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行事,有時也是不講道理,讓漢人憎恨。
清入關之初,多爾袞頒布剃髮易服令,嚴令清軍所到之處,限漢人10日之內盡廢明朝衣冠,依從滿族剃髮垂辮、著馬蹄箭袖的服飾習俗,違抗者處死。引起漢人民眾的強烈反抗,很多人為此獻出生命。
清軍入關後,因為明末戰亂,多爾袞強說很多土地是無主土地,強行將很多土地無償分給八旗王公貴族,造成大批被圈土地的百姓流離失所,社會更加動盪。清朝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官民隨同遷入關內,分佈在北京及北京附近地區。為了解決他們的生計,多爾袞下令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把北京內城的幾十萬漢民強迫遷往外城,騰空內城安置清朝皇室和八旗官兵。漢人搬遷時雖然給一點搬家費,但根本不夠買房或蓋房。許多漢民傾家蕩產,或流離失所。另一件事,是在北京附近區跑馬佔地。清廷派出官員,騎在馬上,拉開戶部發給的繩索,縱馬圈佔百姓良田」。名義上是圈占無主荒田,分給王公貴族和八旗官兵,實際上是把農民的大量土地無償佔有了。
大清王公旗貴族並不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在圈占的田地上設立農莊,因為缺少勞力,實行逼民投充」的政策,招收農民供其役使。許多漢人不願離開故土,或經濟破產,紛紛投充到八旗名下,充當奴僕。他們的處境非常悲慘,又引發大批逃亡問題。
多爾袞制定了嚴禁奴僕逃亡的法律,規定:抓獲逃人,鞭打一百,歸還原主;隱匿者正法,家產沒收;左鄰右舍,各鞭一百,流放邊遠。這種肆意株連、刑罰過重的做法在社會上產生了嚴重惡果,與多爾袞「滿漢一家」的思想當然也是南轅北轍。
但大清入關後,百廢待舉,多爾袞令戒飭官吏,網羅賢才,收恤都市貧民,倚重漢官,行使原先明內閣的職責。承襲了明代「票擬」制度,即內閣對內外大小臣工的題奏本章草擬出批復意見,供皇帝審閱定奪。
多爾袞進入北京後,宣佈自順治元年起,薄稅斂。官吏若有不從者,察實治其罪。
多爾袞還下令:「自明朝禍亂,刁風日競設機松訟,傷財敗俗心竊痛之!自今皆予以維新,凡順治元年五月初二日昧爽以前,罪無大小悉行豁免。有違諭訐訟者,以所告之罪罪其自身。田、婚、鬥毆細故,就有司告理即可。重大案情者經撫按結案,不是機密要情,無許進入北京越級訴訴。有訟師誣陷良民的,加罪一等反坐訟師。
「一個人,不可能總有優點,也有很多缺點!」真淑聽到他人對多爾袞的評價,對秋花說道,「一些朝鮮人還說我自從嫁給犬羊夷狄的大清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變得異常刻薄,還不幫助朝鮮減免朝貢!」
「那些人真不理解您的處境!」秋花對真淑說。「
「也是,不處在這環境下,不會理解當事人的苦衷!自了,我早把自己當成大清人了,朝鮮怎評價我這人,也無所謂了!」真淑說。
「李側福晉,您都不怕別人怎麼評估您,王爺這性格,更不怕了!」秋花笑道。
真淑笑了笑,自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