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心照不宣
正歪在榻上閉目假寐的太皇太后睜開眼睛,意味深長地看著底下跪著的小丫頭。
「你就是唐小魚?」
「民女給太皇太后磕頭,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大吉大利,百無禁忌,五福臨門,八仙過海,福壽雙全……」唐小魚皺著一張包子臉,絞盡腦汁說吉祥話,只覺得自己水平太次,平時沒準備點上檔次的祝福用短語,到要用著的時候便抓瞎了。
太皇太后笑了起來,倒沒挑她說話的毛病,只對著坐在身邊的幾個宮妃說:「喲,這都多少年沒聽過了,還是哀家小時候對長輩們說的話。現在聽起來,怪親切的。」
那些宮妃忙道:「老祖宗樂意聽,以後別怕妾身們吵著您。」
太皇太后揮了揮手:「得了,你們平素說的比這兩句還膩味人呢。」說著,她揚了揚下巴,「哀家不太喜歡人見著我就跪,一個個奴才樣十足的,看著就煩。來人,給小丫頭端個凳子,讓她靠我近些說話。」
這話說的,唐小魚抬起頭,有些詫異地看著這位大齊朝最尊貴的女人。世家女,帝王妻,在宮裡過了六十年,怎麼還會有這樣的想法?
離著太皇太后最近的宮妃站起身來,招呼小魚來她這兒坐。
「這怎麼敢?」小魚惶恐得要命。這位宮妃看著衣著打扮和與太皇太后親暱的樣子便知在這宮裡頭是有頭有臉的,她怎麼能去坐人家的位子。
「有什麼不敢的,左右不過是個座位。」太皇太后對著幾個宮妃揮了揮手說:「行了行了,你們先各回各宮去吧。天天對著你們這幾張老臉,老太婆早嫌膩味了。留這個鮮嫩的小丫頭陪著我,說不定還能顯年輕個幾歲。」
大約是這樣笑鬧慣了的,那些宮妃都嘻嘻哈哈地,當真告辭離開了。
一個個走的時候,還這個拔個簪,那個捋個鐲子扔在小魚懷裡。
香風散盡,只剩唐小魚一個人傻乎乎地跪在那兒,懷裡金玉耀目。
「都收著吧,值不少銀子。」太皇太后衝她眨了眨眼睛。「當私房錢。」
唐小魚覺得自從進了太皇太后這宮裡,什麼事好像都跟自己想得不一樣。到底是哪裡不一樣?她一時也說不上來,只覺得哪裡都怪怪的。
「過來坐!」太皇太后拍了拍身邊的座位。
唐小魚趕緊爬起來,乖乖地抱著一堆首飾坐到她身邊。
這時,打從外頭走進一個宮人,行禮之後,快步走到太皇太后身邊,俯身就耳地不知說了什麼。
太皇太后雙眉一揚,臉上露出個笑模樣來,轉臉看著唐小魚直笑,笑得她渾身冒了一頓雞皮疙瘩。
「怪聰明的。」太皇太后揚手揮退了隨侍的宮人們,身邊只留了三個嬤嬤,還有唐小魚。
「你方才在殿前的奏對,哀家已經知道了,做的確是不錯。」
原來那宮人是把才纔她對皇上的問答說與太皇太后聽的,太皇太后那句「怪聰明的」的評語,也不知道是指什麼。
無怪乎是在後宮裡引領風騷六十年的boss,皇帝的心思,老太太一定是門清,所以聽她將神仙之事全推乾淨之後,才會說她聰明。
唐小魚想清了這點,僵硬的後背總算輕鬆了下來。
皇帝高興,那太皇太后一定也會高興的,想來不會難為她。
但見太皇太后一臉沉思狀地盯著她看,看得她直發毛,過了半晌,她才聽得太皇太后幽幽地說了一聲:「你那玉薯,哀家昨兒已經瞧見了。真的是你種出來的?」
唐小魚忙應道:「種子是我撿來的,種是我種的。」
太皇太后慢應了,過了一會方說:「說實話,我是不會種地的,四體不能說不勤,但絕對是五穀不分的。你說那麥子苗和韭菜有什麼不一樣的,我還真不知道。」
唐小魚笑了起來。
「您老是貴人,哪用得著知道這些?」
太皇太后看了她一眼:「是啊,人各有各命,各有司職。農人只要管自己種好那幾畝田地,軍人只要勤練武藝,守好國門,當官的只要公正廉明將政事處理好。這就是社會,像個機器,每個部件都合拍了,便能運轉得好。」
唐小魚心頭突突一跳。
太皇太后衝著她笑起來:「你懂哀家的意思。」
唐小魚呼吸有些急促,血都衝到腦門子上了,只能不住地深呼吸。
「聽說你以前是個傻的,什麼事都不記得了?」
唐小魚木然地點頭,幾乎是本能的反應。
「不記得也好,原來只是個空殼,你讓她活了過來,是好事。」
太皇太后拿一隻手撐著下巴,悠然道:「沒想到過了大幾十年,老了老了居然還能再吃到回土豆,真是讓人心酸心喜啊。」
這下再疑惑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原來也是穿來的!
唐小魚熱淚盈眶,差點要握住太皇太后的手大叫一聲「同志。」
她突然覺得這世界原來並不如自己原先想像的那樣孤獨。只是她還沒從激動和感懷裡掙脫出來,就聽太皇太后對旁邊的嬤嬤說:「老糊塗了,那東西不是叫玉薯的嗎?哎呀人老了真是不中用了,腦子裡亂七八糟跟團漿糊似的,都不曉
得自己在說什麼。」
唐小魚壓抑著自己,平息了一下沸騰的心緒。
太皇太后是穿來的,自己也是穿來的,但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把兩個人的關係定義為戰友。
她在這個世界上大幾十年了,地位上可以說是登上了頂峰,穿越小說的那些女主角們,大約最高成績也就是這樣了吧。她會不會擔心自己把這秘密說出來而滅了她的口?
想想又不可能。人家是太皇太后,是皇帝的親祖母,她唐小魚不過是個鄉下小丫頭,還曾是個傻子。家裡一窮二白的沒錢又沒勢,她要說太后不是這世上的人,是穿越來的,人家一准當她是神經病,誰會信啊!
太皇太后是天上的雲,她就是地裡頭的泥。
人家是大象,她就是小螞蟻。自我感覺這得多好才會以為太皇太后要對付她啊!
想明白這些,唐小魚又安下心來。
既然太皇太后說她自己是胡說八道,她就當她是胡說八道好了。
唐小魚笑著說:「娘娘要是不嫌棄民女手笨,讓我給您用玉薯做幾道菜嘗嘗唄。」
太皇太后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那敢情好。不過呢,皇帝把玉薯當寶貝似的,那四口大缸裡挖出那麼老些,他一個都不許人動,說是要留著種子在皇宮裡種起來呢。老太婆不管他,先撈了倆回來。你得給我做好了,做得好吃我重重地賞你。」
唐小魚想著,太皇太后這些年金嬌玉貴地在宮裡吃著,珍饈美味不知道吃過多少,這土豆再怎麼做也做不出來那些精貴味兒,靈柚動說:「那咱炸薯條吃吧!」
太皇太后一拍巴掌:「這個好!我就好這口……可惜了,這兒沒番茄……」這句當然是含在嘴裡,含含糊糊說的。小魚明白她指的什麼,薯條配番茄醬,那是標準搭配啊。
只是番茄產地離著中國老遠,這會還沒傳過來,她老人家要吃番茄醬自然實現不了。
「其實薯條配上椒鹽也很好吃的。」唐小魚安慰她。
「有的吃總比沒的吃強,要求不能太高啊。」太皇太后嘅歎了一聲。
然後唐小魚就捲了袖子被帶到小廚房去了。
太皇太后吃了唐家秘製玉薯條,極為讚賞,小氣巴拉地讓人挑了二十根給皇帝送去。
唐小魚本以為太皇太后還有什麼悄悄話兒要說,誰知道她老人家吃過就喊著睏倦,直接打發她出宮去了。
這一天,唐小魚覺得自己彷彿踩在雲端上一般,見了皇帝,又見了傳說中的太皇太后,又知道了那麼件只能壓在心裡頭不敢對人言的大事,唐小魚真恨不得找塊空地挖個洞,沖裡頭喊上兩嗓子。
這心裡頭又喜又驚又憋悶。
轎子一氣兒抬到內宮牆外頭,宮婦請她出來換乘馬車出去。
唐小魚拉著人家的手問韓知府的去向,那宮婦搖著頭說自己不知道。唐小魚只得上了馬車,想著到了宮外頭見了韓知府的馬車再問問吧。
馬車平穩前行了沒幾步,突然聽著後頭隱隱有呼喊聲。車身一震,車簾被人掀開,一個人影飛竄起來,嘴裡還沖趕車的宮人威脅道:「不許說小爺我在這裡頭,敢說出去,小爺擰了你們的頭!」
車簾子一落,門口的,坐在裡頭的,大眼瞪著小眼。
「呃……」唐小魚又往裡頭縮了縮。
「不許叫!」那人惡狠狠地瞪著她,「要是叫出聲兒引了人來,我我我……我對你不客氣!」
唐小魚默默扭頭:「我不是要叫,只是說,你要不要坐過來?」
那人臉上微微一紅:「哼,男女授受不親,你休想誆我過去,然後賴上我!」
唐小魚一捂心口,暗道一聲親娘。
賴上你?
你也不拿面鏡子好好照照自己,姑奶奶我再重口也不能對你下得了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