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八十五章:錢財長腳飛 文 / 故事情節

    清末民初,中國的老百姓終於知道火車是個好東西,並不是什麼可吸人靈魂的怪獸。官員們更知道火車是好東西,因為可以快速運兵不說,更重要的是能發展經濟,為他們帶來不少好處。

    現在,讓外國人來修鐵路,那一定是賣國行為,這是中國人民絕對不允許的,更不用說向外國銀行借錢了。但是,修鐵路這事,需要的是巨額資本,清末之時,沒有那個資本家可以拿這麼多錢出來,國家也拿不出來,這怎麼辦呢?不能借外國人的,這是賣國,那就只能人民自己想辦法集資了。

    於是,1903年計劃修川漢鐵路之時,就由四川與湖北兩地的農民給錢。農民伯伯幸幸苦苦數年才得來的銀元,一股一股的買成了『川漢鐵路』的股票,就眼巴巴的等著鐵路修成,不說分紅,能將本收回來也就不錯。可那知道,這是清末的官場,老百姓集了一千多萬的資,連鐵軌都還沒有見到一根,一千多萬銀元居然只剩下了幾百萬,一大半銀錢打了水漂,人間蒸發了。

    錢不會自己蒸發,能蒸發他們的是人。可川漢鐵路還要修呢?沒有錢怎麼行,再一次向農民伯伯要,經辦鐵路的領導們道:「你們放心,這次的錢絕對不會再丟了。你看,我們將錢放在第三方錢莊這裡保管著呢!外國人的信用你們總要相信吧!」於是,農民伯伯們沒辦法,只能又將幸幸苦苦數年的銀財再擠出來一些……

    可,事實再一次讓農民伯伯失望了,經辦鐵路的官員們急於用錢,四川與湖北幾個錢莊於幾日之內,盡數倒閉。數千萬元又只留下了數百萬元,數萬百姓們的血汗錢,居然又一次人間蒸發。還是那句老話,銀子不會自己長腳,人間蒸發,能讓它們長腳的是人。錢莊沒了,農民伯伯血本無歸,只能呼天搶地,入京上訪。

    大清只能出頭來管,怎麼管呢?盛宣懷的主意,將鐵路收歸國有,還是走,向列強們代款那條路。要不然,大清這財政就要跨台了。農民伯伯:好嘛!你們將鐵路收歸國有,但我們的血汗錢,你們大清是不是得還給我們呢?大清:什麼?還想要錢,關我們什麼事!誰讓你們要自己集資修鐵路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下錢沒了,怪得了誰?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普通的老百姓那裡懂這些,他們只知道錢沒了,活不下去了,只能賣兒賣女,跳河上吊,懸死於路。頓時,四川與湖北民間,哀鴻遍野,哭聲震天。終於,在有心的挑拔之下,四川保路運動開始了。繼而成兵變,其中不乏立憲派,革命黨……

    趙爾豐出面調解,左右不得,只見成都巡撫衙門前一排一排的儘是請願的群眾,說一千,道一萬,那就是要政府將他們被騙走的錢,找回來。怎麼找,到那裡去找,說不定就是這些傢伙吞掉的,難道還讓他們將錢吃進去的銀子吐出來,怎麼可能。趙爾豐那裡有錢,沒有錢,就只能與農民們講道理,可沒有錢,什麼都是假的。

    於是,成都巡防營營務處田微葵向請願群眾開槍了,一輪槍響,幾十個市民當場被打死,傷者無數……沒人控制得了,也不能控制。劉文輝得了消息,早讓劉二牛想辦法,將趙爾豐藏起來送走。他是個好官,不能讓他背這個黑鍋,要不然,到時會被憤怒的民眾梟首示眾。

    1911年9月10日,端方帶著十六協入了川,身後跟著顧問劉師培與何震。劉文輝知道,這是端方的絕路,可他沒有心思關心這些了,他的心思全都放在起事之上。武昌的華興會,日知會等,不日將會有大動作。劉文輝不能讓他們無謂犧牲,即如此,那就只有自己前行起事,讓他們隨著主流。

    可楊洪勝,劉復基他們的革命活動,還是被人發現,並被捉了起來。黎元洪與劉文輝都聽到了這個消息,當場就嚇了一跳,立馬去向端澄和鐵忠求情,無論如何,盡一份力是一份力。到了軍營,就見一隊旗兵,正捉住楊洪勝問:「你是不是革命黨,你的同黨還有那些?」

    可鐵忠卻不這般問話,因為他知道,就算眼前這個楊洪勝是革命黨,也只能當他不是革命黨。要不然,當下就可能發生兵亂。上前將那個旗兵推開,並笑著對楊洪勝道:「楊洪勝,你不是奉命去察革命黨嗎?怎麼這般不小心,自己居然被人家當革命黨捉了起來!」聽了這話,劉文輝一顆心落了地,這鐵忠是有意包庇,息事寧人,那這事就好辦了。

    可楊洪勝卻是鐵了心,將頭一抬道:「那有這麼多廢話,老是就是革命黨,要殺要剮,隨你們便!」聽到這話,站在一邊的鐵忠苦笑一歎,再也不好說什麼、端澄心頭一怒,正要推出去斬,早有劉劉文輝大吼一聲道:「等一下……」帶著小明和幾個廓爾喀人,走到楊洪勝面前,劈頭蓋臉的就是幾巴掌,打完再罵道:「你得了失心瘋了是不是?你那裡是革命黨,你是你捉革命黨的……」

    劉文輝於軍中甚有威望,這幾巴掌打過去,楊洪勝居然不發一言。劉文輝見他不再怒稱英雄,這才抱拳對總督瑞澄道:「總督大人,他今天犯了病,居然口無摭攔,說出此等掉腦袋的話,我這裡代他向您道歉!」身後的黎元洪也幾步上前,為禮後道:「是啊總督大人,楊洪勝是我的兵,我以性命擔保,他絕對不是革命黨!」

    事情如此明顯,劉文輝與黎元洪都還是裝聾作啞,這讓總督瑞澄心下十分惱火,鐵著臉道:「如此說來,那軍中沒有一個革命黨了?」黎元洪啞口無言,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士兵,其它到是沒有想太多。劉文輝卻道:「總督大人,反是都要講究證據……」見瑞澄正要反對,鐵忠敢忙出言道:「是啊大人,如今證據不足,我們不能如此輕易的就決定他們的生死。他們可都是我們大清的士兵,若是冤枉了,那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麼?」

    張彪與鍾穎都不在,三人一起聯合向瑞澄發難,瑞澄眾意難違,頓時沒了主意,可要就這麼放過幾個明明白白的革命黨,卻又心有不甘。想了良久,便只能道:「那這樣吧!將楊洪勝、劉復基、彭楚藩他們三個關起來,等查明實據,那時候再行處置。」說完話,頭也不回的走了,心下卻是十分怒恨:「這還是不是大清的天下了!」

    鐵忠歎了口氣,看了看劉文輝與黎元洪,跟著瑞澄去了。幾個旗兵正要將人拉下去,劉文輝走上前攔著,然後道:「你們幾個,不要亂說話,也不要亂發瘋。先安心的下去呆著,我不會眼睜睜看著你們枉死的,我會想辦法救你們。」劉復基眼見要殺頭,可那知道又被劉劉文輝從鬼門關上拉回來,情緒失控之下,哭道:「劉協統,我知道你對兄弟們好!可是,可是,名冊丟了,同志們危險了……」

    劉文輝一聽之下,不由心亂如麻,怒罵:「你們搞什麼飛機啊,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在劉文輝怒其不幸的目光中,三個哭喪著臉,被旗兵拉了下去。身後的黎元洪見此,勸劉文輝道:「文輝兄,算了吧!我們再想別的辦法,只是,也不知道有多少兄弟鋌而走險,幹這要掉腦殼的賣買。」

    回到了營房,劉文輝左右不安。今天中午是張彪與鍾穎不在,要不然,那裡保得住。想得良久,便將眉頭一皺,下了決心,叫過身後的劉山柱道:「山柱,你去發電報給兄弟們,告訴他們,我們今晚就要有所行動。」劉山柱大驚道:「大哥,我知道你擔心楊洪勝,劉復基他們三個。可是,我們原定好的時間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如今才十月一日,還差了幾天,何不再等等。要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啊!」

    劉文輝搖頭道:「不等了,這個世界上沒有那一件事情是可以絕對安排妥當的。既然如此,趕得早不如趕得巧。你快去準備吧!另外,給我叫標隊長以上的軍官,到我這裡來開會。」劉山柱見劉文輝己經決定,再不回頭,轉身而去。

    見他出營,劉文輝就對小明道:「小明,你去叫楊潘二俠到我這裡來?」等楊潘二俠來,劉文輝便道:「楊俠,無論你用什麼辦法,今天晚上一定要請到黎元洪來營中赴宴!而潘俠你則留下,我有另外的事情交待你!」楊俠去了,潘俠就急不可奈道:「大哥,何事?」

    劉文輝就在他耳邊一陣細語,只聽得潘俠眉頭皺得高老。劉文輝笑道:「怎麼,你怕了?」潘俠笑道:「我等這一天己經很久了,大哥!怕什麼怕,至從浪卡子關前一戰過後,我還有什麼可怕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