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江山畫

龍騰世紀 第230章 落髻山(4) 文 / 樓枯

    勢最高,登臨山頂,教中上下盡可一覽無遺。我們小時候讀書偷懶時,先生就會嚇唬說『教主在上面看著呢。』那時誰知道總教這麼大教眾又這麼多,教主他哪能一個個都看得清?」

    馬車西拐,過了育生院正門,又向前三五里,忽見青山之下有一湖,形似彎月,碧波清亮。湖的岸邊垂柳依依,亭台樓閣星羅棋布,笑語笙歌,陣陣隨風入耳,恍惚間恰似到了西子湖畔。

    李久銘命副舵主李滾率其餘人等駐紮在駐馬鎮。自己與少衝、九妹一行十人進了通天洞,洞中甚大,一邊是奔湧湍急的江水,一邊是僅容五個人並排走的石板路。水流聲震耳欲聾,石板路潮濕難行,加之光線昏暗,一百多步竟磨蹭了半天。左轉登上一截石梯,約走五十步,再一右轉,眼前忽然一亮,這是一個巨大的石廳,出口處是一個青翠的山坡。與洞口的守衛不同,這裡的守衛檢查甚嚴,,不光嚴查姓名來歷,還將眾人隨身兵器收繳一空。耽擱了一刻鐘才出了洞口,入眼的是一座巨大的白玉牌樓,上面繪有各種各樣的火焰,天火教不拜神像只拜火,這牌樓正是教中的聖物。

    眾人對著牌樓三拜九叩之後,沿著一條可並行三輛馬車的石板路向前走,路邊停滿了各式馬車、轎子,聽人使用。李久銘要了一輛馬車,道:「去小西湖。」少衝道:「此處何來許多車馬,難道有人把生意都做到這兒來了?」李九妹笑道:「借他幾個膽也不敢到這來做生意。這些是內務府車馬局為方便來總教公幹的同教預備的,雖說不要錢,但誰也不會白坐,都會送趕車人一些銀錢。」車行的又快又穩,一路上道路縱橫交錯,鮮花遍地,綠樹成蔭,茂林修竹、亭台池謝隨處可見。房屋有尖頂的,圓頂的,寶塔頂的,使磚的,用石頭的,木頭造的,造型各異,各有千秋。少衝如身臨仙境一般,看的目不暇接。

    李九妹歎道:「走遍大江南北,還是我總教第一。哥哥,咱們有八年沒有回來了吧?好多地方都不認識了。」李久銘唏噓道:「是啊,八年不見了。」忽指著一道長長的青磚圍牆道:「李兄快看,那裡便是育生院,我們生於此,長於此,將來還要老於此、死於此。」少衝原本聽說過育生院之名,知道是教中生養之地、教育之所、養老之地,雖不似中宮監高高在上、清議院位高名清、風衣府大權獨攬、內務府財廣物肥,卻是教中的根本所在。遠遠看去,只見一道長長的青色鏤花圍牆似乎永遠沒有盡頭,院裡林木蔥蘢,亭台樓閣依稀可見。走了二里多地,仍沒到盡頭。少衝暗道:少林寺號稱武林的泰山北斗,數百年的營聚,亭台樓閣綿延一里多地,已經是中原武林數一數二的了,但跟育生院比起來,仍舊是相形見絀。一個育生院尚且如此,再加上其他幾個府院,這落髻山將是一個怎樣的天地?

    這時,馬車前方出現了一塊兩三百畝大小的四方形場地,青磚鋪地,空蕩蕩,稀疏無人。場地正中有一個圍寬九丈、三丈高、白玉石砌的高台,一面烈火大旗,迎風烈烈作響。李久銘道:「這裡就是祭天台,是教主祭天的地方,以祭天台為中心引出四條大道,我們剛才走過來的喚作天烈大道,往南通往中宮監的喚作天長大道,東面那條叫天火大道,西邊那條叫天存大道,是我教的四大動脈。你再看祭天台東北角是內務府,東南角是風衣府,西北角是育生院,西南是清議院。是我教腹心所在。」少衝極目望去,清議院四周沒有圍牆,主樓高約十丈,用漢白玉石砌成基座,牆體雜用磚石,屋頂為寶塔形,用金葉裝飾遠看熠熠生輝。內務府佔地廣大,房屋高大整齊,府中道路筆直寬闊,花草樹木修剪的整整齊齊。風衣府依著一座小山包而建,府中林木繁盛,亭台樓閣半隱半現。

    風衣府正南方向,有一座像女子髮髻的小山,林木蔥蘢,蒼脆欲滴,少衝恍然大悟道:「想必這就是教主所居住的落髻山了。這山真是像極了女子頭上的髮髻。」李九妹道:「不錯。總教北有金剛山,東有雲台山,西有來鳳山,南有小彌山,中間圍著一塊平地,東西長二十二里,南北長三十八里,坦坦蕩蕩,祭天台正好位於正中,落髻山雖位置偏南,但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