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小魚躍農門

正文 第52章 小榮王 文 / 一樹櫻桃

    第52章小榮王

    李放今年剛滿十歲,雖然人人稱他一聲小榮王,但其實他身上並無爵位。他祖父榮王還在,父親榮王世子也正年輕,論起來,應該叫他一聲李大少爺才對。

    但李放家裡人口簡單,榮王世子就他這麼一個嫡子,全家上下愛他如掌上明珠,這小榮王還是從他祖父榮親王嘴裡叫出來的,他那位當皇帝的表叔也笑著跟人起哄,這麼個「小榮王」的稱呼就傳開了,弄得人人見了他都要叫一聲「小王爺」。

    他穿著一身玄青色金魚團花的箭袖,外頭系一條玄金色薄紗緞斗篷,腳下踏一雙烏綃雲紋底的薄馬靴,雖然年紀還小,但劍眉星目,唇紅齒白,自有一團英貴之氣逼人。

    他見了顧浚也不客氣,直接在他手邊兒坐下,不等下人奉茶,便拿了壺對著嘴喝了兩口。

    「渴死我了,這一路趕的。」他剛剛走進來的時候,可是扎巴著兩條腿,走路的姿勢像鴨子那麼古怪。顧浚知道,這是李放騎馬騎得久了,腿被馬鞍子磨的。

    榮王家的子弟自小武都要學,李放在七八歲上,騎馬已是一把好手,但再怎麼會騎,也不會一口氣騎這麼久。兼之十歲的孩子皮膚嬌嫩,這一路趕過來,雙腿內側早被磨出血泡來。若換了一般嬌養的宗室子弟,這會子早哭爹叫娘了,李放卻是沒事人一樣,也不叫苦也不哭疼,羅圈著兩條腿坐在椅子上,嘴角咧了一下對顧浚說:「絲,能給我加個軟墊子不?」

    顧浚忙叫人拿了個厚雲絨的軟墊子,親手給他墊到椅子上,又讓人去請府裡看值的郎中過來給李放上藥。

    李放搖搖手說:「沒事兒,不過磨破點皮,我身上帶著上好的藥,一會泡個澡再換個藥就好了。」

    還泡澡呢,也不知道腿給磨成什麼樣了。

    李放隨身帶了兩個貼身隨從,跟著他奔走這麼久,雖是精壯漢子也累得夠嗆。李放還有話要對顧浚說,自然不會放這兩人在身邊,便揮手讓他們下去洗澡吃飯歇息去。

    顧浚叫人打了熱水,親自給他擦澡,見李放腿上還纏著繃帶,知道這傷有了幾天了,又是心疼又是氣:「你明明都傷了,怎麼還騎馬,你也不怕疼。這麼一折騰,以後落了疤可怎麼好!」

    李放咧嘴一笑,滿不在乎地說:「男子漢大丈夫,身上有幾條疤算什麼呢。表哥你怎麼比我娘還囉嗦了。」

    顧浚親手幫他洗了頭,到底沒許他泡澡,只給他細細擦了身子,換了藥,方抱他回了房間,放在床上。

    「您因何事急急趕來?」顧浚拿了塊乾布巾幫李放擦頭髮,將下人們全都趕到院子外去了,「到底有什麼事讓你這樣匆匆離京,跑到巴郡來找我?」

    李放撇了撇嘴,手指頭勾了勾,讓顧浚俯身把耳朵湊過來,在他耳邊低低說了一句話。

    顧浚驚得手裡頭的布巾都丟了出去:「此事當真?」

    李放臉上冷得很,點了點頭說:「千真萬確。你知道的,滇南與我家有特別的傳信渠道,事情驚動到我祖父那裡,便假不了。祖父當日得信便進了宮,算算時間,那邊的奏報再慢也該遞到京城了。六日前我從祖父那兒得的信兒,當時便收拾了行李趕來找你。你們顧家在巴蜀一地向有人脈門路,說不定能幫些忙。」

    顧浚想了想說:「這事自然是要不遺餘力。只是你身份尊貴,這樣冒冒失失地出來,王爺和世子一定擔心得很,你可留信給他們了沒有?」

    「這不是著急嗎,都失蹤這麼多天了,怕他出事兒。旁人來辦我又不放心,於是留了書這樣急惶惶的趕過來。想來再過一二日,父親派的侍衛們便要找過來的,到時候咱們也有得用的人可以支使了。」

    看著李放一臉不以為意的樣子,顧浚歎了口氣。

    要說李放出身宗室,身份尊榮,年紀又小,以他在榮王府的地位,輪著誰也輪不到他出來辦這事兒。只李放年紀雖小,主意卻大,說白了,就是自小被人捧在手心裡長大的,任性的很。他與出事的那位交情深,所以才會不管不顧地自己出來尋人。若是他直接向榮王要差事,榮王怎麼著也不能應的。

    如今人都來了,他再說什麼路途風險人心險惡還有什麼用?只得幫著盡快找著人才成。

    想想顧家在雲貴之地有許多生意,藏邊的茶馬貿易也佔了不少,若是真的出了事兒,顧家的損失可就大了。顧浚如今是顧家年輕一代中掌事的人,既然祖母叫李放來找他,便是將此事交給他處置的。顧浚揉了揉太陽穴,和聲道:「你先歇著,我且派人出去打聽打聽消息吧。」

    「到了你這兒,我也總算能安心睡一覺了。」李放笑著說。

    他自小富貴鄉里長大,也從未受這麼多辛苦。只是李放性情堅韌,又極好臉面,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撐著,並不退避。不過數日的工夫,原本團團的圓臉消瘦了許多,露出些許稜角,看著倒顯成熟了些,不再那樣稚氣了。

    李放這些日奔波,早就乏極了,洗了頭,擦了身,躺在柔軟的床上,這眼皮子就再撐不住了。不一會,便呼呼大睡起來。

    唐小魚可不知道也不會管顧家發生了什麼驚濤駭浪的事兒,她回家之後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拿了些毛邊紙,弄了根炭筆寫寫畫畫,忙了大半天才鑽出來。

    陳氏做好了飯菜,娘兒倆邊吃邊聊著,小魚就提出來,想搬到顧浚送她的宅子裡去住著。

    陳氏搖了搖頭說:「那邊雖什麼都是齊全的,但到底還是要打掃清理一番,那兒你人生地不熟,娘是可以陪著你去,但也不能一個偌大的宅子只咱們娘兒倆住。一應自用的器具家什都得準備,還得再請兩個灑掃

    掃的婆子,再要請幾個能放心的護院守著門戶,這樣方能過去。」

    她們母女都是女子,家裡沒個男人頂門戶,顧家送的宅子離著陽明村還有幾里路,萬一有事,也找不到人幫忙。陳氏的顧慮是對的。只是唐小魚拿了這麼大塊的地,心中有不少想法要實施,哪還有耐心等著啊。她要種稻養魚,藏在窖裡的種子也不能再等下去了。眼見快入秋,她還打算試著蓋個大棚溫房出來,這樣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她要做的事很多很多,要照著唐小魚的性子,真恨不得現在就搬過去讓她下地呢。

    陳氏知道女兒的想法,笑了笑說:「等知縣大人他們從涪川回來再說吧。」

    如是到了第二天,黃知縣樂呵呵地帶著車馬,把從唐家收回來的東西一樣不少地給陳氏送回來了。

    唐小魚樂得嘴都合不攏,親自下廚整了一桌子好菜請黃知縣和何主簿吃。黃知縣著意顯擺,將自己如何去唐家要東西的過程都說一回,聽得唐小魚眉開眼笑。

    「何叔叔,那東西您幫我交給我那兩個哥哥了嗎?」唐小魚給何主簿夾了一筷子醋魚。

    「幸不辱命。」何主簿眉眼微彎,「那兩個兄弟,看著倒是憨厚樸實。」

    「這一家子啊,也就他們兩個是老實人了。」唐小魚歎了一口氣,「要沒他們幫忙,我和我娘現下是啥樣還是兩說呢。」

    何主簿點了點頭,舉起杯:「這些事既已過去,便不用再提了。我先敬小魚姑娘,你先是獻玉薯有功,這一番又幫我們治了稻瘟,我代江陵縣百姓謝謝你。」

    小魚連忙起身讓開:「這可不敢當!」

    何主簿笑著說:「小魚既叫了我一聲叔叔,這聲謝自然是當得的。」

    黃知縣在一旁酸溜溜地說:「還是漢庭知機,這麼快便能當小魚姑娘的叔叔了。」

    何主簿哈哈大笑,臉上儘是得意之色。

    一頓飯,賓主盡歡。唐小魚送茶上來的時候,便跟何崇順嘴說了說她的打算。

    「那個宅子我看過,修得很精緻,也很齊備,裡頭修的有窖有庫房,我瞧過了,有兩間可以改了當暖房用來育苗,並不多費功夫。離著我的地也不算遠,前後有三十多戶人家,並不荒僻。離縣裡比從陽明村走還近一些呢。」

    何主簿想了想說:「我知道你心急,不過也要準備好了才能搬過去。一來那兒你人生地不熟,四周街鄰是什麼脾性並不清楚。二來偌大一個宅子,總不能只你與你母親二人過去,也太不安全,萬一被小人所乘便要糟的。」

    唐小魚拍手笑道:「您跟我娘說的真是一樣一樣的。」

    陳氏笑了一聲,抬手在唐小魚後腦上扣了一記。

    唐小魚吐了吐舌頭,乖乖坐回椅子上。

    何主簿啜了兩口茶,忽爾一笑道:「這一時,我倒突然想了個法子,小魚姑娘聽聽可還妥當?」

    何主簿家本就經商,何家這一支人口不多,事事以他為尊,他自小除了讀書明義,也幫著父親處理商事,腦子自然轉得極快。唐小魚有種田的天賦,這天賦不管是上天賜的還是怎麼來的,只從能種出玉薯和發現病害並能防治這一點上,就無人能夠否認。她還有一手易牙絕技,把最普通的食材弄出美妙滋味來。這是人家的技術!

    但小魚最缺的是人手。

    如今唐家早食鋪子小魚交給了大雜院的人去做,但種田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便能種得的,這其間還有諸多如佃戶的管理、田地農具的分配、收成的計算統計收繳等一系列的問題,只靠著唐小魚一個小丫頭和陳氏一個婦人是萬萬做不得的。

    旁人沒有唐小魚的技術,唐小魚沒有人手的支持。

    何主簿笑了起來,將手中茶盞輕輕放下。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厭九姑娘投的雷,麼麼噠~

    厭九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2403:19:08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