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潤,字友石,黝石,號鴻蒙子,雲南寶寧人,咸豐年間因進獻所著《平亂十二策》《神機三略;論智,守,戰》受到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的賞識,被聘為幕僚,協助籌劃軍事十餘年,僧格林沁親王待如密友,然而他心性耿直,淡泊名利,於同治二年解甲歸滇,後友人將其著推薦給兩江總督曾國藩,曾讀其所著《論學》《論用》及《論天下大事》後,十分讚賞,遂為之寫序,序中稱讚道;「冥心孤注,所得獨多」,並快馬傳書欲請其共謀軍政大事,這時,方玉潤已對病入膏肓的滿清政府徹底失望了,他決意不從,後曾國藩多次遣使相邀,為避曾使,他便外出雲遊去了。
方玉潤足跡涉遍全國大半名山大川,當他在隴州境內遊覽了一番之後,就被浩瀚無垠的林海綠波,挺秀幽邃的奇峰異洞,絕妙獨特的廟宇建築和水簾飛花的瀑布龍潭深深吸引住了,他感到心曠神怡,更有種超乎世外,飄飄欲仙之感,彷彿陶淵明見到了世外桃源,他欣喜若狂,決意留在隴州城治學教書。
從明宣德年間至清末,隴州麻坊裡人閻睿辦靜樂堂為開端,其子閻仲實,閻仲宇兄弟創辦千山書院,設祟經閣,閻氏家族,世代相繼,藏書教學,在隴州這塊鍾靈毓秀的山川大地上,曾哺育了不少儒學者,風流之士,光在清朝就有八十多名飽學之士被朝廷委任到各地做官,在朝廷進行的歷次科舉考試中,都有隴州人金榜題名,先後有七十二名學子考中了舉人,二十八人考中了進士。
方玉潤的到來,使閻老先生欣喜若狂,他們惺惺相惜,互相討論學習,成為摯交好友,在閻老先生的幫助下,方玉潤在西街廟院內創辦起了「五峰書院」,還派人去滇接來了妻小。
方玉潤老先生在招收男學子的同時,還廣招女學子,為了能使更多家境貧寒的女子走進書院讀書明理,他不但不收女學子的學費,而且連書本、紙筆、以及食宿費全都免收。
其間他自設「鴻蒙室」書齋,採石植竹,寫字作書,先後著有《詩經原始》《鴻蒙室詩集》《星烈日記匯要》《鴻蒙室叢帖》《風雨懷人集》等許多傳世之作。
方玉潤本意是想從此過起隱居治學的生活,不料他橫溢的才華,譽滿九州的名望,很快就使人都知道了滿腹經綸、韜武略俱全的大學者方玉潤落腳在西北的隴州城,消息不脛而走,隨之陝西巡撫劉蓉,甘肅總督左宗棠,四川總督羅傳銘函請方玉潤入募的聘書一日三趟飛低隴州城,方玉潤堅辭不受,決意留在了隴州城。
秦府高門樓的大先生正是因為仰幕方玉潤的才華人品,才將大閨女秦鳳鳴嫁給了方玉潤的老生胎獨生子方明。
起初,他為攀上了譽滿九州的大學者方玉潤深感得意和自豪,隨著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多,他漸漸竟後悔起這門親事來。
首先,他發現大學者方玉潤並不像人們傳說的那樣神奇,他除了才高八斗滿腹經綸外,他與別人一樣做事也很平常,後來,他漸漸發現這個方玉潤原來是個十足的癡人,他的很多觀點想法純屬脫離實際的個人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行不通,可他一意孤行,誰的話也聽不進去,尤其是在處理日常生活方面,他完全是個外行,多虧他有三個做事幹練、見多識廣又相貌出眾的閨女幫他打理日常事務,否則,他連吃飯這最起碼的小事都會成問題。
說起方老先生的這三個閨女,至今還留下一段褒貶不一的佳話呢——
方老先生在創辦五峰書院的同時,他還派人去滇接來了夫人、三個閨女和年幼的兒子。因為他把所有積蓄都用在了創辦五峰書院上,他已無錢聘請先生,儘管三個飽讀詩書的閨女都情願甘當女先生,可還是難以滿足近千學子的教學任務,所以他便想出了一個「比招親」的辦法;不論窮富,只要彩出眾,能博得三個閨女的賞識,並兩情相悅,就免收聘禮,招為方家女婿,而唯一的條件是,必須無嘗給書院教書,終生甘當教書先生。
這消息一傳出,隴州城一片嘩然,議論紛紛,各持一詞,褒貶不一!
這消息對那些寒窗苦讀多年,卻因朝庭已廢除科舉而無處施展才華的青年學子們來說,無疑便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不光覺得新鮮,更是為了能夠學有所用,還能得個才貌雙全的媳婦,他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時競成了隴州城最熱衷的話題。
考試題是方老先生和三個閨女共同商討而出的,參加應試的有來自三州十縣近千名未婚青年。
方老先生和三個閨女從這近千份試卷中選拔出一百人,又進行了第二輪考試,從這一百份試卷中又選拔出三十名,再進行第三輪考試,最後挑選了十名進行面試。
面試的場景別出心裁,主要由方老先生三個閨女唱主角。她們衣著得體,落落大方,她們站在講台上面對這十位考生一點也不怯生、羞澀,她們對各自種意的考生或提問、或出對聯,從始至終,一直面帶微笑,那從容的神態,簡直令這些考生傾倒折服!
最終,大閨女方華選中了老成持重的江濤,二閨女方敏選中了口才極好的吳孟賢,三閨女方靜選中了年紀較小、活潑開朗的陳雄。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接觸,在雙方都心甘情願的情況下,方老先生在同一天給大閨女方華和二閨女方敏舉辦了婚禮,三閨女方靜因不滿十八歲,第二年秋天才給他倆舉行了婚禮。
至於這三姐妹效訪蘇小妹三考新郎入洞房的事,有各種不同的傳說,而具體細節,人家洞房裡的事,誰也不清楚