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惠帝之子

《》正文 第003章 呂台封王 文 / 木皿言

    不管審食其與呂後如何,都與現在的劉恭無關,因為他正在天祿閣上課。

    自從王陵成為太傅後,倒是很盡責的日日在天祿閣為劉恭上課。由於劉恭年幼,王陵的教授自然是從認字開始。

    漢初之時,教育學童識字的書,名為《倉頡篇》。《倉頡篇》原是教育學童識字的字書,秦始皇帝統一文字時又成為小篆書體的樣板。為李斯所著。

    戰國時期,七國分立,文字異體。秦始皇帝既滅六國,採納李斯的請求,「罷其不與秦文合者」。這時秦使用籀文已5oo多年,筆劃繁複,實用中漸趨簡化。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從此定型為小篆。

    漢初,閭裡書師合《倉頡》、《愛歷》、《博學》3篇,斷6o字以為一章,凡55章,統稱《倉頡篇》。《倉頡篇》和流傳到現在的《急就篇》性質相似,都是四言成句,二句一韻,內容夾敘夾議,又把文義相近的字放在一起,便於學習。

    雖然漢時已有隸書,但是由於小篆作為官方文字,其字體優美,劉恭作為貴族階級的代表,自然是要學習小篆的。

    「倉頡作書,以教後嗣。幼子承昭,謹慎敬戒。勉力風誦,晝夜勿置。苟輯成史,計會辨治。等軼群,出元別異……」

    搖頭晃腦背完《倉頡》,劉恭抬頭望向王陵。

    王陵的年紀確實是有些大了,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又睡著了。轉頭向月關努努嘴,一指王陵,示意月關上去叫醒太傅。月關只能不情不願的上前,準備叫醒王陵之後承受老太傅的怒火。王陵是極不待見宦官的。

    這時,門外忽地傳來「太后駕到!~」

    月關聞聲心中一喜,趕忙停下邁出的腳步,回到劉恭身邊站定。

    劉恭知道這個太監的陰險心裡,不欲讓他得逞,朝王陵輕喊一聲道:「太傅!」

    老人家本來睡眠就淺,王陵也就立即清醒了過來。

    太后親自到皇家圖書館來,自然是來關心皇帝學業的。

    在這深宮之內,上有外祖母太皇太后,下有年幼的皇帝兒子,太后張嫣作為剛剛失去了丈夫的寡婦,自然是不能夠有任何的娛樂的。對於一個十六歲的少女來說,這種生活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所以,自從劉恭住進長樂宮,太后張嫣就天天來神仙殿找劉恭解悶。而劉恭又時常拉著太后張嫣去長信宮找太皇太后玩耍。這一來二去,就可以使得劉恭在大臣們面前的曝光度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水平。

    見禮完畢,太后張嫣笑問:「陛下都讀了些什麼書,功課上可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孩兒已經讀完《倉頡》了,太傅都誇朕呢!」劉恭帶著點雀躍答道。說罷轉頭望向王陵,眼含期盼,心說:我剛才救了你一次,讓你免於出醜,這回你總該報答我吧!太傅王陵也不知是否接受到了劉恭的訊息,此時接口對太后張嫣道:「陛下天資過人,已可背誦《倉頡》篇了,明日就可開始學《愛歷》篇。」「這都是太傅之功,太傅幸苦!」太后張嫣對王陵頷表示感謝,又對劉恭道:「陛下已會背誦,可會書寫?」「自然會!」

    當下,太后張嫣又考教了劉恭的默寫。自然是成績優異。

    午後,劉恭在太后張嫣的注視下完成今天的學業。正準備隨太后張嫣返回永壽殿,內侍來報,太皇太后請陛下往長信宮一行。

    當即乘攆往長信宮而去。

    「祖母~」

    劉恭一入長信宮門,立即張開雙手,跌跌撞撞跑向呂後。呂後等在殿內,笑呵呵的伸手準備接住劉恭,嘴裡還柔聲說著「小心點,別跌了」之類的話語。

    此時的呂後,完全不似一個心狠手辣的掌權者,更似是一個慈祥的奶奶。

    劉恭通過這些天的接觸,也逐漸現,呂後其實並不像史書上描寫的那樣陰毒。因為她的狠毒只是針對她所憎恨的人。雖然她確實比較容易憎恨別人。但是無可否認,對於自己的家人,呂後是十分在意的。劉恭可以感覺到,自從惠帝死後,她就把對惠帝的愛轉嫁到了自己這個長孫身上。也許,這就是她不惜與朝臣反目,也要封諸呂為王。也是當她知道劉恭揚言要報復的時候,那麼的生氣,不惜廢帝殺死自己的孫子的原因。

    劉恭被呂後雙手接住,趴在呂後懷中,接受殿內諸人行禮。

    原來呂後召自己來長信宮,是因為呂家來人了。

    呂後前日剛剛追尊其父臨泗侯呂公為宣王。想以此為分封諸呂做鋪墊。今天來的就是呂澤長子酈侯呂台和其子呂嘉。

    惠帝死後,呂後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高祖時之南、北軍以衛兩宮,長樂在東,為北軍;未央在西南,為南軍。帝居未央,後居長樂,原本受太尉直接統領……南、北軍實際上相當於駐紮在京城南北的兩支衛戍部隊,有如清王朝的豐台大營。

    呂台年約四旬,生的方面闊耳,相貌倒是頗為威武。其子呂嘉二十來歲,唇紅齒白,也算是俊朗不凡。

    見呂台跪罷起身,呂後指著呂台對劉恭道:「陛下上次不是說舅父可以封王麼,這就是你舅父,這是舅父家的表兄。」

    原來真正的劉恭並沒有見過呂台。自己上次確實太過急於表現了。現在想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單憑當時呂後口中『呂台、呂祿』兩個名字,就知道這兩個不認識的人是自己舅舅。還好呂後當時沒有在意這些細節,劉恭的心中一陣後怕。

    順著呂後的話,親熱地叫了呂台一聲舅父,又喚了呂嘉一句表兄。算是真正認識了呂家的親戚。劉恭覺得,以後有必要更加小心自己的言行了。

    就這樣被呂後抱著閒話了一會兒。見呂台欲言又止,呂後即示意呂嘉領著劉恭去殿外玩耍。獨留呂台在殿內敘話。

    劉恭知道,這是要密議如何分封呂氏諸人為王了。

    跟著呂嘉走出大殿,劉恭抬頭目視呂嘉:

    「表兄,舅父要封王了嗎?」

    「那是自然,太皇太后是阿翁嫡親姑母,前日又封了曾祖為呂王,這個王位理應由阿翁繼承!」

    「那太好了,表兄以後要多來陪我玩耍。」

    面上繼續敷衍著呂嘉,心中默默回憶讀過的史書。結合剛才的表現,劉恭迅對呂嘉做出了評價:果然是草包一個,如此得意忘形,難怪之後會獲罪被廢。

    劉恭不知道這天呂台與呂後商議了一些什麼。

    不過看的出,呂台回去的時候,心情是十分愉悅的。

    接下來,呂氏封王的進程逐步加快。

    元年春,正月,『詔曰:前日孝惠皇帝言欲除三族罪、妖言令,議未決而崩。今除之。』

    妖言,亦作訞言,指以怪誕不經之說詆毀誹謗他人的行為,通常是指非議指斥皇帝和危害封建王朝統治的言論。秦時即有懲處妖言的法令,即妖言令。西漢沿用。

    二月,『賜民爵,戶一級。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劉恭知道,這是呂後施恩於庶民,在爭取民心了。

    夏,四月,魯元公主薨,賜諡為魯元太后。其子張偃承母之湯沐邑,建魯國,稱魯侯。魯侯父,宣平侯張敖也。

    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無擇為博城侯。郎中令馮無擇,原是呂後兄呂澤的部下。

    丙寅,封姊長姁子呂平為扶柳侯。

    乙酉,封建成侯呂釋之的次子呂種為沛侯,奉呂宣王國。

    辛卯,封所名孝惠子山為襄城侯,朝為軹侯,武為壺關侯。呂台弟呂產為汶侯。

    夏,五月丙申,趙王宮叢台災。

    立孝惠後宮子強為淮陽王,不疑為恆山王。(後宮子指宮中一般妃嬪、美人所生的孩子,為與皇后所生者相區別而言。可見史記在呂後本紀中並不諱言惠帝諸子乃後宮子。)

    這是在為呂家封王造勢。

    劉恭站在長信宮殿外,望見滿地落花,感慨道:「今年的李花,開的真艷啊!」

    「今年的桃花開的也很艷!」呂嘉站在劉恭身後滿臉得意地說道。

    就在昨天,『經過太皇太后的暗示。大謁者張釋風諭大臣,請立悼武王長子酈侯呂台為呂王,太后許之。割齊國濟南郡為呂國。』

    今天的呂嘉,已經是呂王太子了。

    呂嘉當然不是一個人來找劉恭這個皇帝表弟玩的,他也沒有興趣跟一個五歲的娃娃玩。他是跟著父親來「謝恩」的。

    劉恭其實並不想來,太后張嫣對他那麼好。魯元公主薨,對她來說可謂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一年之內連失兩位親人,劉恭還想多安慰安慰這個身世可憐的少女。不過呂後想讓呂家晚輩跟皇帝拉近關係,在呂後面前一向是乖寶寶的劉恭自然不能拒絕。

    所以,他還是來了。陪伴他的,就是這個紈褲子弟:呂嘉。

    百無聊賴地跟呂嘉在殿外說一些無關痛癢的幼稚閒話。終於等到了呂氏父子告辭回家。劉恭也因此重獲自由。

    ***********************************************

    漢代初期皇帝與諸侯王的嗣子都稱"太子"。

    襄城侯劉山,就是後來的少帝劉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