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8年10月23日傍晚。
劉榮的納降隊伍到達河東郡北部,河東郡、太原郡和上黨郡三郡並界處的汾水河東岸邊。
看看天色漸暗下來了,田蚡下令大軍就地駐紮在汾水河岸的灌木林中。
眾軍依然以劉榮和太醫的軍帳為中心向四周擴散。
這一帶夾在呂梁山、太行山與五台山之間,是一片較為寬闊的沖積小平原,歷來是東路北上雁門的必經之地。
又是河東、上黨和太原三郡交界之處,南下長安的南北客眾多。
因而衍生出來的劫匪也多,沿路各盤踞在大小不一的山頭,侵掠過往的商家官客。
雖說河東郡守屈吃了太子的閉門羹,未見著太子就被打發回去準備渡汾河的船隻,但人在屋簷下,哪容得他不低頭?
何況太子還是未來的帝皇,是自己未來的最高主子。
因此,屈不僅在汾河岸邊準備下數百隻大船,更加派了五千官軍事先在岸邊警戒,以防附近各山頭上的山匪騷擾到太子的隊伍,特別提防盤踞在將軍山和龍山的兩股大山匪。
原來,漢楚等各路大軍橫掃先秦軍隊後,為數不少的先秦臣子,率領麾下兵馬據險而守封山為王,從不向大漢朝廷稱臣,也無力下山反漢復秦。
這些先秦人馬佔去各山劫匪的大部分。
漢高祖劉邦取得垓下決戰的勝利,令力蓋天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無顏回江東見父老而自刎於烏江邊上。
項羽屬下的一些將領,兵敗後也率領殘兵敗將退守險山峻嶺之間,立寨為王,亦不服漢廷管制。
先秦與西楚的這些人馬,歷經大幾十年的演變,旗幟已經從反漢,蛻變成各色山大王。
早已將反漢的意識拋諸腦後,只是不顧一切地掠劫過往的商家。
特別是落單的官家兵馬,更在他們必劫之列。
各山探子得到太子只帶一千人馬北上的消息,早已蠢蠢欲動,都想著劫持太子,以換取大漢朝廷的大量財帛。
盤踞汾水東岸將軍山的先秦將軍王賁曾孫王峻,和盤踞汾水西岸龍山的西楚首將龍且曾孫龍若,是兩股兵馬眾多勢力強大的山大王力量。
特別是龍若的兵馬,因祖傳遺訓不得降漢,為自保日夜勤練將士。
加之祖傳高絕武功,頗具號令方圓數百里山賊的氣勢。
龍若育有龍英、龍雄與龍嫣兩男一女,兄妹三人悉承祖遺,武功俱有萬夫莫擋之勇。
龍氏兄妹的龍吟劍,天下鮮逢敵手。
特別是龍嫣的一手龍珠彈子,不僅勢沉力猛,更是百發百中。
打眉心決不沾眉毛,比兩位哥哥更是令人膽寒。
王峻次子王峰生得眉清目秀,相貌堂堂,加之身高馬大,武功秉承家教,一桿長槍使得出神入化,地位已然超越了兄弟,成為將軍山的接班人。
王峻與龍若英雄相惜,更為能引為外勢以互保,兩家在王峰、龍嫣年幼時便訂有婚約。
王峻的愛女王熙,樣貌出眾,武功不在三哥王峰之下,前些年也與龍英訂下了婚約。
王龍兩家如此互嫁互娶的婚約,一方面是相互看中對方子女,以姑換嫂的方式固化兩山的聯盟之約;另一方面也是因漢廷勢力大長,兩山不得不聯手互為犄角以求自保。
得知漢廷太子要從龍山西麓經過,為報先祖龍且被漢將灌嬰阻殺之仇,龍若決意要阻殺漢太子以復仇。
龍若早早地與兒女親家王峻商量,要在龍山腳下全殲漢廷納降隊伍,砍下太子首級以祭奠先祖的亡靈。
當得知漢廷太子劉榮,在弘農郡另借了三千兵馬,王峻與龍若密商後,決定以將軍山與龍山的名義,共同號令附近各山寨,一起出兵龍山腳下,一舉鼓蕩盡殲漢廷太子所率納降使團的人馬。
23日一早,龍若的探哨探得漢廷納降隊伍四周,有不少曾在弘農郡刺殺漢太子的人馬,仍在暗中跟隨在漢太子的隊伍四周,便與王峻密謀一番後,召來兩家子女六人,如此這般地細細吩咐了好一陣。
眼望著兩家子女各自領兵去了,王峻向龍若一抱拳,微笑著說:「王某預祝親家世仇將報!」
龍若開心一笑,還了一禮,說:「全仰仗親家翁出力了!」
劉榮跟田蚡等人用過晚飯,便叮囑田蚡等人四周查勘一番。
田蚡、傅廣、夏琦和褚斌一起上馬,望著汾水岸邊縱馬馳去。
恰巧在岸邊見到弘農郡的將軍范良正與河東郡的將軍郭嶺在一起,田蚡等人上前向郭嶺問詢四周的情形。
當聽了郭嶺的介紹,田蚡不由皺起眉頭望了傅廣一眼。
原來,郭嶺不僅將此處各個山頭所盤踞山匪的情況說了一遍,還特別強調龍山和將軍山的賊首龍若、王峻的來歷,及其兩山互結親家的情況。
聽到與大漢有如此深仇,又有如此高遠來歷的龍若與王峻盤踞在附近大山之中,田蚡心裡暗自擔憂不已。
而郭嶺介紹了此處地形後,田蚡和傅廣更是心驚萬分。
原來,此處名叫合龍浦,是汾水與沁水相匯之處,處於倒三角的頂端。
而將軍
軍山與龍山處於倒三角的底部兩端處。
若是兩山兵馬往裡一合攏,再全力往處於三角頂部合龍浦攻來,納降的隊伍若不能及時渡河,將退無可退,必將全部葬身在滔滔江水之中!
然而,對岸的情形也不容樂觀!
汾水對岸的各個山頭之上,不僅十數座有山匪盤踞,更有英布族弟英倫後人盤踞的虎山擋住去路。
英布原為楚大將,降漢後屢立戰功,高祖剷除異姓王時反叛被平。
英布一族幾乎被盡屠,唯有少數人落網,英倫便是其中之一。
英倫率族人逃到虎山,見虎山險峰高岡,物產豐沛,足可倚為天險,安守一方,便率眾上了虎山。
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到英劍主持虎山之時,虎山上人口超過萬人,壯丁五千多人。
入籍為兵丁者三千之眾,英家子弟個個驍勇,人人慣征,著實勢大。
田蚡等人聽得仔細,急忙回去向太子稟報這一險惡的局面,共商禦敵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