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部落後,一連下了幾天的雪,部分活兒停了下來,族裡的主要活兒變成了製作工具。開春以後的大規模建設,各種石器銅器的消耗將大增,還有一些竹筐木材也需要準備好。儘管外面大雪紛飛,屋裡的人依然忙個不停。
長老們基本把自己手頭的活兒交給了手下,幾個人按照石路的要求,制定和完善過年時就要開始的分配標準。他們需要計算出要用多少物資,明年建多少房才夠安置已經結婚的族人。石路把這些瑣事都扔給他們,而專注於糧食的加工。
水稻收穫不少,加工的方式暫時就用石臼舂米。不過這個時候的水稻口感不大好,吃起來的味道有些乾巴巴的。石路想也許是品種的原因,需要用時間改良,幾年後可能好一些。好在這東西單獨做米飯不好吃,煮粥或者磨成粉和粟米做餅倒有一股清香,非常受歡迎。小麥粉算是吃的比較多的糧食,水磨在入冬前就加工了一些麵粉,精細麵粉製品的還不能夠普及,不過麥粉混合著粟米以及豆渣的蒸熟的窩頭卻成為了主食,有時候也會把面裹在去皮的芋頭上,慢慢的蒸熟。總之內務組負責做飯的總是學著折騰些新花樣。族人們對這些新鮮的主食並不挑剔,都很喜歡。每天吃飯時就是一鍋肉湯,裡面放著筍乾南瓜白菜,撈一大碗,就著雜糧窩頭吃,除此以外每人還發一條鹹魚。這比起以前半生不熟的烤肉好的多了,這幾年以來,華部落由於飲食的改善,營養的充分,顯得都更壯實。新族人對華部落這種飲食十分著迷,哪怕是老成員都比較討厭的鹹魚乾,他們都喜愛。
還未成為正式族人的遊民還不能每天都獲得窩頭和餅之類的東西,每七天才發一次。俘虜們只有祭祀時會獲得一些糧食做的食品,平日大都是骨頭熬湯加些野菜乾,加一條小鹹魚。不過這樣每天穩定的供應,倒也讓俘虜們安心下來幹活兒。
對飲食不滿意的,可能只有石路。儘管好多烹飪手段都傳授了出去,族裡還是以煮一大鍋混合的玩意為主,基本不會用其他的方法。調料的單一也是讓他受不了的。目前就四種調料:姜、蒜、山胡椒和鹽。本來姜和蒜是巫用來占卜和祭祀的,結果被石路拿來做菜,還種了幾千斤。山胡椒是石路在附近發現的一種喬木,很高大,種子比較細小,很辛辣,看著像自己認識的山胡椒,就給了這個名兒。不過,這地方怪異的土壤讓豆的產量居然超過粟,這就有了多餘的黃豆,可以試制醬油。酒精還得等明年,糧食豐富以後才能夠大規模的生產,而且酒麴也難在冬天獲得。
打定主意以後,讓薛做了幾個專用的陶缸,石路準備用這些做醬。在銅板上炒熟豆子,再放鍋裡煮,撈出來以後就放在專門的房間裡,保持陰涼通風。由於冬天氣溫低,石路又接來溫泉的水適度給屋子加溫。不久以後,豆有些發霉,取出來以後放進缸裡,再加少量的小麥粉。缸的底部鋪著粗鹽,加冷開水溶化後,作為浸泡用水。不過這時候石路就不確定該密封還是通風。家鄉的做法是密封,幾個月後就成一種豆瓣醬。但那需要添加糖,他沒這東西。通風的話,他也不確定這天氣成不成。沒有能確定方法他只好把缸分為兩組,一組密封一組通風,放在暖房裡看看。
把缸放好以後,他開始琢磨糖的問題。一直以來他在各處追逐來採花的蜂蟲,不過蜜蜂還沒被發現,族裡幾乎見不到甜食。幾次想跟蹤熊,人少的話會被熊攻擊受傷,人多了熊根本就不會覓食而是逃跑,有蜂蜜的種類就始終不見蹤影。現在有了小麥,那就只有麥芽糖了。
取了些小麥放到暖房裡催芽,幾天後等芽長到一兩分長,切下來待用。催芽期間,選一些麥麩,稻米和粟米浸泡後蒸熟,冷卻到一定溫度時和切碎的麥芽密封起來發酵。發酵結束後就放進竹篾編製的籠子裡壓搾,搾出來的水用火慢慢的熬,就成了黏糊的糖。製成糖以後,他讓長老們都來嘗一嘗,這種神奇的東西也引起了轟動。好在他們見識過各種神奇的事兒,也就沒有和以前那樣的驚歎。之前巫每次都要為新出現的東西搞一個祭祀,現在他就集中在年底做這事兒。
麥芽糖的產量並不高,最後搾汁剩下的部分族人也沒有浪費,拿去做了窩頭和餅。有了這種糖,除了少量的食用以外,最重要的是石路獲得了一種非常好的培養各種所需黴菌的營養基,以後可以省下很多麻煩。這時候製作醬、糖的院子已經擺滿了各種東西,好在有暖房,使得寒冬裡石路也能完成許多制曲的活兒。怎麼獲取空氣中的有用的黴菌,他不知道,乾脆就準備了許多的小的陶罐,混合了各種原料發酵。連蒸饅頭用的種子也被拿來培養。看到倉庫裡還有些夏天采的果干,石路也拿了一些,用溫水泡開後放罐子裡發酵。暖房的溫度基本保持在秋天時的氣溫,由於沒有準確的計量工具,他也就湊合碰運氣,這麼多罐子,窮舉法能夠找到有用的東西。
不久以後,石路去檢查發酵的情況。醬倒是還不錯,密封的和通風的都有一定程度的味道。通風的相對好一些。那些用麥芽糖以及各種瓶瓶罐罐弄的培養器具中,絕大部分都失敗,只有一個罐子,裡面是麥芽糖,麥粉,米糠和粟米粉的混合,出現了些酒味。本來石路以為果子那裡最有可能成功,不過那些果子和其他的一樣,變成了臭烘烘的玩意兒。
清除了一屋子的怪味後,石路把一些麥麩,稻殼,加上少量的米,反正能找到的帶有澱粉的都混合起來,煮了後加上那培養成功的酒麴進行發酵。發酵時暖房裡溫度稍被提高,接著減少濕度。不久後,發酵的混合物有些酒味和甜味,流出來的汁都能聞到香甜的氣息。這時候還不能蒸餾,石路找了幾個大罈子密封起來,放在暖房裡。等幾個月後,進一步發酵的酒釀才能真正的開始蒸餾出酒來。
這次的釀造研究過程中,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穫就是酸菜,那是石路把麵粉、粟米粉放溫水裡調和後,製成的面水倒進裝滿白菜、油菜以及筍乾的罐子裡得到的,味道還不錯,就是沒有辣椒十個遺憾。這幾年每年都會種許多的白菜,存在地窖裡,原料充足,是目前能夠大量的製作的東西。他也不知道這方法是否和原時空南方的泡菜和東北酸菜的製作有類似的地方,不過能弄出來就算是意外收穫,可以為單調的飲食添加新的東西。
經過給族人的試吃以後,大多數人對於這種酸味十足的新玩意十分喜愛,石路為此專門的讓陸果抽調了一組人,專門管理暖房。這次試驗成功的一些步驟也被記錄下來,等到人們熟悉以後,就可以從水鹿那裡招收徒弟。雖然暫時醬還沒好,不過能夠吃到酸菜水煮魚,或者酸菜肉片兒,石路已經非常滿意了。
他最不滿意就是麥芽糖的產量。這東西目前只是剛剛開始試制,也沒有太好的手藝,原料浪費的嚴重。同時繼續在暖房生產已經不合適,石路就把麥芽糖的製作單獨搬到一個屋裡,派兩三個人管理。工藝中,壓搾原汁的時候效率不高,這是工具不夠份量造成的。未來倒是可以改成石頭用的能夠壓出更多水的磨,不過短期內很難搞定。當初能夠很快製作成磨和石臼,那是因為幾年以來積累的合適的石頭,加上五十多人不停的施工了一個多月,才弄出一兩個磨盤。現有青銅還無法精細的加工堅硬的花崗岩,石路選的是其他較硬但青銅器能加工的石頭。
完成了暖房和制糖作坊的設置,添加了所需的物品後,石路先讓人製作一批糖塊,數量不多,只在過年時分配給在今年戰鬥中,以及勞作中的傑出者。十歲以下兒童也會獲得一小塊。大規模的生產還要依賴於糧食的增加,不然在收穫之前就會出現斷糧。暖房那邊也在試制各種新的物品,石路希望到開春耕種時,能夠吃到醬和釀一些酒。
實驗完這些糧食加工品以後,華氏三年的最後一個月就要到了。趁著風雪有所減少,石路趕緊準備一些補給的物資給遙遠的錫村送去。一路上除了從峽谷往上爬的路段有些困難以外,其他地方拉雪橇的路都非常的快。到了錫村,這裡一切都很好,冒著比華谷冷的嚴寒,駐守的人還指揮著野人和原來虎族的人挖了能讓部落用幾個月的礦石。
不過石路最大的收穫卻出在一種樹上。冬天裡,錫村的人在天晴時偶爾也外出砍樹,在石路到來前一天,錫村的村長,一個叫做林草的年輕人砍回了一棵樹,放在火塘邊烤,準備用作來年的材料。這樹和松樹一樣流出了汁液,他倒是沒在意,結果石路進屋後抓到了,手還被沒有削平的木屑刺了一下,本能的把沾著汁液的手指頭放進嘴裡後,他嘗到了甜味。
仔細一看,這原來是楓樹,估計是能產楓糖的種類。這下石路迷糊了,在印象中,這玩意兒就在中高緯度的美洲比較多。那這裡難道是美洲?但動物卻不像,而且還有水稻,應該是亞洲。只是現在出現的東西都似像非像,不好判斷自己在哪。唯一肯定的就是一直往東能看到海。石路也不再想這問題,而是分析這樹。一問才知道,這個樹是在錫村西北邊的山上砍的,那裡有好多這類樹,華谷附近從未見過。冬天楓樹都落葉了,林草就覺著這時候砍這類樹比較方便,沒有葉就好加工。石路過去一看,更多的高大的落葉林就在眼前,起點大概就在附近,終點向西邊延伸。吩咐好林草暫時不砍這楓樹以後,他又用烘烤出來的漿熬製成一點糖。這糖雖然沒有麥芽糖那麼甜,不過已經是難得的甜品了。決定明年想辦法開發以後,石路就運著部分煉出來的錫塊回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