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惠帝之子

《》正文 第016章 佈局開始 文 / 木皿言

    劉恭來到太后張嫣面前時,張偃正手忙腳亂的一邊低聲安慰姐姐,一邊為姐姐拭淚。張嫣則是不住的掉淚,低聲飲泣。

    劉恭上前輕輕拉開張偃,接過他手中的絲帕,示意張偃先行離開。

    這一切,自然都被太后張嫣看在眼裡。

    見弟弟張偃退了下去,太后張嫣神色複雜地看著劉恭,目露關切,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一言不,繼續哀哀飲泣。

    劉恭被張嫣關切的眼神看的有些心虛,很為自己的無恥行徑惹得她難過懊悔。見她又哭了起來,心知這是太后張嫣在為自己擔心,心裡十分快活。舉起絲帕為張嫣拭淚,一邊笑道:「太后是在為了朕擔心嗎?」

    「恩~」柔柔的一聲輕吟,太后張嫣稍稍止住眼淚,繼續道:「聽張偃說,你……什麼都知道了?」

    「是啊,朕都知道了,朕知道此事與太后無關。」劉恭不忍張嫣繼續為她難過,就不再表演「不能接受」的孝子,直接承認了自己沒有怪罪張嫣。

    他真的沒有怪我。太后張嫣聽得這一句「此事與太后無關」,也顧不得自己正在為劉恭的命運和前途但心,破涕為笑道:「陛下真的是這麼想的?」

    「那是當然,朕還會騙你不成!」劉恭笑著答道。

    「那我就放心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眼見著就要離題千里。

    這時,腹中一陣輕微的鳴聲傳來。劉恭現,自己肚子餓了。

    原來從今天早上開始,劉恭就扮演起了憂鬱小皇帝的角色,連午飯都還沒有吃。只是用了一些點心,就跟張偃在神仙殿呆了一個下午。

    劉恭被肚子的叫聲一打岔才意識到,自己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沒有完成。當即收斂笑容,換上一副嚴肅的表情,看著太后張嫣說道:

    「太后救朕!」

    太后張嫣還在說著一些關心的話語,聽見劉恭認真的說出求救的話來,也回過了神,不再言語,靜靜看著劉恭,等待他的下文。

    「幸賴張偃勸解,朕既已決心與他們爭上一爭。」劉恭頓了頓,繼續道:「太后必然已經知曉,朕已讓周亞夫去尋太傅求援了。但是太傅畢竟在宮內沒有什麼影響力,此事根源又在於宮中,朕雖然知道他們的整個佈局,卻是束手無策。現在只有太后能解開此局,救朕一命了。」

    「我要怎麼做,才能……」話未說完,劉恭腹中鳴叫更加劇烈,這次連太后張嫣都聽見了。她停下剛才的話語,笑道:「還是先進殿用膳吧!」

    劉恭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

    飯後,三人跪坐塌上,使離了侍候的宦官宮女,繼續先前的話題。

    張偃先做了總結,道:「現在形勢對陛下非常不利,我們只是知道月關和潘七子有關,極有可能是受到了潘七子的指使,暫時我們對具體有些什麼人參與此事還是毫無頭緒。不過周亞夫已經出宮聯繫太傅和絳侯,有他們坐鎮,那些人在朝中不會再對陛下造成什麼影響。可慮者只有宮中太皇太后那邊,太皇太后忙於政事,陛下近年也難得見到她老人家一面,而那些人卻時刻就在太皇太后周圍,隨時可以進讒,此事不可不防。」

    太后張嫣明白劉恭等人的憂慮,擔心的說道:「太皇太后國事繁忙,我近年也難得見到她了,實在是幫不上什麼忙啊。」想了想,又對張偃說道:「太皇太后寵信辟陽侯,也許你可以去找他。」

    「辟陽侯審食其老謀深算,明哲保身,不會答應為陛下出頭的。」張偃搖頭歎道。

    「那……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太后張嫣又急了。畢竟是溫室長大的少女,沒有經歷過風浪。一遇到大事就不夠沉穩,有些手足無措。

    「太后莫慌,朕不會有事的。」劉恭見狀,連忙溫言道。一邊上前握住張嫣的手,以示安慰。

    張偃見了姐姐這般模樣,也是無奈道:「姐姐莫急,現在的問題只是他們可以隨時向太皇太后進讒,而我們沒有。不過我們可以先行向太皇太后解釋清楚此事,讓那些人無法挑撥太皇太后。」

    「那……那我又能做些什麼?」

    「你只要如此這般……」

    太后張嫣聽完張偃的妙計,展顏笑道:「你們放心吧,此事就交給我來辦!」

    劉恭和張偃就等著這句話了,聞言俱是鬆了一口氣。

    ……

    留侯府中,張辟疆書房。

    張辟疆中午從神仙殿歸來,就遣盡府中家將打探月關消息。繼任留侯張不疑見弟弟這麼大的動作,還以為生了什麼大事,急忙過來詢問,被張辟疆三言兩語搪塞了過去。

    到了晚間時分,派出去的家將紛紛歸來,張辟疆就在書房召見。

    「二公子,屬下已經調查清楚,沈茉莉幼時救過月關,兩人感情甚深。月關為宦者丞時亦對潘七子十分關照,兩人有什麼秘密尚不可知。月關之弟樓謙幾日前被一群大漢帶走,之後就下落不明。那沈茉莉依舊在潘七子宮中,只是最近幾日似乎生了什麼病,也沒有露過面,時間正是樓謙被人帶走之後。」

    張辟疆跪坐在几案之後,聽完一名家將回報,擺擺手讓其退下,獨自坐在榻上陷入沉思。良久,張辟疆起身走出書房,看著漆黑的庭院,自語道:「我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

    解釋一下:

    古人一般是一日兩餐,即朝食(又稱饔)和矓(又稱飧),這是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勞作制度與當時食源不充足相適應。

    不過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形成三食制,只是一般平民仍然每日兩餐。

    漢代把午飯稱為「餉」,《說文》:「餉,晝食也。」餉的讀音同晌,餉食就是晌午飯。

    陳直《漢書新證》說:「漢代統治階級日三食,一般人民日兩食。」

    也就是說,漢代貴族統治階級是一日三餐的。

    ps:據說下周分類強推。昨天晚上看到的消息,小小開心一下,哈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