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才當初斬殺那些刺客都是以暗殺的方式反殺,甚至那些人都未能靠近王宮,自然外人不會知道有刺客前來——/而他和那戰皇刺客大戰,是在大殿中遣走其他人之後進行,只有那些侍衛知道。而作為王宮的侍衛,當然都是最可靠的人。
當然,這件事徐三才也並未瞞著徐衛、古老、王有才和王父等核心成員,當聽說他正面一對一斬殺了一名戰皇刺客後,古老自然是大為得意,徐衛也大感慰懷,終究,他的戰技主要是徐衛在指導。倒是王父和王有才十分擔心,勸他以後要多加小心。
刺客公會原本就只有三名戰皇刺客,這次刺殺任務竟讓一人折損,公會的高層自然暴怒。不過,刺客公會現在想的不是派出更多的刺客繼續刺殺,而是懷疑東方家族故意隱瞞信息,企圖以此消耗刺客公會的力量。
刺客公會當然不能隨意取消這種無限制任務,但刺客公會的內部成員卻已經被通知不得執行這個任務。而在和東方家族聯絡人的接觸時,那聯絡人依舊堅持當初提供的信息沒有錯誤,大秦王只是戰王初階,大秦國內也只有王級強者。
刺客公會承接了任務,所有的損失就都是刺客公會自己的事情。刺客公會不想讓東方家族看笑話,自然也並未說出損失。而從徐三才的宣傳中,東方家族認為刺客公會只是找了一些外圍成員窮對付,自然對刺客公會更加懷疑。
大秦主動削減部隊讓兩大國的聯軍認為,大秦暫時沒有擴張的計劃。然而,聯軍卻也不敢隨便撤出,就在大秦的西側駐防。兩個超級大國不得不從國內運輸糧草和軍事物資,而部隊士兵則在三年後進行了調防,從國內又調換了百萬大軍,將那些遠征軍替換回國。
徐三才和盜賊公會及假強盜先後攔截了數次兩大國的運輸物資,其中有兩次飛行斥候組成的運輸隊,還有一次有兩名戰王親自壓陣,結果都被他帶人斬殺。雖然那些糧食價格有限,但繳獲的大量空間裝備卻價值不菲,讓大秦的精銳軍團百夫長都可以配備空間袋。
徐三才還不斷騷擾襲擊聯軍駐紮的兩個國家,當然,他針對的只是兩國的糧食和經濟,兩國自然無法阻止他的焚糧襲擊,而且,他還兩次在汛期摧毀了流經兩國的青河,讓兩國大量的農田和村莊受災。他並不想殘害農夫,暗中派人宣傳,引那些農戶遷徙到了大秦。
那兩個中型國家的國王整天為糧食和農戶的流失愁眉苦臉,原本百萬駐軍可以給兩個中型國家帶來不小的貿易額,對兩國的經濟大有促進。但徐三才帶著假強盜不斷騷擾,外界的物資很難運輸進兩國,造成了兩國物資的缺乏。
如此一來,百萬駐軍的購買力就成了和兩國國民爭搶物資,兩國的物價水平飆升,民生都出現了問題,讓軍心、民心出現了**。而兩國又不敢違逆兩個超級大國,只能是咬牙堅持,但所謂作亂的強盜都是在境外,兩國也只能請聯軍和周圍的國家協調剿匪。
徐三才派出的假強盜雖然就在緊鄰兩個中型國家西側的大國青峰國中,但卻並不禍害青峰國的商隊,只是攔截向兩個中型國家運輸物資的商隊,青峰國王也不想自找麻煩。平時假強盜就混跡在郡城中,也根本無法一一甄別,剿匪也是白費力氣。
在聯軍的協調下,青峰國允許兩個中型國家派遣軍隊進入自己境內保護商隊,或自行採購物資。然而,就在青峰國開放了兩個郡城後的第二天夜晚,兩座郡城的糧庫就遭到了火災,就連兩座郡城的軍方物資和民間商舖的倉庫也遭到火焚。
青峰國當然明白這一切都是大秦國的傑作,當即重新對兩**隊封閉了邊境。然而,這又得罪了聯軍,大晉國出面向青峰國施壓,暗中卻操控青峰國內軍方,支持軍方的大將軍逼宮,甚至想培植那大將軍取而代之,將青峰國作為大晉的一個傀儡國。
青峰王倒也有自己的親信,那大將軍卻也未敢直接動手,只是以整個軍方的名義向青峰王施壓。青峰王也立即就知道了大晉和那大將軍私下勾結,但那大將軍也是中階戰王,又掌握著軍方半數的官員,青峰王也無法以武力將之拔起。
這一切的情報自然也傳送到了徐三才手中,他當即就指示王有才推波助瀾,激化軍方和青峰王的矛盾。王有才的情報機構早就滲透到了青峰國,甚至和軍方及王宮的部分官員都有了聯繫,流言很快就在官員和民間傳開,整個青峰國都處於山雨欲來的狀態。
青峰國王和大將軍的矛盾日益明顯,而大將軍已經坐大,在軍隊影響和控制力上分庭抗爭,甚至那大將軍還稍處上風。只是雙方都不便公然動武。但那大將軍指使手下的軍官開放邊城,並將青峰王的命令截留,讓青峰王的權利被架空了小半。
這更讓矛盾日益激化,青峰王也知道了那大將軍背後有大晉的支持,而他掌握的軍方力量又不足以徹底剷除那大將軍的勢力,只能在暗中讓自己的親信暗中拉攏大將軍的手下,而那大將軍則也在暗中收買青峰王的手下。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中,青峰國就是在國王和軍方的相互傾軋和相互算計中度過,但國王終究是國王,那大將軍的影響只是限於軍方,在一些地方勢力和朝廷官員中,大將軍的影響力就微乎其微了,大部分郡城的郡守都是忠於國王的官員。
青峰王倒也不傻,雖然不能直接和大將軍開戰,但軍隊需要軍需,而國庫和地方糧食都是國王手下的官員控制,他當即讓手下將大將軍掌握的部隊的軍需嚴卡,甚至拖欠軍費,軍糧也只供給十天所需,隨時補充。一旦發生叛亂,大將軍的部隊也就只有十天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