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國殤魂

正文 第八十九回 紅藍兄弟情 文 / 守望希望

    此時催法亮和關正彭才真真的鬆了口氣。校培俊和余飛;林子蕭相互一望暗中慶幸,臉上露出了像是一場勝仗的笑容。

    黃埔英才輩出校培俊在一場鴻門宴中用機智和詭辯贏得了長谷川的信任同時也為他自己和兄弟保住了性命,但是他更為慶幸的是他的計劃已經成功邁出了第一步。幾位忍辱偷生的皇協軍軍官;一支情況複雜的皇協軍又會和沈少凡的國青團在將來的抗日烽煙中有著怎麼樣的千絲萬縷的關係?沈少凡和國青團進入中條山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沈少凡一部在王屋山中待了兩日後便開拔中條山一路上倒也來的蠻順利的,沈少凡在王屋山時離焦作的皇協軍太近生怕驚動了焦作的皇協軍沒有立即和孫之羽等人聯繫而是部隊到了中條山安頓好一切之後電訊科才正常運作起來發送了國青團在中條山的第一份電報。

    日軍土肥原的第14師團兵行於一馬平川的豫中大平原上眼看河南開封將要失守,蔣介石為鄭州不保心急如焚欲調大軍在鄭州以東設立防線阻擊日軍但是何應欽在一旁分析了中日兩軍的實力對比認為現在中國的軍隊久戰成勞不是土肥原第14師甲種師團的對手,建議炸開黃河大堤以水代兵。蔣介石思量良久後才猶豫的下令炸開鄭州東北處的黃河花園口大壩以水代兵阻止日軍西進鄭州。經連續數日的挖掘和炮擊黃河花園口大壩於1938年6月9日潰堤泛洪,黃河之水如脫韁野馬一般奔騰直下,一瀉千里,鄭州與開封之間花園口東南方圓數百里頓成一片汪洋澤國,洪水所到之處是一推而光。與土肥原第14師齊頭並進的第16師團皆為料及支那軍隊會掘開黃河大壩引洶湧洪水自毀家園部隊猝不及防被淹兵士不計其數車輛;火炮等一應輜重物資全部遺棄疲命於東遊泅水,先頭部隊被大水圍困平漢路上孤立無援被全數殲滅。

    日軍大本營得知蔣介石炸開黃河大壩自毀家園使日軍兩個師團大受重創丟失大批武器裝備不說,還折去先鋒部隊一支大挫銳氣,恰巧華中派遣軍司令佃俊六遞交了請戰書請纓出戰攻取武漢,大本營一聽甚是歡喜立即同意。

    蔣介石方面得知日軍要攻打武漢也召集諸將士商討對策,白崇禧獻計萬不可將軍隊困守於武漢可借周圍的各處高山關隘澤泊江河來抵禦日軍的進攻,蔣介石對此守之於近;戰之於遠的上上妙計頗為欣賞立即下令調兵遣將。新一輪的戰事又一次在中華大地上展開了。

    當時徐州撤出的部隊大都進入豫皖山中而山西閻錫山的晉綏軍和衛立煌的中央軍皆在太行山和中條山裡,河南以西的山中以**八路軍的部隊較多。崤山又以黃煥成的**縱隊為主力,堵天放和孫之羽所率一部國青團暫借黃煥成的駐地休整部隊當接到沈少凡的電報之後孫之羽就設法移兵北去進入中條山和少凡國青團一部匯合。

    崤山陽店黃煥成崤山**縱隊司令部駐地。國青團和崤山**縱隊的戰士們極為友善兩軍時常交流戰鬥心得和經驗也常常一起拉拉歌開開聯歡會倒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黃煥成和孫之羽通行在一條田間小路上。黃煥成道:「之羽啊!你們明日就要動身去中條山我還真有點捨不你們走啊!」

    孫之羽微微一笑道:「彼此!但是部隊總要歸建的嘛!」

    「呵呵!」黃煥成笑道:「也是!中條山地處山西河南交界之地軍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日軍對此地也早就盤算已久,所謂『劍出長鋒歷江湖,兵在亂世入沙場』。」

    「軍人嘛!本應戰之沙場;立馬烽煙。」孫之羽笑了笑又道:「再說我們再待下去也讓你難交代了嘛!**大部都開始向中條山調動為來為去還不是為了國共的相互猜疑嘛!這裡是你們守衛陝西的大前方也是抗日的大後方,我們一支**再留在崤山就有點不識趣了!」

    黃煥成尷尬的一笑道:「言重了!我們黨的政策就是統一可統一的一切抗日力量沒有何等猜疑。中條山也不是國共共同防禦的嘛!」

    孫之羽長緩了一口氣道:「但願是我多慮了!」他遙望著古時稱之的『崤函之塞』險峻山勢阻擋這陝西關中和河南中原,不就如同現代的中國兩個黨派一樣之間隔著一個難以逾越的『崤函之塞』嘛!

    崤山,位於河南省西部,靈寶市、陝縣南部,向東延伸的餘脈稱為邙山。崤山是秦嶺山脈東段的支脈,隔黃河與山西省的中條山相望,共同構成一段岩石峽谷,有著名的三門峽。

    崤山或稱三崤山、二崤山。《水經注》記載:」崤有盤崤、石崤、千崤之山,故名『三崤『,又分東崤山、西崤山,故名『二崤『」。主峰為青崗峰,海拔1903米。崤山高山絕谷,峻阪迂迴,形勢險要,自古以險峻聞名,是陝西關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崤山又是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登崤山北眺,黃河谷深流急,蔚為壯觀。

    黃煥成望著孫之羽的表情心中猜出個七八分走到之羽身邊也望著崤山之峻道:「高山峻嶺很難擋得住黃埔友誼啊!我們都在為一個誓言在奮鬥就算日後你我要刀兵相見但是我們的友誼還是長存的。」

    孫之羽道:「但願中國不要走上那一天。我寧可和你推杯換盞也不願兄弟相殘。」

    「是啊!」黃煥成若有所思的望著遠方。

    中條山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因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勢狹長,故名中條。它屏蔽著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著西安和大西北,瞰視著晉南和豫北,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山體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60千米,寬10∼15千米。海拔1200∼2300米,相對高度800∼1500米,北坡陡峭,南坡緩傾。構造上屬中條背斜,山露岩層有太古界片麻巖、元古界石英巖、白雲巖及火山岩系;南坡且有下古生界石灰岩。中條山依山勢可分為3段:東段稱歷山,以舜王坪最高,海拔2322米,山頂呈平台狀,其間有垣曲斷陷盆地;西段稱中條山,兀立於運城盆地與黃河谷地之間,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相對高差

    差約1500米,中段山勢較緩,呈階台狀,張店附近分水嶺鞍部有三趾馬紅土和黃土覆蓋的寬谷,乃唐縣期寬谷經隆起而成。中條山與太行、呂梁、太岳三山互為犄角,因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日軍侵佔山西後為了固華北、抑洛陽、窺西安已將中條山成為重要打擊目標之一。

    當時中條山一帶情況要比崤山來到複雜,太原失守後日軍兩支師團一路南犯一度佔領黃河臨城芮城只因戰線過長補給不足又加上當地層出不窮的抗日武裝等時常的打擊日軍只好放棄對中條山深入,一路後撤佔據了運城可是運城四周抗日行動屢禁不止日軍又只好將部隊分散在夏縣;臨猗;聞喜;萬榮;侯馬五縣駐兵來達到完全控制河東鐵路線和運城周邊村落,導致了日軍無法完全解決中條山這座日本人急需征服的大山。一時間中央軍;晉綏軍;西北軍;八路軍;游擊隊;日軍都參雜在河東地界上。

    孫之羽和堵天放所帶一部國青團北過崤山從孟津渡過黃河進入芮城縣城巧逢31軍團近三萬多有『陝西冷娃』所成的部隊也夜渡黃河兵進中條山芮城縣。

    兩支部隊同行在縣城大街上距離相隔的很近。一名國青團的戰士在一旁湊著31軍團的道:「哎!我說你們是那支部隊的?」

    「31軍團!」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道:「老兵,你們是那裡的啊?」

    年青的老兵整了下掛在胸口的mp40衝鋒鎗神氣的道:「我們是國青團的。」

    「哎!老兵你們去那裡啊?」

    「廢話!那裡有鬼子我們就去那。我告訴你我們這部隊可是從北京一路打過來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我們全打過。」

    「老兵你真了不起。」

    「那是!誰叫我們跟個團長是好樣的呢!」國青團的年青老兵驕傲的說著。

    只聽後面兩個軍官同時開口「說什麼呢?保持行軍速度。」這兩名軍官一名是國青團副團長堵天放,還有一個是31軍團177師師長陳碩儒。

    部隊幾乎同時穿過芮城31軍團一路西行永濟國青團兵入中條山關帝廟。關帝廟前方有座解州村位於運城;芮城;永濟;平陸四處要隘之地的中間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它扼守這運城到永濟的鐵路,又為芮城和平陸的前沿要塞,也是中條山中數十萬抗日武裝的觀察前哨,所以解州的防禦是有國共合作防禦的。

    孫之羽一部是奉衛立煌司令之命暫時駐紮在關帝廟一帶等待命令,而沈少凡的一部是從中條山以東入的山暫定的駐地就在衛立煌的指揮地——垣曲縣。

    沈少凡興匆匆的來到衛立煌的指揮部門口叫道:「報告!」

    「進來!」衛立煌道。

    沈少凡走了進去敬禮道:「國青團團長沈少凡奉命來到。」

    衛立煌看了下少凡笑道:「少凡!你的部隊到這裡有多長時間了?」

    「衛司令!我國青團一部在六月末進的中條山一直駐紮在垣曲一帶。」沈少凡道。

    衛立煌笑了下道:「你一直問我要防禦陣地,埋怨我把你的國青團當警衛團,現在有一處陣地給你就是不知道你沈少凡敢不敢接?」

    沈少凡笑了下道:「衛司令!不是我沈少凡吹牛。我國青團從北平一路到中條山幾乎是打過來的,走到今日我和我的部隊只要有小鬼子打沒什麼不敢的。你說那裡?」

    「張店!」衛立煌道。

    沈少凡先是一驚然後胸有成竹的道:「是!」

    衛立煌到在一邊疑惑起來道:「你知道現在張店的情況嗎?」

    沈少凡道:「知道一點點。張店現在被小鬼子的酋長牛島的一個大隊控制著如果要防禦張店就必須先將它打下來。」

    衛立煌點了下頭道:「那知道張店的重要性嗎?」

    「張店是西鉗運城,東窺夏縣的要地古代的時候就是兵防要道。張店又是平陸的關隘。」沈少凡道。

    「好!」衛立煌笑道:「看來你是做了功課的。」

    沈少凡嚴肅的道:「衛司令我一定完成任務。」

    「很好!八路軍的32團會和協助你們的。」衛立煌笑道。

    此時一名八路軍戰士走了進來朝衛立煌敬禮道:「衛司令!」

    沈少凡一回頭差點沒有把他給喜的跳上房頂原來是劉之肇。

    「之肇!」沈少凡笑道:「你小子可讓我在整個中條山裡好找你啊!」

    衛立煌笑道:「你們黃埔同學現在可是真真意義上的國共合作了。你們下去商量怎麼將張店拿下。」

    「是!」兩人敬禮應道。

    劉之肇從徐州入中條山後就被上級安排任八路軍32**團長兼政委。32**團是一支有多個抗日武裝組成的八路軍與沈少凡的國青團正好是個相反裝備簡陋士兵大都沒有讀過書上過學,有的甚至是周邊的土匪響馬,全團一千來號人就屬槍警衛連的裝備最好也就是沈少凡當時在徐州送給劉之肇辦事處警衛用的那批德械裝備了。

    劉之肇和沈少凡一同回到國青團團部一路上沈少凡詢問著之肇近來的情況笑道:「沒想到幾天不見你這個黃埔七期的高才生成了『山大王』了。他們這幫人能打仗嗎?」

    「你還別說打仗沒有含糊。」劉之肇笑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