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君臨戰國

正文卷 第三百章 氣吞山河乃為君 文 / 龍竹

    郭隗、淳於臻、荊燕、張炯四人各守著一堆竹簡,開始為辰凌讀誦奏折,關於政論、律法、人事任免、農業耕地、人口普查、江水堤壩、難民安置、軍工製造坊、新軍整編、冶鐵提取、鐵礦發現、海鹽禁止私販等等……

    輪番讀下來,每到關鍵之處,由這些重臣解釋一番,辰凌拿出自己日記本,宣紙訂的,用自製鉛筆分開類型,全部整理記下來,並做出自己的批注和意見。

    上百個竹簡,讀到了後半夜五更天,差不多有選擇性都讀完了,一些瑣屑事,還有重疊事,個例,沒有深究,因為兩個月來,有些事從起因、發展就被奏上來,只要看下結果,最後一份同事件的竹簡奏折就能把前面概括了。

    辰凌聽完這些,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農業、軍事的奏折,只覺自己渾身充滿一股氣數,上衝靈海,似乎覺得一下子視野變得開闊,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一個人裝的東西多了,人自然變得深邃、博大、浩瀚。

    從腳跟穴位,一直通到腦袋百會,一股君王氣勢,油然而生,他的眼目變得如鷹眸電閃,爍爍有光,帝王之運,不是凡夫俗子能體會到那股氣運的。

    古之君王,一個人掌握生殺聽大權,掌控著一個國家的命脈,受到百萬人的跪拜敬仰,子民的信念,百姓的擁戴,化成無形的信仰之力,就好比世間無數的人共同信仰一個念頭,最後那個念頭就會成為神靈一樣。

    任何教派在創派之處,創始人就是人們身邊的一個實際存在普通人,但是建立了教義,傳播信徒,逐漸產生對他的信仰,慢慢流傳著他的傳說,久而久之,香火不斷,信仰不息,他就成為了『真神』,甚至一直載入史冊,流傳百世而不朽。

    君王也如此,一個國家的子民都對他產生擁護之情,敬仰之力,匯聚在他身上,也形成了帝王獨有的氣質,那就是俗話稱的真龍之氣,當然君王君王,先有君子之度,再有王者之量,才能成為明君明主,這樣的君王才能活得長久,開創偉業,千古留名,大江東去浪淘盡,明君卻能照耀史冊。

    辰凌感覺到,那君王之度,是氣度,能容忍一切,能屈能伸,招攬各種人才為己用;是節度,能控制自己的私慾和幻想,能做到任何事節度有致;是方度,有規矩,不朝令夕改,不隨心所欲,商販分明;是信度,要言而有信,不能愚弄百姓……

    君王之量則包涵度量、容量、思量、智量、勇量、仁量………

    總之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君王,駕馭全國的政令和百官,就要有千古難得的才能和機遇,縱觀歷史長河,好皇帝屈指可數,不是那麼好當的!

    「呼…」辰凌聽完匯報,深吸一口氣,如何把燕國這支隊伍帶上道兒,全憑自己領路了,方向對了,才有希望,如果方向弄反了,只會越走越遠,背道而馳。

    根據歷史知識,燕昭王登基之後,就搞了個『築黃金台』活動,意思是打造一個黃金樓閣,把燕國的老臣、名士郭隗供奉起來,表示尊重人才,於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才爭相入燕,比如樂毅、劇辛、鄒衍這些名士,都是戰國時期,助燕走向繁盛的功臣。

    目前這些人分佈在趙、魏、齊國,基本鬱鬱不得志狀態,正是他招收的對象,還有在大梁城的范睢等一些士子,在魏國不受重用,都被自己提前請入了府內,這些日子自己不在,不知他們現在如何了,等這次回去,把他們都勸說投奔燕國來發展,就多了一批骨幹。

    「好了,你們也累了,眼看就要天亮了,各自回府休息吧,隨時等著寡人的召見,再過一日,就到了三天一次早朝,朝會上,寡人要針對這些大事,做出一些補充和政令,還有一些新舉措,拿出來與百官商議。」

    「遵命,儲君!」四人有些疲倦地退出了殿門,各自出宮回府了,荊燕則返回了驛館。

    辰凌起身打了哈欠,伸了個懶腰,對於燕國目前的時局,有了概括認識,接下來就是如何按部就班地施展了,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欲速不達,還要結合實際,不能一下子超乎世人的理解,難以接受。

    於是他休息了兩個時辰,醒來時,已經到了辰時,日上三竿。

    辰凌暫時不想讓太醫、宮女知道他身上有傷,於是自己上藥後,換上了內衫,才吩咐宮女進來,八個處子美人,服侍他穿上長衫衣袍,好久沒有這麼多宮女服侍,不得不說,這種享受絕對帝王級。

    睡上一覺,精神,辰凌在王庭修竹空地內,習練了一會劍術,內力逐漸恢復過來,有真氣在體內,對傷勢的好轉也有促進作用。

    上午的時間,辰凌認真思考,起草了一部關於燕國與草原匈奴簽訂的合約,締結友好盟約,平等互助,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是相互有戰事,要無條件出兵相助,自備武器和糧草,事後需要一定軍餉補給由被幫助方滋補。

    二是建立通商城池,選擇在匈奴蘭族與燕國邊界間,雙方共同出資,燕國負責建造設計,匈奴出部分勞動力,共同完成,城內貿易獸皮、糧食、海鹽、兵器等等,商旅利潤抽取一成做賦稅,稅收匈奴與燕國平分。

    三是匈奴要為燕國飼養戰馬,每年不低於五萬匹,燕國按照草原市價的八成來進行收購。

    四是燕國在通商城邑中開設學堂,教授中原字,以及四書五經,為草原傳播明和知識。

    五是雙方共同出兵,匈奴出兵一萬,燕國出兵兩萬,駐守通常城邑,負責保護城池安全,以及城內武鬥糾紛等,維持秩序。

    六是通商城邑要有城主,負責管理城邑,包括建設、道路規劃、宏觀調控等,正城主必須是燕國派往的官吏,副城主設立兩人,匈奴與燕國各佔一人。

    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

    辰凌把自己能想到的細節,都寫入其中,看上去公平公正,匈奴會很欣然答應,因為他們有了跟中原人學習的機會,而辰凌目的卻是用這種化炮彈徹底征服蘭族,同化匈奴,然後利用蘭族壓倒其它匈奴部落,逐漸歸附中原。

    在中國歷史上,自從春秋時期開始,遊牧胡人就不斷侵略中原,東夷、西戎、北狄、南蠻,把中原包圍,數百個部族,差點把中原炎黃血統給滅了,後來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力挽狂瀾,擊退蠻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才得以延續了中原明,接下來,有秦朝、漢朝、南北朝、隋唐、宋明各個時期無不受到遊牧民族的侵擾,更別提五胡亂華、契丹大遼、金國掠宋、蒙古元朝、後金滿清的威脅了。

    為何一直以來,中原只有防守之心,難以徹底擊敗甚至消滅蠻夷匈奴胡人呢?主要是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男女皆能戰,好勇武,整日學習騎射,而且人高馬大,清一色鐵騎兵所向披靡,中原軍隊無論衝擊力、速度、硬戰都不如遊牧部落,這是原因之一。

    還有重要一點,因為遊牧部落,四處遊蕩,沒有統一固定所,也沒有城池,除了王庭和幾處安置糧草的要塞城邑外,幾乎很少有城縣和城池,進退自由,不受拘束,而且它又是苦寒之地,即使在中原鼎盛時,也不會興師動眾舉全國之力,去那對於中原人是苦寒之地,一毛不拔之地,大動干戈,即使想攻打,遊牧部落直接舉族搬遷,去漠北還要漠北的地方,中原軍隊是無法長驅直入一直去追擊的,因為沒有意義,在地廣人稀的草原上,又沒有佔領的城池,這也是中原人為何不去攻打遊牧部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中原統治的王朝衰落時候,**無能,軍力渙散,很多儒家中庸思想的愚忠之臣,涉及到亡國利益時,總是恬不知恥地提議和解,割地賠錢,歲歲納貢,保存一點地方繼續他們的統治,最具代表就是南宋。

    因此概括下來,中原強大時,對遊牧部落不屑一顧,覺得苦寒之地,沒必要興師動眾去佔領,因此有了蒙恬驅逐胡人、秦開擊退東胡、李廣驅逐匈奴等等,只是起到驅逐的效果,並沒有真正去消滅,佔據茫茫草原,逐漸城池堅守;衰弱時,只能被動挨打,無力還擊,苟延殘喘。

    試想如果在戰國時期,能把匈奴同化,交給匈奴人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明智保身,中庸之道這些封建的思想,來腐蝕那些草原上的凶狼,溫順他們的性格,不再野蠻粗暴,不是沒有明和化,或許數十年後,遊牧部落那股四處殺伐搶奪,無規無矩的行為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退耕還林,圈地耕種,走上藝道路,發展旅遊業……

    這一步棋,說不定能化解中原日後千年的遊牧民族的威脅!

    辰凌正在想著,有寺人(太監)進殿傳奏,大將軍秦開在殿外侯見。

    「秦開來了?哈,來的正是時候!」辰凌微微一笑,道:「讓秦開進來!」

    寺人聽完出去高聲喏唱道:「儲君有旨,喧——,秦開進殿面見儲君!」

    頃刻,一位渾身甲冑的青年,解了佩劍,走入大殿,步伐龍虎有力,精神,渾身透著一股將軍之威,劍眉星目,英姿勃發,但是一見到儲君,頓時氣勢內斂,跪拜道:「臣將秦開,拜見儲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