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捍將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再戰風雲 文 / 烏鴉大嬸

    怒過之後,他想著這些忠臣戰死的消息,大聲慟哭。連夜在軍帳裡面朝東方,拜了三拜。李改等人以為這三拜拜的晉朝,但只有冉閔自己知道,他拜的不是晉朝,而是往生的漢人英魂。同時,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漢人裡面還有這麼些不怕死的硬骨頭,漢人的將軍雖然死了,但是漢人的軍魂還在。

    夔安進攻竟陵,竟陵太守李陽發兵抵抗,城中糧草充足,民眾自發參戰,最終李陽率軍斬殺後趙軍卒五千餘人。夔安狼狽而歸。

    夔安雖然敗退,卻唯恐石虎怪罪,途徑漢水,劫掠漢水以東,七千多戶漢民被迫背井離鄉,被夔安挾持遷徙到幽州、冀州。因為他的失敗,讓石虎騎虎難下,面對晉庭軍隊,後趙大軍可以說是戰無不勝,可是一面對老對手慕容鮮卑,這些久經沙場的士兵就慫了。

    後趙王宮內,石斌向石虎進諫道:「父王,兒臣懇請父王,以李農為將,挫一挫燕軍的銳氣。」石虎沉吟了一會,回答道:「李農,降將也,不足為用。」

    「李農雖為降將,卻是而今唯一可當大任之人,姚弋仲鎮守襄國,不能輕易出戰,張舉守成有餘,進攻不足。如果父王不放心李農,大可選一忠臣良將,跟隨李農出征。」石斌依然向父親推薦著。只有他知道,李農是蟄伏的猛虎,一旦給了他一個平台,天下大可去得。

    其實石斌自己都不知道,他被圖澄海給騙了,李農本來就是伺候過圖澄海的人,這高僧找石斌說話,他自然是言聽計從。可是,這一切都只是圖澄海為了幫助李農而說的假話。

    一聽兒子這麼說,起初不同意的石虎,心中也有了動搖。雖然在石虎看來李農不過是一個降將,不能擔當大任。可是既然現在手下沒有可用之人,兒子說的方法倒是不失為一良策。李農等人挾勝歸來,石斌又百般懇求,石虎終於同意。當夜,他便休書一封,讓冉閔回來述職。想來想去,他現在也就這個乾孫子還算是信得過的人了。自己的幾個兒子都是屬於那種不成氣候的,他作為一代暴君,同時也是一代雄主,兒子們的品行德行,他自然都看在眼裡。

    最終要的是,冉閔身邊有他的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他有絕對的把握讓冉閔死在無形之中。

    石虎下令命撫軍將軍李農為使持節,監遼西、北平諸軍事,征東將軍,營州牧,鎮守令支。同時,冉閔被任命為李農副將,可是手中卻有三營人馬可供調度。如果李農有什麼異動,冉閔的三萬人馬就絕對夠李農喝一壺了。

    兩兄弟見面,卻像是仇人一樣連話都不說,這都是表面上做個石虎看的把戲。他們自然知道石虎心裡想的是什麼,無非就是不放心李農這個降將。把冉閔調過來的用意,也是想讓兩人互相牽制。

    是夜,李農擊鼓聚將。不一刻,冉閔隨同眾將來到李農的營帳中。二人趁無人注意,對了一下眼色,而後裝作不熟識。

    李農掃視了一下身著甲冑的將領們,朗聲道:「諸位,李某蒙天王器重,監遼西北平軍事,凡城就在眼前,不知諸位對如何攻打凡城,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眾將左顧右盼,都不說話。本來大家都對李農為主帥很不滿,入帳的將領很多都是在張舉手下的,如今石虎卻讓一個毛頭小子當主將,身經百戰的將軍們心裡難免不服。

    最重要的是,張舉手下的這些將令,本來就對自己調離原來的位置心裡有芥蒂。而李農的乞活軍,當年對壘的時候,可是讓後趙軍隊損失慘重的。兩者不在一個軍營,這一切還好說,可是一到一個軍營,各種矛盾就都露出來了。

    朱保曾隨李農參加了沔南的戰爭,他見眾人都不說話,便拱手答道:「依末將看,這凡城只是個小城,慕容皝應該不會囤積太多兵士,強攻不過一天就能拿下。」聽他一說,冉閔笑而不語。如果凡城這麼容易被拿下,石虎就不會派這麼多人過來了。

    李農見只有朱保一人回話,面上露出一絲不滿,冉閔見狀,知道事情不好,立馬道:「李將軍,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諸位將軍大多與燕國多番交戰,對慕容皝的奸詐還是有一定瞭解的,雖然只是小小凡城,我三萬大軍頃刻之間便可拿下,但慕容皝若是用奸計,我們還是不得不防啊!」

    李農面色稍霽,眼角一瞥冉閔,示意冉閔獻策。可是冉閔卻好像沒有聽見一樣,死活不理李農,李農只好跟朱保等人商量進攻對策,而將冉閔拋在一邊。

    不是冉閔不想獻策,而是他不能獻策。這凡城的守將,別人不知道是誰,他知道是誰,這個守將雖然只是一介書生,卻有著文人的骨氣。之所以苟活於慕容鮮卑的鐵蹄下,全然是因為慕容皝用他女兒的性命相要挾。

    後趙眾將謀劃攻打凡城的同時,前燕王慕容皝一紙詔書直達凡城。任用盧城主悅綰為御難將軍,調撥士兵一千人,讓他守衛凡城。這悅綰本是晉朝的一個小吏,被慕容皝俘虜後,因為文武雙全而頗的慕容皝器重。不過這次,慕容皝僅僅撥給他一千人,就讓他對付後趙三萬大軍,著實讓悅綰為難。

    他本來就覺得對不起晉庭,但是慕容皝在得到他之後,從來都不讓他參與對晉庭的戰爭。只讓他治理城市,雖然他知道為敵人治理內政,也是賣國的一種,可是女兒性命掌控在別人手中,他也沒有辦法。

    後趙軍隊到達凡城,將吏們都十分恐慌,想棄城而逃。悅綰勃然作色,大怒道:「我們受命抵禦敵寇,應將生死置之度外,況且據城堅守,一人可以抵擋百人,膽敢妄言惑眾的人斬首!」大家這才安定,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安定了,書吏郭參表面上應承,暗地裡卻派心腹帶著降書去了趙軍軍營。

    悅綰與某些人早有接觸,他對投降沒有別的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要讓對方保住自己的寶貝女兒。為了女兒,他已經丟掉了文人的氣節,如果到頭來女兒的性命都保不住,他還有何顏面去面對九泉之下的祖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