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現在縣令要下來看看!」「是嘛?縣令不在城裡面好好享福,怎麼下來看我們這裡?現在也不是農忙的時候,他下來看什麼?」「我們也不知道啊!」
雖然下面的百姓都在議論陳飛為什麼不在縣城裡面享福,居然下來看看他們。不過陳飛也確實開始下鄉,畢竟陳飛也想要知道百姓需要什麼。陳飛前世也就是經常看到幹部下鄉,可是很多幹部也都流於形式了。不過幹部下鄉本意是好的,也就是讓官員知道百姓需要什麼,才能夠因此施政。而陳飛現在下鄉,其實是有別的目的地。陳飛下鄉是想要弄清楚,百姓到底需要什麼東西,怎麼樣才能夠讓百姓增產增收,增加百姓收入。
「陳縣令,您能夠來我們鄉,那是我們的榮幸,我們鄉也沒有什麼可以招待你的,你看……」本鄉的鄉正說道。
唐代的村裡的組織,以四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裡,五里為鄉。而保設立保長,裡設置一名里正,而鄉設立鄉正。不過這些都不是國家在編官吏,都是那些基層百姓自己選舉一些富戶擔任。不過這些富戶也就是後來鄉紳的由來,那些鄉紳借助自己的化壟斷權力,還有協助官府進行收稅的權利,然後魚肉百姓。他們把自己的稅賦轉嫁給手下的百姓,結果百姓苦不堪言。不過在唐朝時期,這些鄉紳還沒有那麼強大的勢力,而且他們也都是百姓選舉出來的,暫時還是比較可靠的。
「不用了,你就給我來一些蒸餅也就可以了。」陳飛說道。
所謂蒸餅,也就是類似於後世的饅頭。這種東西是用小麥磨成粉做成的一種主食,陳飛也不陌生,也就當做後世軍隊的白面饅頭好了。
「既然這樣,那就拿一些蒸餅過來!」鄉正說道。
而鄉正主動問李婉柔:「小姐,你吃得慣嗎?」
「嗯!」李婉柔嗯了一下,然後也就開始大口的吃這個蒸餅。
李婉柔現在也都適應了這些食物,雖然她原來在東宮也都錦衣玉食,可是現在既然沒有李建成的庇護,那也就是只能適應這個環境了。李婉柔也知道既然跟著陳飛來到了縣城,那也就要適應這裡的環境。剛開始李婉柔確實有些不習慣,可是很快也都適應了這裡的環境,能吃得下這些原來她根本看都不看的糧食。雖然這種蒸餅不像是過去那樣有肉餡,可是也都讓李婉柔感覺不錯了。
「鄉正,百姓現在吃什麼?」陳飛問道。
「哦,現在我們這些百姓都吃……」鄉正剛想說什麼,可是馬上被陳飛擺手攔住了。
「算了,我也不要你說了,我等下親自去看!」陳飛說道。
陳飛當然知道這幫鄉紳的德性,他們這幫鄉紳欺下瞞上絕對是一把好手。雖然隋唐時期的鄉紳地位還不能和後世的鄉紳相比,可是陳飛對於他們的話,既不能夠不信,也不能夠全信。所以陳飛沒有直接讓他回答,而是等下陳飛親自下到下面去看看,看看百姓都是吃什麼的。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些鄉紳所說的恐怕都是摻水很嚴重的,如果全都信了他們的話,那到時候吃虧的還是自己。
陳飛帶著李婉柔,在鄉正裡正還有保長的陪同下,然後到下面的村子開始看看。而這些房子都是茅草房,並不是什麼堅固的房屋,陳飛終於體會到了時代的落後。後世的農村也都很少有人居住茅草房了,可是這個時代反而絕大多數都是茅草房。只有那些非常富裕的人,才能夠在鄉下搭建一個磚瓦房。這個時期的百姓很多的糧食收成都是用來吃的,能夠用來改善生活的比例很少。所以能夠有茅草房都已經不錯了,畢竟茅草房成本低,可以就地取材,直接用小麥秸稈之類的東西都可以修建好。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好詩!陳縣令這首詩,果然是一等一的好詩,陳縣令的才華果然天上曲星下凡啊!」鄉正馬上一個馬屁過來。
不過陳飛卻說:「這個不是我做的詩句!」
「……」鄉正感覺自己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了。
「這個好像不是一個完整的詩句?」李婉柔問道。
陳飛主動說:「作出這首詩的人叫做白居易,我可不敢居功!」
「白居易?沒聽說啊?」李婉柔一陣疑惑。
陳飛帶著幾個人選擇了一戶居住著茅草房的百姓,然後去敲了敲門。
「鄉正,你來我這裡是?」那戶人家的百姓問道。
「這位是陳縣令,還不趕快來問好?」鄉正說道。
「見過陳縣令!」那個百姓說道。
陳飛主動問:「你心甚名誰?」
「嗯?」他不太明白意思。
「哦?我的意思是你姓什麼,叫什麼!」陳飛馬上解釋。
「哦,陳縣令,我姓劉,沒有名字,只有一個賤名狗兒!我已經去世的爹娘說賤名好養活!真沒有想到,陳縣令,你居然來我們這裡?」劉狗兒問道。
而陳飛笑著問:「你膽子不小,居然見了我還敢如此大方?」
而鄉正一直給這個劉狗兒使眼色,可是劉狗兒還是自顧自的說:「呵呵,我就是傻大膽,見了什麼人都不怕,什麼都敢說。別說是縣令你,就算是皇上我也不怕!」
「不怕好啊!如果百姓見了官都害怕,那還得了?」陳飛也笑著回答。
陳飛也不會對百姓有什麼架子,反正真正的尊敬不是來源於各種禮儀,而是來源於內心。只要陳飛能夠給
當地百姓帶來好處,帶來增加收入的好處,那哪怕陳飛沒有任何架子,百姓也都會發自內心的尊重。
「狗兒,現在是午飯時間,我能夠看看你吃什麼嗎?」陳飛問道。
「好,如果陳縣令吃得下我們的粗糧,那我願意和陳縣令一起吃!」劉狗兒說道。
「一起吃吧!」陳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