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捍將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雄辯 文 / 烏鴉大嬸

    大殿之上,一片肅穆,所有人的面容都非常嚴肅,甚至看不到一個人是和顏悅色的。王猛提出來的建議,實在太讓人無法接受,竟然說要廢除國號。

    歷經生生死死,辛辛苦苦之下才得以立國,竟然因為王猛一句話,就要廢除國家社稷。這樣荒唐的提議,還有人附和,難道主公不在,他們就要翻天了麼?這是部分下層官員的想法,他們沒有參與王猛他們的小會議,所以這些沒有黨派的人,就很不舒服。

    持不同意見的大有人在,持同意意見的又位高權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就算冉閔在場,也不好取捨。一個國家不可能光有下層官員,也不可能只有上層官員。

    最後王猛決定,朝議。所有大小官員全部聚集到一起,找一個身形相仿的人在幕後主持,實際操控者,則是王猛。提議一處,立馬掀起軒然大波,這是已經到手的榮華富貴要飛走的象徵。

    不贊成的基本上都是文官,武將反正有軍功在身上,不怕什麼奪權。而文官則不然,官吏制度還不健全的魏國,有很多人都是擠破腦袋才擠進朝堂。讓他們就這麼走開,明顯不切實際。

    這方面的問題,王猛也曾和冉閔一起討論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魏國冗官冗員太多,必須清楚一部分,而且魏國也不能再處在風口浪尖。一紙殺胡令,已經讓魏國名聲在外,現在該投奔的能投奔的都已經投奔,也不需要在將腦袋伸出去讓別人打。

    站在龍椅下方的王猛看著亂糟糟的朝臣,猛然一喝:「都別吵了,今天陛下召集各位,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一個個的說出心中所想,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全部說出來,各抒己見。」

    「臣贊成取消國號!」

    「臣附議」第一個贊成的是孫立坤,然後是晁任等武將,他們基本上都贊成,反正已經通過氣了,也不過是做做樣子。

    至少有他們同意,那麼麾下很多武將,都會贊成取消國號。以文為主的是晉庭,文武參半的是燕國,以武立國的,則是魏國。可以說,魏國的文臣在民生方面有很大的發言權,但是他們在面對外患的時候,卻基本上沒有說話的權利。

    文臣們面面相覷,什麼時候咱魏國的武將竟然這麼齊心了?新立的魏國,內部到處充滿了矛盾,新武將和老武將之間有一道隔閡,而文臣和武將之間,更是玄冰和烈火般的相處方式。

    除了少數武將外,其他人都附議,這就給了文官們很大的壓力。他們都將目光瞄準王猛,在朝堂之上,除了軍師,沒有人會為他們說話。

    李改李哲文等老人,基本上不會過問朝堂上的事,他們更多的時間,是待在太學,教書育人。雖然每次朝會他們都會像征性的參加,但是對文臣武將之間的相互攻訐,卻是不聞不問。他們連當和事老的想法,都沒有。

    大家都不說話,王猛之後表明自己的意見「這件事情是我和陛下商議的結果,你們不要看著我,我是不會反對的。如果你們沒有不同意見,那就是代表同意這個提議,明天我就讓人將國書送到燕國和晉國。」

    「軍師不可啊!我大魏立國雖然不久,然而也算得上國盛民昌,為何要在這種時候取消國號?」老臣孫璞,乃是跟了石虎二十餘年的老朽,因為他的漢人身份,才得以在鄴城動亂時苟活。

    孫璞的話說出了大部分文臣的心聲,這裡面的潛在意思就是,你們說要取消國號就取消國號,可是我們這些人怎麼辦呢?又不是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朝廷難道連我們都養不起了麼?

    「孫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我魏國,還遠遠算不得國盛民昌。十八萬敢死營士兵,每一個都是胡人身份,他們喜歡吃肉,軍隊不能剋扣。三十萬虎噴,每一個士兵都需要糧餉,這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孫大人身居其位,難道不知道其中關節麼?」陳宇對這種老不休,實在沒什麼好感。

    就仗著自己年紀大一點,就倚老賣老,如果是他,早就將這些沒用的人砍了,換一批年輕人上位。

    為政不思為民做主,卻安於享樂,整個就是延續石虎時代的作風。隨著晉庭關係的緩和,很多晉庭那邊的不良風氣,也被這些老一點的文官學了個遍。

    「黃口小兒,安敢對老大人無理!」說話的是另外一個老不休,他雖然是孫璞的學生,可是年紀卻比孫璞小不了多少。如果忠君愛國,可能還會有孔夫子和顏回那般的佳話傳出。可惜,兩人都是些寡廉鮮恥之輩。

    就拿孫璞來說,一把年紀了,竟然通過放貸強行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姑娘當偏房。這也是冉閔不在,王猛又不敢動他。不然他早就死了十回了。在招降孫璞的時候,冉閔有言在先,只要他不謀反,能放過盡量放過。

    這就給了孫璞一個為非作歹的借口,而且不光是他,他的家人也多有收受賄賂的行為。這一切,都沒有瞞過誅殺胡虜四營探子的耳目。隨著魏國的建立,這四營探子,有一部分已經轉型為監察院。他們負責監察百官行為,一旦有違法紀,就會被上報到冉閔手中。

    王猛沒說話,一直瞪著眼見看孫璞,直到看得他心虛之後才道:「朝堂之上,大聲喧嘩,目無君上,該死。來人,拉下去,砍了。」這指的當然是孫璞的那個學生,而不是孫璞。

    要處置孫璞,一定要等冉閔回來。之所以會有撤銷國號的想法,也是因為有些文臣太過跋扈,不把百姓的生命當命。草菅人命的事情時有發生,光是陳宇上任之後,砍掉的貪官污吏,就不在少數。

    「好了,陛下已經決定的事情,只不過是跟大家討論一下,不是問你們的意見。散了吧!不日,新的任命就會下達。」讓人將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老朽拉出去之後,王猛才意有所指地道。

    孫璞他收拾不了,不代表別人他也收拾不了。這種事情還不能是冉閔來辦,必須他來當這個惡人,這樣,冉閔回來之後,對他稍微有所懲戒,就能平息一部分人的怒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