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九層天界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往道明宗 文 / 白句一

    「下一步,你打算怎麼辦.」青茉莉看著神情專注的俞不語問道。

    俞不語搖了搖頭,他也沒有什麼想法,現在最重要的是等仙臨府的眾人突破了,俞不語已經感應到很多人都在突破的邊緣了。

    俞不語就是怕他們一起突破,到時候那劫雷恐怕就要動用皇城大陣才能阻擋了。

    「來了。」俞不語眼中一亮。

    一聲長嘯聲傳來,一個人影直接破屋而出,衝向高空,與此同時天空中也是陰雲密佈,陣陣雷光都是醞釀其中。

    俞不語看到那人正是那名叫方定山的修士,不過俞不語並沒有出手幫忙,畢竟單單的一道天雷的話,那麼修士應對起來也不是那麼艱難的。

    看著方定山祭出自己的法寶,一個紫色的小傘,那小傘直接擋在了方定山的頭頂,迎向了怒劈而下的天雷。

    俞不語點了點頭,方定山在九層境界停留了很久了,如今這天雷對他沒有害處,反倒是有益處。

    雷電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方定山欣喜的收起了飛劍和小傘,落到了俞不語的身邊對著俞不語一拱手:「大人,幸不辱命。」

    俞不語笑著點點頭,示意方定山在一旁等候。

    「這位便是雲霞門的副門主青茉莉大人吧。」方定山看向俞不語身側的青茉莉,猶豫了片刻,出聲道。

    「道友說笑了,雲霞門已經不復存在了。」青茉莉聽後也是有些神傷。

    方定山一驚,有些歉意的看了青茉莉一眼,然後便是站在俞不語的身後,繼續看向那些修煉室。

    沒過多久,兩道洞徹之意也是突然出現,俞不語臉色一正,果然還是一起突破了,天空中翻滾的雷電讓方定山也是一驚,這樣的天雷,絕對不是他能抗衡的,不由的為那兩個突破的人擔心。

    但是方定山看到了前方的俞不語,也是把心放下來了,有俞不語在,再強的天雷又能怎樣。

    兩道身影同時騰空而起,兩人互看一眼,雖然感受到了天上恐怖的雷電,但是兩人凜然不懼,相視大笑一聲,各自祭起了法寶,迎向天雷。

    俞不語淡淡的看著兩人,卻是沒有立刻出手幫助,經受天雷的洗禮,這對修士都是有好處的,等兩人撐不住的時候再幫忙也不遲。

    伴隨著轟隆的雷聲,兩人的天劫也是正式開始,耀眼的雷光幾乎要將兩人的身體淹沒,但是總是在最後關頭,兩人都是挺了下來。

    俞不語有些讚賞,兩人的毅力都是極佳,雖然天賦稍差,但是勤能補拙這個詞,在修真界也是適用的。

    俞不語最後還是沒有出手,兩人結果還是硬扛下了兩倍的天雷,雖然兩個人都是渾身漆黑,被雷電劈的焦糊,但是他們臉上的自豪也是掩飾不住的。

    「大人!!」兩人帶著一身焦糊的,直接來到俞不語身前一拜。

    「好了,你們快去休息梳洗一下吧,做的很不錯。」俞不語滿意的點頭道。

    「不了,大人,我們等大家都出來。」那個李姓修士咧著嘴笑道。

    俞不語沒有反對,點了點頭。

    三人突破過後,後面突破的人便是越來越少,畢竟洞徹境並不是那麼好突破的,即便是同樣的初窺九層也是有很多人邁不過這道坎的。

    俞不語看著身後站著的五人,加上和風,仙臨府已經也有了六位洞徹境的強者,雖然和其他的門派相比還是有些差距,但是這差距卻已經不算大了仙臨書院還有很多的初窺鏡的少年修士,大夏此刻也終於有了一個門派的樣子,但是這些都是有些晚了,此刻俞不語那裡還有心思去找天宗的麻煩,應對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俞護國,你可算是來了,這最近的發生什麼事情了,為什麼到處都是那可怕的怪物呢?」金鑾殿上,座上的正值壯年的皇帝好像是突然老了很多歲,臉上的憂愁化都化不開。

    「護國上仙,仙法通天!」周圍的大臣,見到俞不語來到金鑾殿趕緊的行大禮道。

    俞不語搖了搖頭,在場的大臣卻是沒有一人跪得下去的,都好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阻止著,不讓他們下跪。

    「皇上,神州的大災來臨了。」俞不語的話一出口,頓時滿朝武都是大驚失色,議論聲瞬間便是大了起來。

    「安靜!」皇帝一拍龍椅,大喝一聲,頓時壓出了議論聲。

    「俞護國還請告知朕,朕現在該怎麼做。」皇帝雖然心中也有些惶恐,但是在表面上絕對不能表現出來。

    「廣收難民,皇城不會破。」俞不語猶豫了一下緩緩說道。

    聽到俞不語的皇城不會破後,滿朝武才算是鬆了一口氣,沒有人不在意自己的性命的,只要在這皇城中能夠保證安寧,那他們便是滿足了。

    「可是天下百姓那麼多,皇城再大又怎麼容得下呢。」皇帝想的卻是比較遠,問道。

    「就算是容得下,那麼這麼多人的食物怎麼保證呢?」主管糧運的大臣也是緊接著提出問題。

    頓時整個金鑾殿又要鬧了起來,俞不語輕咳一聲,卻是止住了所有人的議論聲。

    「我去找其他的修真門派商議,也許他們能夠幫忙分擔難民,但是還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俞不語垂眸道,這個打算俞不語早已經有了,但是希望卻並不算大。

    凶獸的可怕俞不語也算是見識到了

    了,那樣的力量即便是三魔宗三仙門都沒法抗衡,更不要說那些小門小派了,不過再渺茫的希望俞不語也要去試試。

    「那有勞俞護國了。」皇帝也是起身對著俞不語行了一禮,滿懷期望的說道。

    俞不語擺擺手,歎息一聲轉身便是出了金鑾殿。

    俞不語一走頓時金鑾殿都像是炸開了鍋一樣,各方的意見都是不斷的出現,皇帝也是有些頭疼,便是宣佈了退朝。

    「你真的打算了?」青茉莉在俞不語一出金鑾殿的時候便是來到了俞不語的身邊問道。

    周圍的侍衛都是認的俞不語,看著俞不語的眼神除了敬畏,便是狂熱。

    「不然呢,要是各大修真派能聯合起來說不定可以度過這一次災難。」俞不語微微一笑道,但是笑容中多有苦澀。

    青茉莉沒有說話,她比俞不語更瞭解,那些修士,雖然滿口的天下蒼生,但是卻是沒有誰比他們更加的自私自利了,以自身利益為中心的他們怎麼會管天下的凡人的死活呢,也許他們甚至還希望到處都是凶獸吧。

    這樣一來,凶獸的內丹就可以隨處獲得了,這樣比較似乎對他們呢更有利。

    俞不語沒有說什麼,和青茉莉轉身便是出了皇城回頭道:「你還是在皇城吧。」

    「我,還是跟著你一起去吧,也許更有說服力吧。」青茉莉搖了搖頭淡笑道。

    俞不語想了想,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你留在這裡,要是登天殿的人來了,就拜託你了。」

    俞不語最後還是沒有讓青茉莉跟隨,登天殿雖然已經沉寂了很長時間了,但是俞不語不得不防,自己的勢力是辛辛苦苦的創建的,絕對不能給其他人做了嫁衣。

    青茉莉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對於登天殿她也是有些瞭解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已經很長時間來都沒有再下界來。

    目送俞不語離開,青茉莉眼神也是有些喟歎,俞不語這樣的性格並不適合在修真界生存,但是他卻是依靠這樣的性格,收攬了打量真正忠心的手下,要知道,在修真界那種真正忠心的人是很少的,大多數都是在靠利益維持著關係。

    不管怎麼說,青茉莉還是希望俞不語能夠成功,雖然自己是一個能將凡人的生命看的淡漠的人,但是自己卻不能看著俞不語難過。

    也許是因為俞不語是俞默然的孩子吧,青茉莉自己找理由想道。

    中原東部有這樣的一個美麗如畫的地方,那裡最突出,也是最美麗的地方便是那雙魚峰,雙魚峰不是一座山峰,而是一段連綿不斷的山脈。

    這些山脈綿延交錯,竟然鬼斧神工的形成了一個雙魚圖案,從空中看下去,可以看到兩條游魚一樣的山脈,互相銜尾而游,顯得圓潤,渾然天成。

    而這雙魚峰卻是因為奇特的構造,凝聚了大量的天地靈力聚集再次,成為一出修仙聖地,而此處便是道明門的所在。

    此刻俞不語正站在雙魚峰的上空,看著這壯觀的天地奇觀,感歎天地的鬼斧神工。

    「大夏神箭來臨,姜某有失遠迎。」正當俞不語失神間,一副仙風道骨樣子的老者出現在俞不語的身前,白髮白鬚飛揚倒是有幾分出塵老神仙的意味。

    「原來是姜門主,大夏俞不語冒昧來訪,還望姜門主不要介意。」俞不語淡淡一笑,對著那老者一拱手說道。

    「哈哈,老朽怎麼會介意呢,英雄出少年,俞道友年紀輕輕便也是洞徹七境,這等天賦,老朽自愧不如啊。」姜門主謙虛道。

    俞不語看了老者一眼,他身上的氣息,俞不語看不透,實力應該遠在自己之上,估計也已經是洞徹九境的極境強者了。

    「不管怎麼說,俞道友原來是客,便隨老朽進入道明門稍加歇息吧。」姜門主盛情邀請道。

    「正有此意。」俞不語也不推脫,點頭笑道。

    道明門的護山大陣比之雲霞門的威力更加強大,俞不語不禁感歎道明宗的底蘊,道明宗可不是雲霞門,好似是從幾千年前都已經存在了到現在一直還屹立在神州,飛昇天界的強者無數,門派底蘊深厚。

    穿過了護山大陣,俞不語也算是真正的將道明門的情況盡收眼底。

    無數的瓊樓玉宇依山而建,整個山頭各種各樣的古韻建築密密麻麻的,可見道明宗人丁興旺,一個門派要想強大,必須有無數的新鮮血液,而道明宗啊更是懂這個道理。

    山間雲霧繚繞,好似人間仙境,但是俞不語卻是沒有任何陶醉的感覺,這裡如同仙境一樣,誰又曾想,在幾百里外,那裡卻是人間地獄,這種強烈的反差,讓俞不語一陣難受。

    「俞道友,前面便是道明宗的主峰,譚天峰,俞道友便是隨老朽去坐上一坐,讓老朽也能得盡地主之誼。」姜門主微笑著說道。

    俞不語點頭,畢竟是有求於人,俞不語不得不放低姿態,要是道明宗肯相助的話那麼事情能緩解不少。

    就在這時,一道粉色的身影卻是,從天際殺來,帶著憤怒的飛劍,化為漫天的劍影向俞不語刺來,每一劍都是有著洞徹境的威力,不用說也知道是,殺招。

    但是到底是誰跟俞不語有那麼大的深仇大恨呢?

    那種恨意,俞不語即便是從沒有情感的飛劍上也能感受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