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的僵局似乎令人感到不安,英、法兩國對於現在的戰況感到滿意,只要堅持下去,德奧聯盟最終就會崩潰。意大利或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的所有希望均早已破滅,在聖誕節那天,奧地利駐布加勒斯特大使切爾寧伯爵已經向康拉德宣佈,「除非同盟國到春天能取得一次意義深遠的勝利」,否則意大利和羅馬尼亞「將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意大利和羅馬尼亞正在步步緊逼,要求奧匈帝國割讓蒂羅爾、伊斯特裡亞、達爾馬提亞和德蘭西瓦尼亞,並開始毫不掩飾自己想要加入協約國一方的態度,英、法、俄三國向他們保證將這些土地在戰後劃給他們。
羅馬尼亞禁止德奧兩國的武器經過它的領土運送到土耳其,他們明顯違反了卡羅爾國王生前三國之間曾經簽署的秘密條約。
外交家們都已經看出東方戰線的勝利對於整個戰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死板的法爾肯海因和德軍總參謀部卻一直拒不執行德奧兩國早已商量好的兵力東運計劃。
「我曾說過什麼,康德拉,如果我們在去年11月初輕率地聽信法爾肯海因的話,將會陷入一個巨大的泥潭。」李海頓看著他的總參謀長,「每一個士兵都是寶貴的,當我們與俄國人拼得精疲力竭,俄國人有能力獲得補充,但我們……將失去再戰的能力。」
康德拉的臉漲紅起來,他為自己受到法爾肯海因和德國同行的愚弄而感到憤怒,數十萬奧匈大軍的死活在德國人眼裡居然一錢不值,「您是對的,皇儲殿下!」他終於屈服了,皇儲確實比他更富於遠見和洞察力。
「我們需要首先迫使俄國退出這場戰爭,但德國參謀部的決策者們卻看不到這一點。或許他們看到了,卻不情願這麼去做。」李海頓盡量使自己平靜下來,「也許他們在嫉妒東線的指揮官們,他們卻無法得到這些榮譽。想想看,一位已經退役的將軍,一個是原來在他們手下的指揮官,如今的聲望要凌駕於他們之上了,於是他們變得失去了理智。」李海頓不無惡意地猜測著德軍總參謀部裡法爾肯海因們的心思。
「如果俄國人發起進攻該怎麼辦?」康德拉說出了他的擔心。
「那我們就後退,撤到喀爾巴阡山一線,保存實力必需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李海頓說道,「這樣俄國人的進攻將變得困難,很有可能掉頭轉向西裡西亞,德國人就坐不住了。如果德國人不顧東普魯士和西裡西亞,我們何必在乎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
「那我們將會遭受來自盟友的強大壓力。」康德拉說道。
「法爾肯海因拿我們當盟友了嗎?」李海頓反問道,「如果德國人不滿足我的條件,我寧可退出戰爭,單獨與英法媾和,我想英國人將會非常樂意看到這些。」
康德拉嚇壞了,有些吃驚地看著李海頓。
「我不介意你把我的想法告訴德國人。」他繼續說道。
新年剛過,康德拉趕往柏林與法爾肯海因進行會晤,商議東線的戰局,魯登道夫將軍也參加了這次會面。
法爾肯海因對康德拉向東線增兵的要求採取了拖延的策略,他聲稱不能從西線抽調兵力前往東線,只是答應盡快徵集新兵組成新的集團軍再派往東線。幾人緊張地討論和爭執了一整天,但卻毫無結果。
第二天,法爾肯海因又致電興登堡說他認為將新組建的部隊調往東線會造成嚴重後果,等於放棄了西線的一切行動。所以他又不同意將他們調往東線。
康德拉在離開柏林前對霍爾維格首相說弗雷德裡希皇儲殿下認為如果德國不向東方增派兵力,戰爭已經不能取勝,有單獨向英、法兩國媾和的想法。興登堡在接到法爾肯海因的電報後,也趕到了柏林,此時德國首相正被康德拉剛才的言行所震驚。
興登堡與首相坦承了他們與法爾肯海因之間的矛盾,並詳細解釋了東方戰線的重要意義。霍爾維格被他打動了,向德皇報告了康德拉所透露出來的消息和興登堡、魯登道夫與法爾肯海因之間的矛盾,並建議將法爾肯海因調離德軍總參謀部。
威廉二世也被李海頓的想法嚇了一跳,但很快他意識到這只是一種威脅,奧地利皇儲決不甘心這麼就向英國人俯首認輸,但法爾肯海因與興登堡-魯登道夫之間的矛盾讓他感到棘手。德國皇帝始終很信任他的陸軍大臣兼總參謀長,但將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免職是不可能的,與西線那些碌碌無為的將領們比較起來,這兩人現在已經成了德國英雄。
這一次德國皇帝終於決定站在興登堡他們這一邊,1月8日,德皇下令組建德國喀爾巴阡方面集團軍,由馬肯森出任集團軍司令,並將精銳的禁衛軍劃給了馬肯森。同時法爾肯海因被迫作出讓步,但他卻耍了一個花樣,任命魯登道夫出任喀爾巴阡方面集團軍參謀長。
這樣就能把興登堡-魯登道夫組合拆散。
李海頓根本不為所動,他明確地寫信告訴德皇,除非德國將東線的總兵力增加到四個集團軍以上,否則他會一直後退。
現在他還得在國內再組織一個集團軍,用來對付意大利人可能的入侵。這種跡像已經變得很明顯了,康德拉認為應當從加利西亞抽調回第3集團軍,但李海頓堅持不為所動,後來事實證明皇儲是對的,號稱170萬人的意大利大軍確實就是個渣。
第8集團軍由蒂羅爾、伊斯特裡亞和下奧地利預備軍組成,只有7萬多人,而且全部是三流部隊。為了防止意外,李海頓還是在達爾馬提亞、克羅地亞和伊斯特裡亞各編成了一個海岸守備師,名義上歸海軍指揮,但緊急情況下也能填補空檔。
興登堡與法爾肯海因之間的矛盾基本上已經公開了,霍爾維格首相始終站在了興登堡一邊,李海頓和康德位也要求德皇將他撤換,但卻未能如意。
在這樣的扯皮之間,迎來了俄國人的進攻。
1915年2月12日,尼古拉大公下令俄西南方面軍向加利西亞發起「冬季攻勢」,確實是冬季,儘管維也納已經春暖花開,但整個加利西亞仍在冰天雪地之中。
這次,俄軍的進展異常順利,奧地利人留在前線的幾個師稍作抵抗即全線後退,甚至放棄了普熱米爾要塞。當然,在臨走之前,他們炸毀了所有的要塞炮。
現在俄國人將兵鋒轉向了西裡西亞,初春季節在泥濘的喀爾巴阡山一線作戰行動起來實在太過艱難。
德國皇帝終於急眼了,慌忙將四個軍和馬肯森的第9集團軍派往了西裡西亞,並要求奧匈帝國立即展開反擊。
李海頓毫不理會,下令加利西亞一線的六個集團軍繼續後撤,放棄了整個加利西亞,好讓俄國人放心地轉向西裡西亞。西裡西亞對於德國而言是重要的重工業區,但加利西亞對於奧匈帝國卻可有可無,雖然那裡有座重要的油田。
但目前的局勢下,卻顧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