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國殤魂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回 古林道(上) 文 / 守望希望

」穿越古林道!「上杉柱指著地圖上的一條細細的線說道。++++    上杉柱身邊有一個帶眼鏡的大佐軍官,他叫橫田一夫是上杉柱身邊的一名參謀長,他抬了下眼鏡臉上露出了一些擔憂,被上杉柱看見了他表情。

    上杉柱問道:」橫田君,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

    橫田一夫思付了一下道:「將軍閣下。我認為讓山炮部隊穿越古林道似乎有些冒險。我們對這條道路不是很熟悉,而切這條道路應該是一條古道是否能走山炮部隊還得兩說。」

    上杉柱哈哈一笑道:「橫田君你多慮了。古林道我已經叫人偵查過了,那裡的道路完全可以走山炮部隊,至於危險來說嘛!我想支那人不會想到我們的山炮部隊會從那裡過來。」

    橫田一夫道:「可是……」還未等到他開口上杉柱便擺了下手道:「橫田君。我們的部隊要盡快的趕往棚家崗但是如果山炮部隊和大部隊一起行動將會拖慢部隊的行動速度。我必須做到步兵和炮兵一同出現在棚家崗的陣地上讓那些支那人猝不及防。」

    橫田一夫聽著似乎很有道理一時間沒有反駁的意思,可是他心裡還是有著許多的不安,他思付了一下道:「那閣下請允許我和山炮部隊一起。」

    上杉柱點點頭道:「也好!這樣我能更加放心。」

    「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王鐵成微微一笑道:「參謀長你就放心吧!」

    張山點點頭遞上一根煙說道:」上杉師團在緬甸戰場非常有名他的山炮部隊讓我們的遠征軍吃了不少苦頭。我們必須要在古林道將這支號稱「中國摧毀機器」的山炮部隊一舉消滅。你還有什麼要求嗎?」

    王鐵成搖搖頭說道:「沒有了。」

    張山笑道:「那好你下去準備吧!」

    古林道是一條古道,傳說當年劉備入川行至到一片樹林前就沒有了去路,大軍在此擱置了一天第二天軍師諸葛亮開法坍做法請來諸多山神在半個時辰中修建了一條各供馬車行走的道路,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這條古林道確實可以行走馬匹和小型山炮。

    上杉柱的師團在國內確實沒有什麼戰績但是在緬甸的時候讓很多遠征軍的部隊吃了不少虧,他部隊中山炮部隊戰鬥力非常厲害。這支山炮部隊大概有五百人組成每四個士兵*作一門山炮。

    日本41式75mm山炮是日本侵華戰爭中使用的主要火炮之一,初期主要裝備其野戰部隊的步兵大隊或一般野戰師團的步兵聯隊,是日本步兵大隊主要的壓制火力。但很多後期組建的野戰師團所屬的師團炮兵聯隊也開始裝備這種原本屬於步兵大隊與步兵聯隊用的山炮。41式75mm山炮的特點是重量很輕,2個士兵就能推著到處跑,機動性很好,在各種地形使用都很方便。94式山炮後來取代41式山炮的師炮地位。41式山炮則下發至各步兵聯隊的步兵炮中隊,擔負直接支援步兵作戰的任務,改稱41式步兵用山炮,外觀上多了一個防盾。而41式山炮的防盾有兩種,一種是較轍距窄的,另一種是寬於轍距的。當年國內許多兵工廠都仿製過41式山炮,並成為早期中央軍和各地方部隊的炮兵主力。主要的仿製品有漢陽兵工廠的漢十年式75山炮,太原兵工廠的晉造13式山炮,瀋陽兵工廠的遼14式山炮。在卜福斯m1930式75毫米山炮購入前,這是當年中國方面裝備的最好的山炮,被廣泛用於抗戰的各個戰場。

    這種山炮機動很強一般一門炮只需要兩匹馬就能拖拽,如果拆卸下來用六匹馬能馱著在較為平坦的山路上行軍,就是因為機動性和火力的強大上杉柱就是利用這樣的優勢打了很多精彩的戰鬥,上杉柱非常依靠這支山炮部隊一般如果沒有山炮部隊他的步兵不會輕易發動攻擊。

    上杉柱畢業於日本帝**事學院曾經在德國留學主修就是炮兵專業所以他對炮的依賴非常重要,他對炮的信任的已經達到了癡狂,所以一般情況下他的師團行軍速度是以炮兵為主導往往炮兵和步兵幾乎同時投入戰鬥。

    這次上杉柱的難題就是步兵必須更快的趕往戰場可是炮兵部隊不可能在山路上快速推進,唯一的辦法就是只能抄近路而近路就是那條古林道,按照上杉柱的計算炮兵從古林道竄插就能同時和步兵投入戰場。

    古林道就是在樹林中的一條用青石板鋪出來的道路,雖然上面已經長滿了很多雜草但是細細看看還是能看到一塊塊青石,一匹匹的戰馬在古道上慢慢的前進著小鬼子們全都端著槍小心翼翼的朝前推進。

    橫田一夫步行在古道上看著四面的樹林心裡還是有點犯怵,他身邊的一名軍官說道:「閣下!看來這裡還是比較安全的。」

    橫田一夫在一旁擺了下手道:「不要輕敵。派些偵查員去前面看看,我總是不放心。」一夫指了下四周道:「你看這裡的環境如果藏有幾千上萬的軍隊也是可以的。我認為將軍閣下這次的決定太過草率了。」

    那軍官道:「閣下!我想沒有這樣嚴重吧?支那人我們也不是一天兩天打交道了。」

    橫田一夫道:「還是去看看吧!」

    「是!」軍官點了下頭說道:「我馬上派人去。」

    橫田一夫抬頭看了下天空自言的說道:「馬上就要天黑了。」想著便命令道:「叫部隊原地休息。」

    黑夜慢慢的將這片樹林給吞沒了一輪新月已經掛在天空中,幾點星光讓樹林顯得格外的詭異和幽深。

    橫田一夫看著四周坐在一堆篝火邊似乎有些不安,一名軍官遞給他一杯熱水說道:「閣下!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等偵查員回來匯報了情況再說。」橫田一夫說道:「希望這裡沒有幽靈。」

    &nbsp

    幽靈在這片樹林中蟄伏著每一個人都用黑色的鍋底灰塗抹著,一雙雙白森森的眼睛都瞪著看著那條古林道。

    國青師的大刀營番號106營,這支部隊在國青師中組建於南京保衛戰後,從很多被打散的軍人中挑選有點武功底子的戰士組建的,一直是國青師打頭陣的急先鋒,營長王鐵成善用一套**刀法將其刀法依依傳授給了大刀營的戰士,在戰場上大刀營始終是沖在第一個的部隊,那似火紅綾的鬼頭大刀一度讓小鬼子們聞風喪膽。大刀營在武器裝備上充分考慮到了他們近戰的需要戰士們全都配備了中央補給下來的湯姆森衝鋒鎗和一水的鬼頭刀,這兩樣武器可謂是大刀營的特色。前提過少凡比較青睞於德式武器是因為他曾經在德國留學所影響,他的警衛團和特戰營;偵查營幾乎都是德械武器,為此他還將很多英美武器在徐蚌會戰中貢獻給了李宗仁,後來政府得到大量的美國援華物資這種倍受青睞的戰壕打字機大量的配發到了中央軍部隊中,少凡的國青師也分到了很多。因為國青師的快速擴充又加上德國在歐洲發動了戰爭德械武器的渠道越來越難,少凡開始對部隊武器裝備做了調整其中營編制的部隊全都開始配發美式武器和少量的英國武器,如105營就是配備的英國武器李·恩菲爾德步槍而炮兵營則配備了清一色的英國司登衝鋒鎗,這種槍的由來我們後續再論。大刀營則是清一色的湯姆森衝鋒鎗,這種在近距離有很大威力的衝鋒鎗大都是滇緬公路中運來,成為很多部隊的寵兒當時一般的部隊裡一個連有兩把湯姆森衝鋒鎗已經相當牛叉了,可是少凡的國青師那更是牛氣哄哄一配備就是一個營的湯姆森衝鋒鎗,在當時的國民軍中幾乎是沒有的就連當時號稱「鐵馬雄獅」的第五軍中也是沒有的。沈少凡曾經說過:「如果他有坦克裝甲車國青師的戰鬥力遠是第五軍的幾倍。」第一次遠征軍失利的時候杜聿明也說過:「國青師的戰鬥力是當時國民革命軍中最強的一支,如果與其第5軍合併日寇那有叫囂之日。」後來國青師奉命參加第二次滇緬遠征的戰鬥中證明了杜聿明的說法是完全真確的。

    湯普森衝鋒鎗是以美國湯普森將軍命名,但實際上是由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的。該衝鋒鎗的早期研製產品是m1919式,它的最早的生產型是m1921式,後來又相繼出現了m1923、m1928系列衝鋒鎗。其中m1928a1式於1930年研製成功,並少量裝備了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為英、法等盟**隊所使用。1942年,對m1928a1式進行了改進,發展了m1式衝鋒鎗,並正式裝備美軍,成為美軍第一支制式衝鋒鎗,後來在m1式的基礎上又改進為m1a1式衝鋒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湯普森衝鋒鎗生產量達140多萬支,1945年停止生產,並逐漸被美國m3a1式衝鋒鎗取代。湯普森衝鋒鎗威力大,火力猛,缺點是結構複雜,質量較大。1.槍m1928a1式衝鋒鎗採用獨特的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槍機上有一個用青銅製成的h形延遲後坐塊,位於槍機向後傾斜70°角的凹槽內,作用是在發射瞬間通過不同角度的摩擦阻力來延遲槍機後坐。當膛壓開始下降時,通過h塊兩側的開鎖突起與機匣上的開鎖斜面相互作用使h塊上升,槍機開始向後運動。該延遲機構雖然避免了槍機早抽殼、炸殼故障,但結構複雜。槍管外部加工有環形散熱槽,槍口部有一個鋸齒形減震器。配用20發、30發彈匣或50發、100發彈鼓。該槍大多數零件為鑄件,全槍質量——較大,不含槍彈時達4.9kg。m1式11.43mm衝鋒鎗m1式衝鋒鎗主要的改進是取消了h形塊槍機延遲機構,工作原理改為自由槍機式。此外,拉機柄由原來位於機匣上部改在機匣右側,去掉了槍管散熱槽和齒形減震器,並只使用20發、30發彈匣供彈。m1a1式11.43mm衝鋒鎗m1a1式是m1式的改進型,它的主要不同之處是將活動式擊針改為固定式擊針,並取消了擊鐵,其他與m1式完全一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