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章 節目錄 第389章 即將到來的商機 文 / 鈞申

    在中美進行談判的同時,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官方卻是陷入了很大的恐慌之中,過去的澳大利亞一直推行的是白澳政策,所謂的白澳政策,就是只容納白人移民,而不接納其他有色人種。{}

    特別是中國人。

    不過澳大利亞相比美國來說,華人的生存環境還是不錯的。很多華人都在澳洲成功掘金,然後用澳大利亞賺到的錢拿到中國進行投資。

    澳大利亞的華人能夠賺到錢,這是很正常的。

    白人的腦子並不靈活,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也能感覺白人很多地方依舊有強烈的蠻夷的特徵。

    白種人在思維方式上,存在一定問題,那就是白種人的思維方式用的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就是一條線,所以白種人在思考問題時容易一根筋。

    當然,萬事萬物,並不是完全都是壞的。

    西方人的這種一根筋的思維方式,也讓西方人在軍事裝備上持續的領先,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戰爭打不贏,他們想的不是人心、政治等方面,更多的時候會感覺是自己的武器裝備還不夠好,例如一個堡壘攻不下來,他們不會嘗試著從內部瓦解敵人,而是會認為是自己的大炮打得還不夠遠,大炮威力還不夠強。

    正所謂傻人有傻福,也是這個道理。

    但是在經營等方面,鑽研能力上,白種人和中國人相比,那是嚴重的不足。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更高級的類比思維,是一個面的思維方式。

    所以中國人在外經商什麼的,很多人在澳洲能夠白手起家,賺到原始資金。還有後世的中國人,在海外的經營的也非常多。

    當然,華人在海外經營商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華人缺乏強大的軍事力量進行保駕護航,所以華人的投資經常會打水漂,被其他國家的人用暴力的方式搶奪。

    其中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的美國是非常嚴重的,美國不僅限制華人出入境,而且還將經濟蕭條歸結於是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就業崗位,讓中國人背黑鍋。華人在美國的生存,簡直就是血淚史。

    在澳洲的華人則相對好一些,儘管也被針對,不過相比美國的華人,日子還是更好過一些的。

    不過自從澳大利亞實施白澳政策之後,華人到澳大利亞經商、打工已經沒有入場券了,所以才有很多華商回到中國投資。

    在海外商業經營商,中國主要以廣東、福建兩省百姓比較多。另外南方在風水的大層面上來說,也適合經商,所以華商在海外的競爭力是很強的,儘管沒有軍事的保護,依舊能夠頑強的生存。

    隨著中華民國崛起之後,華人在海外經商難的問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此時的華人,自從中華民國戰勝了美日聯合艦隊之後,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國家的政府和民眾敢輕視中國人了。

    他們看到華人之後,眼神都變得不太一樣了。

    特別是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華東艦隊打敗了美日聯合艦隊之後,以非常快的速度,修改了移民法。

    這個移民法,允許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移民澳大利亞,也允許中國公民前往澳大利亞經商、務工。

    澳大利亞政府實在是沒辦法,畢竟澳大利亞只是一個沒有多少人口的自治領,到現在人口也才八百多萬。

    另外,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也不強大。

    澳大利亞這樣的人口,頂多也就是拉起一百多萬的軍隊,再有一個問題就是,澳大利亞實在沒有什麼工業。

    這個時代的澳大利亞,還是以礦業、農業為主的自治領,受英國工業商品的剝削,受英國的指揮棒指揮。

    英國通過揮舞指揮棒,從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南非等等殖民地將原材料運回英國本土,然後再從英國本土出口商品到這些殖民地、自治領。

    不過現在英國的這個指揮棒出了點問題,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澳大利亞的商品市場一度都是中華民國的商品,儘管後來英國對中華民國的對外貿易實施了了關稅壁壘,但是前幾年這個關稅壁壘又再一次取消了。現在的澳大利亞商品市場,存在大量的中國商品,還有部分的美國商品。不過美國商品,很難和中國商品競爭。

    在沒有什麼工業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戰爭能力實在是不強。英國本土又離澳大利亞太遠,支援澳大利亞比較困難,所以一旦和中華民國發生戰爭,澳大利亞根本就沒辦法擋住中華民國的兵鋒。

    在一個,澳大利亞是一個南半球國家,南半球國家對於爭霸世界什麼的,本來就沒有什麼野心,而是比較想安心過日子。

    所以澳大利亞為了改善和中華民國的關係,立即取消了華人進入澳大利亞的屏障,而且隨後又迅速的撤銷了排華法案。

    澳大利亞撤銷排華法案之後,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撤銷排華法案的英國自治領。

    剩下最嚴重的排華地區,也就是北美了。

    加拿大和美國,都有排華法案的存在,對華人的排斥力度很大。

    不過加拿大自持離中華民國比較遠,所以一直對於排華法案的存在,保持一種『你奈我何』的心態。

    澳大利亞因為資源豐富,還有大量未開發的資源。而華人對於資源的開發是很有頭腦的,非常擅長艱苦的創業環境,所以澳大利亞撤消了對華人的入境障礙後,頓時在廣東和福建兩地有很多華人開始前往澳大利亞經商。

    此時這些出國經商的華人,也比較的有信心。

    畢竟中華民國現在已經崛起,澳大利亞政府不敢隨便的拿捏他們。他們在境外的活動,是比較有保障的。

    而在南洋經商的華人,這個時候則是如同生活在天堂一般。

    南洋各國也有很多資源沒有被開發出來,而越南、高棉、暹羅、印尼又稱為了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地,華商在這些地方又有政策優惠,這些經濟殖民地政府以招商引致的名目,為華商開小灶,給華商優惠政策,那些華商自然在南洋混的非常滋潤。

    同時華商在安陽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一點也就是華商很勤勞。而南洋的猴子非常的懶惰,生活節奏非常慢,空有資源不會去開發。

    這就像是在中國的一線城市生活一段時間後,再到三四線的城市去,就會發現生活節奏有巨大的差距。

    中國那些生活節奏比較慢的城市,很多時候是沒有發展的優勢。但是在南洋各國,有發展優勢的地方太多了。南洋各國要資源有資源,要勞動力也有勞動力,但是南洋猴子就是不知道如何發展經濟,就算是普通中國人到南洋去,也很容易找到一些小生意做做,畢竟在國內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有大量借鑒的經營項目,自然很容易看到商機。

    所以在此時的南洋各國,華人的經營規模是越來越大,佔據的資源也是越來越多,簡直就是滾雪球一般的發展。

    此時華人的地位已經是僅是不同往日,之前在劣勢的政策下都能經營起來,現在還有優惠的政策。

    以前的華人,在資本上有些時候不是那麼充足。但如今的華商,一個個資本雄厚。主要是中聯儲開始大量放貸,那些華商可以大量向中聯儲借貸。有中聯儲的支持,加上中華民國的經濟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民間資本的規模也已經比較大了,加上此時的中國,正流行著投資實業的風潮。

    之前的中國,實業救國是很多先輩所提倡的救國路線,而政府也將實業救國列為振興國家的一條重要路線,所以這個時代一提到投資實業,很多時候募集資金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投資環境非常良好,隨著中聯儲的大量放貸,就業崗位的不斷增加,以及工人收入的不斷增長,商品經濟市場愈加繁榮。

    在這樣的繁榮的經濟局勢下,投資的項目只要不是太坑,一般都是可以有投資回報的,只是回報有高有低罷了,基本上不會虧本。

    在投資方面,華商如果有什麼項目資金不夠,既可以向銀行貸款,也可以向社會募集資金,只要登個報紙就可以了,並不一定需要上市什麼的。

    所以那些華商迅速就開始壟斷南洋各國的商業活動,既有那些那些一擲千金的資本大亨,也有那些經營者一些低級商業的華商。

    華人就是這樣,只要有錢賺就有人做,就算是苦點累點都沒什麼問題。所以那些儘管不是很大的經營項目,只要比國內打工還賺錢的,基本上都是華商在做。

    華商的大規模壟斷市場,自然是在那些國家讓一些比較有頭腦的土著感到非常不滿,對於這樣的現狀儘管不滿,不過那些南洋國家已經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地,那些土著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就算是有一些針對華商的犯罪發生,也只是小範圍的,而且在中華民國的嚴厲追究下,這種風氣並未蔓延。

    這些南洋國家,中高收入階級,大部分都變成了華人。這些國家,不需要考慮什麼工人福利,也有很多法律的空子可以讓這些華商鑽,只要有錢,甚至是殺人都可以打贏官司,這裡就是有錢人的天堂。

    而華人成為了這些國家的有錢人,這裡開始成為華人的天堂,華人在這些國家就是人上人。

    這個時候,一些華商已經收到了消息,那就是美國人很可能要從菲律賓滾蛋了。這個消息迅速成為各種版本開始廣泛流傳起來。

    這讓許多華商,都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