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守侯了幾千年的彼岸花,但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彼岸花花開無葉,有葉無花。他們瘋狂的思念彼此,終一日,他們也違背神的旨意偷偷的見了一面。那一年的彼岸花,紅艷艷的配著耀眼的綠色,格外的妖艷美麗。神知道後,他們被打入輪迴,並被詛咒永遠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受盡磨難。從此,曼珠、沙華每一次的輪迴,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花香想起前世的自己,發誓不分離。然後再度輪迴……
注一:空桑山:出自《山海經》第四卷《東山經》:「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泯澤。」
注二:比翼鳥:《山海經-海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注三: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註:「扶桑,木也。」《海內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注四:洛神的傳說:洛神就是宓妃,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從此,后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后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注五:天帝,即是帝俊,而非玉皇大帝,剝離道教神話體系不認可玉帝的存在,神話起源裡找不到其存在。玉帝的存在是道教對中國神話的玷污!道教神話體系以「三清」和「六御」(六御:中央玉皇大帝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極天皇大帝,大地之母:承天傚法后土皇地祗)為最高,玉帝被認為是三界的主宰。
崑崙神話是中國神話的母體,西王母所在的崑崙山被譽為東方的「奧林匹斯山」。中國神話豐富多彩按地域系統,即由西王母、盤古、女媧以及他們所代表的西方崑崙神話、東方蓬萊神話、南方楚神話及中原神話。其中,崑崙神話是中國神話的主體部分,崑崙神話是中國古典神話中最有影響的神話系統。
西王母是崑崙神話中最原始的女神,因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位神,對其信仰在戰國時期已經形成。漢代是西王母信仰的鼎盛期,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較大範圍和較長時間裡流行、具有民間宗教崇拜性質的、有著常人形態的神,故又被海外學者稱為「中國第一神」。作為漢代文化中最龐大最普及的文化信仰,直到佛教文化漸盛於中國,西王母信仰才漸漸淡化,這之前它是四五百年間中國人精神世界裡最堅實的信仰。
在道教神話中西王母居然成了所謂「玉帝」的妻子,大神后土也歸其管轄,大大的笑話。可以論證的是后土即是女媧的另一稱謂,如此倒好西王母、女媧都成了根本不存在的玉帝的附屬。「三清」道教神話體系的頂峰,這個先前已經議論過其不合理之處,這裡不在贅述。八仙本是蓬萊神話中的,後也被納入道教神話體系之中。關於道教神話體系的不合理之處,這顯然並我可以解釋的,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提到蓬萊的神話傳說,無法不先談及八仙傳說,因為八仙故事傳說是蓬萊神話傳說中最亮麗的一筆。因為八仙的傳說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與喜愛,舊時民間廟會及節慶表演中,八仙更是不可缺少的形象。
促成八仙群體的社會歷史原因:一方面是出於道教(全真教)本身的需要,為了宣揚教義,不得不抬出一個能適應社會各階層需要的仙人群體,加強道教迷惑人的神秘力量,廣招信徒;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在長期被壓迫和戰亂摧殘之下,希望獲得比較安定的生活,將這種期望寄托在神仙的保護下。於是,經常雲遊人間扶危濟貧的八仙群體自然最符合他們的願望了。
而在道家典籍中,西王母是執掌西崑崙與天界女官的極陰之神,自天地混沌的陰之一部分化出,與從陽之部分化出的東木公東皇太一分別執掌東西男女兩部分的天界官吏,她並無配偶,和玉皇大帝也並無瓜葛,一切只是民間傳說中美好的幻想。
大地之母:承天傚法后土皇地祗承天傚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后土」,俗稱「后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后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
既然后土是最高的女性土神,那麼她與女媧氏就自然連到一起了。記載我國遠古傳說的《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斗樞》雲,古代所謂三皇的天皇、地皇、人皇,就分別是伏羲、女媧、神農。這裡女媧既是地皇,她自然就與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一個人了。明嘉靖丙辰歲秋重刻的后土祠廟像圖,有「后土皇地祇」之言,亦徑直稱后土為皇,更說明后土與地皇女媧不可分開了。也就是說女媧即后土,后土即女媧。這種合二為一的說法能否成立?能。郭沫若在《卜辭中的古代社會》一文中就說:「神話傳說中人物,一人化為二人以上,一事化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他經過考證,就得出了「帝嚳與帝舜實為一人」的結論。故我們也完全可以大膽地說后土、女媧確為一人之二稱。這是最順暢的推論,也是最合理的判斷。由此我們也可以說,位於古汾陰今萬榮脽上的后土祠。原來就是女媧祠。我們從今日始,完全可以把這位土地最尊之神,即最權威的地皇,合稱為后土女媧。
歷史上帝王對於諸神所上尊號中,涉及玉帝的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帝主號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也;四紫微玉帝,漢光帝上後乾號也。皆非此玉帝。宄其信仰,緣於古代宗教,古時即有支配日、月、風、雨等自然變化和人間禍福、生死、壽天吉凶等人生命運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說法。西周以後又稱「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時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稱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宮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時,「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詳細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淨德和王后寶月光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王后,夢醒後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位,不久捨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
注六:中國神話關於地獄的主宰比較混亂,道教有豐都大帝一說,佛教相傳的有地藏王菩薩與閻羅王。
酆都大帝,是酆都的主宰神,道教認為他主宰十殿閻王,也是幽冥的統治者。酆都大帝又稱「酆都北陰大帝」,是道教陰府的最高神靈。治下有五方鬼帝:東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羅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塚山,中央鬼帝治抱犢山;而北方鬼帝為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酆都大帝信仰起源較早,《山海經》中即有鬼國的記載,稱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幡三千里,其枝問東門叫鬼門,為萬鬼出入的地方,門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鬱壘,主閱領萬鬼。其同質性與東嶽大帝極高,民間皆認為二神雖異名,但為同一神。
東嶽大帝統轄了五嶽及天下名山,並且掌管十殿閻王,是道教地府的最高神明,中國大陸信徒則認為,東嶽大帝可以主宰人間、陰間的禍福,是統轄陰陽界的大神。(在佛教則認為,地獄由地藏菩薩負責救度。而台灣一般民眾在墳墓、靈骨塔、廟宇也多奉祀地藏,而非東嶽大帝。)。許多民眾認為,此神與酆都大帝神職幾乎完全重疊,應為同一神。
地藏菩薩卻是佛教信奉的地獄的主宰,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其中以第五殿殿主閻羅王最為知名,通常被認為是地獄的主宰。其它將、臣:首席判官崔府君、鍾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