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的時候,石路決定讓全族人先停下來,準備集中狩獵和捕魚幾天然後建房。食物沒有儲備的了。
隨著幾場小雨過後,整個華谷已經鬱鬱蔥蔥,小麥和黃豆的長勢十分好,旁邊的雜草也被孩子們拔光了。天氣已經逐漸有些熱,在馬場上幹活的男人們都光著膀子,女人們在桑和葉的要求下穿著薄薄的兔皮做的胸圍。石路倒是沒有啥感覺,大部分的女人對他的吸引力不大,而且他有了桑和葉。
魚還是每天早晨捕一次作為早飯,本來石路打算弄個魚塘但是沒有時間。集中的在河邊和神馬谷附近獵獲了幾頭野豬,十多隻來尋找鹽的山羊,一隻鹿以後,石路決定繼續建房。把除了繼續燒製石灰的薛以及採集野菜的部分人以外的都集中起來。
首先是把石頭放進挖好的地基的溝裡,然後用石灰粘合在一起。這期間石路得一直跟著,不然好多人都弄得歪歪斜斜,或者縫隙太大。幾個長老拿著竹竿做的尺子來回的檢查是否合格。石路都有些擔心等牆建好了是歪的。
地基建好了以後,先開始把柱子豎起來,邊上暫時用撐桿撐著,柱子是用之前砍到的粗大的留著叉的木頭做的,整個就是一個粗大的叉子。總共做了兩種長度的叉子柱:四米五長的較粗的中柱,和四米長的邊柱。加工柱子時石路一直盯著,不允許尺寸有差錯,不然就鬧大發了。根部用火燒了一下然後磨平了,直接放在地基的內側石頭上。
柱子都被立起來了以後,就開始砌牆,一組人用石刀削掉泥磚上不平整的地方,另一組則在石路的指揮下砌磚,石灰同樣作為粘合劑,填充在泥磚之間。()牆要有三米五的高度。在和柱子連接的地方,把泥磚削凹一些讓柱子鑲嵌在裡面。預留窗戶的地方則用了些短的木頭隔開。為此石路特地用竹子做了梯子,梯子很簡單,在竹子上用燒紅的石頭燙了洞,橫木卡在裡面用獸筋綁緊就行。
石路特地的做了幾個用草繩拴石頭的墜子讓長老們用,到處檢查垂直與否,但是由於都是第一次幹這活兒,好多時候都是拆了從新來。就這樣整整干了半個月到五月初才把牆弄好,期間還遇上一次大雨,好在有著草的覆蓋泥磚基本沒有壞。
弄好了牆以後,順著梯子把橫樑運上去,每兩根中柱之間放上一根找到的粗大而長的橫樑,橫樑的接頭就在柱子的杈上,用嫩竹做的粗繩子綁緊。比中柱橫樑細一些的則放在相連的邊柱上。中橫樑和邊橫樑之間,捆綁上和橫樑垂直的粗大的竹子作為椽子,椽子之間又用劈成兩半的長竹片連起來,這些竹片和橫樑保持平行。由於沒有鑿子等工具,沒法在木頭上鑿出眼兒固定,只能大量的用些嫩竹繩子,獸筋則可能由於被水碰到而軟掉。這一切完成後,簡單的土房子的樣子就成了。之所以選擇這類型,首先是石路懂的主要是這樣子,其次這地方雨水不少,尖頂的草屋最合適。整整用了半個月,到了五月初,整個架子才算搭好。石路都累的不行了。中間出錯的太多,有幾次橫樑不夠結實斷了,還得重新選擇材料。
確定已經結實了以後,就開始把準備的竹葉捆鋪在上面,根部在上,葉尖兒朝下,順著椽子往下鋪好,並用繩子綁在椽子上。中柱上的橫樑就是屋頂的正中,為了防止被雨水侵蝕,特地順著梁加多一層草。邊梁比牆頭高一些,就在邊樑上接多一層草了,雨水順著草流下去,保護了牆,同時草比牆頭高那麼一些,有利於空氣流通和屋內生火時煙霧的排出。
窗戶則是用竹條豎插著,而門也是用竹子紮成的。
就這樣,三十多間房在五月中旬的時候建成了。所有的屋子的屋頂都高五米多,牆高兩三米,看起來挺矮的,不過在這個生產力水平下,算是不錯了。
最大的是中間的大屋子,南北走向。分成三個房間。房間之間都是用泥磚砌成的牆,有門聯通著,每個房間也就六十平米左右。中間作為議事大廳,同時存放一些祭祀用的物品以及族內的象徵物:刻著梅花的馬皮,骨矛,度量標準的秤桿等等,南側儲存食物,北側的房間則是儲存工具。
其他的屋子都是緊挨著的,而且都是東西走向,窗戶開在南北。每棟房子分為兩間,每間三十平米左右。在南側緊挨著大廳的是巫的,他帶著自己的伴侶:一個矮矮的瘦瘦的女人和兩個徒弟住在那,背後還有個門和石洞相連。大廳北的那棟房子是石路和兩女的住處,也是獨佔了一整棟屋子。石洞口也被搭上架子蓋山草,邊上和房屋連接的地方也用牆擋起來。只有從大廳或巫那裡才能進去。巫打算在裡面製藥以及加工一下石壁,做一些壁畫記錄部落的事跡。
緊挨著巫的那一棟屋子則作為廚房,裡面已經架起灶台放好器具。從山後用竹管引來的水直接通到裡面。剛剛完工後就在那做飯了。吃飯也是統一的在那裡。這屋子的正對面,緊挨著石路的屋子的那一棟就是製作各種工具的地方,石路倒是不怕吵,畢竟大家忙活時他不可能在睡覺。其他的屋子除了給老人小孩分配了兩棟以外都是別的氏族成員的住房,暫時有點兒特權的也就巫和石路了。其中有確定了伴侶關係的,會被分到一個房間,由於怕不夠就把三十平米的格成兩半,中間用的是竹籬笆敷上粘土。雖然都會聽到幹事兒的聲音,不過現在聽床比起過去就看著沒有遮攔強多了!
還有一間是給孕婦專門準備的,生產就會被安排進去統一照顧。沒有伴侶的則男女分開,每十個人一間,一棟這樣的矮房子就住了二十個人,至少避免了亂搞了。廁所則統一安排在南側盡頭的溪水邊,底部用了好多石頭,還可以引入水沖掉,條件有限所以暫時石路還不考慮基肥的問題,同時只有飲水系統完成後才能重新安排。也是男女分開。只是夜裡可能會有人就近解決,畢竟習慣了。分配後,暫時就先用來堆放雜物。還有三棟房子剩餘
在馬場上也用剩餘的材料蓋了幾個草棚用來堆放柴禾,而採石場附近,也蓋起了幾個簡單的草棚,未來陶器就打算用窯了,就在石灰窯邊上湊合著弄一個。
石路一看石灰還有些剩餘,就把所有房屋的內壁外壁統統塗成白色,還在大廳中間的屋子上讓巫畫上梅花以及那個龍頭的玩意兒。接著每棟屋子都準備了火塘慢慢的烤乾。他自己的則是用木炭。
等入住完畢以後,連續的下了七天的雨,雨季正式來了。石路擔心小麥的生長,按正常說來這個季節,不大適合,但是也就先湊合著試試看。不過一切都好,小麥長的不錯,黃豆也更好,土地肥沃,暫時也不用施肥。
這時候石路開始設計自己的房子了,首先是在臥室用剩餘的土磚建了一個炕,煙囪在牆壁以外,用石頭隔開,防止點燃屋頂。炕上鋪上了層乾草,然後是獸皮,還在獸皮裡放了不少乾草竹葉弄了個枕頭。被子是沒有的,也就是一張較大的獸皮,三個人湊合過而已。
接著是找來些粗的竹子,用做梯子時的方法打了些眼兒,竹篾現在他也能用石刀和嫩竹做了。這些東西湊合起來組合了椅子和桌子。另一間則作為書房,其實就是亂七八糟的獸皮,以及現在開始用的竹片兒。都由兩個女人幫他整理好。別的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東西。
等完成自己的屋子以後,他讓長老們帶著族人製作更多的凳子,桌子,以及佈置他們的屋子。泥磚不夠,所以除了石路自己,巫,產房以外暫時都沒有炕。暫時只能先用竹床。不過現在並不冷,以後來得及制。
倒是在椅子和桌子上,儘管很粗糙,沒有木板可以做,也做到了每個屋子一張桌子。廚房兼食堂裡則是湊成了幾張長桌子。而大廳裡則有了一些架子用來放置物品,開會的地方也準備了高竹椅和桌子。
完成室內的安排以後,雨停了。巫又一次提出來祭祀一下,畢竟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於是在從洞裡把東西搬出來之後,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祝和祭祀活動,還休息了半天給族人去安排自己的房子。祭祀之前,石路召開一次長老會議,並且決定在祭祀時把這裡正式改為華村。
搬入新家以後,整個華族又回到原來的生活中,打獵,採集,製作修理工具,整理四周。整個建房的過程中,工具消耗了三分之二,大部分沒法再使用了。同時把兩排房屋中間的長的場地徹底填平,暫時是泥土地,又在房屋四周挖掘了排水通道。整個五月,在雨水中,還把馬場周圍防禦的柵欄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