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上海1909

正文 第73章 前往 文 / 最後的煙屁股

    (感謝:波林神尊打賞了100起點幣)

    秦連魁的辦事效率很快,當第二天蕭震雷打電話給他,請他過來處理與三井壽的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時,他就帶來了蕭震雷讓他調查的資料。

    與三井壽的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得很順利,為了能夠得到振華公司的這筆訂單,三井壽也算是下了大血本,只是三井壽為了防止蕭震雷拿到錢之後變卦,因此收回了兩張二十萬日元的支票,要求在下一次召開投標會的前一天才能將那兩張支票交給蕭震雷。

    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完成之後,蕭震雷和秦連魁送走了三井壽以及鈴木二郎,兩人才轉身回到洋樓內,兩人在沙發上重新坐下,秦連魁拿出一份調查報告遞給蕭震雷說道:「蕭先生,您要調查的事情已經搞清楚了,全部都在這裡!」

    蕭震雷接過報告也沒看,問道:「這麼快?」

    「時間就是金錢嘛!我找的私家偵探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這份調查報告我也看了,情況基本上屬實!」

    「哦?」蕭震雷說著打開了牛皮紙件袋抽出一疊紙,開始一頁頁認真看起來,不一會就看了,放下資料說道:「這些人當中平福這個第二大股東已經死了,如果沒有其他的意外,他的股份很快就會歸於我的名下,而剛才第三大股東三井壽也把他擁有的百分之八的股權轉讓給我,我則擁有百分之四十五的股權,成了電燈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原本的第一大股東比利佔有百分之四十二的股權,成了第二大股東,除了我們兩個之外,還有四個股東佔有百分之十三的股權,而其中三個人不再上海灘,只有一個名叫羅伯特的股東在上海灘,這個羅伯特的另一個身份則是地磅橡膠公司的老闆,等等,地磅橡膠公司?橡膠公司?橡膠?哎呀,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蕭震雷說著一拍大腿站了起來。

    儘管蕭震雷對清末事情的歷史不怎麼熟悉,但是對於1909年至1910年發生的橡膠股災還是知道的,這次股災造成了一次巨大的金融風暴,就因為這次的橡膠股災引發的金融風暴,抽乾了清廷最後的血液,使得清政府到了破產的邊緣。

    早在1903年,英國人麥邊即在上海開設了一家以經營橡膠園為主業的蘭格志拓植公司,而到了年底時候,在東南亞開設橡膠公司的將會達到了一百多家,總部設在在上海灘上的近四十家,其中以蘭格志、斯尼王、皮瑞克、卡魯蒙篷等橡膠公司的實力要強一些,而地磅橡膠公司只是一家小公司。

    秦連魁見蕭震雷的神情有異,問道:「蕭先生,你怎麼啦?」

    「噢,沒事,沒事!」蕭震雷反應過來,連忙說道:「秦律師,你對股票熟悉嗎?特別橡膠股票?」

    秦連魁不明白蕭震雷為什麼突然問起橡膠股票的事情了,不過他在來之前對地磅橡膠公司做過一些瞭解,畢竟調查資料上的羅伯特是地磅橡膠公司的老闆,他說道:「不瞞蕭先生,我就是一個股民,平時除了在事務所裡上班和在賭場裡玩幾把之外,我也沒有其他別的愛好,最近聽說橡膠股票能掙錢,我就抱著試試的態度買了一些,沒想到我買的橡膠股票竟然漲了,以前留學的時候我在國外也聽人說起過股票,做過一些瞭解,但說到精通或者研究,我就完全是門外漢了,我想蕭先生是想問地磅橡膠公司的情況吧?」

    蕭震雷點頭道:「對!」

    秦連魁聽了突然眼睛一亮,問道:「難道蕭先生是想把羅伯特手上的電燈公司的百分之六的股權收購過來,從而達到對電燈公司絕對控股的目的?」

    「呃?」蕭震雷一愣,隨即笑起來:「哈哈哈……秦律師果然不愧是頭腦靈活之人,我的謀劃一下子就被你看穿了,是的,這就是我的目的!」

    「原來真是這樣!」秦律師點了點頭,隨即說起了地磅橡膠公司的情況:「在來之前我做過一些調查,羅伯特這個人今年三十九歲,是一個德國人,這人以前在遠洋輪船上做大副,後來不做大副來了上海灘,將近兩年時間在格蘭志公司上班,這幾年橡膠行業發展迅速,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世界各地對橡膠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羅伯特也是看到了這個前景才從蘭格志公司出來自己單獨做,去年六月,他向德華銀行貸款100萬馬克,又向華俄道勝銀行貸款不下於兩百萬盧布,在東南亞買了幾個橡膠園,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就是地磅橡膠公司,公司開起來之後,他隨即向外界發行股票以達到融資的目的,剛開始發行的股票面值為二十元(銀元),現在的市值基本上翻了一倍還多,大約五十一兩,儘管看起來股票的市值升值很大,可相比其他橡膠公司的股票升值的情況而言就相差太多了,現在已經快到了五月份,距離六月償還銀行貸款的期限只有一個多月,羅伯特新發行的股票還有很多沒有賣出去,融資的金額還不足還清銀行貸款,如果不能還清貸款,我估計他很快就會破產,現在他應該很心急,我想這對於蕭先生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消息和不錯的機會!」

    蕭震雷聽了心說這真是天助我也!只要羅伯特不想破產,只要他想把地磅公司發行的股票賣出去,他就必須要把電燈公司的百分之六的股權賣給自己,而自己則可以趁機進軍橡膠股票市場,憑藉著自己在未來對這次橡膠股票市場的先知先覺大撈一筆。

    思索了幾秒鐘,蕭震雷問道:「秦律師,我對電燈公司志在必得,不知道秦律師現在有空嗎?如果得空的話,陪我去一趟地磅公司如何?」

    蕭震雷是老闆,而秦連魁是員工,雖然這個員工的自由程度比較高,但老闆發話了,員工還得聽從,秦連魁笑道:「只要蕭先生有任何吩咐,我隨時都有時間!」

    蕭震雷戰起來道:「那好,我們現在就去地磅橡膠公司會會羅伯特!」

    兩人坐著馬車很快趕到了地磅橡膠公司,地磅橡膠公司確實不是什麼財大氣粗的公司,羅伯特將從銀行貸來的錢款絕大部分去東南

    亞購買了橡膠園了,而剩下的錢就只能在租界租下一棟兩層的小樓作為辦公樓以及維持公司的日常運轉。

    相比其他很多在上海灘掛牌的橡膠公司而言,羅伯特算是一個比較有良心,而且是一個對股民比較負責的公司老闆,至少他在東南亞有幾片自己的橡膠園。而這個時期把總部設在上海灘上的多家橡膠公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東南亞有成熟的橡膠園,一些洋行在門口高掛「代客買賣各種橡皮股份」的牌子,吸引各路人等前來炒作。這些公司魚龍混雜,有的已在當地購買了橡膠園,只需等待出膠甚至已經開始出膠;有的剛剛購買土地,樹苗還沒種下去;也有的根本沒去過東南亞,只是在地圖上找了幾個名字,就開始在上海灘招股。他們一般都是先取得駐上海灘上的外國銀行的支持,然後在報紙上大做廣告,極力宣傳公司的美好前景,並聲稱它的股票可以在外國銀行按票面價值押借現款,從而不僅贏得上海華商的信任,連在上海灘的洋人、洋行也大量捲了進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