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1996年

正文 第054章 :如何發展 文 / 雁北飛

    等你來雖然暫時沒有化妝品賣,但銷售的卻都是生活類的奢侈精品,通常只有家裡條件不錯或者小資類人士才會購買。∼

    一個城市的奢侈品購買力有限,一家等你來就會飽和整個市場——當然,張九霄也並不準備在青昌縣開第二家。

    東源市有三縣一區,市場和客源還很寬廣,何必要在青昌縣裡扎堆,完全可以把第二家開到其他縣,或者直接開到東源市甚至省城去。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等你來這個招牌打出去,同時積累各種經驗,為開第二家店舖做準備。

    張九霄正思考著,突然手機鈴聲響了起來,他掏出來看了看,是個沒見過的座機號碼。

    「九霄,是我,卞叔。」裡面傳來的是卞中東的聲音。

    「卞叔,週末也在加班嗎?」能讓卞中東用座機給他打電話,顯然不是普通事情。

    「為什麼迎接香港回歸,市政府的主要人員都在加班……我剛打你姐夫的電話,結果他關機了,就打過來問下你。」

    「他到果園摘李子去了,我馬上去找他回來。」

    「不用。」卞中東遲疑了下,繼續解釋道:「今天的市委常委會上,唐書記提出讓他這林業局長轉正的問題,結果遭到縣長周中梁的激烈反對。」

    「周中梁的理由是你姐夫人太年輕,擔任防火辦主任和副局長的時間太短,對於林業局的工作還不太熟悉,還不適合擔任林業局局長這個職位。」

    「這次縣委高層權利轉換,我的主管範圍由原來的經濟、林業、水利三方面變成了經濟、市政、城建、水利四個方面,林業方面被跟周中梁走得很近的陳華副市長分去,所以若是你姐夫不想遭到排擠打壓,我就不建議他繼續擔任林業局副局長。於是我主動淡化對林業局局長的爭議,但強調你姐夫自工作以來各方面的突出表現,提出讓這種年輕幹部到下面去擔任一二把手鍛煉。」

    「周中梁一心要把林業局長這個位置抓在他的人手裡,當我淡出對這個位置的爭論,唐書記也順著我的話表示點頭,表示順應上面的政策支持幹部年輕化後,他便沒有理由再反對。畢竟火災發生的現場,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對你姐夫讚揚有佳,他即便有心為難也不可能直接打壓,所以最終他點頭表示同意。你要讓你姐夫做好準備,隨時可能到鄉鎮任職。」

    「到鄉鎮任職?這不是壞事情!」張九霄稍稍思考:「那最可能的是哪個鄉鎮?」

    「暫時還沒定,但最可能的是江濱鎮和大安鎮。江濱鎮的書記因被人舉報而被停職,暫時由鎮長兼任著,這次他順勢成為書記,鎮長的位置便空了下來。而大安鎮的鎮長上個月病逝,鎮長的位置到現在還空著。這次為了保證香港回歸時的團結穩定,上面一致要求在七月一號之前,各個部門的正副職必須定下來,因此這兩個鎮長的位置變動是必然的。」

    「江濱鎮,大安鎮?」張九霄口中念叨著。

    「我個人建議到江濱鎮。江濱鎮比鄰長江,水運發達,交通便利,經濟條件非常好,發展趨勢一直不錯。」

    「不!」張九霄果斷拒絕:「卞叔,如果有機會,請盡量把他安排到大安鎮去。」

    「為什麼?」卞中東不明白,疑惑的道:「大安鎮的各方面條件可都比不上濱江鎮。」

    張九霄點點頭:「不錯,從現在來看,濱江鎮的經濟條件和發展趨勢都比大安鎮要好。但大安鎮有一個濱江鎮絕對沒有的優勢——靠近縣城。從大安到城區才兩公里多,按照近幾年國家的發展規劃,第三產業會成為主要發展業,企業廠礦會越來越多,人口將會快速城鎮化。但我們青昌縣城三面靠山,唯有朝大安鎮方向有大面積的平原土地,所以未來縣城的擴建方向必定是大安方向,廠礦企業的擴建也會是朝大安方向轉移,大安鎮甚至可以能成為新的經濟開發區。」

    「大安鎮的底子薄,但就是要在這種薄底子的鄉鎮,借助未來的發展趨勢,才能作出更耀眼的成績來。卞叔,若是能看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你覺得選擇哪個鎮更好?」這是張九霄靜靜的反問。

    卻不知,他這一席話讓卞中東沉思好久。

    在九七年,雖然國家大喊科技建設經濟開發,但到了青昌縣這種地方,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青昌縣僅有二十萬人,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縣,工業方面本就非常落後。

    這也是何卞中東剛剛擔任副縣長,市委就會把經濟方面的主管權交到他手上,就是因為經濟方面是個扶不起的爛攤子。

    而卞中東擔任副縣長這半年來,一直沒有什麼作為,想要振興工業也毫無頭緒,全縣的經濟幾乎沒任何起色。

    張九霄的一席話,讓他混亂之中突然看到一絲方向!

    「九霄,上次你送過來的李子不錯,下午我和你干爺爺過來吃個夠,你不會拒絕吧!」沉思許久之後,卞中東突然開口,說的卻是一句奇怪的話。

    「那哪裡能呢,想請你們過來還請不到呢!我現在就開車過來接你們。」張九霄知道他話中有話,所以立刻開口。

    「不用,我讓小李開車送一趟吧!」卞中東很快就想掛斷電話,末尾又補了一句:「現在出發,吃午飯都還趕得及。」

    眼看快到中午,張學淵聽聞卞老要來,連忙讓家裡人張羅午飯。

    他親自操刀殺雞,張九霄則到小池塘撈魚,奶奶則清洗昨天幾名護林工人送來的松樹菇。

    這個季節不缺蔬菜,村子更是種菜大村,縣城能

    買到的蔬菜,村裡幾乎都能買到,新鮮乾淨還便宜。

    姐夫聽到之後,立刻趕了回來,他自學過廚師,做菜味道最好,通常過年過節都是他主廚。

    十二點剛過,一輛波羅乃茲開到了張家門口,開車的不是司機小李,居然是小嬸子邱玲。

    車門一開,卞老、奶奶,卞中東、卞伊伊、卞馨居然都鑽了出來。

    「張哥,你們家院子實在是太讓人羨慕了!」卞中東提著幾瓶好酒鑽進院子,突然看到堪比花園的美麗院子,堂堂副縣長頓時滿口氣醋味。

    漂亮的花圃、精緻的菜園、幽靜的池塘,蝴蝶在花叢中亂飛,蜻蜓在菜畦裡停留,游魚在池塘裡穿梭,好一處鄉村莊園!

    碧綠的黃角樹枝葉茂盛,遮蓋了大半個院子,讓院子清涼宜人;青翠的葡萄籐包圍了池塘,上面一串串珍珠般的紫葡萄誘人無比。

    卞伊伊頓時眼睛都直了,站在葡萄架下,眼睛頂著一串串葡萄直流口水……

    「九霄,帶妹妹和馨去摘葡萄;卞叔,我們大家屋裡坐。」老爸吩咐道。

    張九霄知道卞中東等人來的目的,帶伊伊和馨到葡萄架邊後,便準備回到屋裡去,誰知道卞中東卻提著張凳子晃悠悠走了過來。

    「九霄啊,我有些話想和你談談。」卞中東直接開門見山打開話匣子,「卞叔也不得不承認,你的腦瓜子靈活,很多方面竟然比我看得還通透。」

    「我擔任副縣長這半年,對於青昌的經濟發展毫無建樹,想要有所作為,卻找不到方向啊!九霄,你是怎麼看經濟發展的?」

    張九霄點點頭,這個年代雖然內地也倡導經濟發展,但相關領導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即便有意識也找不到方向。

    「卞叔,你想讓我從經濟學方面講述如何提高經濟發展,我還真無能為力。」

    「但一些提高經濟發展的建議還是有的。我認為,經濟發展總體可分成兩大方面:一是農村經濟,一是城鎮經濟。」

    「青昌是農業主體縣,二十萬居民中農村人口達到十六萬,所以振興農村經濟尤為重要。青昌地形是丘陵和山地雜合,不適合推廣機械耕種,並且人均耕地面積並不多,所以只能因地制宜。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以倡導各鄉鎮,大力推廣畜牧業養殖,經濟作物種植,優質水果種植,和林業苗木培育……」

    卞中東搖搖頭,打斷他的話語:「效果不佳啊!前幾年,上面提出各種農村種植養殖技術,什麼栽桑養蠶,什麼紅富士蘋果種植,什麼西鴨繁殖技術……結果把農民坑得一塌糊塗。」

    「什麼叫因地制宜?上面傳下來的東西,未必適合我們青昌。」張九霄點點頭:「我給你舉些例子吧!黃瓜山氣候溫和,光照量足,很適合種植青梨;來鳳鎮都是沙土地,肥沃且不沾,適宜種植花生;濱江鎮緊靠長江,有幾條支流穿過,水源豐富,所以適合養殖鴨、鵝之類;鐵龍鎮緊靠西山,竹林樹木豐富,適宜發展竹木產業……如此等等。讓各鎮興盛行業自己來帶頭,政府鼓勵支持,為民眾提供方便,為經濟作物的銷售做好準備,唯有這樣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興盛農村經濟。」

    「當然,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必不可少。」

    「發展城鎮經濟,則需要政府牽頭招商引資,借用本地資源,引進外來投資。當然,若是不能召來外商投資,也可借用本地資源進行發展。例如新店鎮家在高山懸崖之間,但它周圍的山巖全都是石灰岩,可以大量開採用以製作石灰、水泥、碎石等等,所以在此地建造大型水泥廠,小型碎石場等等。重工業方面我不清楚,但輕工業方面,青昌還適合發展木器加工廠、畜牧飼料廠、各種電器廠、服裝廠、造紙廠等等!」

    「企業不好辦啊!」卞中東搖頭:「青昌原來有一家軍工廠,三家機械廠,其他各種中型企業十幾家。可都是從計劃經濟過來的老企業,效益幾乎都不好,其中好幾家都已經資不抵債,長時間發不起工資,最近上面政策下來,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裡發下話來,要大刀闊斧實行改革,該破產的破產,該下崗的下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