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紫衣女子明眸皓齒,若出水芙蓉,清麗絕世,站在懸崖上,若再邁出半腳,就會墜落下無盡深淵,她一身白衣隨風飄動,似是將乘風而去的廣寒仙子。
秦嶺山巔,俯視著九州山河,黃河都結了冰,一片蕭索,潼關外,五國盟軍的營地早已積雪深厚,將士們已無鬥志,士卒紛紛躲在帳篷內生火盆取暖,不得不說,西秦的寒冬太難熬了。
遠處函谷關,被五國紫、綠、紅、黃等旌旗飄展,代表著齊韓楚魏趙五國的隊伍,如今河西之地,駐軍數十萬,都是盟軍隊伍,但是在寒冬之下,也失去了活力,貓冬兒中。
這位紫衣女子雙十年華,紅唇潤澤,貝齒如玉,滿頭的烏黑的絲輕舞,將如玉的膚肌承托的更加細膩,寒風襲來,卻被她週身真氣罩隔開,穿得紫色長裙,並不厚實,卻也不覺絲毫寒冷,武功修為可見一斑。
此女不是別人,正是鳳舞門的聖女凌紫雪。
她靜靜看著秦川,潼關以東都,盡數被五國佔領,蛾眉輕蹙,幽幽一歎道:「先前兩次盟軍攻打秦國,都在函谷關外失利,函谷天險,可謂一夫當關,萬敵莫開,秦國只要死守,五國聯軍再多,也難以攻克,這一次卻為何敗得如此狼狽?難道真的與魏國那個先鋒小將有關嗎?」
凌紫雪提及『魏國先鋒小將』自然是指辰凌,她在門派中就陸續接到世俗中一些天下消息反饋回門派中,這半年要說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人,恐怕非辰凌莫屬了。
「要解秦國之危,讓五國退兵,最好是不戰而勝,讓五國自動退軍,避免一場廝殺,秦國現在內亂未處理,動不了軍隊,只能靠著外交讓合縱聯盟潰散,或者轉移走目光,看來,我要先去拜訪一個人,或許他能幫上我的忙!」
近年以來,諸子百家中出了一個策士流派,這個流派的士子很是奇特,那家弟子都有,無分原本所修習的學問,只是專一的鑽研揣摩列國形勢格局,遊說諸侯,為所嚮往的邦國謀劃王霸之策。
魏丞相公孫衍曾在世人前說過,他自己就是「楊朱策士」,即楊子門下的策士名家;齊國的稷下學宮,敏銳的看到了策士無可限量的勢頭,已經有名家大師專門教習弟子「策士之學」了;其教習有兩大特殊處:一則,不再單一的修習某家學問,而是溶諸子百家與一體,摘其強國富民與權術縱橫部分,混成策士的「合體學問」。
二則,策士以錘煉辯才為增長才幹的主要方式,常懸重賞激勵連戰獲勝的辯士;稷下學宮的莊辛、魯仲連、觸龍、辛垣衍等少年銳士,如今都是很有策士才名了。
公孫衍曾信心十足的預言:「未來之戰國,將是策士之風雲叱詫,不再是法家之變法稱雄!」
凌紫雪要去見的,就是當今譽滿天下的高潔名士魯仲連!
鳳舞門聖女飄然下山,絕塵而去,要奔走一趟齊國,能否及時退掉五國之兵,齊國是關鍵,因為五國聯盟,當今唯有齊國實力最強,齊王的下一步舉動,關乎五國盟軍的動向。
燕國遼東,北風如刀,呼嘯林動,但是燕國人卻熱情高漲,因為年關除夕,每家都分了一斤肉,難民們也都每人分了一塊肉,過年新氣象,所有人都感覺到,燕國的新朝廷很關心百姓。
關於儲君的讚美之詞,開始在襄平、遼東,乃至整個燕國傳開,都歌頌儲君姬職有雄才大略,關心百姓,愛民如子,縱觀諸侯國的君王,皆莫如此,這才是明君之象,人們群眾的力量是巨大,很快儲君的形象在他們心中,無比崇高。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個道理!
辰凌接下來在御書房內不斷接見九卿,商談一些政要,聽取這些臣子的意見,同時瞭解這些老臣和新秀的才能與性格,要做一個合格的明君,不再與他武功有多強,劍術有多高,而是懂得帝王之術,知人善用,廣聽納諫,親賢臣,遠小人,明辨是非,借古通今,治國安邦!
經過儲君親自緊抓經濟,朝廷部門已經開始籌辦紡織廠、陶器廠、漆器廠、造紙廠、香皂廠、毛筆廠等等,這些國有企業的建立,將會促進燕國工商業的興起與發展,牢牢把握經濟命脈。
朝政機構方面,在三公九卿基礎上,增設司法機構,如後世的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這裡分別改名為衙門衛、國安衛等加以區分,負責對下至地方、上到中央違法犯罪的審理;還有紀檢機構,針對官員貪污**,清正廉明等監督檢查。
在中央集權機構上,辰凌經過與大臣商議,推行郡縣制,戰國時代,各國的郡縣多設置邊地,主要為了鞏固邊防,帶有濃重的軍事色彩,例如魏侯設置西河上郡,是為了防禦秦國,趙國設雲中、雁門、代郡,以防禦林胡、樓煩等,燕國還未推行。
如今,辰凌結合古今情況,按照郡縣分級制,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機制,加強中央集權,避免權力分化,郡守藩王擁兵自重,不聽王命,郡有郡守,一郡有十幾個小縣,每縣有縣令、縣丞、縣尉,軍政分離,地方還有司法機關,互不干涉,依法辦事,縣下還有鄉、裡等基層行政組織,如此一來,使朝廷管理更加緊密通達。
迄今為止,遼東已有三座鐵礦、一座煤礦被勘測、保護起來,陸續準備開採,由白氏鑄劍師,與墨家匠師聯手,反覆試驗,把冶鐵技術再次推進一步,把生脆鐵向熟精鐵轉化,接近『半鋼』,比以往的鐵質、青銅材質更鋒利,距離後世的鋼鐵,腳步更接近了,此時步雲山造兵廠打造出來的兵器,已經處在戰國前列了。
正在春寒料峭,路面冰封,原野皚皚的時分,寒冬尚未甦醒,燕國儲君在正月十五那日,向天下發出了『求賢令』,不出數日,就驚動了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