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惠帝之子

《》正文 第038章 開始行動 文 / 木皿言

    呂產本來不用死的,憑藉著南軍與長樂宮守衛再加上大義的名分,呂氏或許還有一拼之力。但是劉恭可不願意拿自己的性命去賭呂家那些人的能力,何況機會是那麼渺茫——天知道南軍在正面交鋒的時候會不會也跟北軍一樣倒戈相向。

    既然已經不會把籌碼壓在呂氏身上,那麼呂產和呂更始反正都是要死,還不如把這份功勞記在自己人身上,也算是向功臣集團交出了一份投名狀。

    所以魯王張偃帶著人來到長樂宮門前,便使人上前以相國呂產的名義騙出了長樂衛尉呂更始,就這樣在呂更始毫無警惕的情況下,一擊致命。

    衛尉大人都死了,士兵們沒了領頭的,張偃再讓張余拿出劉恭所給的符節,宣佈了呂產等人意圖作亂的消息,其餘人等自然不敢反抗,俱是束手待命。

    宮門大開,我們的「誅呂功臣」魯王張偃邁著堅定的步伐,從容地從高大的宮門之中走了出來。

    這一年,張偃二十歲。

    正做著趙王夢的朱虛侯劉章看著這一幕有些傻眼,他瞪大了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張偃身旁手持符節的張余,想弄明白到底宮裡生了什麼,以至於忘記了在第一時間帶兵衝進長樂宮去。周亞夫卻是清醒的,這時看見張偃帶著符節出來了,就知道宮內大局已定,立即迎上前去行禮參拜。

    不理會那邊的「亂臣賊子」劉章,張偃笑著對著周亞夫說道:「長樂宮已經安全了,陛下命你帶兵盡快趕去呂家,定要在太尉殺到之前抓到呂祿,最好能控制住呂氏族人。」說完又轉頭朝張余道:「你也跟去傳召。」見兩人點頭表示明白,張偃又叮囑道:「一旦事不可為,務必要保住呂祿性命!」

    按照劉恭原本的計劃,在呂產已死的情況下呂祿就順勢成為呂家勢力的掌控人,那麼只要在呂氏被屠之時暗中救出呂祿,身負血海深仇的呂祿還不是只能為自己所用,誰叫呂祿太好騙呢!之後,劉恭就可以憑藉著呂祿暗地裡收攏呂氏殘餘的勢力,畢竟呂氏在歷史上被一網打盡只是因為事突然,這麼多年的顯赫下來,呂氏肯定還保存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實力。

    可是事到臨頭,劉恭卻還是不忍呂家就這樣在揮餘熱之後盡滅,就有些衝動地在保住呂祿的基礎上又加了一條控制呂氏族人,雖然那樣的打擊對呂祿來說更大,可以使得他對功臣集團恨之入骨從而對劉恭更加忠心。

    因為劉恭相信,只要周亞夫控制住局面給太尉周勃足夠的時間考慮利弊,在目前還沒有人想到要廢帝的情況下,他不一定就會親手殺光呂氏全族從而使自己可能得罪皇帝。

    「也許,這樣就不會有歷史上的那許多變故了。」婦人之仁的劉恭是這麼說服自己的。

    長安城,趙王呂祿府邸。

    在家中見到呂產派來報信之人的那一刻,交出將印的呂祿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一個多麼大的錯誤,來不及再和家人多說些什麼,呂祿就以百米衝刺的度往外跑去,「呂家現在只剩下南軍了,太后姑母的話果然是對的。」

    可惜此時,周亞夫已經先一步率軍趕到包圍了呂府——太尉周勃既然不敢明目張膽說要誅殺呂產,自然在沒有得知長樂宮勝負之前也不敢聽劉章的話先解決宮外諸呂。

    「陛下有詔,相國呂產意圖謀反現已伏誅,即刻捉拿上將軍呂祿入宮審問!」謁者張余根據劉恭的意思對著五花大綁的呂祿道。

    呂祿跪在台階之下臉上滿是悔恨,要是自己不那麼輕信他人交出北軍,呂家怎麼會有今日之禍。直到現在,呂祿還以為是周勃帶著北軍殺了呂產,劉恭這個才十二歲只知道蹴鞠的孩子被他自動忽略。

    等到太尉周勃在北軍得到呂產被殺的消息,完:「所患獨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的感慨匆匆趕來想要搶些功勞的時候,見到的只是兒子周亞夫帶兵圍著一群呂氏婦孺,張余已經帶著呂祿進了長樂宮。

    呂祿是劉恭點名要見的人,既然劉恭婦人之仁要在明面上保住呂祿,那就只有讓呂祿進了宮,劉恭才能拖延到親呂勢力反應過來再做出處置。否則,就算周勃想明白了不殺呂氏全族,這個掌權的呂祿也一樣不能倖免。

    長樂宮前,朱虛侯劉章無奈地放下了武器隨著另一個牆頭草大謁者張釋走入宮門,皇帝居然這麼果斷的就把呂產殺了,還派人出來慰問自己,劉章第一次對自己的夢想產生了一絲懷疑。

    「朱虛侯幸苦了!」永壽殿內,第一次把長樂宮掌握在手中的劉恭笑容滿面的上前對著劉章道。

    劉章只能勉強順著劉恭的話意道:「陛下受驚了!臣不敢言幸苦,這都是魯王殿下的功勞。」

    劉恭顯然看見劉章吃癟心情大好,笑的愈燦爛,道:「朱虛侯率軍救駕,也是大功一件啊!」說完自顧自笑了一會,又道:「朕已經命周亞夫去捉拿呂祿前來問罪了,今天這事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同謀呢!」

    只要緩過今天,呂祿把交出將印的事情捅出來,這個謀反的罪名就跟他基本撇清。

    **************************************************************************

    想睡覺,就這麼先吧,這章也許有點亂。

    不過說明一下,前面的有些地方以主角的後來思維寫,有些地方以現在的功臣思維寫,也許這就是大家有些亂的原因吧,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亂,呃~這屬於技術問題,有待改進。

    強調:功臣們並不是從政變開始就想廢了皇帝的。

    最後廢話一句:

    上完課才現,原來下星期就考試了啊~啊~~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