知炒作造勢的巨大作用,就是當代的廣告大師,也一定會佩服呂不韋在廣告業上的超前意識。且不說他如何包裝質子異人,使窩窩囊囊的質子異人成為了一國之主,單是他在《呂氏春秋》成書後的炒作宣傳,真讓後人自慚不如。

    呂不韋千金懸賞改動《呂氏春秋》一字的舉動,幾千年來一直被人誤解,以為他是為了表明此書的精湛,其實這種看法是大錯而特錯。從現代人的眼光看,呂不韋此舉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呂氏春秋》這本書的炒作宣傳行為。幾千年前的呂不韋就有如此的超前意識,被尊為廣告業的老祖宗名副其實。

    總之,作為一個生活在幾千年前的人,縱觀呂不韋的一生,他的很多觀點,做事的方法,就是到了現代,仍然是比較超前的,甚至當代一些所謂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路子上,仍然留有呂不韋的影子。從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呂不韋的確是一千古奇人。但成功一世的呂不韋,由於利慾心太重,沒有像范蠡那樣,事業達到頂峰後激流勇退,最後落了個自殺身亡的悲慘結局,這也是呂不韋給我們那些成功人士留下的最大教訓,也最值得那些成功人士三思。

    小商在於民

    中商在於政

    大商在於國

    編輯本段呂氏春秋呂不韋組織門客編著《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政期

    《呂氏春秋》

    間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並蓄,博采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於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始皇提供了執政的借鑒。可惜,由於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秦始皇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後人領悟,成為瞭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說起呂不韋的過,莫過於他在處理和趙姬的關係上不乾淨利落,一刀兩斷,以致一錯再錯,釀成大禍。本來,當年他把趙姬送給了異人,異人稱王,趙姬為王后,身為丞相的呂不韋就應徹底了結與趙姬的情緣,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哪知他對趙姬還一往情深,趙姬對他亦戀戀不捨。尤其異人死後,趙姬守寡,兩人更如乾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無忌憚!這讓日漸懂事的秦王政怎麼看?這讓朝廷官員、民間百姓怎麼看?精明的呂不韋後來也發現自己已經引火燒身,「恐覺禍及己」,主動停止了和太后的往來,但是他又推薦大陰人嫪毐,結果引狼入室,一錯再錯,終於落得滅頂之災。

    縱觀呂不韋的一生,他沒有在治國的大政方針上出現失誤,是從政的高手;卻在情感的小圈子裡喪失理性,迷失方向,導致身敗名裂,令人深思。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