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唐師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八章 圍困安市萬春偷營 文 / 離人望左岸

    徐真手下的弟兄們個個驍勇善戰,又都是些久經沙場的老將,此番征遼儼然成為了主力一個個都已經成長為軍中骨幹,如今徐真又得了冠軍大將軍如此殊榮,可謂風頭一時無兩.

    翌日,聖上下令開戰,徐真主動請戰,神火營和神火次營的弟兄們將真武大將軍和驚蟄雷全部都搬運到前線。

    高延壽和高惠真領兵出戰,然而徐真的神火營去根本就不派一兵一卒,只用火炮和驚蟄雷對駐蹕山下一頓狂轟亂炸!

    聖上是清楚真武大將軍的威力的,然而卻第一次見識驚蟄雷,這驚蟄雷本已經被消耗乾淨,然而隨著聖上帶著後方大軍感到,徐真又跟姜行本研製出了一批驚蟄雷,一直沒捨得動用。

    如今圍困駐蹕山數萬敵軍已經將近三個月,軍心士氣急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仗來提升,於是徐真才捨得拿出這些驚蟄雷來。

    無論是軍中將士還是當今皇帝陛下李世民,無論是高惠真高延壽和他們帶領的敵軍,還是高仁武帶領的反抗軍,都被徐真本部的驚天動地手段給徹底震撼當場!

    火炮轟隆,驚蟄雷在拋車的發射之下,如同旱地驚雷一般轟炸著駐蹕山,這座山崗都差點被削平,高延壽和高惠真所領數萬敵軍,連徐真本部人馬的臉都沒看清楚,就已經大片大片死傷!

    敵軍只能躲入山崗,然而山崗被轟炸得四處坍塌,根本就藏不住人,無奈之下,高惠真和高延壽只能舉旗請降。

    原本還剩下五六萬人的高句麗軍,被徐真的神火營轟炸之後,只剩下區區三萬六千八百餘人,聖上自是大喜,唐軍人人歡慶。

    聖上任命耨薩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為武官,遷往大唐境內,餘下三萬高句麗人解除了武裝,放還平壤,而反唐的靺鞨族三千餘人,盡數坑殺,突可力當場被梟首!

    駐蹕山一役由是完勝,獲馬三萬疋、牛五萬頭、明光甲五千領,輜重無數,高句麗放棄後黃城及銀城,數百里無復人煙。

    聖人又命軍中將作少監畫了《破陣圖》,命中書侍郎許敬宗撰寫銘刻碑以紀功,犒賞三軍,各種封賞一一分發下去。

    時間進入八月,高句麗已然開始寒冷,唐軍正式進攻安市城。

    這安市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非拿下了駐蹕山,更是無從入手,城主楊萬春是個鐵骨錚錚的高句麗好漢,連泉蓋蘇都奈何不得,當初楊萬春拒絕接受泉蓋蘇攝政,後者發兵攻打安市城,都無功而返,可見此人之武功與韜略。

    安市城中軍民見唐軍大舉入侵,頓時軍**絡,可謂全民皆兵,眾志成城,見了大唐皇帝陛下的皇旗,這些守城軍就在城牆上大聲謾罵,聖**怒,發兵攻打。

    楊萬春果真是個善守之將,將安市城打造得如同鐵桶一般,用固若金湯來形容都不以為過,徐真調動神火營來轟炸,那高大雄壯的城牆居然硬生生承受住了火炮的攻擊!

    唐軍只有借助火炮和箭雨的掩護,搬運沙石泥土來築造魚梁道,然而很快又被守軍的羽箭和床弩拋石機給打了回來。

    行軍大總管李勣勃然大怒,揚言若拿下安市城,必定三日不掛刀,屠殺全城百姓!

    安市城的守軍收到這樣的情報,又在城中日夜宣揚,那些個軍民更是團結一心,安市城居然一時半會攻打不下來。

    魚梁道的築造受阻,唐軍只能退而求次,與攻打遼東城一般,開始在城牆遠處堆積土山,再慢慢向前推移。

    這日聖上帶著徐真、李勣和長孫無忌等主將,登上了土山,遙望安市城,這小小的要塞如鋼鐵刺蝟一般,縱使唐軍如狼似虎,都拿他沒辦法。

    聖上一聲長歎,正要下山,徐真卻見得安市城中冒起縷縷炊煙,遙遙裡又聽到殺豬宰羊的聲音,他心頭一緊,頓時浮起一個讓人不安的猜測來!

    「這想必是城中居民殺牲畜以犒軍,今夜說不得要出城偷襲了!」徐真心頭暗驚,慌忙向李世民啟奏道。

    「陛下,臣斗膽進言,敵軍今夜,必定夜襲我大唐軍營!」

    李世民回頭,直視著徐真的雙眸,正要問徐真何出此言,長孫無忌卻站出來反駁道。

    「徐將軍莫要危言聳聽,我聽說將軍乃祆教神使,多擅占卜,但軍中大事,又豈能問鬼神,這小小安市城,早已被我大唐軍威震懾,遲早要被我大軍蕩平,防禦都自顧不暇,又如何敢出城偷襲?」

    長孫無忌的分析並非沒有道理,唐軍與安市城已經僵持了一個月,寒冷的天氣給雙方軍士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雖然唐軍物資充沛,軍士卻不習慣這等早寒,想來被圍困的高句麗軍更加的艱難,又怎會冒險出城來偷襲?

    一直以來,楊萬春就是依仗安市城的險要,固守城池,才與唐軍有了對峙的資本,如果他們出城偷襲不成,那這座城也就徹底完蛋了。

    念及此處,李世民也只是對徐真淡然一笑道:「徐卿切勿多慮,國舅公所言有理,小小蠻夷,又豈有如此雄心壯志。」

    徐真還待分辯爭取,卻被李勣一道目光在阻攔了下來。

    然而這樣的小動作卻是瞞不過李世民的眼睛,他微微搖頭一笑,對徐真說道:「若徐卿還不放心,可領兵於側翼防衛便是。」

    徐真聞言,當即謝恩,自去調動騎兵營。

    口頭上雖這般說著,但李世民心中並不太認同徐真的猜想,長孫無忌不由對徐真冷笑,心想徐真畢竟還是太過稚嫩了一些,不懂揣測聖意,聖人都說了沒事,你自己還真去調動兵馬,這不是信不過聖人的

    的斷論麼?

    李勣本想勸阻徐真,但徐真已經領兵去了,他再說什麼也晚了,他始終相信李世民有過人的容**度,斷不會因此而對徐真有所貶低,但如果長孫無忌再繼續從旁慫恿,那就不好說了。

    到了軍營之中,李勣又將徐真召了過來,對其一陣面授機宜,將朝中一些為官之道,察言觀色和揣測聖意的機巧都傳給徐真。

    不過有些事情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也只能留給徐真慢慢去體悟,若不多吃些虧,還真的無法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

    如今徐真已經晉入三品大員的行列,可謂春風得意,年少有為,若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稍有不慎就會被捲入到權勢爭鬥之中。

    徐真也很清楚這一點,雖然三品卻是已經算是身居高位,然而在國公遍地走,貴胄多如狗的大唐,三品大員又算得了什麼?

    侯君集這等位極人臣的梟雄,不也一樣說沒了就沒了麼?

    李勣能夠悉心教導,徐真自然是感恩於心,師徒二人又細聊了一番,徐真將自己的推測都說道出來,李勣也覺得有理,讓徐真自行佈置軍馬,自己卻到皇帳去面聖。

    李世民回來之後,也覺得好奇和有趣,他早知道徐真是祆教使者的事情,又聽說了徐真在高句麗利用燧神崇拜,在反抗軍中獲得無人能及的威望,以致於如今的反抗軍中,徐真的聲望甚至能與銀珠郡王高仁武和敏恩郡主、神女高惠甄相提並論了。

    如此一來,他也好奇徐真為何如此篤定敵人會來夜襲,思來想去卻不得要領,正迷惑間,老臣李勣卻來求見。

    君臣二人寒暄了一番,李勣看準了說話的時機,不露痕跡地將徐真的推測都說了出來,李世民由是豁然開朗,命李勣悄悄集結了兵馬,埋伏起來,以待高句麗人的突襲。

    事實證明,徐真的猜測並沒有錯,到了三更時分,居然紛紛灑灑下起了初雪,唐軍士兵畏寒怕冷,紛紛鑽入營帳之中取暖。

    李世民和李勣統領奇兵,雖然借助帳篷躲避風雪,卻仍舊感覺到寒冷難耐,他遙遙望了過去,見得徐真帶領薛仁貴等本部猛將,肅殺地潛伏於風雪之中,心頭不由對徐真更加的看重。

    到了二更時分,轅門外果真人喊馬嘶,喊殺聲震天響起,高句麗人果真來偷營了!

    徐真率領薛仁貴等猛將突然殺出,將高句麗人的兵馬攔腰截斷,又是一番大肆的屠殺,然而情勢出乎意料,對方的人馬實在太多,唐軍一時半會反應不過來,只有徐真本部人馬抵抗,慢慢竟然落了下風!

    高句麗人士氣越發振奮起來,突然受襲的唐軍也是混亂不堪,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長孫無忌從營帳之中鑽出來,見得如此場景,心頭憤恨不已,還真讓徐真給蒙對了!

    李勣靜靜守在李世民的身邊,麾下軍馬比徐真本部要多出好幾倍,若此時出兵,定能將偷襲者全數殺滅,然而李世民卻沒有發令。

    李勣面無表情,但心裡卻異常清楚,李世民這是在等,等徐真本部堅持不住了,再出兵去救,這樣一來,他也就不需要丟面子了!

    想到這裡,李勣心中不由暗自搖頭輕歎,但更多的是,心頭多了一層敬畏,對李世民的敬畏!

    說到底,無論是他還是長孫無忌,玩弄的都只是權謀之術,而李世民卻是帝王心術,二者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自然也無法理解。

    眼看著徐真本部人馬不斷被消耗,李世民看著時機差不多了,終於一揮大手,朝身後大軍下令道:「殺!」

    這一字出口,天地間越發的寒冷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