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玉明是在一家自己常去的酒樓偶然遇到王維的,當時他的身邊還有幾位世家圈子裡的朋友,也有幾位刺史的佐官長史、司馬的公子作陪,不得不說,在蒲州這塊地上,他們這些權貴子弟,堪比太子爺一般的存在。
這些人哪怕在身份上不如長安某些權貴子弟,可過得卻比那些人舒服多了,原因很簡單,長安作為都城,各種牛人實在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遭殃,比如以前在長安風光一時的某位姜家後輩,其最終的結果卻是死在流放途中,這就讓不少底氣不足的長安權貴子弟收斂了不少。
能夠在長安都混得風生水起的,起碼也應該是韋陟、崔宗之這種宰相之子級別的,好比後世進了前三排的大佬或者是從前三排退下來的大佬的直系後代一般。
要說在長安的一些員外郎的品佚其實也不比什麼長史、司馬低,可他們的子侄哪裡敢在長安囂張,而這些地方官員的後輩,就能在自己父輩的權力輻射範圍內作威作福。
所以有不少貪圖享受的官宦子弟,都期盼自己的父親能夠外放當官,哪怕僅僅是當一任縣令,那在這個裡面,都可以活得非常滋潤。
當然了,像陸玉明這樣的身份,自然能算是韋陟、崔宗之這一級別的,首先是出身高貴,其次是父輩大權在握,只要他出仕,那肯定早就鋪好了路,哪怕能力再差,可只要保證不捲入**或是犯了「路線錯誤」,不說最終能進政事堂,當個中央高官是毫無問題的。
如果陸玉明可以再去考個進士的話,那仕途就更加順暢了,甚至可以說進政事堂的概率大大增加,當年陸象先不就是既是優秀出身的世家子弟,又考中了進士麼?
有了這一層身份,許多官位都好操作得多,就好比在後世當官,出身差不多,但學歷越高的,自然是有優勢的,而這裡的進士身份,可比學歷什麼的更加精貴。
王維如果以出身血統論,自然是不比韋陟、崔宗之、陸玉明這樣的名門公子差,可如果以真實的地位做對比的話,肯定比不上這些宰相之子,大概就好比後世副部級高官的公子與人家真正的中央大佬的後輩對比一般,完全不夠看。
可在王維中了進士之後,那一切又不同了,能夠進入官場的他首先就已經有了享受家族資源的權利,哪怕河東王氏已經遷出太原王氏本家,可畢竟是王家人,太原王氏在官場上的高官,當然也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有人排擠王維這一房,當然也有其他房想要拉王維這一房一把。
原因很簡單,誰都有暫時落魄的時候,尤其是當某一房的後輩不怎麼行時,轉而將資源利用到另一房的出色後輩上,助其仕途順暢,這就可以保證,等到這位出色的後輩成長後,再提攜自己這一房。
這就是世家大族能夠一直掌控上層權力的原因了,或者說是潛規則,即使有爭鬥,卻也有合作,總之將權力掌握在族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王朝興衰了那麼多,可世家依舊是世家。
即使後來因為科舉制度的完善而使得寒門子弟有了成為人上人的機會,但相比而言,生活優渥、資源更多的世家子弟優勢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寒門子弟要達到世家子弟的高度,則必須花費更多的努力。
而陸象先作為資歷很足政事堂中又走過一遭的官場大佬,自然信息通暢,知道不少別人不知道的消息。
若王維僅僅作為進士以及那太原王氏出身的身份,還不值得陸象先這麼重視,哪怕王維得到了李隆基的欣賞,也不足以他動容,不過是被皇帝欣賞而已,多大點事啊,他現在的名字還是李隆基的老子唐睿宗取的呢。
真正讓陸象先頗感興趣的,是王維背後隱隱站著的那尊大佛——宋璟,有不少人覺得王維的後台是副相蘇頲,這樣的猜測其實也算有理有據。
誰都知道王維與賀知章的關係好,王維對賀知章非常尊敬,而賀知章則對王維十分欣賞,為了幫王維擴大名聲專門為其舉辦宴會,兩人儼然師徒一般。
而賀知章能夠陞官這麼快,暗中是前宰相陸象先的操作,不過明面上是現任副相蘇頲的發力,毫無疑問,這幾位之間的關係都不錯,各自的家族都有姻親關係,所以有人就覺得王維是被賀知章推薦給了蘇頲,並已經得到了賞識,於是能夠這麼風光。
還有一個小道消息則佐證了這一點,說是王維的殿試卷子是蘇頲批閱的,所以概括起來便是——你懂的。
如果陸象先不是與賀知章、蘇頲關係這麼好的話,說不定遠離長安的他,也會霧裡看花,高層政治就是這樣,各種猜測、各種流言、各種小道消息、各種鍵盤政治局……
可他與蘇頲關係不錯,人蘇頲都自己承認他不是王維的後台了,所以王維的後台,有極大的可能性是宋璟。
再根據王維與韋家那位後輩交好的消息,而韋家與宋璟的關係一直不錯,便能很自然地推測出王維背後是誰了。
能被宋璟看中的人!這是陸象先心裡對王維最看重的地方,他與宋璟雖然關係算不上近,可對宋璟這個比他還要大了兩歲的同僚,卻是異常的佩服。
陸象先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深知自己的施政能力,是比不上宋璟的,做起事來,也不敢像宋璟那麼敢做敢當,比如這些年為了整個國家的發展而得罪權貴們的政策,陸象先是萬萬不敢做的,他的施政方針永遠是「無為而治」那一套,畢竟是說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人吶。
宋璟的剛正嚴肅也是十分有名的,那麼王維又是憑什麼能夠得到這位鐵相的賞識?這是陸象先十分感興趣的地方。
宋璟的賞識,也讓陸象先產生了一種感覺,這是連宋璟都為其庇護的年輕人,肯定有真才實學,絕對值得交好。要知道,宋璟當年便是十七歲中進士的,可以說是相當逆天,而王維十八歲中進士,這已經是多少年沒有發生的事情了?
不過要去結交王維的,當然不是他這樣身份的人了,陸象先知道自己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再進政事堂了,他畢竟曾犯過輕微的「路線錯誤」,也因為某些事惡了當今聖上,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估計就是到處當刺史養老。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當然要為自己的兒子鋪一鋪路了,上層關係無需陸玉明去經營,自然會有他這個父親依靠自己的勢力謀劃,不過同輩卻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
陸象先比較幸運的是,自己的幾個親兄弟都很爭氣,在仕途上都有一番作為,所以就自成圈子,隱隱形成一個派系圈子,可幾位兄弟的後代,卻也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他的兒子陸玉明算是矮個中拔高個的了。
事實上,陸象先拿自家兒子與人王摩詰一比,就覺得果然還是別人家的孩子出色。
陸玉明雖然也比較聽他的話,紈褲習性也不算重,可在學習上卻並不上心,雖然對詩歌能夠說得頭頭是道,可讓他自己作起來,那基本上就是不忍直視。
而陸玉明結交的朋友,也不能讓陸象先滿意,都是些比陸玉明身份差的世家子弟,毫無疑問,這些朋友根本就是狐朋狗友,說是幫閒也不為過,這些人平日裡圍在陸玉明身邊轉,還不是因為他這個作為刺史的父親?
陸象先所能認同的朋友,說功利一些,那就是擁有互相利用的價值,也即是日後在仕途上能夠互相照應的,可陸玉明現在的所謂朋友,根本對他毫無作用,唯一的作用也許是圍著他溜鬚拍馬,讓他充分享受作為高官之子的優越感。
可惜在這件事上,陸玉明卻並沒有聽他父親的話,反而依舊與這些不入流的傢伙廝混,顯然他十分享受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
陸象先不是不同意自己的兒子擁有這樣一個圈子,可以說每個有身份的世家子弟,都有這樣一個純粹是圍繞著自己轉的小圈子,但陸象先卻希望陸玉明的格局可以更大一些,能夠主動去結交一下像王維這樣真正出色的世家子弟。
陸象先通過賀知章傳來的消息,知道王維與韋陟、崔宗之等人關係非常好後,就更加覺得王維此人有前途了,他就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像王維那般,更加主動大膽的去與身份相稱的世家子弟交往。
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很不容易,身份越高的世家子弟,能夠與差不多身份的世家子弟真正成為朋友的很少,原因很簡單,誰都是眾星捧月的人,到時候大家聚在一起,該以誰為主呢?
這就可以看出王維在他那個朋友圈子裡的重要性了,若沒有王維這個潤滑劑,這個小團體是很難凝聚起來的。
===========
求收藏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