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江山畫

龍騰世紀 第448章 日 文 / 樓枯

    一夜廝殺,梵塚山上已經被血跡染紅,清點屍體有兩千具之多,天火教八百人中除了五十名傷重被擒者,其餘已盡數戰死。金維四、謝華等人屍體被元軍找到,李浩瑜、周南、趙曉廣等人不知所蹤。正午時分,元軍將兩千多具屍體堆積在一處,澆上火油焚燒,大火沖天而起,屍臭味遠傳數十里不絕。那五十名被俘的天火教傷員則被捆住手腳丟棄在山頂,任其自生自滅。

    黃昏時,李迎隨大軍下山,走在半山腰見九原城濃煙滾滾,大隊人馬正在挨門挨戶搜查,又有幾撥人馬整裝待發準備搜山。一連三日上山之人不下五千,第四日突見西邊山上下來一群江湖人物,為首的幾個人竟是紫陽、南宮極樂、凌未風、朱子虛和謝清儀,此外八大門派的掌門到了一半,剩下的二十多人都是江湖上聲名赫赫的一方霸主,領頭的竟是張默山,眾人神情凝重,帶著七具蒙著白布的屍體。李迎的心陡然懸了起來,隨著人流湧到中軍帳外,七具屍體一字擺開,李迎心如貓爪,卻不敢近前,忽然肩膀被人一拍,嚇出一身冷汗,回頭一看卻是於章龍,揮拳便打,卻被於章龍扣住手腕命脈。

    於章龍低聲道:「跟我來!」拉到近處的一間帳篷裡,鬆開了手,冷笑道:「不愧為少衝的女兒,你以為這是什麼地方?」李迎冷哼一聲,並不說話。於章龍微微一笑,倒了一杯熱奶茶遞給李迎,道:「我蒙你父女兩次不殺之恩,豈可為難你?我會設法送你離開這裡,這兩天你就呆在這裡,若是落入他們手裡,只怕性命難保。」正說著話,忽然,門簾一掀,衝進來三個人,將於章龍團團圍住,領頭的是楊秀。於章龍道:「楊女俠有何貴幹?」楊秀道:「於章龍你我兩家並無仇怨,請你高抬貴手,放她一馬。」於章龍笑道:「楊女俠不要誤會,在下並沒有加害之意。」楊秀冷笑道:「那好的很,我帶小師妹回去,于先生不會介意吧?」於章龍道:「只要封姑娘願意便可。」眾人聽他說出「封姑娘」三個字,不由得一愕,李迎道:「于先生恩情,封迎銘記在心。」隨楊秀慢慢退出大帳。

    楊秀緊緊地拽著李迎的手,四人低頭匆匆趕路。李迎小聲道:「師姐我不回去?」楊秀道:「你如今孤身一人,不回紫陽山還能去哪?」李迎道:「我回去一定會連累紫陽宮的。」楊秀嘿嘿冷笑道:「在你眼裡紫陽宮懦弱到連自己的弟子也不敢收留嗎?」李迎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二人正在爭,忽然有**叫道:「抓住她!抓住這個小妖女。她就是李少衝的女兒!」一個漢子手指李迎,神情驚慌。眾**驚,楊秀飛起一劍將那人劈到在地,拉著李迎就走。

    這一鬧,驚動了巡視的衛隊,一個蒙古百戶喝問楊秀道:「為何殺人?」楊秀冷笑一聲:「他污蔑紫陽宮還不該死嗎?」百戶瞟了李迎兩眼,道:「你叫什麼名字?」李迎道:「封迎,紫陽宮弟子。」百戶道:「你是紫陽宮弟子為何穿著軍服?」楊秀道:「穿什麼,你管得著嗎?」拉住李迎便要走,百戶大怒,拔出腰刀,喝道:「給我拿下!」楊秀喝道:「誰敢!」眾軍被她一喝,竟不敢向前。這一鬧,驚動了正在中軍中商議事務的張默山,大步趕過來,喝道:「何事喧嘩!」百戶道:「回稟王爺,這個女子十分可疑,剛才我明明聽到這個漢人喊她是李賊的女兒,她卻不承認,這個為包庇,還殺人滅口。」

    張默山看了一眼李迎笑道:「原來是封姑娘,為何穿成這樣?」喝斥百戶道:「紫陽宮的封女俠本王認識十幾年了,何曾聽說她與幽冥教有什麼勾結?你們豈能聽風就是雨?」謝清儀訓斥楊秀道:「做事怎麼毛毛糙糙,不問個明白就殺人?」張默山笑道:「算啦,楊師妹性情剛烈,世人皆知,是此人命運不濟。念他曾棄暗投明,誅滅李賊有功,厚葬了吧。」

    楊秀跟著紫陽宮眾人進了大帳,倒地下拜。紫陽道:「好孩子不必這樣,這些日子讓你受苦了。」李迎聞言不由得淚流滿面。清儀安慰道:「好啦,一切都過去了,如今回家了,大家該高興才對嘛?」岳小枝道:「對,對,我去準備一桌酒席,為小師叔接風洗塵。」自去準備。李迎道:「弟子有事請師父明示。」楊秀道:「小妹今天師父身體不爽,我看改天再問吧。」謝清儀道:「也好,你們姐妹多年不見就在一起聚聚吧。」

    李迎見紫陽神情疲憊便拜送二人離去,一頓飯吃的心神不寧,宴散問楊秀道:「師姐為何要阻攔我?」楊秀道:「你必定是問他的死活,師父和大姐都不會說的,問了只是徒增煩惱。」李迎道:「他不知死活,我不該問一問嗎?」楊秀冷笑道:「你已知道他不是你父親,為何還要糾纏不清?」說完吩咐身邊弟子梁小靈道:「看著你師叔,不要讓她出去亂跑,違者拿你是問。」言罷轉身離去。梁小靈見李迎神情愁悶,便勸道:「小師叔不要責怪師父。我看他們上山會過李首座的人個個都像中了魔一樣,只要誰問起那晚發生的事,個個癲狂不能自持。師祖和大師伯回來後連話都不願意多說一句,只是師叔回來後才勉強說了幾句話。」李迎自言自語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為何會這樣?」梁小靈苦笑幾聲終究沒有答案。

    二日,張默山親自主持將七具屍體火化,七個人都是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木青、仇原、趙九通、張良才、赤雲子、嵩岳、武空。七人的骨灰用紫金玉瓶盛斂,上面用黃綾包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