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捍將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 文 / 烏鴉大嬸

    女子並沒有對這人的膽大感到驚奇,反倒是荀伯在一旁不高興地冷哼。嬌嗔地斥了一聲馬匹,兩人絕塵而去,有風帶動面紗,又露出了面紗下的冰山一角。驚為天人的同時,陳宇傻傻呆呆地對身後冉閔道:「主公,此女必入我甕中,望主公成全。」

    冉閔呵呵一笑「漂亮女子娶回家容易短命,我才不想被你兩嫂子弄得跪搓衣板呢!你可知道,這女子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正說話間,遠傳掀起沙塵,從沙塵的規模上看,不足一里的地方,足足埋伏了三百人。想來是女子暗中埋下的伏兵,冉閔若有加害之心,這三百死士,只需要一個衝鋒便能頃刻到達。曹魏遺民雖遭司馬氏竊國,底蘊仍在,想當年孟德公能夠坐擁天下謀士三千武將無數,其底蘊自然不可小視。

    等到塵埃落定,陳宇好奇地問「主公,她來所為何事?」

    「她問我有沒有爭雄天下的雄心,如果有的話她說她願意帶著所有的勢力,一起投奔我,甚至交給我做妻妾也無所謂。」一聽這話,陳宇馬上急了,不過現在他沒有之前那副呆呆傻傻的樣子,從冉閔嘴角的壞笑上面看出端倪之後,無奈地搖搖頭。

    冉閔說的都是真的,但是所謂無事獻慇勤非奸即盜,這叫曹雅的遺留公主,到底安了一個什麼樣的心,尚且不得而知,貿然答應,總會給已經沒有國的燕代留下禍患。

    永和九年,也就是大才子王羲之寫出蘭亭集序的那個永和九年,這一年不僅是文人曠世巨著出爐的時間,也是一個多事之秋。謝安王羲之都是文人,也屬於士族,可是他們對朝廷的掌控,並不是很多。真正掌控的,還是那些腐儒,就算這些才子有心要介入朝堂之爭,恐怕也有心無力。作文和作天下,完全是兩種概念。

    二月,庚子,燕王俊立其妃可足渾氏為皇后,世子曄為皇太子,皆自龍城遷於薊宮。正式遷都,慕容俊對慕容恪兄弟也有了安排,不期盼能夠做到讓慕容恪再恢復以前的狀態,至少不能讓他這麼渾渾噩噩。

    謝艾發過來的信息,就是張重華有所動作,冉閔按兵不動,一直到三百五十三年才有所動作。這動作顯得不是很大,不過是讓慕容燕國那邊的探子,用巨額金錢換取一個武將的叛逃。

    張重華遣將軍張弘、宋修會王擢帥騎萬五千伐秦。秦丞相雄、衛將軍菁拒之,大敗涼兵於龍黎,斬首萬二千級,虜張弘、宋修,王擢棄秦州,奔姑臧。秦主健以領軍將軍苻願為秦州刺史,鎮上邽。

    趙故衛尉常山李犢聚眾數千人叛燕,這是那邊探子花了很大功夫才得以成功。可惜,李犢這人成不了什麼大氣候,畢竟能夠用金錢買到的忠心,就沒有那麼可貴了。

    這一次,慕容俊再次用慕容恪為將,慕容霸輔之。這次慕容恪沒有再讓他失望,不過幾天時間,就將李犢堵住後路,圍起來,李犢下馬跪地求饒說我是受魏國冉閔慫恿,才反了燕國。慕容恪自然不會管這麼多,略微低眉道:「你既然可以反,我就不會放過你,你的家人,我會放過一部分,你放心走吧!」

    李犢本來就是慕容恪手中的人,手下背叛,他能忍下去才怪。大地一片肅穆,數千戰馬之前,只有李犢跪在地上的身體,他的身體還跪著,可是頭顱卻已經飛到一邊去了。

    「阿六敦,你回去殺掉李犢所有親人,一個不留。」慕容恪冷著臉對慕容霸道。他從來沒有這麼生氣,手下背叛也就算了,可是這個背叛的手下,竟然又跟冉閔有關。幾次的惺惺相惜,最後冉閔以死相救,到現在,他們之間的情分已經累積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可是他想要的,是能夠在戰場上光明正大的跟冉閔對決一場,而不是搞這些陰謀詭計。

    秦國發展勢頭很猛,苻健任人唯賢,算得上一個明君。同時,北涼也被秦國的勢頭壓得無法喘息。苻健手下士兵,都是石趙遺兵,一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主。石趙當初能夠橫行中原,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所謂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一個人一旦有點成就,難免會自傲,如今的苻健就是如此。秦主健納張遇繼母韓氏為昭儀,數於眾中謂遇曰:「卿,吾假子也。」遇恥之,因雄等精兵在外,陰結關中豪傑,欲滅苻氏,以其地來降。

    張遇算不上一個大度的真君子,他做事有點像石虎,不擇手段。這些消息源源不斷傳回冉閔住處,在冉城,有一群見不得光的人,他們都住在城北的一座暗堡內,所有人出行全部黑衣黑褲以面具示人。這也是冉閔為了保護他們才想出來的辦法,探子們回報的消息,現在基本上都是他們在處理。

    當初王猛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想過,光是一個王猛自然無法駕馭如此龐大的間諜機構。經過十來年的發展,現在冉城燕代駐地這邊,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銀兩和軍餉的發放。如今的探子,當以十萬計劃。那些被散放出去的探子,在這些年的刺探生涯裡,的確有許多人因為任務而死去,有的甚至連屍體都沒有。

    不過在暗堡的旁邊,確有一座陵墓,很少有一個城市會將陵墓放在城內的,冉城就是這個特例。這些人都是已經死去的探子,他們很多人沒有家人,很多人都沒有享受過人間最美妙的東西。少數人有親人,也讓冉城的大小官員有了很好的交代。

    冉閔說他們的父輩是做探子的,那麼不管我冉城到了什麼艱險的地步,都不能讓他們繼續當探子,可以把他們作為文臣培養。暗堡中有些人也是特訓營出來的少年,他們最艱巨的任務,就是盡最大的可能,保護那些在外面提心吊膽的探子。

    李改李哲文李農三人,這三個被後世並稱為魏國三李的人,已經退居幕後,暗堡中的人,也基本上是聽他們調遣。除去少數還需要王猛親自經營的探子,其他人的資料,也都在他們手裡抓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