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西北集團的投資總額,高達150億,之前掠奪的財富是40。3億兩白銀,也就是55億銀元。
加上西北集團再出95億銀元,也就出爐了這個150億元的巨額投資。
西北集團之前是肯定拿不出這麼多錢的,但是因為有了那55億銀元的黃金做支撐,可以發行更多的鈔票了。
只要資金不外流,超發鈔票就沒有任何風險。
投資的主要方向就是鋼鐵、重型裝備製造業,以及農業、交通。
鋼鐵投資方面,計劃在1914年形成1200萬噸的產能,並開始建設日產鋼鐵1200噸級的大型轉爐,要達到1200萬噸的鋼鐵年產能力,必須建設18座日產1200噸的轉爐。平均每年建設4。5座。
這個產能有點恐怖,此時的英國鋼鐵產量也不過1000萬噸左右,不過就算是消耗不掉的話,鋼鐵廠也可以暫時先停工,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鋼鐵根本不愁賣。
另外西北的鋼鐵生產成本絕對是世界最低,在橡膠股票神話破滅之後,世界經濟儘管不太景氣,但是鋼鐵需求還是存在的,西北鋼鐵可以盡量出口一部分,再自身消耗掉一部分,基本也差不多。
重型裝備製造業方面,經過多年的人才培養及儲備,人才方面已不受制約,現在缺的是重型裝備製造業的製造能力,西北集團決定拿出10億元,用於購買大型船塢、大型水壓機等設備。計劃在1914年形成50萬噸排水量的造船能力。
農業方面的投資則是比較大的,這次農業投資以機械化農業為主,西北集團此時已製造出了農機生產線,聯合收割機、摘棉機、耕耘機、播種機等農機技術已初步成熟。除了普及機械化,再則就是土地改良、灌溉建設、農用道路建設。機械化農業投入的成本比較高,但是生產力同樣也很高,可以使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業生產當中脫離出來從事工業生產或是軍事活動。
交通投資方面,繼續建設西北交通網絡,同時建設更多的戰略鐵路。第一條戰略鐵路,即是從四川修到昆明,已實現與法國人修的滇越鐵路相連。這條戰略鐵路一旦修通,西北軍日後即可控制雲貴高原,同時還可以南下進攻法國越南殖民地。
第二條戰略鐵路即是從漢口修到廣州,即粵漢鐵路,這條鐵路列強也在修,但是歷史上到了1936年才通車,等列強修好這條鐵路,黃花菜都涼了。這條鐵路將直接修成雙軌鐵路。
第三條戰略鐵路,即是從漢口修到福州,途經江西。
第四條戰略鐵路,則是烏魯木齊修到中俄邊境上,同時從蘭州到中俄邊境的鐵路將被修成雙軌鐵路。
這些鐵路修好後,中國的鐵路骨架則基本形成,西北軍可以南下雲貴、廣東,又可東進江淮、閩浙、向北則可進軍蒙古、東北。
其中通往蒙古庫倫的鐵路,1910年已完工通車,西北商品已能向蒙古輸出,儘管蒙古的市場不大,但是蒙古有很多草原原材料輸出,同時蒙古也有很多礦產可以開採。
同時投資建設戰略公路,此時西北的戰略公路已經修到洛陽了,這條戰略公路將修到南京對岸的浦口。這條戰略公路,主要是為經濟而服務的,屬於經濟層面的戰略公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確實很好賺錢,但是運輸是西北出口商品的一個軟肋,鐵路如果運輸不過來怎麼辦?除了把鐵路修成雙軌鐵路,甚至是三軌、四軌之外,公路成為了一個良好的選擇。
同時還將修一條戰略鐵路到漢口,從而使商品可以通過長江水運進行出口。
鐵路系統也將進行一次提速,西北的內燃機技術已經成熟,已具備了對火車進行提速的能力。這個時代的火車是用蒸汽機推動的,動力分佈在車頭部位,從而拖動一節節火車皮。沈凝雲讓西北集團技術人員設計並製造出了將動力分佈在各節火車下的新傳動方式,而內燃機比較輕便,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動力平均分佈後,火車速度將大幅度提升,同時剎車也方便,剎車中慣性問題將得到很好的解決。
經過測試,火車最高時速被提高到了沒小時120公里,不過最終時速被定為每小時90公里。
這樣的速度,絕對是當前世界上最快的火車。
在鐵路建設方面,西北集團將不再木枕,而是變為鋼枕。木枕這東西確實好用,火車行駛在上面不會產生太大的震動,但缺點是要經常維護。鋼枕成本高,但是性能也不錯,最重要的是不需要什麼維護。而如果用混凝土替代木枕,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但火車行駛在上面震動得厲害,缺點比較大。
西北集團正發愁鋼鐵怎麼用掉,鋼枕顯然也就成為了很好的選擇。而且鋼枕的成本儘管比較高,但也高不到哪裡去。西北集團已開始用頂吹轉爐煉鋼,煉鋼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運輸方式上,則建立集裝箱運輸系統。即集裝箱規格,可以上輪船也可以上火車,也可以直接用汽車來運輸。如此一來,不再需要散裝搬運。直接把集裝箱搬運到運輸單位上就可以了,將大大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重型裝備製造業方面,則為集裝箱運輸系統配套製造吊車、叉車等設備。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力,西北集團又確定了挖掘機、鏟車等工程車輛的生產線建設項目。
軍工業方面的投資,則是計劃建設中國自己的戰列艦,製造業方面的技術方面不成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經驗。
西北軍將正式成立海軍及空軍,陸軍航空兵的編制將取消出來獨立成軍,海軍人才儲備也達到了一定規模,可以成立海軍了。
計劃在前兩年,每年各製造一艘戰列艦,以積累經驗。第三年、第四年,分別製造三艘戰列艦,從而使西北海軍擁有8艘戰列艦。這些戰列艦的級別,都定為萬噸級排水量。每艘製造成本在一千萬元左右。不過戰列艦需要維護,訓練也需要花費,因此一艘戰列艦的預算是2500萬元,八艘戰列艦將花費2億元。同時還將在四年內製造出五艘萬噸級重型巡洋艦、五艘8000噸級輕巡洋艦。以及二十艘護衛艦、一百艘魚雷艇等海軍艦船,預算達到5億元。
這支海軍一旦打造出來,那麼中國的海軍力量將不遜於日本。
很明顯,這只是前期的投入。儘管西北政府沒有日本政府那麼極端的、不顧一切的將錢投入到軍事建設上去,但是西北政府有西北集團做後盾,現在很有錢,經濟實力穩壓日本。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差距將越拉越大。
這支海軍的打造計劃,即是用建立起來的造船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打造出一支海軍,然後在接下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再將大部分造船能力投入到商船的製造當中,到時候造商船是很賺錢的,利潤超過200%%u3002
一開始船塢、水壓機這些設備自然是要靠買的,而未來四年內,則將完成船塢、水壓機等重型裝備自主製造的發展。
教育業也是重點投資的領域,不過教育投入再大也花不了多少錢,只是這一次西北集團在教育上的投資將不再是局限於西北,而是要將學校建設到其他省份去,以擴大人才培養範圍,同時教育領域的涉及,將有利於日後西北政府蠶食中國各省,使西北政府能夠一個省一個省的吃過去。
醫療方面也將向各省進行覆蓋,不過西北畢竟在穩定的收入方面還沒那麼多,只是發了一大筆橫財,所以也無法徹底的覆蓋,只能將醫院在一二線城市進行覆蓋。
這個計劃制定後,西北政府對這個計劃進行密切的配合。
如農業機械化成本投入高,西北政府就對進行了機械化改革的土地進行免征農業稅,並進行一定的補貼,從而確保投資者每年有一定投資回報率可以拿到,從而吸引民資加入到機械化農業的投資中去。
再如鐵路的修建,鐵路用上鋼枕後,修建成本增加,這時候西北政府只需要減免一些稅收,投資者的回報率就有了。
錢要流動起來,才算是有效資本,如果把錢放在金庫裡,那就是一堆廢紙或是一堆不能吃的廢鐵、石頭。
除了西北集團拿出這次反掠奪的財富進行投資,還要吸引民資把錢拿去投資,從而使錢流動起來。
同時西北政府再次提高了工人的工資水平,從之前的有一個月7塊銀元,提高到一個月30銀元,直接拉高三倍多。
之所以拉高得這麼快速,那是因為接下來的西北工業要靠本土市場來生存了。
隨著橡膠神話的破滅,世界經濟不景氣,出口雖然依舊有,但是想要靠出口來支撐西北工業那是癡心妄想。如果不提高本土工人的購買力,那麼本土市場絕對是做不起來的。
每個月30塊銀元的收入,相比美國工人每年300美元的收入來說,還少了近一半,所以這樣的工資水平並不高。
不過在物價方面,工資漲了,吃的喝的穿的這些東西的價格自然也是隨之上漲的,之前工資低,但是物價也抵。但是如汽車、錄音機、收音機、自行車、汽車、拖拉機等產品來說,價格是不會上漲的,反而可能會下降。
所以工資上漲後,老百姓對於耐用品的購買力會上升,而對消耗性商品的購買力雖然也會上升,但是消耗性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所以並不會上漲得太厲害。
這就像是後世的中國和美國,在中國礦泉水一塊錢一瓶,在美國一瓶礦泉水要賣一美元,所以在兩個國家,老百姓在消耗性商品的消費上差距雖然存在,但大不到哪裡去。只是在耐用品的消費上有較大的差距。
此時世界上工人收入最高的則是英國,一年有一百英鎊的收入,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工人都有這樣的收入,很多工人還是達不到這個普通水平,失業率對於這些工業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西北工人的工資之所以沒有拉高到像英國那樣的水平,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很多。此時中國四億人口,如果真的拉高到那樣的恐怖程度,還不把整個中國的勞動力都吸引到西北來,到時候肯定會擠死人的。
但是在生產力方面,西北的工業生產力已具備了給工人高工資的能力。人口太多的問題,本質是工業規模不夠大。
如果工業規模足夠大,能夠提供足夠多的就業,那麼再多人也不怕的。
給工人高工資,儘管會拉高生產成本,但是成本實際上上升不了太多。例如消耗性商品,本身銷售價格也在上漲。而那些工業化的耐用品,用流水線生產,人力在成本上佔不到太大的份額,等於說生產力足夠供應這樣的高價格勞動力。再則,工人拿到錢自然要消費的,不可能像富人那樣錢對他們來說變成一堆數字,因此工人錢拿多一點之後,他們通過消費,錢還是會流會西北財團手中,然後西北財團又通過投資帶動就業崗位,把錢繼續分配到各個工人手中,從而形成循環。
這個計劃確定後,迅速的實施了下去。
效果很明顯,一時間西北一片歡騰,工人們得知提工資的消息後都沸騰了,氣氛比過年還要喜慶。
隨著投資的施行,西北就業率持續走高。
老百姓突然之間都變得有錢了,因為工資前所未有的高,以前7塊錢幹一年,加上獎金才90塊左右的收入,而如今30塊錢幹一年就是近400塊銀元的收入,收入飆漲四倍。幹一年就能賺到之前四年的收入。
這樣的收入,對於過慣了在生存線掙扎的老百姓們來說,已經快被突如其來的幸福給砸暈了。
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個人所得稅的全面普及。日後每個工人,每個月都得去報稅。年收入300~400都是10%%u7684個人所得稅,而高收入群體的個人所得稅著比較高。
稅率定成多少,以及對行業稅率的制定,是要看具體的財富分配情況。例如一家企業的分紅高達投資的10%%uff0c這個水平比較正常,那麼如果這個行業比較重要,有助於提高戰爭潛力,那麼如果投資回報率低於10%%u4e0d足以吸引投資者去投資,那麼政府就會宣佈降低稅率,以提高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
如果一個行業不是政府所鼓勵發展的,那麼投資一旦高過一定程度,就會加大稅率,以壓低投資回報率,把投資者的資金趕到政府鼓勵發展的行業。
如煙草行業利潤超高,又不是政府所鼓勵的,自然是重稅。如鐵路投資,這是政府所鼓勵的,所以是低稅率。
而西北集團作為一個壟斷性商業集團,各行業的利潤有多少是一清二楚的,所以西北政府可以通過西北集團所提供的稅率進行靈活調整。
提高工資還引發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湧入速度更加瘋狂了。同時資金外流也是一個問題。
很多進入西北的工人,他們並不是把家人都接到西北來的,而是每個月將錢匯回家鄉,這就引起了資金的局部外流,但並非是流出中國,所以之前工資不高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些錢流向外省,雖然未流出中國,但並不保險。儘管西北的商品此時已經橫掃民族市場,將大部分列強商品都踢了出去,但是列強在中國還存在金融掠奪等財富掠奪方式。外省老百姓沒有西北政府的制度保護,錢很容易被坑走的。如果是被那些有錢人坑了,首先造成財富大量集中在那些富人手裡,無法拉動太多的商品消費。再則,錢容易被滿清政府坑走,對西北政府來說不算好事。其次,如果被洋人坑走,那就更不爽了。
此時工資高,財富流向外省的情況將更加嚴重。本身西北財團就在外省有大量投資,流向外省的資金足夠多了,本身就可以支撐循環。如果此時流出的財富增加的話,容易引發問題,畢竟西北的硬通貨數量並不是那麼充足。
為了解決人口大量湧入西北而造成的社會壓力,以及財富外流的壓力。西北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即外來人口必須在西北工作滿一年次能拿到戶籍,未拿到戶籍前,一個月只能拿10元工資。同時取得戶籍的工人,必須把家人接到西北才能拿到每個月30元的收入,否則只能拿15元的工資。
這樣一來,工人們為了拿到更多的工資,就會把家人接到西北來居住。西北也可以給他們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也能給他們家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唯一的問題就是故土難離,中國人都是很眷戀家鄉的。
但是當前的中國,要想全面發展,要想讓各省發展均衡,還要先將滿清一腳踹開才行,此時滿清的末日也已不遠了。
1909年慈禧歸西,光緒皇帝也跟著去了。接著溥儀登基,號宣統。
此時陝西地區,街上出現了一個童謠,唱道『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二年半』,也不知是哪個窺探天機的高人放出的話。
不過歷史上溥儀確實只做了兩年半左右的皇帝。
西北在滿清倒台前夕突然暴富,儘管行事還比較低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是顯現了出來。
西北政府,或是說西北集團的暴富秘密,在後來成為史學家們一直非常糾結的懸疑,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應該是西北工業發展帶一定程度後,具備了足夠的生產能力,而內部發生了嚴重的貨幣緊縮,銀行發行了大量紙鈔而解決了貨幣緊縮的問題,從而引發了暴富的現象。
但也有一部分歷史學家注意到了那一時間內所發生的橡膠股票熱潮,認為西北財團必然是在橡膠股票熱潮中斬獲巨額利潤,只不過這樣的猜測一直沒有拿出什麼證據。
但是此前西北確實存在嚴重的貨幣緊縮問題,這主要是工業擴張速度很快,而外部流入的貨幣沒那麼快而引發的。
西北民眾暴富的背後,實際上是工業生產力的提高及規模的擴大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